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孝顺到底是孝重要还是顺重要,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我个人觉得孝顺的核心在于孝,而不在于顺,因为顺从只能说明这个人懦弱,换一句话说,这样的人没有主见。
孝顺这个词被我们经常提及,而且我们也觉得孝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确实,父母生育了我们,并且养育了我们,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照顾父母,同时也有义务去为了家庭成员的生活而努力。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在处理孝顺的问题上都能够拎得清楚,以至于经常会做出一些愚孝的行为。
孝顺的问题引起了热议。
随着90后的年龄越来越高,很多90后已经步入中年,在这样的情况下,孝顺成为了很多90后热议的话题,有些人会觉得孝顺的含义是要顺从父母,父母说什么话自己都要听取,虽然父母说的不一定对,但是因为父母生了我们,所以我们就要这样做,但是在另外一些人看来,这样的行为只是一种愚孝。
2. 你是怎么看待孩子孝养父母的问题
我先来分享三个主要观点,再说出自己的看法。
第一个观点,养儿防老。我们的传统文化,养孩子还是为了自己,老了失去劳动力了,靠孩子养老。然后一代一代往下传,一旦出现不养老现象,就要遭到社会的谴责,说你忤逆不孝。所以,从孩子出生起,接受这方面的教育,就是孝敬父母。
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美德,我们的文化得以延续五千年的根基之一。
第二个观点,孩子是来讨债的。这个观点也很普遍,原因在于家庭关系,平时不好处理。主要还是孩子多,两个以上就有矛盾产生,会出现父母对你好对我不好的看法,影响了对父母的态度。只要有矛盾,父母一般都是抱怨,我从小一把屎一把尿把你们拉扯大,心肝掏出来给你们吃还嫌没把胆摘掉。因为矛盾不断激化,别人还不好插手,有道是清官难断家务事。于是,养孩子只有付出,没有回报,可不前世欠他的,今生来讨债。
第三个观点,孩子是快乐的副产品。舆论上只见怀孕难,想生还生不成的。其实绝大多数人不存在这问题,都是无意中大奖,实在很容易。不信问身边人,哪个不是避孕失败者?要孩子的心情可以这样理解,没怀上了不想要,怀上了想要,就这样矛盾。
我对生养孩子的态度,认为是义务,对社会应尽的义务。生他就要养好他,养到18岁,具有公民权利了,自己打天下去,也不会指望孩子养老。至于说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生命的延续,说得不错,能做到这程度当然圆满,做不到了,甚至让你失望,也不要悲伤。因为生养孩子,唯一目的是把他养大成人。至于他以后对父母怎样,那要靠缘分,孝顺是人情,不孝顺是本分,没什么对错。
3. 请谈谈你对“孝顺”的理解
一家之言,个人拙见:于人类社会讲,孝顺是责任,是和谐社会关系中的必要要求;于家庭讲,孝顺是传承,是美德,尤其是中国家庭;于个人讲,孝顺是本能,是个人品质决定的。
看得出你有一些困惑和自己的思考,我想,谈孝顺还是从自然人的个体思维来议论,比较单纯一些。孝与不孝都是正常的,如果说对错,既可能有父母造成的,也可能有子女造成的,还可能有社会造成的……我认为,作为父母,养育子女是自己的选择,爱孩子是自己情感的倾注,应该是无所求的,如果你教育子女得当,自身言传身教,子女自然会孝顺你,但即便不孝顺,他、她也仍然是你的孩子,父母也只能面对现实;作为子女,没有谁是生下来就注定孝顺或者不孝顺的,如果从家庭和父母那里继承了孝顺的美德和精神,那他、她就是孝子、孝女,反之当然就不孝,所以无需感叹和纠结于天下哪些不孝儿女,要做的是自己是否选择孝,怎样践行孝,是否不计回报的自觉做到孝顺,这几乎可以决定你的儿女是否孝顺的,你的子孙后代是否具有孝顺的美德,是否传扬孝顺的家风。
我的父母就是这样,从没有刻意教导我们要对他们好,而是在平时默默地孝敬、依顺着我的我的奶奶、外公、外婆,在外公、外婆重病时,无私的牺牲自己,照顾老人,即便老人弥留之际,父母都尽自己所能的让他们带着尊严、带着欣慰、带着无数幸福的回忆和对晚辈们美好的希望离开我们。
谈到自己如何孝顺父母,自觉还很不够,因为父母衣食无忧,懂得充实自己的晚年生活,心态极好,身体健康,所以似乎不需要我做什么。所以我想我能做的就是更多的依顺父母,在我的家庭里,孝顺应是顺为先;更多的发展好自己的事业,注意自身健康和自己小家庭的和谐,不要把父母辛辛苦苦哺育培养的我随意糟践了(有点极端,比如是否健康、是否乐观、心态是否端正等等),否则父母是最痛心的。具体来说就是永远在父母面前做一名乖孩子、好孩子,哪怕你已成人,你也已为人父母。
4. 你怎么理解孝顺
孝顺是自我要求,是有追求的人,对自己的要求。可是,如果有父母把孝顺拿出来,要求别人,这就跟孝顺本身没关系了,只与权力有关了。比如,你不孝顺,我就教训你,孝顺,亲情,爱情,是人内心的尺度,并非用来指摘别人的大棒。庸碌之辈最喜欢把这三个词,挂在嘴边,因为他们希望别人听到,而最大的受益人往往是自己。而这一生,你只需要遵循内心,对那些真正爱过或者帮助过你的人好。其它乱七八糟,是非不分,真假难辨的孝顺 亲情,果断划清界限。从来没有的东西,你不该去买单。
5. 你是如何理解孝顺的
明天就过年了,估计你也已经到家了,也跟自己亲爱的爸妈见面了,可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们还能跟父母见几次面呢?今天,我就想跟你算算!
有个公式是这样的:(80-50)*2=60!什么意思呢?我来给你解释解释,80是指中国人的平均年龄,当然,我是为了计算方便,取的整数,事实上的平均年龄远远低于这个数字,意思是按父母能活到80岁算,当然,有些人的父母已经不在了,这个不在计算范围之内。50岁是指父母现在的年龄,这个我也是取的中间数,有些人的父母已经超过50岁,有些人的父母还没有超过50岁,所以我取中间数!
父母的价值观是儿女安全,过得好,我们要做的事就是满足父母的价值观,不要用我们的行为伤害父母的价值观。
懂得孝顺,懂得感恩,这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事,尤其是过年回家,一般都是回家前三天风调雨顺,再往后就是吵吵闹闹,这样就不好了,别让父母伤心难过,我们该长大了。
今天,你让父母开心了吗?
一个为了帮助大学生成长操碎了心的90后
6. 谈谈你是如何孝顺父母的
孝敬父母应该从两个层面的,第一是精神方面的,让父母高兴,经常看看父母,聊聊天,第二是物质方面的,在吃的要注意营养搭配,尽可能的做到丰衣足食,时刻想着父母,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
7. 如何看待提倡孝顺父母这一做法
我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提倡孝顺父母,首先这本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次把它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是要孝顺父母,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对我们有养育之恩,我们必须回报,这是作为一个人的基本原则。
8. 结合实际 ,谈谈你对孝顺的理解
百善孝为先。孝顺不是给父母照顾好衣食。真正的孝顺,要言于表,而进于心。
荀子是古代孝子的典型代表。每次父亲吃完饭,都有想要接济普通人的想法,年龄大了,又不好自己动作。而荀子总会在饭后问父亲,剩下的饭菜怎么处理?父亲说,给谁谁谁吧,荀子说,好的,并照办。这看似简单的举动,蕴含了极为深刻的孝之情怀。孝顺,有时候是对父母的成全。就像父母一直成全你一样,那是无私的不求任何回报的,而作为子女的,无论做多少,无论爱多深,都是应该的。但这其中,更应该加上尊敬与成全。
9. 如何孝敬父母,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1.经济上不要让他们有负担,要主动询,父母不太可能用钱向子女开口的。你要主动询问。
2.老年人在儿女成家后,容易孤独,要多抽出时间看他们,陪他们。到家后不要让老人操心做饭,最好你买了菜去,如果去了还要老人做饭买菜,你就别去。如果实在离得远也必须定期打电话,比如三天五天,固定下来,别说没时间,如果说没时间打电话说明父母在你心里不重要。
3,遇到急事要顺着他们,即使他们要求不合理,也暂时答应,然后找合适机会化解或者说清楚,不要硬顶,不然容易出事。
4.自己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棘手的问题,不要轻易对父母讲,他们会很着急,吃睡不好。而且没有更多的办法。。。除非他们可以帮到你。
5对待双方父母要平等,不要有明显的不同。
6及时尽孝,不要想尽孝,老人不在了。哭都没地方。、
7,。以孝顺你父母的心来礼敬天下父母。
8 ,尽自己的孝道,不要强求别人。如果有兄弟姊妹你只可以提醒,但是不能强迫他们。
9.父母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你可以婉言提醒,但是你没有权利指责父母。你尽你的儿女道。他们尽他们的父母道。
10.如果你有子女,一定要养成他们尽好孝道,不要把儿女当爹娘供养,这样乱了次序,就会招来灾祸。你孝顺父母,儿女就孝顺你,因为儿女都看着呢,如果你不孝,指望儿女孝顺,没这个道理。
尽好你的孝道,父母不在了 你也不会有太多遗憾。。
说了不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相信你会做的很好。
顶礼我们的父母及普天下的所有父母。。
10. 应该如何对待和孝顺父母
百善孝为先!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何况父回母!生活有时候就答是这样,你不要要求、想得太完美!做人尽心,做事尽力,就好!再说了,每个人接受的教育都不一样,只要咱们做儿女的尽到本心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