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采访70岁老人时应该问些什么有话题性的问题
可以问一下当下热门的新闻,因为一般老人都喜欢看新闻,可以找一些范围大的,知名度广的问题去问就行,还有一些居民生活问题,比如菜价,小区安全性,现在最热的问题垃圾分类的看法等等
『贰』 如果去敬老院采访老人,问些什么问题比较合适
哎…… 也曾经想过很多的问题,比如身体如何,胃口怎样,喜欢看电视还是听回听广播呀之类的很多
后来答觉得老人很喜欢小孩子,带些小孩子陪老人过个节,其实对他们来说才是真正的开心,能这样的话,你的采访会真正有意义,对老人对孩子也是。当然只是说说……
『叁』 为校园小记者去敬老院采访设计几个问题,急!!!
老人。问他们生活情况,老人特需要关爱了,所以这样的问题它们也是很原意回答的。还有来敬老院的原因,这是看报的人最想知道的了,就问他们家庭情况等,要小心点问,觉得人家不想说了就别问了,省得触及人家的痛处。
领导。这是个特殊的行业,问问它们干这一行的信仰吧,领导肯定是很想说他们敬老院的好话的,所以,从它们嘴里通常听不到一句真话。
工作人员。他们不敢乱说话,怕被领导骂,所以应该谨慎提问。可以问他们就是每天做什么工作啊,有什么难伺候的人之类的。
着装和语气,都不要太张扬,先问被访人有没有时间,要给人稳重可信的感觉。
如果写文章的话,不妨轻声呼吁-关爱老人。
我自己打的,没有借鉴别人。
『肆』 采访老人 问什么问题
1:吃的好吗?
2:住的好吗?
3:年轻时追过姑娘吗 ?
4:有什么愿望?
5:现在开心吗?
6:毕生最想做的事?
7:家庭和谐吗?
8:身体好吗?
9:有病吗?
10:想死吗?
『伍』 采访时向老人提问什么问题好
老人都很怀旧,多聊一些他们年轻时的话题,他们会很乐意跟你聊~~~~
『陆』 用几个疑问句的形式写出作文百善孝为先的写作提纲至少三个
万事孝为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周文王从小就以孝顺出名。每天日出之时向父亲请安,日落之后向父亲禀告一天里发生的趣事。倘若父亲身体健康,他就回喜形于色;倘若父亲身体欠安,他就回忧心忡忡,晚上多次起床探视,直至父亲病好之后才回去睡个安稳觉。
逐个素来以礼仪称着于世,相信大家听说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个字,其中就以“孝”为首。中国既为“礼仪之邦”,那“孝”自然是重中之重了。我们身为华夏子孙,则更不能忘记这一点。
大家都知道是谁生了我们;是谁养了我们;是谁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是谁隐忍着心痛来责罚我们,教我们做人――是我们的父母!
大家都知道母亲十月怀胎十分辛苦,其实父亲这段时间里是非常辛苦的。他得无微不至地照顾妻子和那寄存在母体内的小生命,连觉也睡得不安稳。到了分娩时,那就更急了,在产房外转来转去,坐立不安的都是父亲的身影。人们说母亲生儿女比得癌症还痛苦,想想就觉得可怕,可是母亲还是生下我们来,那她就得为此忍受多大的痛苦呢?甚至要付出整个生命的代价!这你我可曾想过?
当我们生下来的时候,父母为了满足我们的物质要求,他们一天到晚为着工作忙碌着;为了满足我们的精神需求,他们宁愿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来陪我们。倘若碰上我们身体不适,父母更是心急如焚、彻夜难眠,守在我们的床前。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又可曾感恩过?
做为一个有情有感的人,面对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能熟视无睹吗?难道那还不足以令我们做到孝吗?父母不想我们为这个家做多大的贡献,当是我们轻轻的一声问候、暖暖的一杯茶、甜蜜的一个吻……却都能令他们欣喜、安慰。如果连这一点都不愿做到,那与衣冠禽兽又有何区别?甚至连禽兽都不如:“羊有跪乳之恩,鸭有反哺之义”啊!
有人说儿女学习好就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其余都不用理会。你说这对吗?错,大错特错!“孝”是有德的最重要的表现,一个人倘若不孝,又如何称的上有德呢?即使有再高的学历,又有谁敢把祖国这位伟大的母亲交给他呢?――他连生自己养自己的父母都不愿孝顺。那更难以谈得上振兴中华,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的重任。我们的先贤文王早已用行动表现给我们看了:“万事孝为先”!
最后,用孔夫子的一句话来结束这篇文章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百善孝为先”这句话的意思是: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同时它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
“孝”对每个人的定义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不管你是身体健康,还是不健康;也不管你是富贵,彧贫穷;更不管你是满腹经纶,还是只字不识,孝顺父母是必须的,没有任何条件可说的。
可是,就在我们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地提高,人的欲望不断地膨胀,有部分人却对“孝”字却没有一点感觉了。我们从电视中往往听到或看到一些不孝子对自己的父母不但不赡养,甚至将父母的财产诈尽,将他们赶出家门。让风烛残年的老人飘泊在外,饥餐露宿。看到老人举步维艰地生活,而他的儿女们却生活在高楼大厦中,悠然自得的模样,我的心中有说不出的滋味---鄙视、愤怒,还是怜悯……五味杂陈吧。虽然后来通过政府部门的调解,儿女们按月支付老人生活费,但这样无法让老人感受到那种,儿女发自内心的感恩。而是在外界压力下的一种不情愿,一种牵强。两种方式,给人的感受截然相反。
在我刚上小学的时候,听妈妈讲过“羊羔跪乳”的故事。年幼的小羊羔为了报答母亲的哺乳之恩,小羊羔们都是跪着吸乳,连牧畜都知道孝敬哺育自己长大的母亲,更何况是人呢?并且还是受过教育的人,真是令人唾弃。一个人对自己生养的父母都不能孝顺的话,还能指望他对社会有用吗?难道他还会爱其他的人吗?不会的,肯定不会的。这样的人也不想想,自己就不会变老吗?老人的今天其实就是他的明天。因为,他已经言传身教地给他的后辈树立了“榜样”。
好在我的爸妈都是一个个孝敬父母亲的人。无论是奶奶,还是外公生病,爸爸和妈妈都是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平时老人们有什么时要求,爸爸妈妈总是竭尽全力地满足。即使他们饱受病疼地折磨,可是奶奶脸上始终地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而我呢,虽然现在只上小学,可我平时很自觉地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让上班够辛苦的的爸爸妈妈们有多一点的时间休息。饭后,我会端上一盆热水给妈妈烫烫脚,让疲惫不堪的妈妈缓解一下疲劳,放松放松。还会给爸爸捏捏腿,捶捶背。爸爸妈妈常夸奖我,我骄傲地说“是学了你们的。”爸妈都会会心地一笑。
孝顺是什么?它不是花言巧语。它就是生活中非常平凡微小的行为。它是一种关注,一种牵挂;一份守护,一份亲情。有人说“孝是太阳,给人温暖;孝是宝石,给人财富。”而我认为,孝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同一股涓涓暖流,流淌在心田,沁人心脾;是一种血浓如水的亲情,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但愿我们这些中华儿女,继承这一“百善孝为先”的优良美德,并把这一美德传承下去。
『柒』 采访百岁老人应该问什么问题至少五个。
1 生活现状 如 现在身体状况 饮食状况 家庭人员状况
2 生活习惯
3休息习惯
4 思维逻辑
5 你自己对老人 现状的观察
『捌』 老师让采访爸爸,请大家给我设计几个问题
1、爸爸,我想请问一下,您最近的工作情况怎样呢?
2、爸爸,我想请问一下,您对子女教育的有什么观点或看法呢?
3、爸爸小时候都玩什么游戏?
4、爸爸小时候怎样去上学?
5、爸爸刚开始工作时的情况?
采访注意事项:
一、采访前的准备:
1)掌握与采访内容有关的基本情况和资料。
2)翻阅与报道有关的文件及历史和现实资料。
3)制定采访方案和提纲。
二、创造轻松融洽的气氛:
1)注意第一印象,采访按时赴约,举止文雅,彬彬有礼,态度应端正、诚恳、衣着整洁。
2)寻找媒介,拉近心理距离。
3)用身体的动作表示对采访对象的理解,采用接近被采访者身体的位置以便增加彼此的亲切感。
4)面部表情应是感兴趣,保持适当的眼光交流。
5)注意倾听,及时反馈,在适当的时候要补充说明,必要时表述对方内容,解释对方意思。
6)避免因不感兴趣而忽略采访对象及他说的话。
7)避免争论和喧宾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