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关于孝顺的成语带意思

关于孝顺的成语带意思

发布时间:2023-01-27 01:57:00

1. 形容孝顺的成语

形容孝顺的成语有:

一、老莱娱亲 [ lǎo lá yú qīn ]

1.【解释】:表示孝顺父母。

2.【出自】:西汉·刘向《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蹄,或美鸟鸟于亲侧。”

3.【示例】: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鲁迅《朝花夕拾·》

二、孝悌忠信 [ xiào tì zhōng xìn ]

1.【解释】: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的封建社会的应具备的道德标准。

2.【出自】:明·周楫《西湖二集·祖统制显灵救驾》:“凡遇人,只劝人以‘孝悌忠信’四字。”

3.【示例】:人以~是教,家惟礼义廉耻是尚。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二十三回

三、孝子贤孙 [ xiào zǐ xián sūn ]

1.【解释】: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

2.【出自】:元·刘唐卿《降桑椹》:“圣人喜的是义夫节妇,爱的是孝子贤孙。”

四、孝悌力田 [ xiào tì lì tián ]

1.【解释】: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2.【出自】:《汉书·文帝纪》:“其遣谒者劳赐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

五、彩衣娱亲 [ cǎi yī yú qīn ]

1.【解释】: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莱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2.【出自】:汉·刘向《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蹄,或美鸟鸟于亲侧。”

3.【示例】:戏彩娱亲,老莱子之孝。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祖孙父子》

2. 描写孝心的成语及解释

“百善孝为先”是一个名句,孝是一千古美德,数千年过后,“孝道”逐渐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为人标准之一。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许多关于描写孝心的成语及解释。

描写孝心的成语及解释 1

1、移孝为忠: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

2、彩衣娱亲: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菜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3、孝悌力田: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4、入孝出悌: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亦作‘入孝出弟’。

5、子孝父慈:儿女孝顺,父母慈爱。同“父慈子孝”。

6、母慈子孝: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7、移孝作忠: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同“移孝为忠”。

8、老莱娱亲:表示孝顺父母。

9、孝子顺孙:指孝顺父母的儿子,有德行的孙子。

10、乌鸟私情:乌鸟: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11、孝思不匮:匮:缺乏。指对父母行孝道的心思时刻不忘。

12、父慈子孝: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13、孝子慈孙:对祖先孝顺的子孙。

14、王祥卧冰:王祥卧冰求鱼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顺父母。

15、孝悌忠信: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此指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标准。

16、慈乌返哺:慈:奉养。返哺:乌雏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亦作“慈乌反哺”。

17、乌鸟之情:古时传说,乌鸦有反哺之情。因以比喻奉养长辈的孝心。

18、入孝出悌: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

19、伯俞泣杖:伯俞:古代孝子名。形容对父母极为孝顺。

20、薄养厚葬:指子女在父母生前不尽心供养,父母死后却大办丧事,借以炫耀自己的经济实力与孝心。

描写孝心的.成语及解释 2

1、扇枕温席: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2、孝感动天:讲述的是虞舜孝心感动上天的故事。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3、鹿乳奉亲:讲述了作为孝子怎样冒着生命危险,想方设法得到鹿乳来奉养亲人。

4、百里负米: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路,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5、啮指痛心:曾参入山打柴,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背起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让你知道。”

6、芦衣顺母: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7、涌泉跃鲤:讲述了汉代姜诗与其妻的孝行。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8、怀橘遗亲:陆绩怀里藏两个橘子,带给年迈的母亲吃。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9、扇枕温衾: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温席”。

10、行佣供母:行佣供母,二十四孝之一,说的是 东汉时齐国临淄人江革,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的故事。

11、涤亲溺器: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12、恣蚊饱血:拿自己的血喂饱了蚊子,让他不要再叮父母。形容子女非常孝顺。

13、尝粪心忧:南齐人庾黔娄,任孱陵县令。到孱陵县赴任不满十天,忽然觉得心惊胆战,浑身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到家得知父亲病重已两天了。医生说:“要想知道病情好转还是恶化,只要尝一点病人粪便,味道苦说明是好事。”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到夜里,跪拜北斗星,叩头乞求以自身代父去死。

14、乳姑不怠:唐代博陵人崔山南。他的曾祖母长孙老夫人年事已高,牙齿完全脱落。他祖母唐夫人每天早上盥洗后,都上堂来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婆婆长孙老夫人没有吃过一粒粮食,数年身体依然健康。后来一天忽然病倒了,将全家大小全召集在一起,发愿说:“我没有什么能报答媳妇的恩义了,但愿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就好了。”

15、弃官寻母:宋代天长人朱寿昌,七岁的时候,生身母刘氏被嫡母嫉妒,于是不改嫁他人。母子不能相见已经五十年了。神宗时,朱寿昌)辞官不做,赶赴陕西,与家人告别时发誓不见到母亲绝不返回。后来,寻访到在陕西同州,终于找到了生母,母子欢聚。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3. 形容人有孝心的成语

忠孝两全、孝感动天、孝子贤孙、返哺之恩、爱老慈幼
一、忠孝两全
白话释义:指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两样都做得很好
朝代:唐
作者:白居易
出处:唐·白居易《除程执恭检校右仆射制》:“业传将略,名在勋籍;蕴天爵以修己,忠孝两全。”
翻译:业传战略,名字在勋登记;蕴天爵以修己,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两样都做得很好。”
二、孝感动天
白话释义:孝感动天,《二十四孝》中第一个故事,讲述的是虞舜孝心感动上天
朝代:元代
作者:郭居敬
出处:《二十四孝》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嚚,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翻译:虞舜,瞽瞍的儿子。本性孝顺。父亲顽固,母亲愚蠢,弟弟象傲慢。舜在历山耕地,有象为他耕种,鸟做的生产。他的孝心感动如此。帝尧听到的,事情以九男,把两个女儿嫁给,于是把天下让给了。
三、孝子贤孙
白话释义:指孝顺的有德行的子孙后辈(多用于比喻)。
朝代:元·
作者:刘唐卿
出处:元·刘唐卿《降桑椹》:“圣人喜的是义夫节妇;爱的是孝子贤孙。”
翻译:圣人喜的是义夫节妇;爱的是孝顺的有德行的子孙后辈
四、返哺之恩
白话释义:返哺:雏鸟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报答亲恩。
朝代:清
作者:蒲松龄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凤》:“君如念妾,还祈以楼宅相假,使妾得以返哺之私。”
翻译:你如果心里有我,还请用楼住宅相假,让我能以返哺的私
五、爱老慈幼
白话释义:慈:慈爱。爱护老人与儿童。
朝代:清
作者:曹雪芹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3回:“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怜贱,爱老慈幼之恩,莫不悲号痛哭。”
翻译: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怜贱,爱护老人与儿童之恩,莫不悲号痛哭。”

4. 包含孝的四字成语介绍

孝的基本解释是对父母尽心奉养,顺从,带有孝的成语你知道多少?下面请欣赏我给大家带来的孝字成语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参考学习。

孝字基本字义
1.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敬。~廉(a.中国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孝”指孝子;“廉”指廉洁的人;b.中国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道。~子贤孙。 2.居丧的事:守~。吊~。 3.丧服:戴~。~衣。 4.姓。
带有孝的成语
孝悌忠信 孝思不匮 孝悌力田 入孝出弟 忠孝两全 父慈子孝 披麻带孝 孝子顺孙 孝子爱日 入孝出悌 母慈子孝 移孝为忠 子孝父慈 孝子贤孙 忠孝节义 孝子慈孙 求忠出孝 移孝作忠 父严子孝 披麻戴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孝字相关成语意思
1) 入孝出悌: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亦作‘入孝出弟’。

2) 父慈子孝: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3) 父严子孝: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4) 母慈子孝: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5) 披麻带孝:指服重孝。

6) 披麻戴孝:指长辈去世,子孙身披麻布服,头上戴白,表示哀悼。

7) 求忠出孝:指寻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8) 入孝出弟: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同“入孝出悌”。

9) 孝思不匮:匮:缺乏。指对父母行孝道的心思时刻不忘。
包含孝字成语解释
1) 孝悌力田: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2) 孝悌忠信: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的封建社会的应具备的道德标准。

3) 孝子爱日:指珍惜与父母共处的岁月,能及时行孝。

4) 孝子慈孙:对祖先孝顺的子孙。

5) 孝子顺孙:指孝顺父母的儿子,有德行的孙子。

6) 孝子贤孙: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

7) 忠孝节义: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则。

8) 忠孝两全: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两样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双全”。

9) 子孝父慈:儿女孝顺,父母慈爱。同“父慈子孝”。

看了孝字成语的人还看:

1. 一差二错的成语接龙

2. 关于孝顺的成语故事

3. 关于孝心的成语故事

4. 孝开头的四字成语集锦

5. 关于孝顺的成语及解释

孝顺原指爱敬天下之人﹑顺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后多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

我收集了关于孝顺的成语以及解释,供大家学习。

孝顺的成语以及解释

舐犊情深:比喻父母疼爱子女的深情。

(老牛舐犊、舐犊之爱)

椿萱并茂:比喻父母健在。

(椿荣萱茂、双亲犹健)

义方之道:父母以正道教导子女。

(义方教子、教子有道、义方之训、趋庭之教)

寸草春晖:指父母对子女教养的恩情深重,儿女竭尽心力亦难以回报。

(罔极之恩、昊天罔极)

无忝所生:勉励人进德修业,以免羞辱父母。

(不辱椿萱、扬名显亲)

养生送死:指对父母应尽的孝道。

(晨昏定省、问安视膳、扇枕温衾)

彩衣娱亲:身穿彩衣逗父母开心,比喻孝顺父母。

(承欢膝下、冬温夏凊)

慈乌反哺:比喻子女报答亲恩。

(乌鸟私情、扇枕温被)

菽水承欢:指子女能克尽孝道。

(菽水之义、口体之养、承欢膝下)

孝子贤孙 忠孝两全 移孝为忠 孝子爱日 入孝出悌 子孝父慈 披麻带孝 忠孝节义

彩衣娱亲 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菜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孝子顺孙 指孝顺父母的儿子,有德行的孙子。

孝子慈孙 对祖先孝顺的子孙。

父慈子孝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母慈子孝 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入孝出悌 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谓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

王祥卧冰 王祥卧冰求鱼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顺父母。

孝悌忠信 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此指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标准。

老莱娱亲 〖解释〗表示孝顺父母。

孝悌力田 〖解释〗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移孝为忠 〖解释〗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

移孝作忠 〖解释〗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同“移孝为忠”。

子孝父慈 〖解释〗儿女孝顺,父母慈爱。同“父慈子孝”。

伯俞泣杖 伯俞:古代孝子名。形容对父母极为孝顺

6. 表示孝顺的成语及解释

扇枕温席
【解释】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出处】汉·刘珍《东观汉记·黄香传》:“冬无被裤而亲极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温席。”

孝感动天
【解释】讲述的是虞舜孝心感动上天的故事。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出处】二十四孝之一
鹿乳奉亲
【解释】讲述了作为孝子怎样冒着生命危险,想方设法得到鹿乳来奉养亲人。
【出处】二十四孝之一

百里负米
【解释】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路,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出处】二十四孝之一

啮指痛心
【解释】曾参入山打柴,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背起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让你知道。”
【出处】二十四孝之一

芦衣顺母
【解释】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出处】衣顺母是《论语·先进》中的典故

涌泉跃鲤
【解释】讲述了汉代姜诗与其妻的孝行。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出处】二十四孝之一

怀橘遗亲
【解释】陆绩怀里藏两个橘子,带给年迈的母亲吃。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出处】二十四孝之一

扇枕温衾
【解释】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温席”。
【出处】二十四孝之一

行佣供母
【解释】行佣供母,二十四孝之一,说的是 东汉时齐国临淄人江革,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的故事。
【出处】二十四孝之一

涤亲溺器
【解释】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恣蚊饱血
【解释】拿自己的血喂饱了蚊子,让他不要再叮父母。形容子女非常孝顺。
【出处】见前文《二十四孝》

7. 形容孝的成语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下面是我整理的形容孝的成语大全,欢迎阅览。

关于慈孝的成语:

1、舐犊情深:比喻父母疼爱子女的深情。

(老牛舐犊、舐犊之爱)

2、椿萱并茂:比喻父母健在。

(椿荣萱茂、双亲犹健)

3、义方之道:父母以正道教导子女。

(义方教子、教子有道、义方之训、趋庭之教)

4、寸草春晖:指父母对子女教养的`恩情深重,儿女竭尽心力亦难以回报。

(罔极之恩、昊天罔极)

5、无忝所生:勉励人进德修业,以免羞辱父母。

(不辱椿萱、扬名显亲)

6、养生送死:指对父母应尽的孝道。

(晨昏定省、问安视膳、扇枕温衾)

7、彩衣娱亲:身穿彩衣逗父母开心,比喻孝顺父母。

(承欢膝下、冬温夏凊)

8、慈乌反哺:比喻子女报答亲恩。

(乌鸟私情、扇枕温被)

9、菽水承欢:指子女能克尽孝道。

(菽水之义、口体之养、承欢膝下)

孝子贤孙 忠孝两全 移孝为忠 孝子爱日 入孝出悌 子孝父慈 披麻带孝 忠孝节义

描写孝道的成语:

彩衣娱亲: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莱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出处:汉·刘向《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蹄,或美鸟鸟于亲侧。”

大杖则走:杖:木棍;走:逃跑。舜的父亲用大棍子打他时,他就逃走躲避,免陷父亲于不义。旧时宣扬的封建孝道。

出处:汉·刘向《说苑·建本》:“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箠则待,大箠则走,以逃暴怒也。”

冬温夏清: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指人子孝道。亦泛称冬暖夏凉。

出处:北魏《张猛龙碑》:“冬温夏清,晓夕承奉。”

冬温夏凊: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出处:《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

父慈子孝: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出处:《礼记·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父严子孝: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出处:唐·吕温《广陵陈先生墓表》:“始见一乡之人,父严子孝,长惠幼敬,见乎词气,发乎颜色。”

鸡骨支床:原意是因亲丧悲痛过度而消瘦疲惫在床席之上。后用来比喻在父母丧中能尽孝道。也形容十分消瘦。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

老莱娱亲:表示孝顺父母。

出处:西汉·刘向《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蹄,或美鸟鸟于亲侧。”

母慈子孝: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逆臣贼子:逆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出处:《晋书·王导传》:“逆臣贼子,何世无之?岂意今者近出臣族!”唐·陈子昂《请措刑科》:逆臣贼子,顿伏严诛。”

逆子贼臣: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出处:《敦煌变文·降魔变文》:“唯有逆臣贼子,欲谋王之国政,怀邪抱佞,不谨风谣。”

入孝出弟: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同“入孝出悌”。

出处: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入孝出悌: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亦作‘入孝出弟’。

出处: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汉·桓宽《盐铁论·授时》:“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徙义而从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

扇席温枕: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温席”。

扇枕温衾: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温席”。

扇枕温席: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出处:汉·刘珍《东观汉记·黄香传》:“冬无被裤而亲极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温席。”

王祥卧冰:王祥卧冰求鱼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顺父母。

乌鸟私情:乌鸟: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鸮鸟生翼:旧传鸮鸟不孝,母哺翼成,啄母睛而去。比喻忘恩负义。

孝思不匮:匮:缺乏。指对父母行孝道的心思时刻不忘。

出处:《诗经·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孝悌力田: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出处:《汉书·文帝纪》:“其遣谒者劳赐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

孝悌忠信: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的封建社会的应具备的道德标准。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祖统制显灵救驾》:“凡遇人,只劝人以‘孝悌忠信’四字。”

孝子慈孙:对祖先孝顺的子孙。

出处:《孟子·离娄上》:“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孝子顺孙:指孝顺父母的儿子,有德行的孙子。

出处:《汉书·武帝纪》:“今天下孝子顺孙,愿自竭尽以承其亲。”

孝子贤孙: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

出处:元·刘唐卿《降桑椹》:“圣人喜的是义夫节妇,爱的是孝子贤孙。”

衣冠枭獍:相传枭是吃母的恶鸟,獍是吃父的恶兽。旧时比喻不孝的人。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七:“河朔士人目苏楷为衣冠枭獍。”

移孝为忠: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

出处:语出《孝经·广扬名》:“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移孝作忠: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同“移孝为忠”。

出处:谢觉哉《不惑集·爱父母》:“不错,封建社会曾把养父母这件事涂上一些神秘色彩。它是利用人类热爱父母——‘孝亲’的自然伦理,要人民‘移孝作忠’。”

忠孝两全: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两样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双全”。

子孝父慈:儿女孝顺,父母慈爱。同“父慈子孝”。

出处:《左传·隐公三年》:“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六:“须是就君仁臣敬、子孝父慈与国人信上推究精微,各有不尽之理。”

8. 孝顺的成语

关于孝顺的成语主要有彩衣娱亲、卧冰求鲤、寸草春晖、慈乌反哺、老莱娱亲、芦衣顺母、入孝出悌、孝悌力田、移孝为忠、孝子贤孙、孝悌忠信、扇枕温袭、菽水承欢、怀橘遗亲、刻木事亲、哭竹生笋、父慈子孝、王祥卧冰、伯俞泣杖等。

孝顺的成语

1、彩衣娱亲——也作“老莱娱亲”,出自汉·刘向《列女传》,意思是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莱子很孝顺,七十岁了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来,该成语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2、卧冰求鲤——故事最早出自干宝的《搜神记》第11卷,讲述晋代琅琊临沂人王祥冬天为继母捕鱼的事情,被后世奉为奉行孝道的经典故事。房玄龄等编撰《晋书》亦收录此事,元代郭居敬则将其列入《二十四孝》中。

3、寸草春晖——意思是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沉重,难以报答。该词出自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慈乌反哺——慈乌反哺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元·无名氏《薛苞认母》第二折:“常言道马有垂缰,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乌反哺。”

5、入孝出悌——入孝出悌,亦作“入孝出弟”,意思是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该词出自《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9. 孝亲敬老的成语

孝亲敬老的成语

孝亲敬老的成语,中国是非常讲究孝道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有关于孝道的故事,在文化教育里,孝顺父母也是重点关注的内容,而且中国词库里还有大量的关于孝道的成语,下面我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孝亲敬老的成语。

孝亲敬老的成语1

一、慈乌反哺

1、意思是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2、读音:cí wū fǎn bǔ

3、引证

元 无名氏《薛苞认母》第二折:“常言道马有垂缰,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乌反哺。”

译文是经常谈论马有垂缰,狗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祥的乌鸦反哺。

4、例子

阿英《花鸟争奇》:“慈乌反哺,有母子爱。”

译文是慈祥的乌鸦反哺,有母子之间的爱。

5、用法:作宾语,定语

二、菽水承欢

1、意思是侍奉父母使其欢喜,指奉养父母,使父母欢乐。

2、读音:shū shuǐ chéng huān

3、引证

明 高明 《琵琶记·高堂称寿》:“入则孝,出则弟,怎离白发之双亲?到不如尽菽水之欢,甘齏盐之分。”

译文是入则孝,出则弟,如何远离白发的父母?到不如把豆子水之欢,甜化盐之分。

4、例子

菽水承欢,贫士养亲之乐,义方立教,贤父爱子之心。

5、近义词有菽水之欢,读音 shū shuǐ zhī huān ,意思是奉养父母,使父母欢乐。

三、彩衣娱亲

1、意思是指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莱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2、读音:cǎi yī yú qīn

3、引证

汉 刘向《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蹄,或美鸟鸟于亲侧。”

译文是老莱子孝顺奉养双亲,快七十岁,婴儿娱乐,穿着五色彩衣,曾经取浆上堂,跌仆,于是躺在地为小孩蹄,有的美鸟鸟在父母身边。

4、例子

你笑了,太好了,那小弟我彩衣娱亲的任务已经完成,就先告辞啦。

5、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

四、晨昏定省

1、意思是晚间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旧时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

2、读音:chén hūn dìng xǐng

3、引证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六回:“不但将亲戚朋友一概杜绝了,而且连家庭中晨昏定省,一发都随他的便了。”

译文是不只是将亲戚朋友一概拒绝了,而且连家庭中早晚问安,一个头发都跟其他的.就行了。

4、例子

虽不能晨昏定省,但一定要常陪父母说说话聊聊天。

5、用法:主谓式、作谓语

五、寸草春晖

1、意思是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沉重,难以报答。

2、读音:cùn cǎo chūn huī

3、引证

唐·孟郊《游子吟》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是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正像小草难以报答春天的阳光一样,儿子怎能报答母亲那深重的恩情呢。

4、例子

老师今天出了寸草春晖的作文题,就是在提醒大家要永远记得父母之恩。

5、用法:复句式、作主语、谓语

孝亲敬老的成语2

【彩衣娱亲】 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莱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父慈子孝】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父严子孝】 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鸡骨支床】 原意是因亲丧悲痛过度而消瘦疲惫在床席之上。后用来比喻在父母丧中能尽孝道。也形容十分消瘦。

【敬老慈少】 尊敬老人,爱护儿童。同“敬老慈幼”。

【敬老慈幼】 敬:尊敬;慈:怜爱。尊敬老人,爱护儿童。

【敬老慈穉】 尊敬老人,爱护儿童。同“敬老慈幼”。

【敬老怜贫】 老:年老的人;怜:怜恤。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10. 关于孝顺的成语

寸草春晖、必恭必敬、行佣供母、戏彩娱亲、卖身葬父等。
1、寸草春晖
【解释】: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难报万一。
【出自】:唐·孟郊《游子吟》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就像小草难以报答春天的阳光一样,儿子怎能报答母亲那深重的恩情呢。
2、必恭必敬
【解释】:恭、敬:端庄而有礼貌。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出自】:《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译文】:看到桑树梓树林,恭敬顿生敬爱心,无时不尊我父亲,无时不恋我母亲。
3、行佣供母
【拼音】:xíng yōng gòng mǔ ]
【解释】二十四孝之一,说的是东汉时齐国临淄人江革,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的故事。
4、戏彩娱亲
【解释】:比喻孝养父母。
【出自】:《艺文类聚·孝引列女传》:“相传春秋时楚国老莱子事亲至孝,年七十,常著五色斑斓衣,作婴儿戏。上堂,故意仆地,以博父母一笑。”
【译文】:相传春秋时楚国老莱子事亲至孝,七十岁,经常穿五色斑斓衣服,作孩子开玩笑。上堂,故意倒在地上,为了博得父母一笑。
5、卖身葬父
【拼音】[ mài shēn zàng fù ]
【解释】:是指家境贫困,父亲死后没有钱入葬,就变卖自身借钱安葬父亲。

阅读全文

与关于孝顺的成语带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年痴呆多久去世 浏览:113
南京养老院招聘 浏览:574
寒门子弟父母如何教出状元子女 浏览:280
福田区社区养老院 浏览:153
长春市户口如何申请退休年龄 浏览:54
养老保险全球投资 浏览:74
支持女儿不要和亲妈相认孝顺养母 浏览:115
大学生重阳节小报图片 浏览:337
查找国内的60岁以上的演员 浏览:861
16年乡村医生退休工资 浏览:142
昆明市晋宁县养老保险查询 浏览:113
北京城市人口退休工资 浏览:246
老人家用吸氧瓶 浏览:875
如果父母不让我读书怎么办 浏览:507
伊宁市体检需要多少钱 浏览:653
中老年人适合喝什么奶粉 浏览:461
老人家逝去点写 浏览:774
什么股票适合养老金 浏览:485
扒在长寿花叶子上的虫子是什么 浏览:501
为什么父母打了孩子还哭 浏览: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