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为啥重阳节要赏菊

为啥重阳节要赏菊

发布时间:2020-12-18 23:17:05

❶ 登高,赏菊,插茱萸,重阳节的习俗都是怎么来的

相传,东汉的时候,汝南县有个叫桓景的小伙子。他上有双亲,下有儿女,日子虽然不算富裕,但也幸福和睦。然而有一年,不幸的事发生了,可怕的瘟疫来了。家家户户都有人病倒,很多人病死后尸首放在荒郊野外没人掩埋。在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为什么会发生这么严重的瘟疫呢?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过:“有一个瘟魔住在汝河里,它每年都要出来走走,它走到哪儿就会把瘟疫带到哪儿。”桓景在伤心过后,决定拜师学艺,用自己的力量替乡亲们除害。他听说费长房大仙就住在东南山中,于是他就启程去东南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收下了这个徒弟,并送给他一把青龙降妖剑。桓景很高兴,拿到剑就不分昼夜地练习。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过来对他说:“今年九月九日,汝河的瘟魔又要出来了。你快回家为民除害去吧,这里是一包茱萸叶子和一瓶菊花酒,一定要让你的乡亲父老登上高山去,这样才能躲过瘟魔。”费长房说完话,一挥手,就有一只仙鹤展翅飞来,桓景坐在仙鹤上归心似箭地向家乡奔去。

九月九日那天到了,桓景带领着妻儿和乡亲们登上附近的一座高山,一人发给一片茱萸叶子,说随身带着这片叶子,瘟魔就不敢靠近了。他还让每人喝了一口费长房给的菊花酒,说喝了菊花酒,就不会染上瘟疫了。桓景把这一切安排好后,就提着他的青龙降妖剑回到家,等待着瘟魔的到来。

没过多久,汝河河水翻滚,刮起一阵阵旋风。丑陋的瘟魔上岸了,它走啊走,走了好久好久也没看到一个人影。它正觉得奇怪,抬头一看,原来他们都躲在高高的山上。它兴奋地窜到山脚下,可一阵刺鼻的酒气传来,茱萸的味道很重,它不敢再上前了,只好灰溜溜地回到村子里。它睁大了眼睛,终于发现一间屋子里坐着一个人,就大吼一声扑了过去。

这个人可不是一般人,而是手拿青龙降妖剑的桓景。桓景看瘟魔扑过来了,立即起身迎战。打了几个回合后,瘟魔感到这人太厉害了,自己不是对手,赶紧拔腿就跑。桓景可不能放过它,只见桓景“嗖”的一声抛出青龙降妖剑,那宝剑闪着寒光直指瘟魔,一剑就把它刺倒在地。

乡亲们知道瘟魔被杀死后,个个欢欣鼓舞,他们再也不会遭到瘟魔的危害了。他们非常感谢桓景,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故事一代一代地讲给后人听。而且,从那时起,人们就开始过重阳节,在重阳节那天会登高、佩戴茱萸、喝菊花酒。

❷ 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 菊花是重阳节的重要

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❸ 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吃蟹

重阳节是汉族的众多传统节日的其中之一,历史久远。据史籍记载,重阳节早在两千年前就已出现,其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有很多朋友有疑问,为什么在九九重阳节这个节日里,要赏菊吃蟹呢?
民间认为九月九日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须插茱萸、饮菊花酒以避邪消灾。茱萸是一味中药,味香浓,有驱虫逐风邪之作用,能治寒热,消积食。

菊花开在农历九月,又称“九花”。苏州种植菊花历史悠久。现在古城各园林菊花如锦,市民广场、街心小游园等处菊花鲜艳,花鸟市场供应菊花,居民自己养菊花者越来越多。

俗话说:“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重阳时节捕捉的阳澄湖和太湖大闸蟹最为上品,长得十分矫健,脂满膏肥,名扬天下。

现在重阳节被定为老年节,人们除了登高赏菊吃重阳糕外,纷纷尊老敬老,给老人以温暖,全社会都来敬老爱老,给传统的重阳佳节增添了新的含义。

重阳节为什么过农历的
因为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的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一般都是根据农历来算的。古代中国人信奉道教认为九属阳因而九月九日便是重阳日。道教的时间也是按照阴历来算的,因此重阳节也是按照阴历来算的。此外元宵节、寒食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下元节、除夕等这些传统节日也是过阴历的。
这样说很多人便会疑惑了,那为什么清明节也是传统节日为什么不是按照阴历来算呢?
其实,清明节也是按照农历算的,只是因为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如立春总是在阳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大好确定,再以立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农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 15日。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因此清明节容易让人觉得是按照阳历算的。只是按照公历来算比较有规律。

❹ 为什么重阳节要登高、赏菊和饮酒

金风送爽,红叶照眼,满园秋色迎来了古老的重阳节。

古人把一、三、五、七、九等单数称阳数,二、四、六、八、十等双数称为阴数。九是阳数的极点,九月九日是两阳相会,所以称作重阳。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重九节”“茱萸节”。在重阳这一天,民间流行不少习俗,如登高、赏菊、佩茱萸,吃重阳糕等。

那么,为什么重阳节这一天会有登高的习俗呢?相传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仙人能预卜未来,汝南人桓景曾拜他为师。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说:“今年九月九日,你家当有灾殃。你赶快叫家人缝制绛袋,在袋中存放茱萸,到九月九日那天全家臂上系茱萸囊,登高,饮菊花酒,才可消灾。”桓景照着去做了,晚上回家果见家里的牛羊鸡狗都突然死去,家人却躲过了这场灾难,这个传说虽然子虚乌有,但后人却信以为真。自此以后,人们每到九月九日,就登高,野宴,佩戴茱萸,饮菊花酒,以求免灾。

其实,在这传说习俗的背后,还是有些科学道理的。因为节气到了此时,一年中的阳气到了极至(最高点),阴气开始回升,气温也渐渐变冷了,此时,正当节气的转换期,人的身体如不适应气候的变化,就容易生病。因此在这时,佩茱萸,饮少量菊花酒及登高爬山,对预防疾病、锻炼身体都有一定好处,只不过古人没有明确认识到这一点罢了。

重阳节之所以这样有名,还因为和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陶渊明有关系。

晋朝大诗人陶渊明,他最爱菊花。菊花是经得起秋后风霜摧折的花卉,象征着高洁的品格。陶渊明生活在晋宋即将易代的乱世,不满当时的政治倾向和官吏的腐败,也有高洁的品格。他辞去了官职,写了有名的《归去来辞》回到柴桑(在今江西省)家乡隐居。耕作之余,他在宅旁边种了许多菊花,朝夕观赏。他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来为人们所传诵。陶渊明又喜欢喝酒,可是因为家贫,时常缺酒。重阳节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有一年重阳节,陶渊明在篱边赏菊,没有酒喝,佳节对黄花,偏偏不能一醉,心中十分惆怅!他只得采了一把菊花在手里,嗅嗅嚼嚼来消遣。然而,菊花究竟不能代酒,正在百无聊赖的时候,忽然来了一个白衣人。原来这是江州刺史王弘的差人,给陶渊明送酒来的。陶渊明喜出望外,立即打开酒瓮,对着菊花开怀畅饮,尽醉方罢。

因此,也有人说,重阳节饮酒赏菊,是为了颂扬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品格。

❺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赏菊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专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属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❻ 重阳节什么时候改成老人节了呀为什么很多人今天打电话回家。。。重阳节不是应该访友赏菊,登高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夕、清明、盂兰盆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明朝以前本来有登高看老人星的皇室活动 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 纬度过高看不到该星就演变成只登高不看星了,随后人们也遗忘了看星的这个初衷 (纬度37度以下 才可见 北京 40度)。[1]近年来,人们对老人的推重,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2012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草案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网络)

❼ 重阳节为何登高赏菊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喝重阳酒

“重阳酒”即用优质糯米酿成的甜酒,于重阳节装进小陶瓷坛子密封保存。可能是因为温度和湿度比较适宜,所以酿出的酒特别醇,是米酒中的上品,甜纯美,男女老少皆宜,起源于西北少数民族。
“重阳酒”即“菊花酒”。每年重阳节时,最早的菊花花骨朵已长成,欲开花时,这就是制作“重阳酒”的上好的材料!

❽ 重阳节的风俗有登高、赏菊、插茱萸和喝什么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❾ 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

赏菊并饮菊花酒来 重阳节自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阅读全文

与为啥重阳节要赏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工厂为什么要做电测听体检 浏览:652
收回个人养老保险账务处理 浏览:560
双方父母谈房怎么办 浏览:591
劳动法关于养老金的问题 浏览:123
不懂父母养育恩话怎么说 浏览:327
南阳2018农村养老金标准 浏览:863
常州抗体检测在哪里检测 浏览:980
医保定点养老院 浏览:923
延吉养老金建模 浏览:118
对奶奶孝敬的句子 浏览:455
驾校体检过后多少天考科目 浏览:323
社保养老公司交的什么时候到个人名下 浏览:66
养老保险建行转账 浏览:592
孝敬老人的名句 浏览:446
养老机构兜售保健食品药品 浏览:130
老年大学校训校风理念 浏览:236
包头养老保险啥时候交 浏览:752
老年人变得偏执 浏览:595
武汉东湖高新老年大学 浏览:664
失业后养老保险金该怎么交 浏览: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