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关山夜月明与重阳节

关山夜月明与重阳节

发布时间:2023-04-17 10:00:39

『壹』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

诗的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州桥没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这是诗人对长期的边塞战争作了深刻思考而产生的“神来之笔”!接着,诗人触景生情,写出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一句既叙事又抒情。册纳在深消槐沉的感叹中暗示当时边防多事,表现了诗人对于久戍士卒的深厚同情。而这一句,又从空间的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这样,诗人便创造了时空交织的意象,把读者带到万里以外的边塞,引进漫长的历史河流中去回忆、体验、思考。这两句包含了多少言外之意呵!秦汉时的边关,至今在月下依然如故,面战争一直持续不断。已有多少士卒血洒沙场,至死未归;又有多少战士仍然戍守着边关,不能归来。诗人借助阔大、悠久的时空意象,表现战争给秦、汉以来历代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立意既高,又看得深远,真可谓“发兴高远”。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杆发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写得气势豪迈,铿锵有力,掷地作金石声!同时,这两句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有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

『贰』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句诗写出了----------------------表达了作者-------------------------

【注释】:
1、但使:只要。
2、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3、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韵译】: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评析】: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裤配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胡念指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这是一首名作,明代诗人李攀龙曾经推奖它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清沈德潜《说诗ㄧ语》说:“‘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归重‘至今人说李将军’也。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他这段话批评李攀龙只知推奖此诗而未言其妙,可是他自己也只是说明了全诗的主旨,并没有点出作者的匠心。

沈氏归纳的全诗的主旨基本是对的,但这个主旨的思想是很平凡的。为什么这样平凡的思想竟能写成为一首压卷的绝作呢?原来,这首诗里,有一句最美最耐人寻味的诗句,即开头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有什么妙处呢?得从诗题说起。此诗题名《出塞》,一望而知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是要谱成乐章、广泛传唱的,为入谱传唱的需要,诗中就往往有一些常见习用的词语。王昌龄这首诗也不例外。你看这开头一句中的“明月”和“关”两个词,正是有关边塞的乐府诗里很常见的词语。?独指��
横吹曲辞》里不是就有《关山月》吗?《乐府解题》说:“关山月,伤离别也。”无论征人思家,思妇怀远,往往都离不了这“关”和“高册月”两个字。“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关山月》),“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例子举不胜举。看清这一点之后,你就明白这句诗的新鲜奇妙之处,就是在“明月”和“关”两个词之前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定词。

这样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自然形成了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的意境,借用前代评诗惯用的词语来说,就是“发兴高远”,使读者把眼前明月下的边关同秦代筑关备胡,汉代在关内外与胡人发生一系列战争的悠久历史自然联系起来。这样一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的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也不只是汉代的人们,而是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愿望。平凡的悲剧,平凡的希望,都随着首句“秦”、“汉”这两个时间限定词的出现而显示出很不平凡的意义。这句诗声调高昂,气势雄浑,也足以统摄全篇。诗歌之美,诗歌语言之美,往往就表现在似乎很平凡的字上,或者说,就表现在把似乎很平凡的字用在最确切最关键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往往又最能体现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叁』 关于月亮的诗词

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王维《鸟鸣涧》 人间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张九龄(望月怀远)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山螟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 -----王昌龄(听流人水调子)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王昌龄(送魏二)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昌龄(送柴侍御)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王维(白石滩)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王维(伊州歌)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李白(古朗月行)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玉阶怨)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清平调词三首)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李白(子夜吴歌)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李白(长相思)
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李白(襄阳歌)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 ---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郝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李白(渡荆门送别)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李白(送杨山人归嵩山)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入宿置酒)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李白(把酒问月)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李白(谢公亭)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李白(忆东山二首其一)
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李白(长门怨二首)
月皎风泠泠,长门次掖庭.
--------沈佺期(长门怨)
长门落景尽,洞房秋月明.
---------张修之(长门怨)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哭晁卿衡)
月暗送湖风,相寻路不通.
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
-------崔国辅(小长干曲)
白云劝尽杯中物,明月相随何处眠.
-------高适(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高适(听张立本女吟)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杜甫(后出塞五首)其二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月夜)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杜甫(日暮)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杜甫(秋兴八首)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杜甫(漫成一首)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杜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杜甫(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钱起(归雁)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司空曙(江村即事)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李端(闺情)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于良史(春山夜月)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柳中庸(听筝)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戴叔伦(兰溪棹歌)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六首其三)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李益(写情)
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
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___--------孟郊(古怨别)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__---------王建(十五夜望月)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饮奈明何!
_____-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张仲素(秋夜曲)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___----刘禹锡(石头城)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__------刘禹锡(望洞庭)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_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白居易(琵琶行)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____-------白居易(江楼月)
满床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白居易(燕子楼)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白居易(夜筝)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______---白居易(寒闺怨)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_________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
-_---------李贺(南园十三)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徐凝(忆扬州)
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杜牧(润州二首)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___-----杜牧(泊秦淮)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温庭筠(赠少年)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
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
-----------温庭筠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霜月)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李商隐(无题四首)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李商隐(端居)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无题)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赵嘏(江楼感旧)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马戴(楚江怀古)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范仲淹(御街行)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张先(一丛花)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天仙子)
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张先(青门引)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欧阳修(蝶恋花)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
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晏几道(临江仙)
曲栏杆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
------------晏几道(虞美人)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晏几道(鹧鸪天)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苏轼(永遇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苏轼(卜算子)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
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苏轼(木兰花)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
----------仲殊 (南柯子)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贺铸 (青玉案)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吕本中 (采桑子)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陆游(夜游宫)
楼阴缺,栏杆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范成大(忆秦娥)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独自下层楼,楼下蛩声怨.待到黄昏月上时,依旧柔肠断.
--------程垓(卜算子)
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姜夔(扬州慢)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吴文英(唐多令)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矮斋杂咏二十首·月夜吟
年代:【宋】 作者:【华岳】
一声残角送黄昏,独倚阑干空断魂。
竹景扫阶尘不动,自挨明月闭柴门。

爱月
年代:【宋】 作者:【梅尧臣】
终夜每爱月,见月常苦稀。
不雨即云晦,何能揽光辉。
傥有一夕明,岂畏露湿衣。
素娥领玉兔,孤寡命亦微。
堂堂罕开耀,多是半掩扉。
曾负万家望,空是随人归。
一岁复一岁,白发思钓矶。

八咏诗 登台望秋月
年代:【南北朝】 作者:【沈约】
望秋月。
秋月光如练。
照曜三爵台。
徘徊九华殿。
九华瑇瑁梁。
华榱与璧珰。
以兹雕丽色。
持照明月光。
凝华入黼帐。
清辉悬洞房。
先过飞燕户。
却照班姬床。
桂宫袅袅落桂枝。
露寒凄凄凝白露。
上林晚叶飒飒鸣。
雁门早鸿离离度。
湛秀质兮似规。
委清光兮如素。
照愁轩之蓬影。
映金阶之轻步。
居人临此笑以歌。
别客对之伤且慕。
经衰圃。
映寒丛。
凝清夜。
带秋风。
随庭雪以偕素。
与池荷而共红。
临玉墀之皎皎。
含霜霭之蒙蒙。
{车兰}天衢而徙度。
轹长汉而飞空。
隐岩崖而半出。
隔帷幌而才通。
散朱庭之奕奕。
入青琐而玲珑。
闲阶悲寡鹄。
沙洲怨别鸿。
文姬泣胡殿。
昭君思汉宫。
余亦何为者。
淹留此山东。

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秋浦歌其十三 (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把酒问月 (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 (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旅宿 (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漫成一首 (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明月夜留别 (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江楼有感 (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肆』 秋的古诗词飞花令

1.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观沧海/曹操

2.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古歌/汉乐府

3.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袭碧渡河北/王褒

4.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蜀道后期/张说

5.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子夜四时歌/李白

6.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忆江上吴处士/贾岛

7.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

橡媪叹/皮日休 

8.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长歌行/佚名 (汉)

9. 常恐秋节至,凉意夺炎热。

团扇歌/班婕妤

10.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西洲曲/佚名

11.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野望/王绩

12. 解落拍缺举三秋叶,能开二月花。风/李峤

13.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

渌水曲/李白

14.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塞下曲/王昌龄

15.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长安秋望/杜牧

16. 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

题玉泉溪/湘中女子 

17.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侠客行/李白

18.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梦李白二首/杜甫

19.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虞世南扮绝

20.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玉阶怨/李白

21.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歌/李白

22. 何因不归去,淮上对秋山。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韦应物

23.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落日怅望/马戴。

24.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南轩松/李白

25.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入朝洛堤步月/上官仪

26.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题诗后/贾岛

27. 万影皆因月,千声各为秋。

秋夜泛舟/刘方平

28. 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

关山月/王褒

29.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汾上惊秋/苏颋

30.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

31.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李白

32.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感遇/张九龄

33.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长干行其一

34.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秋夜寄邱员外/韦应物

35.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陶渊明《饮酒·其四》

36.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蜀先主庙/刘禹锡

37.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秋雨夜眠/白居易

38.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悯农/李绅

39.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马诗/李贺

40.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山居秋暝/王维

41.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42.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月夜忆舍弟/杜甫

43.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44.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过三闾庙/戴叔伦

45. 彼采萧兮,一日期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 王风》采葛

46. 将子无怒,秋以为诗。《诗经 卫风》氓

47.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

《诗经 小雅》四月

『伍』 出塞二首·其一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出塞二首·其一

[作者] 王昌龄 [朝代] 唐代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标签: 战争 爱国 忧国忧民 边塞 唐诗三百首 写景 诗 场景 情感 其他 景色

《出塞二首·其一》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出塞二首·其一》注释

1.但使:只要。
2.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其中每次匈奴重点进攻的汉地天子几乎都是派遣李广为太守,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
3.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4.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5.度:越过。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 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

《出塞二首·其一》赏析

赏析一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姿迹运。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着重表现的是对敌人的蔑视;是对国家的忠诚,是一种勇往超前、无所畏惧的气概。前两句写皎洁的明月和雄伟的城关,既引起了人们对历史上无数次侵略战争的回忆,又是今天将士们驰骋万里、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后两句用汉代的名将卫青李广比喻唐代出征守边的英勇将士,歌颂他们决心奋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的战斗精神。这首诗由古到今,有深沉的历史感,场面辽阔,有宏大的空间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昌龄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出塞》应当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故边州帆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同时期杜甫的《兵车行》可以作为参考。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国运盛衰的作品。诗评家常称赞“盛唐之音”,边塞诗正是构成 “盛唐之音”内容的一个基本方面。 边塞诗题材的兴起,是与诗人们的生活范围有所扩展紧密关联的。从边塞诗中,我们看到诗人的眼界开阔了,诗歌的意境拓展了,诗歌的内容更显得异彩纷呈。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有报效国家的 *** :“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不少诗人在塞迹梁外军营生活多年,如高适岑参李益等,他们的边塞诗中的内容几乎涉及到了边塞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起衅的怨恨;有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我们在阅读这些诗歌时,要能够区别每首诗作思想内容上的细微差别。比如岑参的边塞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他也写过一些在边塞怀土思亲的诗歌,如为后人传诵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事情虽小,情意深厚。同时,我们还要体会到,跃动于边塞诗中的种种矛盾: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 *** 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等等。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汉代抗匈名将的怀念,指责了诗人所处时代守边将领的无能,盼望出现良将,驱逐敌人,保住边疆。首句从秦汉时的月色和关塞写起,点名月色、关塞依旧,但时光流逝,朝代变迁,长期边防战争给人民和将士带来无限灾难与痛苦。在描写景物中,给予了深厚的感情。后两句采用以古讽今的手法,借古代名将来讽刺当今边将的无能,语意含蓄,情感深沉。诗中充满关心国家安危的爱国 *** 。
评价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的爱国之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守边战士的同情以及对安定、和平生活的向往。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赏析二

这是一首名作,明代诗人李攀龙曾经推奖它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清沈德潜《说诗ㄧ语》说:“‘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归重‘至今人说李将军’也。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他这段话批评李攀龙只知推奖此诗而未言其妙,可是他自己也只是说明了全诗的主旨,并没有点出作者的匠心。
沈氏归纳的全诗的主旨基本是对的,但这个主旨的思想是很平凡的。为什么这样平凡的思想竟能写成为一首压卷的绝作呢?原来,这首诗里,有一句最美最耐人寻味的诗句,即开头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有什么妙处呢?得从诗题说起。此诗题名《出塞》,一望而知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是要谱成乐章、广泛传唱的,为入谱传唱的需要,诗中就往往有一些常见习用的词语。王昌龄这首诗也不例外。你看这开头一句中的“明月”和“关”两个词,正是有关边塞的乐府诗里很常见的词语。?独指??
《横吹曲辞》里不是就有《关山月》吗?《乐府解题》说:“关山月,伤离别也。”无论征人思家,思妇怀远,往往都离不了这“关”和“月”两个字。“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关山月》),“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例子举不胜举。看清这一点之后,你就明白这句诗的新鲜奇妙之处,就是在“明月”和“关”两个词之前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定词。
这样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自然形成了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的意境,借用前代评诗惯用的词语来说,就是“发兴高远”,使读者把眼前明月下的边关同秦代筑关备胡,汉代在关内外与胡人发生一系列战争的悠久历史自然联系起来。这样一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的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也不只是汉代的人们,而是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愿望。平凡的悲剧,平凡的希望,都随着首句“秦”、“汉”这两个时间限定词的出现而显示出很不平凡的意义。这句诗声调高昂,气势雄浑,也足以统摄全篇。诗歌之美,诗歌语言之美,往往就表现在似乎很平凡的字上,或者说,就表现在把似乎很平凡的字用在最确切最关键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往往又最能体现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出塞二首·其一》相关内容

讲解作者:佚名本被人们称为:“唐朝七绝之首”。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

《出塞二首·其一》作者王昌龄简介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王昌龄的其它作品

○ 芙蓉楼送辛渐

○ 从军行七首·其四

○ 采莲曲

○ 出塞二首

○ 王昌龄更多作品

『陆』 秦时明月汉时关,出自哪首诗句,最好附带具体注解。谢谢

[编辑本段]一、诗句《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编辑本段]二、注释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3.但使:只要。4.龙城飞将:龙城,匈奴城堡,这里指名将卫青,他曾攻打到匈奴的龙城城堡。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5.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6.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7.关:关塞.&nbsp;[编辑本段]三、简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思念名将李广和痛恨匈奴人入侵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宏御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卫青、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樱绝绝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名将卫青和李广,他们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06-04 17:41 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周易时谈》之九唐朝的著名诗人王昌龄,曾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秦时明月汉时关”,明月,依旧是秦汉时的明月,但是,关山已经经历了兴替,秦汉的时代已经过去,秦汉时代的关山,已经到了唐朝的时代。但是,战火仍然如秦汉的时代一样,不断地在燃烧。“万里长征人未还”,一代一代的将士为了保卫祖国,披挂万里长征而去,却都不能够再看到他们回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如果象龙城飞将李广一样勇将现在还在,肯定不会教胡马度过阴山来入侵。真是战乱思良将,国难怀故人啊!“秦时明月汉时关”,这一句诗极具文学与哲学色彩,明月不关人间事,依旧月缺月圆,而人世间早已是充脊姿满了无数的悲欢离合。我今借用这句诗,虽然有明月依然旧情怀,关山且在悲欢中的味道,还有另一方面的引申含义,就是《周易》中的智慧见解,依旧犹如千古的明月,照耀着现在山河大地一样。下面仍然从&lt;屯&gt;卦来看现在的世界危机。虽然有关&lt;屯&gt;卦的话题,已经讲了好几回,但是,心里仍然觉得有意犹未尽味道,还未达到“易则易知”的地步,下面再换一种方法、换一个角度来看这充满风雨的屯难世界。以前是把卦从下往上看,现在把&lt;屯&gt;卦平铺开来,也可以把它当成立体的来看,这样容易理解孔子所说的“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的现象,知道为什么不同人群会有不同的思惟、处世方式。&nbsp;&nbsp;&nbsp;&nbsp;&nbsp;这虽是以&lt;屯&gt;卦为例,其他各卦也可以依此类推。现在处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屯难之中,为什么会造成这一个人类劫难的危机?以及如何度过这一个危机?我们可以从《周易》中借鉴古人的智慧。造成这场世界地动山摇的祸首是“九五”,大凡能够左右世界局势的人,一定是掌握了控制世界局势的人,在&lt;屯&gt;卦的地位各势力来看,唯有“九五”居于最尊贵的地位,掌握最大力的权势,别的爻无法根本无法与之匹敌。因此,既然九五有这个地位、有这个能力,可以制造天下的灾难,也可以避免这一场灾难,这就要看这一位“九五”的起心动念,是为了天下苍生的安乐?还是为了一己私利的满足?如果是为了天下苍生,他可以挽救这一场危机;如果是为了一己私利,他就是制造这场危机的罪魁祸首。所以,周公在作爻辞时,分析九五在“屯其膏”时,作出了两种选择的判断,一种是“小贞吉”,一种是“大贞凶”。“膏”,指财富,财富是靠百姓的血汗创造出来的,所以古代称之为“民脂民膏”。“屯其膏”,就是屯积财富。创造财富的目的,应该是为了民富国强,如果百姓创造了财富,都屯积到少数有权势人的手里,而百姓依然贫困饥寒,这就违反了创造财富的目的,也就是造成风雨飘摇的原因。因此周公说:“小贞吉,大贞凶。”“贞”,一般当作正而能守的意思理解,现在看来,这在里应该是偏重于“守”字,周公的意思是说,当领导的稍微守藏一些财富,是吉利的,如果大量收藏财富,搞得百姓困苦不堪,这就大凶了。周公是治国的能人,具有智慧的见解。当然,也许在“九五”自己看来,做这样的守财奴,他会认为是很正当的。但是这样做造成的后果,他却不知道是不正常的。所以,由此可见,“九五”是不明智的掌权者。因此,孔子说:“屯其膏,施未光也。”意思是九五这位领导人,毛病出在只知道自己享受,屯积财富,而不布施于天下百姓,没有把自己的财富广大开来,让百姓享用,结果造成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不平,引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局面。所以,现在如果把这位虚拟的“九五”,放在现实危机的世界中,那么,这位“九五”的形象就美国,因为美国是现在掌握世界主宰权的国家,美元是称霸世界的货币,它只要乐意,就可以随意地开动印钞机,用绿色的纸张去收罗所有国家的所有财富,而不必浪费它国库中的一两黄金。所以,现在世界财富、资源的危机,在于这位美人不遗余力地都屯积起来了。也就是周公所说的“屯其膏”,所以现在造成了“大贞凶”的世界经济危机。&nbsp;&nbsp;&nbsp;&nbsp;秦时明月汉时关(二)《周易时谈》之九上回已经把&lt;屯&gt;卦平铺开来,当成平面或立体的形式来看,还只是分析了屯难的起因,是由于“九五”不择手段的聚敛,造成了百姓财富匮乏的情形。&nbsp;&nbsp;&nbsp;&nbsp;&nb 06-04 17:41 六弦之首Q苍 - 游戏魂士十一级 十一级 《出塞》王昌龄 06-17 15:22 【作者】:王昌龄【作品】:出塞【内容】: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注释】:1、但使:只要。2、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3、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韵译】: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评析】:��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翻译、评析:刘建勋这是一首名作,明代诗人李攀龙曾经推奖它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清沈德潜《说诗ㄧ语》说:“‘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归重‘至今人说李将军’也。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他这段话批评李攀龙只知推奖此诗而未言其妙,可是他自己也只是说明了全诗的主旨,并没有点出作者的匠心。&nbsp;&nbsp;&nbsp;沈氏归纳的全诗的主旨基本是对的,但这个主旨的思想是很平凡的。为什么这样平凡的思想竟能写成为一首压卷的绝作呢?原来,这首诗里,有一句最美最耐人寻味的诗句,即开头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有什么妙处呢?得从诗题说起。此诗题名《出塞》,一望而知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是要谱成乐章、广泛传唱的,为入谱传唱的需要,诗中就往往有一些常见习用的词语。王昌龄这首诗也不例外。你看这开头一句中的“明月”和“关”两个词,正是有关边塞的乐府诗里很常见的词语。独指��横吹曲辞》里不是就有《关山月》吗?《乐府解题》说:“关山月,伤离别也。”无论征人思家,思妇怀远,往往都离不了这“关”和“月”两个字。“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关山月》),“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例子举不胜举。看清这一点之后,你就明白这句诗的新鲜奇妙之处,就是在“明月”和“关”两个词之前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定词。&nbsp;&nbsp;&nbsp;这样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自然形成了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的意境,借用前代评诗惯用的词语来说,就是“发兴高远”,使读者把眼前明月下的边关同秦代筑关备胡,汉代在关内外与胡人发生一系列战争的悠久历史自然联系起来。这样一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的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也不只是汉代的人们,而是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愿望。平凡的悲剧,平凡的希望,都随着首句“秦”、“汉”这两个时间限定词的出现而显示出很不平凡的意义。这句诗声调高昂,气势雄浑,也足以统摄全篇。诗歌之美,诗歌语言之美,往往就表现在似乎很平凡的字上,或者说,就表现在把似乎很平凡的字用在最确切最关键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往往又最能体现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柒』 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出处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名作,明代诗人李攀龙曾推奖其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清沈德潜则说:“‘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谨历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归重‘至今人说李将军’也。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他这段话批评李攀龙只知推奖此诗而未言其妙,可是他自己也只是说明了全诗的主旨,并没有点出作者的匠心。

沈德潜归纳的全诗主旨基本是对的,但这个主旨的思想很平凡。为什么这样平凡的思想竟能写成为一首压卷绝作呢?原来,这首诗里有一句最美最耐人寻味的诗句,即开头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有什么妙处呢?得从诗题说起。此诗题名《出塞》,一望而知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是要谱成乐章、广泛传唱的,为入谱传唱需要,诗中就往往有一些常用词语。王昌龄这首诗也不例外,开头一句中的“明月”和“关”两个词,正是有关边塞的乐府诗里很常见的词语。《乐府解题》说:“关山月,伤离别也。”无论征人思家、思妇怀远,往往都离不了这“关”和“月”两个字——“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关山月》);“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例子举不胜举。看清这一点之后,你就明白这句诗的新鲜奇妙之处,就是在“明月”和“关”两个词之前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祥顷搜的限定词。

这样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自然形成了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借用前代评诗惯用的词语来说,就是“发兴高远”,使读者把眼前明月下的边关同秦代筑关备胡、汉代在关内外与胡人发生一系列战争的悠久历史自然联系起来。这样一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的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也不只是乎芦汉代的人们,而是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愿望。平凡的悲剧、平凡的希望,都随着首句“秦”、“汉”这两个时间限定词的出现而显示出很不平凡的意义。这句诗声调高昂、气势雄浑,也足以统摄全篇。诗歌之美,诗歌语言之美,往往就表现在似乎很平凡的字上,或者说,就表现在把似乎很平凡的字用在最确切、最关键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往往又最能体现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阅读全文

与关山夜月明与重阳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重阳节三清 浏览:926
孝顺的品质的词语 浏览:583
社保关系转移退休前多久 浏览:20
岳飞孝敬母亲的故事 浏览:236
老人肺心衰竭脚底发紫还能活多久 浏览:6
云和县老年大学画图班 浏览:533
安徽颍上建颍乡孝敬父母劳动模范 浏览:867
养生馆如何做外卖 浏览:179
水利部老年大学电话6 浏览:450
台湾安心养老院 浏览:666
贵州交3000农村养老保险领多少 浏览:449
70岁以上老人日本 浏览:692
钦州市老年大学电话地址 浏览:46
有多少父母对孩子很不好的 浏览:637
80岁瘫痪老人政府有补贴吗 浏览:522
冬至在养生方面注意什么 浏览:968
离婚后如何处理父母的关系 浏览:395
太平养老保险公司待遇节假日奖金 浏览:823
孝文帝孝顺的故事 浏览:188
养老院意见箱内容怎么填 浏览: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