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三国时期谁孝顺

三国时期谁孝顺

发布时间:2023-04-03 23:45:42

Ⅰ 三国第一孝子到底是谁

臧霸,十八岁时父亲因为正直,不听从太守的胡作非为而被关押,臧霸冒着生命危险带人救走了父亲,因此流离失所,索性后来黄巾起义随陶谦立大功,后成为一方诸侯,吕布的盟友,最后跟随曹操,立下赫赫战功,最终享受荣华富贵。其次子臧舜是晋朝散骑常侍,长子臧艾,其子臧权,他的孙女是司马炎时期宫女。

Ⅱ 凡事孝为先,三国时期的孝子有哪样的故事

中国历代王朝长久以来奉行的都是以孝治国,两汉皇帝的谥号绝大多数都有一个孝字比如汉武帝谥号孝武皇帝,汉献帝谥号孝献皇帝等等,所以孝子的事迹历来都为人称颂;三国时期有名的孝子其实不少比如“袖中怀绿桔,遗母事堪奇”的陆绩和“卧冰求鲤”的王详等等。今天要说到的三国三大孝子都和刘备有点关系:一位谋士,两大名将,刘备错失其中两人。

刘备真正错过的名将是日后威震北疆,斩乌丸王骨进、破鲜卑轲比能的田豫田国让。《三国志》记载:“田豫字国让,渔阳雍奴人也。刘备之奔公孙瓒也,豫时年少,自托于备,备甚奇之。备为豫州刺史,豫以母老求归,备涕泣与别,曰:“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公孙瓒和刘备是同窗好友曾一同拜在当时的大儒卢植门下,公孙瓒对刘备前期帮助很大,田豫“自托于备”有点拜在刘备门下之意,豫州和幽州相隔很远,可想而知如果田豫不是因为孝顺要侍奉母亲,有很大的可能会跟着刘备,以田豫的能力一定会成为刘备麾下一员不可多得的大将。

Ⅲ 三国演义中有”三孝”吗

郭嘉,郭奉孝;曹仁,曹子孝;法正,法孝直。是不是这“三孝”?呵呵
那是曹操兵败华容道之后,在北归的路上,三次嘲笑周瑜和诸葛亮智谋不足,未在路上埋伏。但是事实却相反的故事。

Ⅳ 为什么说孙权比较孝顺

为什么说孙权比较孝顺?

孙权性格多谋善断,谦虚服人,懂事理。为什么孙策会把大权给了孙权?那时候的孙权年纪轻轻,二十出头,资历不深,难以服众。

孙权孝顺母亲有那些呢,曾记得孙权把妹妹许配给刘备,被吴夫人找到房间里骂,说了句:你好大的胆子,你放肆,深知不好的孙权,立马跪下,立刻认错,从这可以看出孙权是真的孝顺却不敢与之争吵。

孙权的孝顺体现在他对江东基业的重视,对江东百姓的负责,把对父母的孝顺变成对江东的孝顺,这才让江东立足于三国。

Ⅳ 三国尽孝故事

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阅读全文

与三国时期谁孝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重阳节三清 浏览:926
孝顺的品质的词语 浏览:583
社保关系转移退休前多久 浏览:20
岳飞孝敬母亲的故事 浏览:236
老人肺心衰竭脚底发紫还能活多久 浏览:6
云和县老年大学画图班 浏览:533
安徽颍上建颍乡孝敬父母劳动模范 浏览:867
养生馆如何做外卖 浏览:179
水利部老年大学电话6 浏览:450
台湾安心养老院 浏览:666
贵州交3000农村养老保险领多少 浏览:449
70岁以上老人日本 浏览:692
钦州市老年大学电话地址 浏览:46
有多少父母对孩子很不好的 浏览:637
80岁瘫痪老人政府有补贴吗 浏览:522
冬至在养生方面注意什么 浏览:968
离婚后如何处理父母的关系 浏览:395
太平养老保险公司待遇节假日奖金 浏览:823
孝文帝孝顺的故事 浏览:188
养老院意见箱内容怎么填 浏览: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