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中国十佳孝顺少年是真的吗

中国十佳孝顺少年是真的吗

发布时间:2020-12-18 20:26:03

❶ 十大孝心少年的名字和事例

姓名:黄凤,性别:女,所属地 区:安徽省蚌埠市 10年前,一次意外的摔伤,爸爸高 位截瘫,妈妈离婚改嫁,当时年仅6岁 的安徽女孩黄凤独自撑起了一个家,10 年如一日照顾着瘫痪的爸爸和年迈的奶 奶。为了给父亲治病,2008年5月黄凤 自己做了一个安了轮子的铁板床,推着 父亲,与奶奶一起踏上了赴上海求医的 旅程。在好心司机的帮助下,祖孙三人 到达上海,黄凤推着板车在上海边乞讨 边求诊,但在吃尽苦头后未能实现治病 的愿望。第二年暑假,黄凤央求同乡把 他们捎带到北京,用板车载着父亲在北 京求医问诊。2010年4月,黄凤再次带 着父亲到北京求医,武警总医院收治其 父黄志仁住院,并成功为他做了神经干 细胞手术

姓名:赵文龙,性别:男,所属地 区:包头市包钢八中初一五班 12岁,正是一个男孩贪玩儿好动、 顽皮叛逆的年龄,可在赵文龙脸上,这 些特质都没有,很多时候他都在默默地 沉思。不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陪 着妈妈去医院透析。虽然只有12岁,赵 文龙几乎会做所有家常菜。因为妈妈患 有脊椎裂和尿毒症,这么多年,他几乎 从未有过玩耍时间,最大的乐趣就是生 日那天去趟八一公园;他是包钢八中一 名普通的初一学生,而他每天需要承担 的却是一般学生父母双倍的责任。来到 位于少先路31号街坊的赵文龙家,家里 几乎没什么电器,只有卧室里摆放的一 台老式冰箱,这是为了给李英存放药品 用的。李英正在整理医院的收费单,与 妈妈的大床相隔一张桌子的小床是赵文 龙的,床头整整齐齐码着三十几本书, 虽然陈设简单,家里却收拾得一尘不 染。李英说,每天早上,即使时间紧 张,龙龙也会收拾完家,给她做好早饭 再走,他自己则在学校买早点吃。

姓名:吴林香,性别:女,所属地 区:重庆忠县马灌镇桂阳村 吴林香,生于1999年,家住重庆市 忠县马灌镇桂阳村,她被称为中国最坚 强的女孩之一;她只有13岁,却勇敢地 扛起一把锄头撑起全家。吴林香六岁 时,她的父母离婚,从此她跟随母亲、 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她的外公摔倒致 使右手残疾,从此穿衣、洗脸等基本的 生活,均要人帮忙;接着她的外婆患脑溢 血半身不遂。母亲也紧跟着查出肺癌, 已是晚期,虽动了手术,但已完全丧失 劳动力,吃药、打针都得人伺候。由于 吴林香母亲再婚,几年前,还生下一个 男孩,林香也从此多了一个弟弟。为带 着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前行,也为赚钱 给三位亲人治病,一年前小林香让继父 外出打工。从此,她一人挑起了照顾外 公、外婆、妈妈、弟弟的重担。

姓名:徐沁烨,性别:女,所属地 区:长兴县林城镇中心小学太傅完小 她有一个幸福小家。妈妈在家养猪 料理家事,爸爸外出做些零工,一家人 的生活虽然平淡、不富裕,但幸福和 谐。然而2011年12月,母亲被诊断出患 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要先做化疗,然 后进行骨髓移植,才有生的希望。母亲 得知自己的病况后,一度想要放弃。懂 事的小沁烨每天都开导母亲,告诉她“没 有钱可以凑,骨髓可以找,一定要坚 强”。母亲在病重期间强忍着病痛,坚持 绣了一副长约 2米,宽约1米,名为“旭日东升”的十字 绣,想把这份最后的礼物送给女儿做嫁 妆。小沁烨深知这份礼物厚重,但她也 知道母亲的苦心,母亲绣十字绣时她帮 母亲理理绣线,和妈妈说说话,母亲绣 的疼痛时,她就帮母亲按摩,并安慰 她,“妈妈不疼,妈妈不哭……”

姓名:林章羽、何秀巡姐弟,性 别:女男,所属地区:湖北恩施 何秀巡是湖北恩施大河村小学一名 学生。2011年,母亲因肝癌医治无效,不 幸去世,家里因给母亲治病已经家徒四 壁,负债累累。无奈,父亲不得不长期 外出打工挣钱还账。家里赖以生存的几 亩茶园,何秀巡和上初中的姐姐从没敢 掉以轻心。忙完学业,姐弟俩就会跑到 茶园,为茶树剪枝、施肥。不仅如此, 家里还有年迈多病的姥姥需要照顾。妈 妈去世后,前两年,膝下无子的姥姥就 被何秀巡和姐姐接了回来照顾。

姓名:高雨欣,性别:女,所属地 区:黑龙江省望奎县第三小学 黑龙江省望奎县第三小学毕业生高 雨欣,对她来讲这个暑假没有一点儿玩 耍时间,因为她要和妈妈一起为全家的 生计忙碌。在同学眼里,高雨欣是个坚 强乐观的女孩,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她就 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挑起全家的重担。每 天傍晚,在熙熙攘攘的望奎体育广场 前,高雨欣和她的妈妈都会准时出现在 街边的夜市上。11岁正是女孩爱玩儿爱 笑爱打扮的年纪,但高雨欣却几乎没有 玩耍的时间,小雨欣8岁父母离异,跟 着妈妈和姥姥一起生活,那一年,妈妈 又被患有精神疾病的舅舅砍伤,右手落 下残疾,从此小雨欣变成了家里的主要 劳力,帮助妈妈照顾年迈的姥姥和幼小 的妹妹。 姓名:路玉婷,性别:女,所属地 区: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 路玉婷,女,15岁,居住在成都市 西大街。现就读于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 2013级7班。路玉婷的父亲很早就离开 了她们到外地去了,她生活的家庭只有 她、她妈妈和年近70岁的外婆。她小时 候没有条件上幼儿园、学前班,五岁开 始就能帮妈妈煮饭、拌菜、甚至洗衣 服。路妈妈为了生计一直在外面给客户 送机票。路玉婷的外婆身体很不好,年 轻的时候曾出过车祸,留下了腿疾。工 作的艰难和家庭的重任,让路妈妈积劳 成疾,患了严重的慢性肾衰竭。2011年 11月6日晚凌晨12点过,路妈妈突然昏 迷。照顾母亲和外婆的重任落在路玉婷 的肩上。在母亲住院期间,她正好上初 三,白天上课,晚上照顾母亲。路妈妈 想放弃治疗。路玉婷哭着劝妈妈,只要 妈妈在,这才是她最大的幸福。母亲和 外婆需要照顾,家里生计需要维持,于 是路玉婷决定“退学”。学校知道了她的 情况后作出决定,希望她不要退学,暂 时休学回家照顾母亲,任何时候,只要 她条件允许,她都可以回到学校继续学 习。老师、同学,甚至家长们知道后, 都很关照、帮助她。但路玉婷不希望大 家捐款给她,她觉得她应该靠自己的双 手,自食其力。除了课业以及照顾家里 以外,路玉婷还要给妈妈买药、熬中 药,为了节约医药费,她都精打细算, 每次医院开了药她都没有在医院取,而 是骑车到各个

❷ 求全国十佳少年的事迹

全国"十佳"少年谭海美"捡破烂读书不丢人"

马尾辫,大眼睛,有着12岁孩子的稚气,却也有着与12岁年龄不相称的刚毅。她靠捡破烂攒起的学费勤奋读书,她用柔弱的身躯照顾着年迈的爷爷奶奶,她将爱心洒向身边的每一个像她一样的“留守儿童”,她用自强不息写就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花样童年。

她叫谭海美,安徽省肥东县六家畈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初一)学生。

■幼年遭遇父离母弃

谭海美出生在肥东县六家畈镇湖光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在她6个月的时候,父亲在打工中不幸被坍塌的广告牌铁架轧去了左手,右臂粉碎性骨折,多达十几万元的医疗费让原本贫困的家庭债台高筑。看着丈夫从此失去劳动能力,谭海美的妈妈抛夫弃女一去不返。母亲出走后,生活难以自理的父亲只得将3岁的她带到合肥郊区由爷爷奶奶抚养,自己只身外出谋求生计。

爷爷奶奶临时寄住在一座庙里,爷爷用一辆破旧的摩托车载客,奶奶捡破烂,两人勉强度日。小海美的到来让老人的生活更加艰难。

■“捡破烂读书不丢人”

“海美5岁的时候,就跟着我一道捡破烂,3层楼高的垃圾堆,她每天跟我爬上爬下。上学后,她每天放学都帮我从垃圾堆里掏破烂。看到和她差不多大的孩子津津有味地喝着易拉罐饮料,她就悄悄站在一旁,等人家喝完后,将丢在一旁的易拉罐捡走。我从她的眼神里知道她很想喝,可实在买不起啊,看到孩子咽口水,我的心里好难过。”说到这里,71岁的奶奶泣不成声。

“我记得向奶奶要过一次易拉罐饮料,奶奶没钱买,蹲在地上哭。一位好心的过路阿姨给我买了一罐,我舍不得喝,给奶奶喝,她不喝,只是一个劲地哭。我看奶奶伤心,以后再也不敢要饮料喝了,渴了就到别人家要点自来水喝。”海美说,“芒果汁易拉罐是铁的,一毛钱3个,健力宝罐子是锡的,一毛钱1个,塑料瓶一毛钱3个……”她可以一口气说出十几种饮料的名称和瓶罐价格,却没有尝过是什么滋味。她说她最多一天捡到了60多个饮料瓶,挣了两块六毛钱。

由于郊区学校学费贵,爷爷只得带小海美回乡下读书。海美学习很刻苦,成绩名列前茅。每逢周末和寒暑假,小海美都会来到郊区帮奶奶捡破烂,在垃圾堆里爬得满身污垢。“你捡破烂怕羞吗?”记者问。海美摇了摇头:“最初有的同学瞧不起我,奶奶告诉我,我们不偷不抢,不丢人。我觉得奶奶说得对,我捡破烂是为了攒钱读书,帮爸爸还账。”

■“海美是个孝顺孩子”

由于农村家中的房子年久失修,海美和爷爷住在乡亲家的两间毛坯房里。每天清晨,她早早起床打扫屋子和庭院,做好早饭,洗完衣服,骑车去7里外的学校上学。放学后,她赶紧回来帮爷爷劈柴、烧饭、做农活,给爷爷捶捶背、梳梳头。

“小海美是个孝顺的孩子。”六家畈镇党委书记张小红说,“去年暑假,我请家教辅导女儿英语,让海美和女儿一道学习。这期间,她听说奶奶病了,急得直掉眼泪。每天一补完课,她就坐公交车赶到几十里外的奶奶那里,给奶奶端水、做饭,陪奶奶看病、输液,第二天一早又赶回来补课。奶奶病好了,小海美瘦了一大圈。”

艰苦的生活让海美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从不买零食吃,掉在桌上的饭粒也要捡起来吃下去;她用铅笔做作业,写满后用橡皮擦掉接着用,直到纸被橡皮磨破为止……2005年10月,她应邀参加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联合主办的“首届儿童发展国际论坛”,会议期间,海美每天都把会员们吃剩的糕点装到塑料袋里,等会后带回去给爷爷奶奶和同学们品尝。

■“让‘留守孩子’不再孤独”

听到“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海美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她有感而发,写了一篇作文《我的奶奶》,文中充满了对奶奶真情的流露和对完整家庭的渴望,这篇文章参加一家杂志社作文比赛获得了银奖。看到班里很多同学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成立“留守孩子小队”,互帮互助,“让‘留守孩子’不再孤独”。

她的想法得到了辅导员的支持。2004年,第一个“留守孩子小队”在她当时就读的六家畈镇养正中心小学成立了。通过留守小队的活动,孩子们的课外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互相之间也成了知心朋友。然而,海美还有一个更为惊人的想法。她告诉记者:“我听社科专家卜卫阿姨说,我国农村有十几万名‘留守’儿童,他们都很孤独,需要帮助。如果今后我有电脑,我想建一个留守儿童网站,让留守儿童们可以自由地在一起交流、学习。”

海美的自强精神感动了周围的人。由于表现突出,海美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多次获得“优秀少先队员”“文明少年”等荣誉称号。2005年10月,她荣膺第十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称号,今年1月又同杨利伟、刘翔等人一起,当选全国青少年“身边最让我感动的人”。(新华视点)

❸ 2014年度十大孝心少年都多大年龄

一、王抄丹

袭性别:女
年龄:14岁
地区:吉林
二、张俊

性别:男
年龄:12岁
地区:河南

三、梁荣

性别:女
年龄:5岁
地区:内蒙古

四、梁维月

性别:女
年龄:16岁
地区:甘肃

五、许卓婧

性别:女
年龄:11岁
地区:天津

六、钟岳峰

性别:男
年龄:15岁
地区:辽宁
七、游柘楠

性别:女
年龄:10岁
地区:湖南
八、袁德旗

性别:男
年龄:11岁
地区:安徽
九、向娜

性别:女
年龄:14岁
地区:湖南
十、吴金棋

性别:男
年龄:9岁
地区:黑龙江

❹ 中国十大孝子

01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02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03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04 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05 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06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07 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08 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09 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10 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❺ 在最美孝心少年中所有的故事都是真实的吗

可以告诉你,一半真一半假。采访内容都是提前准备好的,我不知道别的最美孝心少年是不内是真的,我只容知道我们市有个学校出了一个最美孝心少年,听他同学说他每天抽烟打架,给妈治病的钱拿去自己花。考试成绩特差,最后还上的我们市最好的高中。真的吐了。我的话是真实的因为他们学校的人都这么说,这做不了假。

❻ 感动中国十大孝心少年有奖励,比如说奖金吗

没有
这种属于荣誉奖励
不包括物质奖励

❼ 全国十佳少年的事迹介绍

全国"十佳"少年谭海美"捡破烂读书不丢人"

马尾辫,大眼睛,有着12岁孩子的稚气,却也有着与12岁年龄不相称的刚毅。她靠捡破烂攒起的学费勤奋读书,她用柔弱的身躯照顾着年迈的爷爷奶奶,她将爱心洒向身边的每一个像她一样的“留守儿童”,她用自强不息写就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花样童年。

她叫谭海美,安徽省肥东县六家畈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初一)学生。

■幼年遭遇父离母弃

谭海美出生在肥东县六家畈镇湖光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在她6个月的时候,父亲在打工中不幸被坍塌的广告牌铁架轧去了左手,右臂粉碎性骨折,多达十几万元的医疗费让原本贫困的家庭债台高筑。看着丈夫从此失去劳动能力,谭海美的妈妈抛夫弃女一去不返。母亲出走后,生活难以自理的父亲只得将3岁的她带到合肥郊区由爷爷奶奶抚养,自己只身外出谋求生计。

爷爷奶奶临时寄住在一座庙里,爷爷用一辆破旧的摩托车载客,奶奶捡破烂,两人勉强度日。小海美的到来让老人的生活更加艰难。

■“捡破烂读书不丢人”

“海美5岁的时候,就跟着我一道捡破烂,3层楼高的垃圾堆,她每天跟我爬上爬下。上学后,她每天放学都帮我从垃圾堆里掏破烂。看到和她差不多大的孩子津津有味地喝着易拉罐饮料,她就悄悄站在一旁,等人家喝完后,将丢在一旁的易拉罐捡走。我从她的眼神里知道她很想喝,可实在买不起啊,看到孩子咽口水,我的心里好难过。”说到这里,71岁的奶奶泣不成声。

“我记得向奶奶要过一次易拉罐饮料,奶奶没钱买,蹲在地上哭。一位好心的过路阿姨给我买了一罐,我舍不得喝,给奶奶喝,她不喝,只是一个劲地哭。我看奶奶伤心,以后再也不敢要饮料喝了,渴了就到别人家要点自来水喝。”海美说,“芒果汁易拉罐是铁的,一毛钱3个,健力宝罐子是锡的,一毛钱1个,塑料瓶一毛钱3个……”她可以一口气说出十几种饮料的名称和瓶罐价格,却没有尝过是什么滋味。她说她最多一天捡到了60多个饮料瓶,挣了两块六毛钱。

由于郊区学校学费贵,爷爷只得带小海美回乡下读书。海美学习很刻苦,成绩名列前茅。每逢周末和寒暑假,小海美都会来到郊区帮奶奶捡破烂,在垃圾堆里爬得满身污垢。“你捡破烂怕羞吗?”记者问。海美摇了摇头:“最初有的同学瞧不起我,奶奶告诉我,我们不偷不抢,不丢人。我觉得奶奶说得对,我捡破烂是为了攒钱读书,帮爸爸还账。”

■“海美是个孝顺孩子”

由于农村家中的房子年久失修,海美和爷爷住在乡亲家的两间毛坯房里。每天清晨,她早早起床打扫屋子和庭院,做好早饭,洗完衣服,骑车去7里外的学校上学。放学后,她赶紧回来帮爷爷劈柴、烧饭、做农活,给爷爷捶捶背、梳梳头。

“小海美是个孝顺的孩子。”六家畈镇党委书记张小红说,“去年暑假,我请家教辅导女儿英语,让海美和女儿一道学习。这期间,她听说奶奶病了,急得直掉眼泪。每天一补完课,她就坐公交车赶到几十里外的奶奶那里,给奶奶端水、做饭,陪奶奶看病、输液,第二天一早又赶回来补课。奶奶病好了,小海美瘦了一大圈。”

艰苦的生活让海美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从不买零食吃,掉在桌上的饭粒也要捡起来吃下去;她用铅笔做作业,写满后用橡皮擦掉接着用,直到纸被橡皮磨破为止……2005年10月,她应邀参加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联合主办的“首届儿童发展国际论坛”,会议期间,海美每天都把会员们吃剩的糕点装到塑料袋里,等会后带回去给爷爷奶奶和同学们品尝。

■“让‘留守孩子’不再孤独”

听到“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海美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她有感而发,写了一篇作文《我的奶奶》,文中充满了对奶奶真情的流露和对完整家庭的渴望,这篇文章参加一家杂志社作文比赛获得了银奖。看到班里很多同学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成立“留守孩子小队”,互帮互助,“让‘留守孩子’不再孤独”。

她的想法得到了辅导员的支持。2004年,第一个“留守孩子小队”在她当时就读的六家畈镇养正中心小学成立了。通过留守小队的活动,孩子们的课外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互相之间也成了知心朋友。然而,海美还有一个更为惊人的想法。她告诉记者:“我听社科专家卜卫阿姨说,我国农村有十几万名‘留守’儿童,他们都很孤独,需要帮助。如果今后我有电脑,我想建一个留守儿童网站,让留守儿童们可以自由地在一起交流、学习。”

海美的自强精神感动了周围的人。由于表现突出,海美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多次获得“优秀少先队员”“文明少年”等荣誉称号。2005年10月,她荣膺第十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称号,今年1月又同杨利伟、刘翔等人一起,当选全国青少年“身边最让我感动的人”。(新华视点)

❽ 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孝心少年简介

201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辞简短事迹
---2013年2月央视播出
一、林俊德---纵死终令汗竹香
颁奖辞
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胡占凡这样评价林俊德:
把能够拥有的时光都献给了岗位,最后还在向目标冲锋。这是一位真正用信念撑起生命尊严的军人。
推选委员张瑞敏说:
以智殉国,铸就成中华民族的铜墙铁壁;致死攻坚,绽放成死亡之海的倔
强马兰。

事迹:
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临终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马兰。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二、陈斌强---孝更绝伦足可矜
颁奖辞
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杜玉波这样评价陈斌强:
陈斌强自身的朴实行为给他的学生,也给整个社会上了极为生动的一课。他是一个真正有师德的好老师。
推选委员吴孟超说:
陈斌强付出的孝心,不仅抚慰母亲,也抚慰每一位中国人的心,这种中华民族朴素而真挚的人性之美可以作为社会的良药。
事迹:
陈斌强9岁时父亲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07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带着妈妈上班。

三、何玥---何处春江无月明
颁奖辞
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时文朝这样评价何玥:
12岁的小女孩坦然面对生死已属难能,在病痛中还不忘善济他人。这一场生命最后的告别,不知敲动了多少人的心灵,平凡善举,可以开启一个有爱的未来。
推选委员阿来说:
今天,当我们怀着悲伤提起这个名字时,却又怀着欣喜,为她的生命与另外的生命合二为一,仍在这个世界上熠熠生辉。
事迹:
2012年4月,何玥即将小学毕业,却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住院进行了第一次手术。9月初,病情突然复发二次入院,肿瘤已扩散至脑部组织。当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她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11月17日,小何玥脑死亡,父亲根据她的遗愿将她的肾和肝捐给了三个人。

四、陈家顺---动人以行不以言
颁奖辞
为乡亲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为百姓打工,你换来群众最多的甜。你乔装改扮,却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隐姓埋名,可我们都知道你是谁,为了谁。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于丹这样评价陈家顺:
在办公室当局长是本分,吃苦受累冒险卧底当局长是情份。用情份去担当本分的官,才是真正的人民公仆。
推选委员彭长城说:
主动为民生奔波,体恤民生艰难,小可帮扶一家一户,大则微而不弱,烛照未来。
事迹:
云南沾益县是劳务输出大县,陈家顺担任副局长后,积极组织家乡农民到浙江义乌等地务工,并关注他们的切身利益,为他们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五、高淑珍---爝火燃回春浩浩
颁奖辞
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你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你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生长成参天大树。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彤这样评价高淑珍:
14年的奉献让爱变成了接力赛。志愿者让爱心小院更幸福。这一切都缘于这个普通的农村妇女。
推选委员王振耀说:
十几年如一日为一群不幸的孩子遮风挡雨,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心怀使她成为最伟大的母亲。
事迹:
14年间,她接收了近百名残疾孩子,却从未收过一分钱。慕名而来的孩子越来越多,但是高淑珍精力有限,家里地方有限,还债务累累,但是“不”字她始终说不出口。无论多么艰难,她总是尽最大努力,让孩子们的生活过得好一些。

六、张丽莉---冰雪为容玉作胎
颁奖辞
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许多。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雨露这样评价张丽莉:
她播撒下的大爱种子,必将被无数的奔跑接力,从黑土地传向四面八方。只有教师心中有爱,孩子的世界才会绽放光芒!
推选委员孙伟说:
危急时刻,她凭直觉挺身而出。那直觉的背后是最具魅力的纯正师德。
事迹:
2012年5月8日,放学时分,张丽莉在路旁疏导学生。一辆停在路旁的客车,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时刻,张丽莉向前一扑,将车前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自己却被撞倒了。

七、李文波---能受天磨为铁汉
颁奖辞
二十年坚守,你站成了一块礁石,任凭风吹浪打。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你也有梦,可更知肩上的责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国的风帆从不曾落下。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童年这样评价李文波:
位卑未敢忘忧国,大浪孤胆守海疆。
推选委员刘姝威说:
李文波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选择人生。
事迹:
为了守礁,李文波亏欠家里太多。他新婚5天后回到南沙,20多年来,与妻子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到3年。李文波说:“南沙守礁是我一生的荣耀,就算下辈子坐轮椅,也没什么后悔的!”

八、高秉涵---悲莫悲兮生别离
颁奖辞
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阎肃这样评价高秉涵:
这海峡好浅好浅,深不过我的遗憾。抱回的岂止百十个骨灰罐,抱回来的人心啊,成千上万上万。坚信着亲情骨血相连,谁也隔不断隔不断。
推选委员张会军说:
75岁的老兵老人,用微薄的力量牵动所有游子的梦回家乡的愿望。我们敬佩他的无私和亲情。
事迹:
高秉涵的一生,凝聚了所有台湾老兵经历的坎坷和艰辛,同时也见证海峡两岸从隔绝到沟通的一段特殊历史。20多年间,先后抱回了54个老兵的骨灰罐,帮助他们完成遗愿,回归故乡的怀抱。

九、周月华、艾起---清香传得天心在
颁奖辞
她背起药箱,他再背起她。他心里装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还装着整个村庄。一条路,两个人,二十年。大山巍峨,溪水蜿蜒,月华皎洁,爱正漫漫地升起。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李小林这样评价周月华、艾起:
无论是纯粹的爱情,还是无私的奉献,他们都让我们泪盈于睫。
推选委员陆小华说:
看了周月华的行医路,谁还好意思再说行路难。古人说,医者仁心。她这医生小而仁心大。丈夫背上的女村医,一对普通中国夫妇, 合拼成了大写的人。
事迹:
周月华出生后8个月被诊断为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左腿残疾。20多年来,她硬是靠着拐杖和丈夫的后背,“爬”遍了方圆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岭,为近5000村民带去医疗服务

十、罗 阳---长使英雄泪满襟
颁奖辞
如果你没有离开,依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灯看剑,梦一回再吹角连营。你听到了么?那战机的呼啸,没有悲伤,是为你而奏响!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黄宏这样评价罗 阳:
罗阳用生命诠释了国防科技工作者的报国情怀,你倒下了,梦在起飞。
推选委员陈小川说:
战机起飞和英雄陨落,让我们的心灵受到同等的震撼。罗阳是中国知识分子报国情怀的高度凝聚,是两弹一星元勋们的精神后人。中国需要更多的罗阳。
事迹:
2012年11月25日上午,随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参与舰载机起降训练的罗阳,在大连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于12时48分在工作岗位上殉职。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他不知疲倦,劳心劳力,没有一刻休息,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集体奖:湄公河“105案”专案组
2011年10月,东南亚缅泰边境的“诺康集团”制造“湄公河105惨案”,杀害13名中国船员,震惊世界。公安部禁毒局局长刘跃进带领专案组成员,深入案发地,经过6个多月的努力,将策划实施“105”案特大武装贩毒集团首犯糯康抓获。湄公河“105”案成功侦破,告慰了逝者及家属,维护了我国法律的尊严,彰显了我国政府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决心和能力,也树立了国际警务和司法合作的典范,有力打击了跨国犯罪活动,有效维护了湄公河流域安全。

阅读全文

与中国十佳孝顺少年是真的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医保定点养老院 浏览:923
延吉养老金建模 浏览:118
对奶奶孝敬的句子 浏览:455
驾校体检过后多少天考科目 浏览:323
社保养老公司交的什么时候到个人名下 浏览:66
养老保险建行转账 浏览:592
孝敬老人的名句 浏览:446
养老机构兜售保健食品药品 浏览:130
老年大学校训校风理念 浏览:236
包头养老保险啥时候交 浏览:752
老年人变得偏执 浏览:595
武汉东湖高新老年大学 浏览:664
失业后养老保险金该怎么交 浏览:618
抖音养生茶账号怎么做 浏览:615
重阳节和什么茶吃什么糕 浏览:761
工伤死亡养老金怎么办 浏览:962
杭州市的养老金能拿多少 浏览:708
退休工资什么时候计发 浏览:648
老人有痴呆如何保护养老钱 浏览:79
新加坡警察退休年龄限制 浏览: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