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样才算是孝顺
首先,要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保证老人生活无忧。①在老人能自立的时候,尊重他们的选择,老人一般喜欢住在老家的房子里,因为他们非常需要平静和怀旧。子女们应提供生活保障,不要怜惜几个钱。②愿意离子女近一点,但又不想挤在一块怎么办?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可给老人买一个公寓(小平米的商品房)。暂时无经济能力的,也要先租赁一个离自己近点的房子。③愿意与子女住在一起的父母,做子女的尽量不要让老人二次"上岗就业",做饭、洗衣、搞卫生、带孩子。④远离父母在外工作的要经常回家,
看看水、电、气是否安全,父母身体是否安然无恙,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万无一失。实在不能回家的托邻居和亲戚常去家看看,要经常电话联系。⑤与父母住在一块的,要多做一些家务,给老人买好吃的、买好穿的,有条件的话按排老人出去游山玩水。千万不要嫌弃老人脏和啰嗦。⑥在父母生活不能自理和患病的时候,一定要让老人和自己住在一起,在老人身旁端饭递茶、倒屎倒尿。万一工作太忙抽不出身时,也要请人伺候老人。不要在自己身上应证"久病床前无孝子”。
其次,是在精神上和情感上倍加关怀,使老人天天开心快乐。有不少子女认为在金钱上和生活上,满足了老人就算自己孝顺了,这是大错特错。①常回家陪老人拉拉家常、叙叙旧,耐心听听老人们的唠叨;陪老人走出家门散散步。②给老人洗洗脚、锤锤背、揉揉肩,给予肢体上的交流和沟通。③"孝顺"要体现一个顺字。尽量满足老人的需求,不与老人顶嘴、吵架。④让自己的子女多去陪陪爷爷奶奶。俗话说隔辈亲,孙辈可给老人带去欢乐和笑声。⑤在外工作不能常回家探望老人的子女,要经常电话联系,问寒问暖报平安,逢年过节、尤其是老人的生日要送去祝福,千万不能忘了爸妈的生日。⑥在父母临终时,就是爬千山涉万水也要赶回家,陪老人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最后,子女争气、成器,不让老人牵挂也是最大的孝教。①"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本来是有争议,但天下的父母,还是最期盼子女们早日成家生育,为本家族延继烟火、传宗接代。有了孙子孙女还会给老人平添很多快乐。②在事业上成就一番事业,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让老人在他人面前抬得起头,为其感到自豪。③遵纪守法,行善积德。父母最起码的要求是子女不要违法、犯法,一生平安。在外还要多做善事多积德。
② 什么是真正的孝顺
他们老了你不会去嫌弃他们,还一直常回家看他们,这就是孝顺。
就拿我爷爷来说,六个孩子,最孝顺的只有大叔叔,大婶婶和我爸爸,大叔叔每天都会回爷爷家看爷爷,大婶婶天天给爷爷做好吃的,爸爸也是,几乎每天都会回爷爷家陪他,其他人只会偶尔的回来坐坐,大姑二姑平时就算闲的搓麻将,也不会回爷爷家看爷爷,所以我经常觉得大姑二姑还不如大婶婶,虽然她俩是亲生的,但亲生的还不如娶来的媳妇好。
孝就是一种道德和行为准则,是要感恩父母,每个人都要遵守的,守孝道,就必须要做到孝。但是,顺就不一样了,这是对长辈的要求进行执行的过程,这个过程之中,是有对、错,正、误之分的,对于正确的要求,该顺的就得顺,对于错误的,不能顺的就坚决不能顺。如果不顾事情的后果,为了孝而盲目的去顺,造成了适得其反的后果,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孝顺
③ 大多数人眼中的孝顺是什么样的
百善孝为先,每个人都应该懂得孝顺父母的道理。如何才算是孝顺父母呢,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大多数人应该觉得对父母好就是最大的孝顺。
现如今我们大多数人都在外工作打拼,与父母见面的时间极少。回家多陪陪父母的同时,在外更要照顾好自己,不让父母担心。毕竟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外过得快乐,然后风风光光的回来呢?不让父母担心,也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
④ 怎样算孝顺
一、增加对话量
是否想从今天起就一点点增加对话量?如果对话量减少,彼此将逐渐失去对对方状态的了解。
如果身体没有异常,那么父母也就安心了,即使发现异常,我们也能够尽早发现它并治疗。
七、让妈妈教你食谱
随着孩子的成长,向母亲学习的机会会减少。但是,体会孩子对母亲的依赖是一种极大的乐趣。因此,向母亲请教日常菜谱,妈妈会很想告诉你。
口味简单的家常菜,例如番茄炒蛋、土豆烧牛腩等,是不错的选择。一旦学会了妈妈的食谱,就可以自己做出这道菜,可以时时回顾妈妈的味道。
⑤ 怎么样做才算是真正的孝顺
真正的孝顺,就是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成为爸妈眼中的骄傲,还有你的生活过的幸福,也是给予他们最好的孝顺。父母不求孩子能给他们带来多少钱财,只盼孩子健康平安,生活美满。
1、做到学业有成是孝顺。要是你还是在校的学生,不管你是高中还是大学,请认真努力的付出自己的努力去学习知识,虽然知识的实用性没有那么的关键,但是你一定要努力的学习考一个好的大学,找一个好的工作,父母高兴的就是你拿着录取通知书回来的那一刻,父母最高兴的就是你拿着毕业证书回来的那一刻。
4、早日让父母抱孙子是孝顺。孩子是家庭生活的催化剂,也是家庭生活和谐与否的关键产物,所以要是你们能够早日为父母生完孩子,让他们抱上孙子,那么父母的心就落地了,以后就等着享福啦。
⑥ 怎样才算是孝敬父母
孝顺是对父母最大的尊重!我们要学会感恩,孝道就是感恩。感恩是一种力量,感恩是一种责任,感恩是一种义务!感恩是我们民族的美德。百善孝为先.首先要善待老人.我认为,只有精神物质两方面都让老人满足,
做儿女的才是真正尽到了孝心。因此,在生活中,子女要尽量顺从老人,与老人交心,使老人精神得到抚慰。在物质上也要尽量满足老人的需求,
让老人的衣食住行都得到保障.老人们都希望子女找点空闲,找点时间,带着孩子常回家看看。老年人在子女的孝心需求方面,其精神层面的需求更胜于物质的需求,所谓精神需求就是希望子女多与自己沟通、交流,使自己的生活充满亲情。此外,
老年人还需要子女的尊重和善待。在生活中,老年人都希望子女能充分尊重自己的生活选择。所以说,做子女的要处处尊重老人,甚至是老人的一些缺点,子女也要多宽容和谅解。一、人性中最根本的特性:
“ 利己”与“利他”。
通俗的说,
人做任何事的目的:不是为自己(利己)就是为别人(利他)。
1、利己=生存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从出生开始,第一要务就是生存。生存是生物最最基本的本能,这是为自己,是“利己”。人类也不例外,我们现在用“利己”来表述人类的这种本性。
2、利他=反哺=孝
人类在谋求生存的同时,还会有人类作为智慧生物,区别于其他生物,而独有的本性,就是对父母的反哺之情。反哺之情,是为他人生存着想,
是“利他”。因此,中华文化现在用“利他”,以前就是用“孝”来表述人类反哺这种本性和情感。
二、孝,是道德标准。
1、中华文化社会几千年来,形成用“孝”作为评判标准,来衡量人的道德高低。
2、既然是标准,就会有考核;
既然有考核,就会有分数;
既然有分数,就会有评比;
既然有评比,就会有压力;
既然有压力,就会促使人尽可能做到最好。
三、孝,归根到底就是道德修养问题。
1、道德修养,
就是不断提高“利他”性,让个人的所为所为尽可能多的“为别人”着想。越为别人着想,越为别人服务,就会被社会评判道德水准越高。
2、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中华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一直在教育和引导人类的“利他”性。
3、中华文化古代用“孝”来教育引导,
我们现在直接把“孝”道的精髓提炼出来:为人民服务。
第二部分
孝,应该怎样做呢?
孝,既然是“利他”的人性,是衡量道德标准。那怎样做才能体现“利他”性呢?既然是标准,那衡量标准的尺度是什么呢?应该怎样做呢?
一、孝,有四个层次
1、首先是:爱自己。
在《孝经》开宗明义第一章中: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因此,孝,首先就是爱自己,爱惜身体,保持健康。
2、其次是:从孝父母开始做起。
《孝经》夫孝,始于事亲。
孝父母,反哺是人之本性,一定是从孝父母开始做起的。没有谁会不孝父母,而能去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的。
3、再次是:为人民服务。
《孝经》:中于事君。
这里的君王是指以尧、舜、禹、周王为代表的明君,明君都是以民为重,
为人民谋幸福。所以,真正的君王其实是:人民。
中于事君:就是为人民服务。
4、最后是:坚持一直为人民服务。
《孝经》:终于立身
《孝经》: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终于立身:自始自终的为人民服务,是道德标准评判的满分。
第三部分
从“孝”的四个层次,
明确具体应该怎样做?
一、爱自己
1、珍惜生命。
2、爱惜身体,保持身体健康。
3、不忘“孝”之初心,保持心灵健康
二、孝父母(始于事亲)
1、孝和孝父母,不是一个概念。
孝的含意更广,其中包含了孝父母。孝要从孝父母开始做起。
2、首先要:尊敬。
是要从心里尊敬父母。
3、其次要:顺承。
1)顺:色难
《弟子规》指导“顺”应该:怡吾色,柔吾声。
对父母,
随时随地都要和颜悦色。
孔子说过:色难。就是告诫我们,虽然很难一直保持和颜悦色,但时常要告诫自己对父母保持和颜悦色。
⑦ 怎样才算孝顺父母
怎么才算孝顺父母?
怎么才算孝顺父母我觉得应是以下几点:
1,首先要在言语和态度上孝敬父母,有的孩子愿意给父母最好的食物,但在言语上不恭不敬,有的甚至恶语相加,满口怨言,也没有一个好脸色,给人的感觉就是老人是无用的、多余的,这会加重老人们晚年的凄凉感、无价值感,觉得自己是孩子的拖累,万念俱灰,这样的孩子无论怎样也称不上孝顺的孩子;
2,善于倾听,当父母心中有烦恼和怨言向自己诉说时,孩子要放下手头的工作,耐心倾听,让父母能安全、畅快地表达内心的痛苦,在孩子认真倾听时,父母会得到很大的安慰,感觉到来自孩子的理解和支撑;
3,给父母机会,让他们在晚年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坚持每天的日常活动,让自己的四肢和大脑保持正常运行的同时,也能让父母感觉到自己还有用,有价值感,这是保持生命活力的源泉;
4,保持家庭的和睦,构建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同时建设良好的尊敬老人的家风,让年老的父母在家庭里能感受到温暖,住得舒心,愉悦的心境是保持身体健康和长寿的良药;
5,多陪父母散散步,出去散散心,让父母每天都能活动下筋骨,还能领略大自然清新的空气和美丽风景,保持手脚的麻利和身体健康,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6,多帮年迈的父母做些他们体力上做不到的家务活,如弯不下腰就帮他们洗洗脚,体力不支,就帮他们买买米、擦擦、洗晒行李;
7,不在家的时候,多打电话问候父母,陪他们聊聊天,也及时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
8,定期陪父母到医院体检,了解父母身体状况,有病早治,无病防身,一切都防患于未然,以免小病不治酿成大祸。
⑧ 怎样才算孝敬
怎样才算孝敬?孝敬是指,和颜悦色,常回家看看,善待老人,尊敬父母
⑨ 什么是孝顺真正的定义
在尽心奉养父母的同时,还要顺从父母的意志,当然这里的顺从也需要有自己的判断,要看清事实,不可以愚孝。愿意付出时间陪伴父母,愿意耐心和父母进行交流,互相之间交换想法,真正走到对方的心里。让父母活得开心,轻松,这才是真正的孝顺。
现在不少人工作生活繁忙,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给父母寄钱,在他们心里,给予父母物质上的需求就是孝顺的表现,其实不然,有很多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都非常孤独。
需要家人的陪伴,需要话语和心灵上的交流,金钱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再重要,所以钱的给予往往没有陪在父母身边更好,这才是真正的孝顺。
孝顺是一个词,也是两个字:
生活上关照,精神上顺从,并不是指盲从。父辈固然有父辈的缺陷,可出发点却是为自己孩子好;即便遇上原则问题,心中默念几句呵呵又何妨。嘴硬无益,只是伤了父母好心而已。
其实,从我们出生那刻起,孝顺父母这事儿就已经开始倒计时。除非为了帮忙照顾孩子,鲜有父母会和孩子一起居住。不是他们不愿、也并非他们不习惯,他们怕的是打扰,而我们却常常乐得清静。
跟父母的相处之道,我们也在逐渐学习。物质上的孝越来越容易,精神上的顺却任重道远。父母在老去,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