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石庆很孝顺吗

石庆很孝顺吗

发布时间:2021-11-17 20:04:04

『壹』 石奋传翻译原文

翻译:

万石君名叫奋,姓石。(当时十五岁,做小官吏,侍侯高祖。高祖和他谈话,喜欢他的恭敬,问他说:“你还有什么人?”回答说:“我只有母亲,不幸失明。家里贫穷。还有一个姐姐,擅长弹琴。”高祖说:“你能跟随我吗?”他说:“愿意尽力效劳。”于是高祖召他姐姐来封为美人,让石奋任中涓,把他家迁到长安城里的中戚里,这是因为姐姐做了美人的缘故。

他做官靠积累功劳当上了大中大夫。没有文才学问,但恭敬谨严没人能比。到孝景帝即位,石奋的长子石建、二子甲某、三子乙某、四子石庆,都因为品行善良、孝敬父母、办事谨严,做官做到了二千石。于是景帝说:“石君和四个儿子都是二千石官员,作为臣子的尊贵光宠竟然集中在他一家。”称呼石奋为万石君。

孝景帝晚年,万石君回家养老,每年根据定期作为大臣参加朝会。经过皇宫的门楼,万石君一定下车快步走,看见皇帝的车驾,一定俯身按着车前横木表示敬意。他的子孙做小官。回家来进见他,万石君一定穿着朝服来接见,不称呼名字。子孙有错误,不谴责,因此而不坐正座,面对食案而不吃。

然后儿子们互相责备,通过长辈的帮助说情,光着上身坚决地谢罪,改正错误,才答应。皇上时常给他家赏赐食物,他一定跪下叩拜俯伏着吃,好像就在皇上眼前,子孙遵循他的教导,也和他一样。万石君一家凭着孝敬谨严而闻名于各郡各国,即使齐、鲁地方那些儒生的虔诚庄重的行为,都自认为比不上他。

长子石建任郎中令,小儿子石庆任内史。石建有事应该向皇帝说,避开别人,畅所欲言,说的恳切,到了朝廷上进见就好像不会说话一样。因此连皇帝也尊重他。上书奏事,奏章经皇帝阅后发回。石建读它,说:“写错了‘马’字下面脚连尾应该五笔,如今只有四笔,少一笔。皇帝会谴责我,我活不成了。”十分害怕。他的谨慎,即使是别的小事也这样。

小儿子石庆喝醉了回家,进入外门没有下车。万石君听说了,不吃饭。石庆害怕,光着上身去请罪,没有许可。全族的人和哥哥石建都去衣露体请罪,万石君责备说:“内史是显贵的人,进入乡里,乡里的长辈都走开回避,而内史坐车中很自在,正是理所当然!”于是让石庆走开。

石庆任太仆,为皇帝驾车外出,皇上问驾车的马有几匹,石庆用鞭子一匹一匹地把马数完。举起手说:“六匹马”。石庆在儿子中是最简略随便的了,尚且这般谨慎。他任齐国相,全齐国的人都仰慕石庆家的好品德。不发表什么意见,齐国就感化而很太平,给石庆建立生祠。

太史公说:孔子有句话说“君子言语要迟钝,行动要迅速”,说的大概是万石君吧?因此他的教化不严厉而成功,不苛刻而安定。他可以说是行为忠厚的君子了。

原文:

万石君,名奋,姓石氏。年十五,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琴。”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力。”于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徙其家长安中戚里,以姊为美人故也。其官积功劳至大中大夫。无文学,恭谨无与比。

及孝景即位,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官皆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号奋为万石君。景帝季年,万石君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必轼焉。子孙为小吏,来归谒,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

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子孙遵教,亦如之。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长子建为郎中令,少子庆为内史。建事有可言,屏人恣言,极切;至廷见,如不能言者。是以上乃亲尊礼之。书奏事,事下,建读之,曰:“误书‘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

上谴,死矣!”甚惶恐。其为谨慎,虽他皆如是。庆醉归,入外门不下车。万石君闻之,不食。庆恐,肉袒请罪,不许。举宗及兄建肉袒,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乃谢罢庆。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

为齐相,举齐国皆慕其家行,不言而齐国大治,为立石相祠。太史公曰: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之谓邪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斯可谓笃行君子矣!

(1)石庆很孝顺吗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本篇文章东汉·班固《汉书·石奋传》,讲述了西汉大臣石奋的经历。《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

由于《史记》只写到汉武帝的太初年间,因此,当时有不少人为其编写续篇。据《史通·正义》记载,写过《史记》续篇的人就有刘向、刘歆、冯商、扬雄等十多人,书名仍称《史记》。

班固的父亲班彪(公元3年~公元54年)对这些续篇感到很不满意,遂“采其旧事,旁贯异闻”为《史记》“作《后传》六十五篇”。班彪死后,年仅22岁的班固,动手整理父亲的遗稿,决心继承父业,完成这部接续巨作。

《汉书》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的记载,以西汉一朝为主,上起汉高祖元年,下终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体例上全承袭《史记》,只是改“书”为“志”,把“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

到了唐代,颜师古认为《汉书》卷帙繁重,便将篇幅较长者分为上、下卷或上、中、下卷,成为现行本《汉书》一百二十卷。

《汉书》的史料十分丰富翔实,书中所记载的时代与《史记》有交叉,汉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汉历史,两书都有记述。《汉书》的这一部分,多用《史记》旧文,但由于作者思想的差异和材料取舍标准不尽相同,移用时也有增删改动。

汉武帝以后的史事,除吸收了班固遗书和当时十几家读《史记》书的资料外,还采用了大量的诏令、奏议、诗赋、类似起居注的《汉著记》、天文历法书,以及班氏父子的“耳闻”。不少原始史料,班固都是全文录入书中,因此比《史记》更显得有史料价值。

人物背景

石奋(公元前220年—公元前124年),字天威,号万石君,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西汉大臣。

不通文学,恭谨无比。初为小吏,随侍汉高祖。爱其恭敬,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汉文帝时,官至太子太傅,太中大夫。汉景帝即位,列为九卿,身为二千石,四子皆官至二千石,号为万石君,后以上大夫禄养老归家。

元朔五年,卒。长子石建,郎中令。少子石庆,官至丞相。

『贰』 大家来猜猜风孝忠下次出场会有多

《万石君家风》一般认为出自《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卷一百三·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万石君指石奋。

《万石张叔列传》是《史记》中的第四十三篇列传。该传为一篇合传,共记万石君石奋、石建、石庆一家及卫绾、直不疑、周仁、张欧等人的事迹。传中记叙人物均为谨慎笃行的君子。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都专万石君石奋为做了传。

对石奋的评价:
司马迁《万石张叔列传》: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其万石君、建陵、张叔之谓邪?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塞侯微巧,而周文处讇,君子讥之,为其近於佞也。然斯可谓笃行君子矣!”
班固《汉书》:“庆(石庆)方为丞相时,诸子孙为小吏至二千石者十三人。及庆死后,稍以罪去,孝谨衰矣。”

注:石奋(?—公元前124年),字天威,号万石君,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西汉大臣。不通文学,恭谨无比。初为小吏,随侍汉高祖。爱其恭敬,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汉文帝时,官至太子太傅,太中大夫。汉景帝即位,列为九卿,身为二千石,四子皆官至二千石,号为万石君,后以上大夫禄养老归家。元朔五年,卒。长子石建,郎中令。少子石庆,官至丞相。

『叁』 求翻译《北史·列传第四十三》

万石君名奋,他的父亲是赵国人,姓石。赵国灭亡后,迁居到温县。高祖东进攻打项羽,途经河内郡,当时石奋年纪只有十五岁,做小官吏,侍奉高祖。高祖和他谈话,喜爱他恭敬谨慎的态度,问他说:“你家中有些什么人?”回答说:“我家中只有母亲,不幸眼睛已失明。家中很贫穷。还有个姐姐,会弹琴。”高祖又说:“你能跟随我吗?”回答说:“愿竭尽全力侍奉。”于是,高祖召他的姐姐入宫做了美人,让石奋做中涓,受理大臣进献的文书和谒见之事,他的家迁徙到长安的中戚里,这是因他的姐姐做了美人的缘故。他的官职到文帝时累积功劳升至太中大夫。他不通儒术,可是恭敬谨慎无人可比。
文帝时,东阳侯张相如做太子太傅,后被免职。文帝选择可以做太傅的人,大家都推举石奋,石奋做了太子太傅。等到景帝即位,使他官居九卿之位;因他过于恭敬谨慎而接近自己,景帝也畏惧他,调他做了诸侯丞相。他的长子石建,二子石甲,三子石乙,四子石庆,都因为性情顺驯,对长辈孝敬,办事谨慎,官位做到二千石,于是景帝说:“石君和四个儿子都官至二千石,做为人臣的尊贵荣耀竟然集中在他们一家。”就称呼石奋为万石君。
景帝末年,万石君享受上大夫的俸禄告老回家,在朝廷举行盛大典礼朝令时,他都作为大臣来参加。经过皇宫门楼时,万石君一定要下车急走,表示恭敬,见到皇帝的车驾一定要手扶在车轼上表示致意。他的子孙辈做小吏,回家看望他,万石君也一定要穿上朝服接见他们,不直呼他们的名字。子孙中有人犯了过错,他不责斥他们,而是坐到侧旁的座位上,对着餐桌不肯吃饭。这样以后其他的子孙们就纷纷责备那个有错误的人,再通过族中长辈求情,本人裸露上身表示认错,并表示坚决改正,才答允他们的请求。已成年的子孙在身边时,既使是闲居在家,他也一定要穿戴整齐,显示出严肃整齐的样子。他的仆人也都非常恭敬,特别谨慎。皇帝有时赏赐食物送到他家,必定叩头跪拜之后才弯腰低头去吃,如在皇帝面前一样。他办理丧事时,非常悲哀伤悼。子孙后代遵从他的教诲,也像他那样去做。万石君一家因孝顺谨慎闻名于各郡县和各诸侯国,即使齐鲁二地品行朴实的儒生们,也都认为自己不如他们。
建元二年(前141),郎中令王臧因为推崇儒学获罪。皇太后认为儒生言语大多文饰浮夸而不够朴实,现在万石君一家不善夸夸其谈而能身体力行,就让万石君的大儿子石建做了郎中令,小儿子石庆做了内史。
石建年老发白,万石君身体还能健康无病。石建做了郎中令,每五天休假一天,回家拜见父亲时,先是进入侍者的小屋,私下向侍者询问父亲情况,拿走他的内衣去门外水沟亲自洗涤,再交给侍者,不敢让父亲知道,而且经常如此。石建做郎中令时,有事要向皇帝谏说,能避开他人时就畅所欲言,说得峻急;及至朝廷谒见时,装出不善说话的样子。因此皇帝就对他亲自表示尊敬和礼遇。
万石君迁居到陵里。担任内史的儿子石庆酒醉归来,进入里门时没有下车。万石君听到这件事后不肯吃饭。石庆恐惧,袒露上身请求恕罪,万石君仍不允许。全族的人和哥哥石建也袒露上身请求恕罪,万石君才责备说:“内史是尊贵的人,进入里门时,里中的父老都急忙回避他,而内史坐在车中依然故我,不知约束自己,本是应该的嘛!”说完就喝令石庆走开。从此以后,石庆和石家的弟兄们进入里门时,都下车快步走回家。
万石君在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去世。大儿子郎中令石建因悲哀思念而痛哭,以致手扶拐杖才能走路,过了一年多,石建也死了。万石君的子孙们都很孝顺,然而石建最突出,超过了万石君。
石建做郎中令时,一次书写奏章,奏章批复下来,石建再读时,非常惊恐地说道“写错了!‘马’字下面的四点和下曲的马尾应该五笔,现在才写四笔,少了一笔,皇帝会责怪我,我该死啊!”可见他为人的谨慎,即使对待其他的事也都像这样。
万石君的小儿子石庆做太仆,为皇帝驾车外出,皇帝问驾车的马有几匹,石庆用马鞭一一点数马匹后,才举手示意说:“六匹。”石庆在几个儿子中算是最简略疏粗的了,然而尚且如此小心谨慎。石庆做齐国的国相,齐国上下都敬慕他们的家风,所以不用发布政令齐国就非常安定,人们就为石庆立了“石相祠”。
武帝元狩元年(前122),皇帝确立太子,从群臣中挑选能够做太子老师的人,石庆从沛太守任上调为太子太傅,过了七年升任御史大夫。
武帝元鼎五年(前112)秋,丞相赵周有罪被罢官。皇帝发下诏书给御史大夫:“先帝很敬重万石君,他们的子孙都很孝顺,命令御史大夫石庆担任丞相,封为牧丘侯。”这时,汉朝正在南方诛讨南越,东越,在东方攻打朝鲜,在北方追逐匈奴,在西方征伐大宛,国家正值多事之时。加上皇帝巡视全国各地,修复上古的神庙,到泰山祭天,到梁父祭地,大兴礼乐。国家财政发生困难,皇帝就让桑弘羊等谋取财利,王温舒等实行苛峻的法律,使儿(ní,泥)宽等推尊儒学,他们都官至九卿,交替升迁当政,朝中大事不取决于丞相,丞相只是一味忠厚谨慎罢了。丞相在位九年,不能有任何匡正时局纠谏错误的言论,他曾想要惩治皇帝的近臣所忠,九卿咸宣的罪过,不仅不能使他们服罪,反而遭受了惩处,以米粟入官才得免罪。
汉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关东百姓有两百万人流离失所,没有户籍的有四十万人,公卿大臣商议请求皇帝迁徙流民到边疆去,以此来惩罚他们。皇帝认为丞相年老谨慎,不可能参与这种商议,就让他请假回家,而查办御史大夫以下商议提出这种请求的官吏。丞相因不能胜任职务而愧疚,就上书给皇帝说:“我石庆承蒙宠幸得以位居丞相,可是自己才能低劣不能辅佐陛下治理国家,以致城郊仓库空虚,百姓多流离失所,罪该处死,皇帝不忍心依法处治我,我愿归还丞相和侯爵的印信,请求告老还乡,给贤能的人让位。”皇帝说:“粮仓已经空虚,百姓贫困流离失所,而你却要请求迁徙他们,社会已经动荡不安了,社会的动荡使国家发生危机,在这种时候你却想辞去职位,你要把责难归结到谁身上呢?”用诏书责备石庆,石庆非常惭愧,才又重新处理政事。
石庆为人思虑细密,处事审慎拘谨,却没有什么高明的见解及为百姓说话的表现。从此又过了三年多,在太初二年(前103),丞相石庆去世,赐谥号为恬侯。石庆的次子名德,石庆喜爱器重他,皇帝让石德做石庆的继承人,承袭侯爵的爵位。后来做到了太常。因为触犯法律判处死刑,纳米粟入官赎罪后成了平民。石庆做丞相时,他的子孙中从小吏升到两千石职位的有十三人。等到石庆死后逐渐因不同罪名而被免职,孝顺谨慎的家风也更加衰落了。

建陵侯卫绾,是代郡大陵人。卫绾*在车上表演杂技而做了侍卫皇帝的郎官,侍奉文帝,由于不断立功依次升迁为中郎将,除了忠厚谨慎一无所长。景帝做太子时,他请皇帝身边的近臣饮宴,而卫绾借口生病不肯去。文帝临死时嘱咐景帝说:“卫绾是年高望重的人,你要好好对待他。”等到文帝死去,景帝即位,景帝一年多没责斥过卫绾,卫绾只是一天比一天更谨慎地尽责。
景帝有一次驾临上林苑,命令中郎将卫绾和自己共乘一辆车,回来后问卫绾:“知道你为什么能和我同乘一车吗?”卫绾说:“我从一个小小的车士幸运地因立功逐渐升为中郎将,我自己不知道这是什么缘故。”景帝又问:“我做太子时召请你参加宴饮,你不肯来,为什么呢?”回答说:“臣该死,那时实在生病了!”景帝赐给他一把剑。卫绾说:“先皇帝曾经赐给我总共六把剑,我不敢再接受陛下的赏赐。”景帝说:“剑是人们所喜爱之物,往往用来送人或交换他物,难道你能保存到现在吗?”卫绾说:“全都还在。”皇帝派人去取那六把剑,宝剑完好地在剑套中,不曾使用过。中郎将属下的郎官犯了错误,卫绾常常代他们受过,不和其他的人去争辩;有了功劳,常常谦让给他人。皇帝认为他品行方正,对自己忠诚没有杂念,就任命他做了河间王刘德的太傅。吴楚七国之乱时,皇帝任命卫绾做了将军,率领河间王的军队攻打吴楚叛军有功,任命他做了中尉。过了三年,因为战功,在景帝前元六年(前151)受封为建陵侯。
第二年,景帝废黜栗太子刘荣,杀了太子的舅父等人。景帝认为卫绾是忠厚的人,不忍心让他治理这件大案,就赐他休假回家。而让郅都逮捕审理栗氏族人。处理完这件案子,景帝任命胶东王刘彻做了太子,征召卫绾做太子太傅。又过较长时候,升迁为御史大夫。过了五年,代替桃侯刘舍做了丞相,在朝廷上只奏报职份内的事情。然而从他最初做官起直到他位列丞相,终究没有什么可称道或指责之处。皇帝认为他敦厚,可以辅佐少主,对他很尊重宠爱,赏赐的东西很多。
卫绾做丞相三年,景帝死,武帝即位。建元年间,因景帝卧病时,各官署的许多囚犯多是无辜受冤屈的人,他身为丞相,未能尽职尽责,被免去丞相官职。后来卫绾去世,儿子卫信承袭了建陵侯的爵位。后来因为上酎金不合规定而失去爵位。
塞侯直不疑是南阳人。他做郎官侍奉文帝。与他同住一室的人请假探家,误拿走他人的金子而去,过了些时候,金子的主人才发觉,就胡乱猜疑直不疑,直不疑向他道歉并承认了这件事,买金子偿还他。等到请假探家的人回来归还了金子,使那个先前丢失金子的人极为惭愧,因此人们称直不疑是个忠厚的人。文帝也称赞提拔了他,逐渐升至太中大夫。一次上朝廷见时,有人谗毁他说:“直不疑相貌很美,然而惟独没有办法处置他喜欢和嫂子私通的事啊!”直不疑听说后,说:“我是没有兄长的。”说过后他终究不再做其他辩解。
吴楚七国之乱时,直不疑以二千石的官职率兵攻打叛军。景帝后元年(143前),任命他做了御史大夫。景帝总结平定吴楚叛乱人的功劳时,封直不疑为塞侯。武帝建元年间,和丞相卫绾都因过失免去官职。
直不疑学习老子的学说。他治理每个地方时,担任官职都因循前任所为,唯恐人们知道他做官的事迹。他不喜欢树立自己的名声,被人称为长者。直不疑去世,儿子相如承袭侯爵之位。到孙子望时,由于进献酎金不合要求而失去侯爵之位。

郎中令周文,名仁,他的祖先原是任城人。凭借医术谒见天子。景帝做太子时,任命他做舍人,累积功劳逐渐提升,文帝时官至太中大夫。景帝刚继位,就任命周仁做了郎中令。
周仁为人深隐持重不泄露别人的话语,常常穿着破旧缀有补丁的衣服和能够吸附尿液的内裤,故意去做不洁净的事,使妃嫔不愿接近因此得到景帝宠爱。景帝进入寝宫和妃嫔淫亵戏耍时,周仁常在旁边。景帝死时,周仁还在做郎中令,可他始终无所进言。皇帝有时询问别人的情况,周仁总是说:“皇上亲自考察他吧。”然后也没有讲别人的什么坏话。因此景帝曾经一再驾临他的家,他家后来迁徙到阳陵。皇帝赏赐的东西很多,他却常常推让,不敢接受。诸侯百官赠送的东西,他始终没有接受。
汉武帝即位,认为他是先帝的大臣而尊重他。周仁因病免职朝廷让他享受每年二千石的俸禄返乡养老,他的子孙都做到了大官。

御史大夫张叔名欧,是安丘侯张说的庶子。文帝时以研究法家学说侍奉太子。尽管张欧研究法家学说,他却是个忠厚长者。景帝时很受尊重,常常位居九卿之列。到了武帝元朔四年(前125),韩安国被免职,皇帝任命张欧做了御史大夫。自从张欧做官以来,没有说过惩办人,专门以诚恳忠厚的态度做官。部属都认为他是忠厚的长者,也不敢过分地欺骗他。皇上把准备审理的案件交给他,有能够退回重审的就退回;不能退回重审的,因事不得已,就流泪而哭,亲自看着封好文书。他爱别人就是如此。
后来他年老病重,请求免去官职。天子也就颁布诏书,准许他的请求,按照上大夫的俸禄让他回乡养老。他住在阳陵。他的子孙都做到了大官。

太史公说:孔子曾经有过这样一句话:“君子要言语迟钝而做事敏捷”,这句话说的是万石君、建陵侯和张叔吧!因此他们做事不峻急却能使事情成功,措施不严厉而能使社会安定。塞侯直不疑过于巧诈,而周文失于卑恭谄媚,君子讥讽他们,因为他们形近谄佞。但他们也可算是行为敦厚的君子了。

『肆』 《万石张叔列传》

参考译文:
万石君名奋,他的父亲是赵国人,姓石。赵国灭亡后,迁居到温县。高祖东进攻打项羽,途经河内郡,当时石奋年纪只有十五岁,做小官吏,侍奉高祖。高祖和他谈话,喜爱他恭敬谨慎的态度,问他说:“你家中有些什么人?”回答说:“我家中只有母亲,不幸眼睛已失明。家中很贫穷。还有个姐姐,会弹琴。”高祖又说:“你能跟随我吗?”回答说:“愿竭尽全力侍奉。”于是,高祖召他的姐姐入宫做了美人,让石奋做中涓,受理大臣进献的文书和谒见之事,他的家迁徙到长安的中戚里,这是因他的姐姐做了美人的缘故。他的官职到文帝时累积功劳升至太中大夫。他没有学问,可是恭敬谨慎无人可比。
文帝时,东阳侯张相如做太子太傅,后被免职。文帝选择可以做太傅的人,大家都推举石奋,石奋做了太子太傅。等到景帝即位,使他官居九卿之位;因他过于恭敬谨慎而接近自己,景帝也畏惧他,调他做了诸侯丞相。他的长子石建,二子石甲,三子石乙,四子石庆,都因为性情顺驯,对长辈孝敬,办事谨慎,官位做到二千石,于是景帝说:“石君和四个儿子都官至二千石,做为人臣的尊贵荣耀竟然集中在他们一家。”就称呼石奋为万石君。
景帝末年,万石君享受上大夫的俸禄告老回家,在朝廷举行盛大典礼朝令时,他都作为大臣来参加。经过皇宫门楼时,万石君一定要下车急走,见到皇帝的车驾一定要手扶在车轼上表示致意。他的子孙辈做小吏,回家看望他,万石君也一定要穿上朝服接见他们,不直呼他们的名字。子孙中有人犯了过错,他不责斥他们,而是坐到侧旁的座位上,对着餐桌不肯吃饭。这样以后其他的子孙们就纷纷责备那个有错误的人,再通过族中长辈求情,本人裸露上身表示认错,并表示坚决改正,才答允他们的请求。已成年的子孙在身边时,既使是闲居在家,他也一定要穿戴整齐,显示出严肃整齐的样子。他的仆人也都非常恭敬,特别谨慎。皇帝有时赏赐食物送到他家,必定叩头跪拜之后才弯腰低头去吃,如在皇帝面前一样。他办理丧事时,非常悲哀伤悼。子孙后代遵从他的教诲,也像他那样去做。万石君一家因孝顺谨慎闻名于各郡县和各诸侯国,即使齐鲁二地品行朴实的儒生们,也都认为自己不如他们。
建元二年,郎中令王臧因为推崇儒学获罪。皇太后认为儒生言语大多文饰浮夸而不够朴实,现在万石君一家不善夸夸其谈而能身体力行,就让万石君的大儿子石建做了郎中令,小儿子石庆做了内史。石建年老发白,万石君身体还能健康无病。石建做了郎中令,每五天休假一天,回家拜见父亲时,先是进入侍者的小屋,私下向侍者询问父亲情况,拿走他的内衣去门外水沟亲自洗涤,再交给侍者,不敢让父亲知道,而且经常如此。石建做郎中令时,有事要向皇帝谏说,能避开他人时就畅所欲言,说得恳切;及至朝廷谒见时,装出不善说话的样子。因此皇帝就对他亲自表示尊敬和礼遇。
万石君迁居到陵里。担任内史的儿子石庆酒醉归来,进入里门时没有下车。万石君听到这件事后不肯吃饭。石庆恐惧,袒露上身请求恕罪,万石君仍不允许。全族的人和哥哥石建也袒露上身请求恕罪,万石君才责备说:“内史是尊贵的人,进入里门时,里中的父老都急忙回避他,而内史坐在车中依然故我,不知约束自己,本是应该的嘛!”说完就喝令石庆走开。从此以后,石庆和石家的弟兄们进入里门时,都下车快步走回家。
万石君在武帝元朔五年去世。大儿子郎中令石建因悲哀思念而痛哭,以致手扶拐杖才能走路,过了一年多,石建也死了。万石君的子孙们都很孝顺,然而石建最突出,超过了万石君。

『伍』 汉武帝时期。那些人担任过丞相他们都是谁司马相如担任过丞相吗

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杰出的封建帝王之一。他兼雄才大略、远见卓识于一身
,尊崇儒家治国,变革政治、加强皇权,又重视发展农业与经济,而且开疆扩土、巩固
了汉王朝的统一。在他统治下,汉朝达到鼎盛时期,随后又出现了“昭宣中兴”的辉煌时代。
我就按时间顺序来介绍一下这十三位丞相。

一、建陵侯卫绾:以将兵与吴楚联军作战有功而封侯。景帝后元年始任丞相,也就
成为了汉武时期的第一任丞相。建元元年冬十月,也就是汉武帝刚即位,就下诏让丞相
、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进谏的贤者,由皇帝亲自考
试。这次共有百多人参加,其中董仲舒被当时的学者们都尊为师长。而后丞相卫绾上奏
道:“所推举的贤良中,有人研究申不害、商商鞅、韩非、苏秦、张仪的言论学说,扰
乱了国家的政务,请把他们罢免了。”武帝同意了。在这一年的六月,他因病被免去职
务。卫绾是个具有多方面才能的智者,精通儒学和文学。当初武帝被封为太子后,就是
他作为太子傅负责教授太子。可是由于他年事已高,无为而治,曾经在景帝生病期间使
得一些无辜的人怨死狱中,所以让武帝早就不满意了。等到他病了,武帝马上就批准他
还乡,给他撤职了。

二、魏其侯窦婴:孝文皇后窦氏从兄的儿子。当年作为大将军,破吴、楚,被封魏
其侯。曾为栗太子的太子傅,栗太子被废,他数次陈词也不能改变这个结果,于是辞官
,无人能说服他,后得梁人高遂一番话而重新效命与朝廷。在桃侯被免相后,窦太后几
次说窦婴可以做丞相,景帝则说:“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不用他为相,而用
了卫绾。到了卫绾病免,武帝便在听了籍福的话后任命窦婴为丞相。武帝好儒术,窦婴
也是,所以两人合作的初期是很愉快的。一起办了不少事情。

可惜,武帝的奶奶窦太后(文帝窦皇后)只喜好黄老学说,特别厌恶儒学,而窦婴
、田蚡、御史大夫赵绾、郎中令王臧等都推举儒术,而漠视黄老之道,所以窦太后很不
喜欢他们。建元二年,御史大夫赵绾因为上奏请皇帝不用对窦太后奏事而惹得太皇太后
大怒,于是赵绾、王臧被罢官治罪,先后自杀。窦婴和田蚡也分别被免除了丞相和太尉
的职务。窦婴上任还不到一年,却被自己的长辈给赶下来了。汉书曰:“魏其由此以侯
家居。”

窦婴自从得罪窦太后,就一直默默不得志,所以基本没什么人来拜见他,而都是去
拜武安侯,只有灌夫经常来看望他。太史公曰,“灌将军夫者,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
谀。”越有权势的他越不正眼看,越是那些贫寒的贤士他越尊重。他又很有钱,“家累
数千万”。由于他失势后家里少有那些卿相来拜访,所以“及魏其侯失势,亦欲倚灌夫
引绳批根生平慕之後弃之者。灌夫亦倚魏其而通列侯宗室为名高。两人相为引重,其游
如父子然。相得驩甚,无厌,恨相知晚也。”

不得势的人总是很快遭遇祸事。一次,丞相武安侯田蚡答应灌夫翌日去窦婴家做客
,窦婴等人连夜打扫准备,可是到了灌夫去请的时候,田蚡却还在睡觉,说自己头一天
喝醉了,忘记了。等到到了宴席上,又很倨傲,很让灌夫不满。田蚡又希望能得到窦婴
在城南的土地,便派籍福去请求,窦婴曰:“老仆虽然已经被贬职了,将军虽然高贵,
难道就可以仗势抢夺我的土地吗?”灌夫听说了便大骂籍福。就这样他们被田蚡所深深
怨恨。

后来,田蚡娶燕王女为夫人,太后(景帝王皇后)下诏让群臣都去祝贺,在宴席上
,灌夫被田蚡、籍福诱导下言语行为不得当,获死罪。窦婴为救灌夫而与田蚡争论与朝
堂之上。武帝问御史大夫韩安国孰是孰非,韩安国却说两人都对。太后则在武帝面前绝
食,道:“现在我还活着,就已经有人借故欺负我弟弟。要是我百年之后,我弟弟岂不
成了他人案上的鱼肉了吗?而且皇帝难道能像石人那样长寿吗?”武帝请罪道,“都是
皇亲啊,所以我让他们当廷对论。我去让狱吏处理这件事情吧。”而韩安国则出了朝廷
便告诉田蚡道:“窦婴诋毁你,你该就势免冠解印绶然后告诉皇帝,窦婴说的都对,你
不配做丞相。这样皇帝一定认为是你谦让,不会让你离职的,而窦婴也会自己羞愧的自
杀。可今天他诋毁你,你便也贬低他,就像女人吵架一样,一点大体都没有。”

于是武帝派御史簿指责窦婴,窦婴情急下,想起当初景帝遗诏,曰“事有不便,以
便宜论上”。于是派人把遗诏送给皇帝。可是武帝一查,尚书上并没记载景帝崩时下过
这样的遗诏,认为是窦婴家臣印封的。就这样,在元光四年十二月,窦婴因为伪诏而被
斩首。

三、柏至侯许昌:是接任窦婴做了丞相的。许昌因为是窦太后所任命的,所以也事
事都听从太后的指示,没什么作为。到了建元六年,窦太后崩,丞相许昌、太尉庄青翟
因“坐丧事不办”,而被武帝免职。

四、武安侯田蚡:孝景后同母弟。当初做太尉被免职后,由于自己是太后(景帝皇
后)的弟弟,是皇帝的舅舅,所以,每天拜见他的官员比以往还多(昔日拜见窦婴的也
都转过来拜见他了)。等到许昌被免,他便顺利坐上丞相的位置。

做了丞相后,田蚡愈发骄横,建造的住宅比任何大臣的都好,家中金子、古玉、美
女、犬马、珍贵玩物都多的数不清。每次上朝奏事,他都坐着说大半天,皇帝也都听信
他的话,他推荐人做官,有的直接就做两千石的大官,权利快要比皇帝大了。武帝就问
他:“你任命完了吗?我也要任命官吏拉。”他又请求把考工官署的土地拨给他以扩建
住宅,武帝终于怒了,反问道:“你怎么不干脆要武库?”此后他才稍微收敛一些。

在迫害灌夫、窦婴之后,他便病了,躺在床上大声喊着“我认罪,我认罪!”。找
会巫术看鬼的人来看,见魏其侯窦婴、灌夫在他两旁站着,准备杀他。三月,田蚡便病
死了。

不过后来,淮南王刘安谋反败亡,武帝得知田蚡曾经接受过刘安的钱财,生气的说
道:“若武安侯还活着,我一定把他灭族。”(看来死的早还是有好处的)

田蚡还有一个极大的罪过。元光三年春,黄河改道。五月,再次决堤改道。沿途十
六个县泛滥成灾,百姓都流离失所。武帝虽然派人征发十万士兵堵住了缺口,可是堵好
后又被冲开。田蚡因为自己的食邑没有受灾的危险,便说:“长江黄河决堤都是天意,
不用耗费人力去堵塞,堵塞未必符合天意。”于是此后很长时间武帝都没有派人处理黄
河决口。直到二十年多后的元封二年,武帝才派人将决口处堵好,又疏通渠道使得黄河
重新回到了夏禹治水时的旧道,梁、楚之地才重新恢复安宁。此一罪,足够田蚡死个几
万次的了。

五、平棘侯薛泽:田蚡死后,武帝让韩安国暂时行丞相事,本打算接着就让安国做
丞相的,可是在这个时候安国却摔伤了脚,所以让薛泽拣了个便宜。

元朔五年冬十一月初五,蔡泽被免职,在职几年也没什么表现。不过有俗话说,没
消息就是好消息。同理,他没做什么事情,所以也没遭到大难。

六、平津侯公孙弘:武帝初即位时,举行的那次招贤良文学士他也参加了。当时弘
六十岁,以贤良被征为博士。出使匈奴,回来汇报,不合皇帝的心意,以为他没什么能
耐,他便称病辞职回家。元光五年,武帝又征贤良文学士,菑川国又把公孙弘推荐上来
。他感谢说,“已经尝试过了,皇上认为我不适合做官,把我罢免了。这次你们选别人
吧。”当地人还是推选他,武帝下诏书与诸儒,数百人回文应对,他的文章让武帝甚是
欣赏,把他列为第一。又见他容貌甚丽,便拜为博士。数年后迁为御史大夫,任期中屡
次劝谏,在关于为什么位列三公还用布被的质问中应对得体,武帝认为他很谦逊贤德。
每次上朝,他都只是陈述事实大概,从不在朝廷上争执,武帝看他谨慎厚道、熟悉政事
、又有正统的儒道思想,很欣赏他,于是他日益显贵。

元朔五年,薛泽因事免职,他便做了丞相。在此前,凡是做丞相的都是侯爵。可公
孙弘还没有爵位,于是武帝下诏道:“朕嘉先圣之道,开广门路,宣招四方之士,盖古
者任贤而序位,量能以授官,劳大者厥禄厚,德盛者获爵尊,故武功以显重,而文德以
行褒。其以高成之平津乡户六百五十封丞相弘为平津侯。“丞相加封侯爵,就是从他开
始的。

公孙弘做了高官,便也学其他人那样开客馆,召纳贤才。他的俸禄都用来养客人,
而自己特别简朴,家无余财。但是他生性好猜忌,外表宽厚而心机很深:凡是得罪过他
的人,不论亲疏远近,虽然他表面假装着很友好,但是背地里总要恃机报复。董仲舒为
人正直,认为他只会阿谀奉承,于是他便记恨着。胶西王刘端骄横无礼,多次违反法令
,甚至杀害两千石官员多人,于是他便推荐董仲舒去做胶西王的相,不久董仲舒便因为
有病而被免官。汲黯时常诋毁儒生,也经常说他的不是,例如说他位列三公还盖布被太
虚伪,于是他让武帝任命汲黯做右内史去管理皇亲重臣所居住的地区。还好皇帝对汲黯
比对他还尊重,他才没机会迫害对方。

他做了六年御史六年丞相,到了八十岁,死在丞相位上。他之后李蔡、严青翟、赵
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接踵为丞相。自蔡至庆,丞相府客馆都如同虚设,到了公孙
贺、刘屈氂的时期已经破烂残败到让人以为是马厩车库或者奴婢的屋子了。之后的六个
丞相里只有石庆由于惇厚恭谨,也老死在相位上,其余尽皆被诛杀。

七、乐安侯李蔡:是飞将军李广的从弟,景帝的时候就积功至两千石。武帝元朔年
间,他作为轻车将军,跟随大将军攻击右贤王,有战功,被封为乐安侯。元狩二年,他
由御史大夫之位迁为丞相。李蔡为人很普通,名声比他从兄李广相差甚远,然而李广没
有得到封爵,官位也不过九卿。而他却做了丞相。
李蔡任职第四年,在元狩五年,也就是李广自杀后一年,他就因为侵占了景帝陵园
前大道两旁的空地来埋葬家人而获罪,他不愿意被审判,便也自杀了。

八、武强侯庄青翟:本为太子少傅,元狩六年夏四月,被任命为丞相。

元鼎二年冬,有人盗挖文帝皇陵中陪葬的钱币,庄青翟上朝的时候便与御史大夫张
汤约好一起向武帝请罪。可是到了武帝面前,张汤却没有请罪。武帝命御史大夫追究此
事,张汤便想上奏说“丞相早就知道是何人所为”,庄青翟很害怕。丞相的三长史朱买
臣、 王朝、边通素日便受张汤欺侮而萌生怨恨,于是便与丞相谋划,上奏道:“张汤向
皇帝奏请施行法令时,商人们总是先知道而能囤积居奇,赚了钱后又分给张汤。”武帝
于是问张汤,而张汤却装做不知道,此时又有人上告说张汤诬陷前御史中丞李文谋反,
于是张汤上书道:“陷害臣的,是丞相三长史。”便自杀了。张汤为高官数十年,死时
家产还不到五百金,他的兄弟们想厚葬,他母亲却说:“张汤身为天子的大臣,却遭受
恶言中伤而死,何必要厚葬?”武帝听说后便杀了三长史,又将丞相庄青翟逮捕入狱。
十二月二十五日,庄青翟于狱中自杀。

九、高陵侯赵周:元鼎二年二月,武帝任命太子太傅赵周为丞相。

元鼎五年冬,南越丞相李鼎被逼反叛。秋天,齐相卜式上书请求让他们父子以及齐
国熟悉水战的人前往南越效命,武帝封其为关内侯,并有黄金良田。九月,要祭祀宗庙
,列侯都要奉献黄金。少府负责检查黄金,凡是重量不足或者是成色不好的,都以不敬
之罪弹劾。于是有一百零六人被剥夺了爵位。九月初六,赵周被控告明知列侯所献黄金
不足却不上报,被捕下狱。赵周便也自杀身亡。

十、牧丘侯石庆:丞相赵周有罪被捕。武帝制诏御史曰:“万石君先帝尊之,子孙
孝,其以御史大夫庆为丞相,封为牧丘侯。”

当时,汉王朝南诛两越,东击朝鲜,北逐匈奴,西伐大宛。国家处于多事之秋。武
帝巡狩海内,修建上古神祠,又封禅,兼兴礼乐。又有桑弘羊等致力于开辟财利,王温
舒等人推行严峻法制,儿宽等推崇文学,都位至九卿,相继执掌大权。而石庆为人敦厚
谨慎,事事都不取决于丞相。所以石庆在丞相位九年,也没能有什么匡济的言论。

元封四年,关东流民二百万口,其中没有户籍的有四十万。公卿商议想请武帝迁徙
流民去谪边。武帝认为丞相老谨,没与石庆商量,直接批准丞相可以先回家休息,而让
御史大夫以下商议此事。石庆感到很惭愧,认为自己不称职,上书请辞道:“庆幸得待
罪丞相,罢驽无以辅治,城郭仓库空虚,民多流亡,罪当伏斧质,上不忍致法。原归丞
相侯印,乞骸骨归,避贤者路。”天子道:“仓廪既空,民贫流亡,而君欲请徙之,摇
荡不安,动危之,而辞位,君欲安归难乎?”说的石庆甚是羞愧,便又开始处理事务。

石庆“文深审谨”,然而没什么大智慧,不能为百姓谋什么福利。太初二年中,庆
卒于任上,谥为恬侯。

十一、葛绎侯公孙贺:本是武将,有过几次军功。武帝为太子时,他是太子舍人。
因为他的夫人是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卫皇后的姐姐,所以他很受武帝宠信。曾以车骑将军
跟随大将军卫青出战,有功,封南茆侯。后再以左将军出病定襄,没有战功,失了侯爵
。复以浮沮将军从五原出兵二千余里,还是没有战功。太初二年,又太仆迁为丞相,封
葛绎侯。

当时朝廷多事,武帝比较严厉,从公孙弘后连着三个丞相因为犯罪而死。虽然石庆
因为恭谨而得以终老,却也多次被皇帝谴责。所以公孙贺被拜为丞相后,跪在地上不肯
接受印绶。边磕头边哭着说:“臣本是个守边疆的小人物,因为有战功才做了官,才能
不配做丞相啊。”武帝看他那可怜的样子也感动的哭了,命左右去扶起他,他不肯起来
。武帝起身而去,就这样,公孙贺不得以的接受了任命。出了宫门,便叹息道:“从此
我就面临危险拉。”

公孙贺的儿子敬声,代替贺做了太仆,父子并列居于公卿位,实在是显赫。敬声因
为是皇后姐姐的儿子,所以骄奢而不遵守法度,征和年间擅用北军钱一千九百万,被发
觉而下狱。当时,武帝下诏追捕阳陵人朱安世,一直没有捉到,武帝很急切。于是公孙
贺请求自己追捕朱安世来赎儿子敬声的罪。武帝答应了。后来他果然捉到朱安世。这朱
安世,是京师的大侠客,听说贺想拿自己来赎儿子,笑道:“丞相就要被灭族拉。南山
上的竹子都拿来做竹简也不够让我记录他的罪过,斜谷的木头都拿来做笔也不够让我书
写他的罪过。”朱安世便在狱中上书,告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派人建巫祭祠诅咒皇帝
,还在武帝去甘泉宫必走的马车道上埋了木偶人,都是诅咒的恶劣语言。

征和二年正月,公孙贺父子被关进监狱,经过审讯罪名确凿,便都被诛杀了,还惨
遭灭族。

十二、彭城侯刘屈氂:是刘备祖先——汉武帝庶兄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

征和二年春,武帝以时任涿郡太守的刘屈氂为左丞相。又封其为彭城侯。

同年,发生了戾太子刘据巫蛊事件。其时,方士巫师充斥京城,混乱宫闱。武帝又
因为年老,总怀疑别人用巫术诅咒他。江充便四处挖掘木人,在挖到皇后和太子宫中的
时候,挖的皇后和太子连放床睡觉的地方都没有。江充说:“太子宫里挖到很多木偶人
,又有帛书,都写的大逆不道的话。应当禀告皇帝。”刘据生性宽厚仁慈、温良恭谨,
很害怕,少傅石德请太子发圣旨逮捕江充等人,而太子还是希望先去禀告在甘泉宫避暑
的武帝,但此时江充逼迫的很紧,于是刘据被迫调集门客数千人杀了江充和按道侯韩说
。此时整个长安都一片混乱,皆传言说太子造反了。太子发兵入丞相府,刘屈氂匆忙的
逃跑了,连印绶都丢弃不管。武帝生气的说他没有周公的风范,又赐他玺书让他平乱。
太子兵与丞相兵作战几日,死了数万,终于败北,太子逃跑后自杀,几个皇太孙也都被
杀了。

当时太子逃到覆盎门的时候,司直田仁把守该处,他认为太子与皇帝是父子,便没
有逼的太急,让太子得以逃出,刘屈氂本想将田仁斩杀,可御史大夫暴胜之对他说道:
“司直,吏二千石,应当先请示皇帝,怎么能擅自斩杀呢?”他便放了田仁。武帝听说
后大怒,责问御史大夫道:“司直放走了造反的人,丞相斩他,那是符合法度的,大夫
为何擅自阻止?”暴胜之惶恐自杀。

过了一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出击匈奴,刘屈氂亲自为他送行到渭桥。李广利告
辞时道:“希望君侯您能早日请皇帝立昌邑王为太子。如果昌邑王能继承皇位,您还有
什么好担忧的呢?”刘屈氂许诺。昌邑王,是贰师将军妹妹李夫人的儿子。而广利的女
儿是刘屈氂的儿媳,所以他们都想立昌邑王。当时,武帝严令追捕与巫蛊之罪,内者令
郭穰向武帝告发说丞相夫人被丞相几次派谴去巫祠社,祈祷诅咒皇帝,有很多恶言,还
与贰师将军共同祷祠,想立昌邑王为帝。武帝使有司调查属实,判为大逆不道之罪。下
诏书用厨车载刘屈氂游行示众,然后腰斩于东市,其妻子则在华阳街被砍头。他和李广
利也都遭灭族之灾。

十三、富民侯田千秋:汉武末年,卫太子刘据被江充诬陷败亡之后,他上书武帝替
太子鸣怨道:“儿子调动父亲的军队,顶多是挨顿鞭子的小罪罢了;天子的儿子有了过
错误杀了人,又算的了什么呢?---这是我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一白头老翁教导我这样说
的。”他上书的时候,太子案已经过了一段日子,武帝已经很明白当初是太子由于惶恐
不能自保才捕杀江充的,在看了他的上书后马上召见了他。见田千秋身长八尺有余,容
貌伟岸奕丽,就更高兴了,道:“父子之间的事情,外人是很难发表意见的,却惟独你
能向我阐明太子的心迹,这一定是高祖皇帝的神灵让你来教导我,你该做我的辅政大臣
。”于是田千秋被拜为大鸿胪。几个月后,因为刘屈氂因罪被斩,他便成为了丞相,封
为富民侯。

其实,田千秋并没什么奇异超凡的才能,又没有什么战功,而且资历也浅薄,只因
为一封上书合了武帝的心意,几月间便封侯拜相。不久,汉朝使者去匈奴,单于就问:
“听说汉新拜了个丞相,他为什么被拜为丞相呢?”使者回答道:“因为他上书言事合
了皇帝心意的缘故。”单于道:“哦!原来你们汉选丞相并非要用什么贤能的人,随便
一个男人上书说几句话便可得到相位了。”使者回来后把单于的话上报,武帝认为使者
有辱使命,差点便杀了使者。

不过,田千秋为人朴实敦厚,做了丞相也很安分,处境倒是比他几位前任安全的多
了。他见武帝一连数年追查太子谋反事件,株连特别多,大臣们都很恐惧,便与御史、
中两千石的大夫们一起上,请武帝“施恩惠,缓刑罚,玩听音乐,养志和神”,为天下
也不要过分忧愁。武帝认为他说的很对,便下诏说“远近为蛊,朕愧之甚”,并感谢丞
相和大夫们认真负责,也不再追究太子案了。

过了一年,武帝病死。田千秋辅佐幼帝接着做丞相,一共做了十二年,老死在任期
中。因为他因为年老,皇帝善待他,朝见的时候允许他坐小车进宫殿,所以被称做“车
丞相”,连名字都被人称做是“车千秋”了。

在汉朝初期,都是由开国功臣任丞相,如萧何、曹参、陈平、周勃等。他们位高权
重,在与皇帝商量国事的时候,皇帝总要以他们的意见为基本,而丞相所推荐的官员,
可以直接任命到九卿的位置,而对于那些有过失的大臣,丞相甚至可以先斩后奏。

对于雄心勃勃的汉武帝来说,这样的情况是不可容忍的。尤其是田蚡以太后弟弟的
身份任意行使权利,更让刘彻决心把皇权巩固在自己手中。

于是武帝把朝廷机构改为“中朝”和“外朝”,“中朝”由原少府属下主管文书档
案的“尚书”与侍中、中书组成。中朝聚集了武帝赏识的那些文学贤者们,在他们的帮
助下,武帝审阅公文、谋划国事、起草诏书,可以说中朝成为了国事决策机构。而丞相
负责的“外朝”是公布执行中朝所推出的政令的执行机构。

就这样,丞相失去了汉初的大部分权利。此后,九卿有事可以直接上奏皇帝,把丞
相这个中间环节的二道贩子给PASS了,丞相这个位置变的形同虚设。

通过一系列变革,武帝达到了集中皇权的目的,丞相的权限越来越小,而且也越来
越不为其他大臣所尊敬。通过上面关于那些丞相的简介可以看出,也是由于一些丞相在
为人处事的过错导致了丞相这个位置被架空。这又怎么能单反面的去责怪武帝呢?

汉武帝很重视招揽文人贤士,时常担心人才不够用。但是他个性严厉苛刻,群臣中
即使是那些平素特别为他所宠爱的,一旦被抓到犯了小过错或者有欺瞒行为的,往往被
依法诛杀,少有宽恕。这虽然是他本身的过失,但如汲黯,虽然无数次直言于朝堂之上
,却仍然得以终老,而且还很为武帝尊敬,虽然也被免职过,却一直没什么生命上的危
害。而且至少对于这些丞相来说,被免职的、诛杀的或者自杀的,都是自己为人不谨慎
,将把柄交到了武帝手中,用武帝的话说就是,“不杀何施?”

司马相如 他曾经当过“中军”的官职 并未做过丞相!

『陆』 石奋的人物生平

万石君名叫石奋。 (当时)十五岁,做小官吏,侍侯汉高祖。高祖和他谈话,喜欢他的恭敬,问他说:“你还有什么人?”回答说:“我只有母亲,不幸失明,家里贫穷,还有一个姐姐。”高祖说:“你能跟随我吗?”他说:“愿意尽力效劳。” 于是高祖召他姐姐来封为妃子,让石奋任中涓, 把他家迁到长安城里的中戚里, 这是因为姐姐做了妃子的缘故。汉文帝时,官靠积累功劳当上了太中大夫。 没有文才学问,但恭敬谨严没人能比。孝景帝即位,石奋长子石建,二子石甲,三子石乙,四子石庆,都因为品行善良,孝敬父母,办事谨严,做官做到了二千石。于是景帝说:“石君和四个儿子都是二千石官员,作为臣子的尊贵光宠竟然集中在他一家。”称呼石奋为万石君。
汉景帝末年,万石君享受上大夫的俸禄告老回家,在朝廷举行盛大典礼朝令时,他都作为大臣来参加。经过皇宫门楼时,万石君一定要下车急走,表示恭敬,见到皇帝的车驾一定要手扶在车轼上表示致意。他的子孙辈做小吏,回家看望他,万石君也一定要穿上朝服接见他们,不直呼他们的名字。子孙中有人犯了过错,他不责斥他们,而是坐到侧旁的座位上,对着餐桌不肯吃饭。这样以后其他的子孙们就纷纷责备那个有错误的人,再通过族中长辈求情,本人裸露上身表示认错,并表示坚决改正,才答允他们的请求。已成年的子孙在身边时,即使是闲居在家,他也一定要穿戴整齐,显示出严肃整齐的样子。他的仆人也都非常恭敬,特别谨慎。皇帝有时赏赐食物送到他家,必定叩头跪拜之后才弯腰低头去吃,如在皇帝面前一样。他办理丧事时,非常悲哀伤悼。子孙后代遵从他的教诲,也像他那样去做。万石君一家因孝顺谨慎闻名于各郡县和各诸侯国,即使齐鲁二地品行朴实的儒生们,也都认为自己不如他们。

建元二年(前139),郎中令王臧因为推崇儒学获罪。皇太后认为儒生言语大多文饰浮夸而不够朴实,万石君一家不善夸夸其谈而能身体力行,就让万石君的大儿子石建做了郎中令,小儿子石庆做了内史。
石建年老发白,万石君身体还能健康无病。石建做了郎中令,每五天休假一天,回家拜见父亲时,先是进入侍者的小屋,私下向侍者询问父亲情况,拿走他的内衣去门外水沟亲自洗涤,再交给侍者,不敢让父亲知道,而且经常如此。石建做郎中令时,有事要向皇帝谏说,能避开他人时就畅所欲言,说得峻急;及至朝廷谒见时,装出不善说话的样子。因此皇帝就对他亲自表示尊敬和礼遇。
万石君迁居到陵里。担任内史的儿子石庆酒醉归来,进入里门时没有下车。万石君听到这件事后不肯吃饭。石庆恐惧,袒露上身请求恕罪,万石君仍不允许。全族的人和哥哥石建也袒露上身请求恕罪,万石君才责备说:“内史是尊贵的人,进入里门时,里中的父老都急忙回避他,而内史坐在车中依然故我,不知约束自己,本是应该的嘛!”说完就喝令石庆走开。从此以后,石庆和石家的弟兄们进入里门时,都下车快步走回家。
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万石君去世。大儿子郎中令石建因悲哀思念而痛哭,以致手扶拐杖才能走路。过了一年多,石建也死了。万石君的子孙们都很孝顺,然而石建最突出,超过了万石君。

『柒』 汉武帝共任命几个宰相,他们叫什么名字,结局如何

汉武帝先后任命了13位丞相:建陵侯卫绾、魏其侯窦婴、柏至侯许昌、武安侯田蚡、平棘侯薛泽、平津侯公孙弘、乐安侯李蔡、武强侯庄青翟、高陵侯赵周、牧丘侯石庆、葛绎侯公孙贺、彭城侯刘屈氂、富民侯田千秋,不过这13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却鲜有善终。

1、后元元年(前143)—建元元年(前140年):建陵侯卫绾

后元元年(前143)丞相刘舍被免职。八月汉景帝任命御史大夫卫绾为丞相,封为建陵侯。他做了三年丞相,汉景帝崩逝(前141年),汉武帝即位。建元元年(前140年),因当初汉景帝卧病之时,官府中多有无辜受冤的囚犯,身为丞相未能负责申冤,被免去相职。卫绾去世后(前131年),谥号哀侯。

2、建元元年(前140年)—建元二年(前139年):魏其侯窦婴

窦婴是汉文帝窦皇后堂兄的儿子,吴、楚七国之乱时,被景帝任为大将军,监督齐国和赵国两路兵马,等到七国的叛乱全部被平定之后,汉景帝就赐封窦婴为魏其侯。

建元元年(前140年),丞相卫绾免职后,汉武帝汉武帝任命窦婴当丞相,田蚡当太尉。建元二年(前139年),被窦太后解除了丞相职务。元光四年(前131年),窦婴“伪造圣旨罪”被处死。

3、建元二年(前139年)—建元六年(前135年):柏至侯许昌

建元二年(前139年),柏至侯许昌接替窦婴当了丞相,武强侯庄青翟当了御史大夫。到了建元六年,窦太后崩,丞相许昌、太尉庄青翟因“坐丧事不办”,而被武帝免职。

4、建元六年(前135年)—元光五年(前130年):武安侯田蚡

建元六年(前135年),太皇太后窦氏去世,田蚡登上丞相之位。元光五年(前130年)春天,田蚡病倒,不久便恐惧而死。

5、元光五年(前131年)—元朔五年(前124年):平棘侯薛泽

田蚡死后,武帝命御史大夫韩安国行丞相事,不过韩安国很不幸运,从车上摔了下来受了重伤,武帝只好将他病免,让薛泽做了丞相,担任丞相期间,没有什么作为,元朔五年被免职。

6、元朔五年(前124年)—元狩二年(前121年):平津侯公孙弘

薛泽被免职后,汉武帝欲任用公孙弘为丞相。但是根据汉朝的制度,丞相都是在列候中选任的,于是武帝下诏封平津乡650户给丞相公孙弘为平津侯。元狩二年(前121年)春三月戊寅,做了6年丞相的公孙弘薨于任上,谥号献。

7、元狩二年(前121年)—元狩五年(前118年):乐安侯李蔡

西汉飞将军李广堂弟,曾任汉文帝的侍从。公孙弘死后,御史大夫乐安侯李蔡接任丞相之职。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李蔡因私自侵占汉景帝园寝的空地而被问罪,李蔡不愿接受询问,自杀而死。

8、元狩五年(前118年)—元鼎二年(前115年):武强侯庄青翟

汉高祖时武强侯庄不识(《史记》作庄不职)之孙,汉文帝时袭爵武强侯。李蔡死后,汉武帝任命太子少傅庄青翟为相。元鼎二年(前115年),因与权臣张汤的相互构陷,牵连致死。

9、元鼎二年(前115年)—元鼎五年(前112年):高陵侯赵周

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因父功封侯。元鼎二年二月,汉武帝任命太子太傅赵周为丞相。元鼎五年,因被控告明知列侯所献黄金不足却不上报,被捕下狱而自杀身亡。

10、元鼎五年(前112年)—太初二年(前103年):牧丘侯石庆

赵周被免职后,汉武帝命御史大夫石庆为丞相,册封为牧丘侯。太初二年,石庆去世,朝廷赐他谥号为恬侯。

11、太初二年(前103年)—征和元年(前92年):葛绎侯公孙贺

石庆死后,被汉武帝任命为丞相,封葛绎侯。不过,汉武帝的丞相并不是那么好当的,李蔡、庄青翟、赵周连续三任丞相皆因罪自杀。所以他不肯受丞相的金印紫绶,直到见了汉武帝生气后才不得已拜受。果不其然,征和二年(前91年),公孙贺因巫蛊之祸死于狱中。

12、征和二年(前91年)—征和三年(前90年):彭城侯刘屈氂

汉武帝刘彻兄中山靖王刘胜之子,征和二年被任命为丞相。征和三年(前90年),刘屈氂暗中勾结贰师将军李广利准备立昌邑王刘髆为太子,事情败露之后被腰斩于长安东市。

13、征和四年(前89年)—元凤四年(前77年):富民侯田千秋

战国时田齐后裔。车千秋接替刘屈牦担任丞相,封为富民侯。元凤四年(前77年),为相十二年后去世,谥号定侯。

(7)石庆很孝顺吗扩展阅读

全文是这样的:“其后李蔡、严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继踵为丞相,自蔡至庆,丞相府客馆邱虚而已。至贺、屈氂时,坏以为马廐、车库、奴婢室矣!唯庆以惇谨复终相位,其余尽伏诛云。”

这段话分三个层次,前面两个分别为罗列公孙弘之后的丞相名单,和交待相府客馆命运,前文已经介绍过了。有意思的是第三个层次。班固笔锋一转,第三个层次又重新回到那六位丞相身上,交待他们的命运,说其中唯有石庆因忠厚谨慎终老相位,其余五位都未得善终。

班固的这个叙述结构,至少有两点疑问。先说第一点。这段文字第一层和第三层都在讲几位丞相,却在中间插入关于相府客馆的描写。班固为什么不顺着丞相名单,把他们的命运交待了呢?如果我们尝试着把讲述客馆变迁的文字全部删去,会发现不仅不影响词句的完整性,反而使得文理更通顺。

删去客馆命运后的文字就变成这样:“其后李蔡、严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继踵为丞相,唯庆以惇谨复终相位,其余尽伏诛云。”文意相扣,严丝合缝。班固为什么非要在中间插入相府客馆的命运?

我想,班固正是要让相府客馆惨淡的结局,和六位丞相黯然的命运交相呼应,烘托出观察汉武帝时代的一个特殊窗口。在汉武帝的皇权威严下,丞相们不仅留不住相府客馆,连自身的命运都无法掌控。

第二个疑问和丞相们的命运有关。接替公孙弘的李蔡,在相位仅三年左右时间,因非法侵盗“国有”土地罪,自杀了。又是三年不到,后任丞相严青翟与御史大夫张汤讧斗,最终也是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生命。

继而为相的赵周,同样在相位上呆了三年左右,最终成为汉武帝打击诸侯王、列侯势力的牺牲品,在狱中自杀。有这三位丞相的先例,就无怪乎当石庆因未能妥善处理流民问题而遭汉武帝痛斥时,就有人劝他自杀以谢罪。

也无怪乎当汉武帝任命公孙贺为相时,公孙贺呜咽哽涕,长跪不起,不愿接受这个职位了。石庆因木知木觉、反应迟钝,最终没有自杀,侥幸躲过一劫。而在他之后的公孙贺和刘屈氂,却都因卷入巫蛊案,被汉武帝无情地斩杀了。

这就是班固罗列的六位丞相的命运,三人自杀,二人被杀,一人差点自杀。如此悲情,汉武帝的丞相就没一个命好点的吗?其实公孙弘之后,汉武帝总共任命过七位丞相,刘屈氂之后还有一位田千秋。班固把名单列到刘屈氂,戛然而止,没把田千秋列进去。恰恰就是这位田千秋的命运,和前面六位大不相同。

田千秋出现在巫蛊之祸后。巫蛊之祸,太子刘据遭栽赃陷害,被指利用巫术诅咒汉武帝。刘据为求自保,仓促起兵,却在兵败后自杀。这场裹挟着腥风血雨的人伦巨变,让迟暮之年的汉武帝陷入了沉思。官卑职微的田千秋假托神灵意旨,替太子鸣冤抱屈。

田千秋的出现,正好给了汉武帝一个台阶,让他有了替太子平反的机会和借口。理顺了太子案,汉武帝在短短几个月内,把田千秋从极其低微的职位上,破格提拔为百僚之首的丞相,并封他为“富民侯”。

汉武帝去世以后,田千秋仍然是丞相。直到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薨逝,田千秋在相位上前后呆了十三个年头。在《汉书·公孙弘传》中,田千秋这位好命丞相,被班固选择性地遗忘了。班固为什么这么做?另外,又是什么造就了田千秋的命运,是他的才能、功绩远远胜过前几位丞相吗?

从李蔡到刘屈氂这六位丞相,司马迁曾评价李蔡“为人在下中”,也批评石庆“无他大略为百姓言”。至于其他几位丞相的才能和功绩,司马迁也有一个总体评估:“武强侯庄青翟、高陵侯赵周等为丞相,皆以列侯继嗣,娖娖廉谨,为丞相备员而已,无所能发明、功名有著于当世者。”

(《史记·张丞相列传》)从司马迁的评价中,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这些丞相都是些庸才;第二,他们只不过在朝廷上充当“备员”,对国家大事根本发挥不了什么作用。那么田千秋和这六个人相比又如何?班固说田千秋“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特以一言寤意,旬月取宰相、封侯,世未尝有也。”

(《汉书·车千秋传》)既无才学,又无功劳,只不过替太子鸣冤恰巧符合了汉武帝的需求,因而拜相封侯。汉武帝去世后,霍光以大将军身份辅政,对这个阶段的丞相田千秋,《资治通鉴》评价道:“时政事一决大将军光,千秋居丞相位,谨厚自守而已。”依然因循守默,无所作为。

看来论才能、功绩,田千秋并不比他的六位前任强。那为什么前六任命运如此不济,而田千秋却恰恰相反呢?看来关键原因不在这些丞相们身上,而在用这些丞相的汉武帝身上。自公孙弘之后,汉武帝为什么始终选择这些平庸之辈来担任丞相的要职?

关于公孙弘这个人,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他是汉代历史上第一位布衣出身的丞相,在他之前的汉代十八位丞相都是贵族出身。汉武帝打破成例任用公孙弘,未必是不拘一格用人才。

公孙弘的学问才气实在寒碜,如前所述,四十余岁才开始学习《春秋》“杂说”,参加人才选拔的答卷,原先被考官置于下等,是汉武帝亲自把它擢拔到上等。汉武帝看中的是公孙弘的学问吗?不是,看中的是公孙弘这样的人物,容易驾驭。

此后公孙弘的“官场成长记”,证明汉武帝的估量是正确的。从后几任丞相人选可以看出,汉武帝一直秉承着这个原则,丞相不在于有才能,而在于能为皇权所驾驭。

汉武帝可能从来没想过要让这些丞相主导大汉帝国的政策走向,主导政策走向的,始终是他自己。在加强皇权的过程中,汉武帝任用酷吏,造成国内政治的紧张,庄青翟、赵周的死与此有关。对外政策上,汉武帝四面出击,开疆拓土,使得国库虚耗、百姓流离,石庆差点自杀,与此有关。

此外,汉武帝又迷惑于方士,为求神慕仙而广营宫室、巡行封禅,更加强了社会财富的消耗。而且正是汉武帝的这种迷信心态为人利用,酿成了巫蛊之祸。公孙贺、刘屈氂正是死于巫蛊。所以这几位丞相的命运,几乎都与那个时代的政治危机息息相关。

田千秋的命运不同,是因为他出现在汉武帝洗心革面之后。巫蛊之祸让汉武帝痛定思痛,开始彻底反省以往的所作所为,并颁布了著名的“轮台罪己诏”,终止了以往四面拓张、大开大阖的政策,决定转向休养生息。因此汉武帝在任命田千秋为相的同时,封他为“富民侯”。

“富民”二字正透露着汉武帝改革国策的信息。所以,田千秋和李蔡等人,虽同为汉武帝时代的丞相,却属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中的界限,即在于汉武帝的国策取向。李蔡等六人的命运是和穷兵黩武、骄奢淫侈的汉武帝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田千秋却不是。

所以班固在《汉书·公孙弘传》中提到公孙弘的继任时,撇开了田千秋,而是让李蔡等六人和遭废弃的相府客馆一起,共同定格了汉武帝那个雄武拓张却民不聊生的特殊年代。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汉武帝和他的丞相们

『捌』 形容非常细心的成语

深入细致、精雕细刻、体贴入微、体贴入妙、无微不至
一、深入细致 [ shēn rù xì zhì ]
【解释】:深入而精细周密。
【出自】:徐海东《奠基礼》:“主席对战士那种无微不至的关怀,深入细致的作风,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二、精雕细刻 [ jīng diāo xì kè ]
【解释】:精心细致地雕刻。形容创作艺术品时的苦心刻画。也比喻认真细致地加工。
【出自】:《共青团员;要做八十年代的带头人》(1982年2月5日《中国青年报》社论):“要以平等交心的态度;点点滴滴、精雕细刻;因势利导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三、体贴入微 [ tǐ tiē rù wēi ]
【解释】:体贴:细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心和照顾;入微:达到细微的程度。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
【出自】:清·赵翼《瓯北诗话·杜少陵诗·四》:“至于寻常写景,不必有意惊人,而体贴入微,亦复人不能到。”
【译文】:至于平常的时候写景,不必有意惊动他人,细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还有人能做到吗。
四、体贴入妙 [ tǐ tiē rù miào ]
【解释】:指体会领悟深刻细致,而使描写或模仿巧妙逼真。
【出自】:清·昭梿《啸亭杂录·檀栾卿》:“姿容艳丽,性格柔婉,所演剧甚多,俱能体贴入妙。”
五、无微不至 [ wú wēi bù zhì ]
【解释】:微:微细;至:到。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出自】:宋·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译文】:我念主忧臣辱,义不能拒绝,拘束受命,退而差征召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是他认为快发的计划的,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

『玖』 北史列传第四十三翻译

万石君名奋,他的父亲是赵国人,姓石。赵国灭亡后,迁居到温县。高祖东进攻打项羽,途经河内郡,当时石奋年纪只有十五岁,做小官吏,侍奉高祖。高祖和他谈话,喜爱他恭敬谨慎的态度,问他说:“你家中有些什么人?”回答说:“我家中只有母亲,不幸眼睛已失明。家中很贫穷。还有个姐姐,会弹琴。”高祖又说:“你能跟随我吗?”回答说:“愿竭尽全力侍奉。”于是,高祖召他的姐姐入宫做了美人,让石奋做中涓,受理大臣进献的文书和谒见之事,他的家迁徙到长安的中戚里,这是因他的姐姐做了美人的缘故。他的官职到文帝时累积功劳升至太中大夫。他不通儒术,可是恭敬谨慎无人可比。
文帝时,东阳侯张相如做太子太傅,后被免职。文帝选择可以做太傅的人,大家都推举石奋,石奋做了太子太傅。等到景帝即位,使他官居九卿之位;因他过于恭敬谨慎而接近自己,景帝也畏惧他,调他做了诸侯丞相。他的长子石建,二子石甲,三子石乙,四子石庆,都因为性情顺驯,对长辈孝敬,办事谨慎,官位做到二千石,于是景帝说:“石君和四个儿子都官至二千石,做为人臣的尊贵荣耀竟然集中在他们一家。”就称呼石奋为万石君。
景帝末年,万石君享受上大夫的俸禄告老回家,在朝廷举行盛大典礼朝令时,他都作为大臣来参加。经过皇宫门楼时,万石君一定要下车急走,表示恭敬,见到皇帝的车驾一定要手扶在车轼上表示致意。他的子孙辈做小吏,回家看望他,万石君也一定要穿上朝服接见他们,不直呼他们的名字。子孙中有人犯了过错,他不责斥他们,而是坐到侧旁的座位上,对着餐桌不肯吃饭。这样以后其他的子孙们就纷纷责备那个有错误的人,再通过族中长辈求情,本人裸露上身表示认错,并表示坚决改正,才答允他们的请求。已成年的子孙在身边时,既使是闲居在家,他也一定要穿戴整齐,显示出严肃整齐的样子。他的仆人也都非常恭敬,特别谨慎。皇帝有时赏赐食物送到他家,必定叩头跪拜之后才弯腰低头去吃,如在皇帝面前一样。他办理丧事时,非常悲哀伤悼。子孙后代遵从他的教诲,也像他那样去做。万石君一家因孝顺谨慎闻名于各郡县和各诸侯国,即使齐鲁二地品行朴实的儒生们,也都认为自己不如他们。
建元二年(前141),郎中令王臧因为推崇儒学获罪。皇太后认为儒生言语大多文饰浮夸而不够朴实,现在万石君一家不善夸夸其谈而能身体力行,就让万石君的大儿子石建做了郎中令,小儿子石庆做了内史。
石建年老发白,万石君身体还能健康无病。石建做了郎中令,每五天休假一天,回家拜见父亲时,先是进入侍者的小屋,私下向侍者询问父亲情况,拿走他的内衣去门外水沟亲自洗涤,再交给侍者,不敢让父亲知道,而且经常如此。石建做郎中令时,有事要向皇帝谏说,能避开他人时就畅所欲言,说得峻急;及至朝廷谒见时,装出不善说话的样子。因此皇帝就对他亲自表示尊敬和礼遇。
万石君迁居到陵里。担任内史的儿子石庆酒醉归来,进入里门时没有下车。万石君听到这件事后不肯吃饭。石庆恐惧,袒露上身请求恕罪,万石君仍不允许。全族的人和哥哥石建也袒露上身请求恕罪,万石君才责备说:“内史是尊贵的人,进入里门时,里中的父老都急忙回避他,而内史坐在车中依然故我,不知约束自己,本是应该的嘛!”说完就喝令石庆走开。从此以后,石庆和石家的弟兄们进入里门时,都下车快步走回家。
万石君在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去世。大儿子郎中令石建因悲哀思念而痛哭,以致手扶拐杖才能走路,过了一年多,石建也死了。万石君的子孙们都很孝顺,然而石建最突出,超过了万石君。
石建做郎中令时,一次书写奏章,奏章批复下来,石建再读时,非常惊恐地说道“写错了!‘马’字下面的四点和下曲的马尾应该五笔,现在才写四笔,少了一笔,皇帝会责怪我,我该死啊!”可见他为人的谨慎,即使对待其他的事也都像这样。
万石君的小儿子石庆做太仆,为皇帝驾车外出,皇帝问驾车的马有几匹,石庆用马鞭一一点数马匹后,才举手示意说:“六匹。”石庆在几个儿子中算是最简略疏粗的了,然而尚且如此小心谨慎。石庆做齐国的国相,齐国上下都敬慕他们的家风,所以不用发布政令齐国就非常安定,人们就为石庆立了“石相祠”。
武帝元狩元年(前122),皇帝确立太子,从群臣中挑选能够做太子老师的人,石庆从沛太守任上调为太子太傅,过了七年升任御史大夫。
武帝元鼎五年(前112)秋,丞相赵周有罪被罢官。皇帝发下诏书给御史大夫:“先帝很敬重万石君,他们的子孙都很孝顺,命令御史大夫石庆担任丞相,封为牧丘侯。”这时,汉朝正在南方诛讨南越,东越,在东方攻打朝鲜,在北方追逐匈奴,在西方征伐大宛,国家正值多事之时。加上皇帝巡视全国各地,修复上古的神庙,到泰山祭天,到梁父祭地,大兴礼乐。国家财政发生困难,皇帝就让桑弘羊等谋取财利,王温舒等实行苛峻的法律,使儿(ní,泥)宽等推尊儒学,他们都官至九卿,交替升迁当政,朝中大事不取决于丞相,丞相只是一味忠厚谨慎罢了。丞相在位九年,不能有任何匡正时局纠谏错误的言论,他曾想要惩治皇帝的近臣所忠,九卿咸宣的罪过,不仅不能使他们服罪,反而遭受了惩处,以米粟入官才得免罪。
汉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关东百姓有两百万人流离失所,没有户籍的有四十万人,公卿大臣商议请求皇帝迁徙流民到边疆去,以此来惩罚他们。皇帝认为丞相年老谨慎,不可能参与这种商议,就让他请假回家,而查办御史大夫以下商议提出这种请求的官吏。丞相因不能胜任职务而愧疚,就上书给皇帝说:“我石庆承蒙宠幸得以位居丞相,可是自己才能低劣不能辅佐陛下治理国家,以致城郊仓库空虚,百姓多流离失所,罪该处死,皇帝不忍心依法处治我,我愿归还丞相和侯爵的印信,请求告老还乡,给贤能的人让位。”皇帝说:“粮仓已经空虚,百姓贫困流离失所,而你却要请求迁徙他们,社会已经动荡不安了,社会的动荡使国家发生危机,在这种时候你却想辞去职位,你要把责难归结到谁身上呢?”用诏书责备石庆,石庆非常惭愧,才又重新处理政事。
石庆为人思虑细密,处事审慎拘谨,却没有什么高明的见解及为百姓说话的表现。从此又过了三年多,在太初二年(前103),丞相石庆去世,赐谥号为恬侯。石庆的次子名德,石庆喜爱器重他,皇帝让石德做石庆的继承人,承袭侯爵的爵位。后来做到了太常。因为触犯法律判处死刑,纳米粟入官赎罪后成了平民。石庆做丞相时,他的子孙中从小吏升到两千石职位的有十三人。等到石庆死后逐渐因不同罪名而被免职,孝顺谨慎的家风也更加衰落了。

建陵侯卫绾,是代郡大陵人。卫绾*在车上表演杂技而做了侍卫皇帝的郎官,侍奉文帝,由于不断立功依次升迁为中郎将,除了忠厚谨慎一无所长。景帝做太子时,他请皇帝身边的近臣饮宴,而卫绾借口生病不肯去。文帝临死时嘱咐景帝说:“卫绾是年高望重的人,你要好好对待他。”等到文帝死去,景帝即位,景帝一年多没责斥过卫绾,卫绾只是一天比一天更谨慎地尽责。
景帝有一次驾临上林苑,命令中郎将卫绾和自己共乘一辆车,回来后问卫绾:“知道你为什么能和我同乘一车吗?”卫绾说:“我从一个小小的车士幸运地因立功逐渐升为中郎将,我自己不知道这是什么缘故。”景帝又问:“我做太子时召请你参加宴饮,你不肯来,为什么呢?”回答说:“臣该死,那时实在生病了!”景帝赐给他一把剑。卫绾说:“先皇帝曾经赐给我总共六把剑,我不敢再接受陛下的赏赐。”景帝说:“剑是人们所喜爱之物,往往用来送人或交换他物,难道你能保存到现在吗?”卫绾说:“全都还在。”皇帝派人去取那六把剑,宝剑完好地在剑套中,不曾使用过。中郎将属下的郎官犯了错误,卫绾常常代他们受过,不和其他的人去争辩;有了功劳,常常谦让给他人。皇帝认为他品行方正,对自己忠诚没有杂念,就任命他做了河间王刘德的太傅。吴楚七国之乱时,皇帝任命卫绾做了将军,率领河间王的军队攻打吴楚叛军有功,任命他做了中尉。过了三年,因为战功,在景帝前元六年(前151)受封为建陵侯。
第二年,景帝废黜栗太子刘荣,杀了太子的舅父等人。景帝认为卫绾是忠厚的人,不忍心让他治理这件大案,就赐他休假回家。而让郅都逮捕审理栗氏族人。处理完这件案子,景帝任命胶东王刘彻做了太子,征召卫绾做太子太傅。又过较长时候,升迁为御史大夫。过了五年,代替桃侯刘舍做了丞相,在朝廷上只奏报职份内的事情。然而从他最初做官起直到他位列丞相,终究没有什么可称道或指责之处。皇帝认为他敦厚,可以辅佐少主,对他很尊重宠爱,赏赐的东西很多。
卫绾做丞相三年,景帝死,武帝即位。建元年间,因景帝卧病时,各官署的许多囚犯多是无辜受冤屈的人,他身为丞相,未能尽职尽责,被免去丞相官职。后来卫绾去世,儿子卫信承袭了建陵侯的爵位。后来因为上酎金不合规定而失去爵位。
塞侯直不疑是南阳人。他做郎官侍奉文帝。与他同住一室的人请假探家,误拿走他人的金子而去,过了些时候,金子的主人才发觉,就胡乱猜疑直不疑,直不疑向他道歉并承认了这件事,买金子偿还他。等到请假探家的人回来归还了金子,使那个先前丢失金子的人极为惭愧,因此人们称直不疑是个忠厚的人。文帝也称赞提拔了他,逐渐升至太中大夫。一次上朝廷见时,有人谗毁他说:“直不疑相貌很美,然而惟独没有办法处置他喜欢和嫂子私通的事啊!”直不疑听说后,说:“我是没有兄长的。”说过后他终究不再做其他辩解。
吴楚七国之乱时,直不疑以二千石的官职率兵攻打叛军。景帝后元年(143前),任命他做了御史大夫。景帝总结平定吴楚叛乱人的功劳时,封直不疑为塞侯。武帝建元年间,和丞相卫绾都因过失免去官职。
直不疑学习老子的学说。他治理每个地方时,担任官职都因循前任所为,唯恐人们知道他做官的事迹。他不喜欢树立自己的名声,被人称为长者。直不疑去世,儿子相如承袭侯爵之位。到孙子望时,由于进献酎金不合要求而失去侯爵之位。

郎中令周文,名仁,他的祖先原是任城人。凭借医术谒见天子。景帝做太子时,任命他做舍人,累积功劳逐渐提升,文帝时官至太中大夫。景帝刚继位,就任命周仁做了郎中令。
周仁为人深隐持重不泄露别人的话语,常常穿着破旧缀有补丁的衣服和能够吸附尿液的内裤,故意去做不洁净的事,使妃嫔不愿接近因此得到景帝宠爱。景帝进入寝宫和妃嫔淫亵戏耍时,周仁常在旁边。景帝死时,周仁还在做郎中令,可他始终无所进言。皇帝有时询问别人的情况,周仁总是说:“皇上亲自考察他吧。”然后也没有讲别人的什么坏话。因此景帝曾经一再驾临他的家,他家后来迁徙到阳陵。皇帝赏赐的东西很多,他却常常推让,不敢接受。诸侯百官赠送的东西,他始终没有接受。
汉武帝即位,认为他是先帝的大臣而尊重他。周仁因病免职朝廷让他享受每年二千石的俸禄返乡养老,他的子孙都做到了大官。

御史大夫张叔名欧,是安丘侯张说的庶子。文帝时以研究法家学说侍奉太子。尽管张欧研究法家学说,他却是个忠厚长者。景帝时很受尊重,常常位居九卿之列。到了武帝元朔四年(前125),韩安国被免职,皇帝任命张欧做了御史大夫。自从张欧做官以来,没有说过惩办人,专门以诚恳忠厚的态度做官。部属都认为他是忠厚的长者,也不敢过分地欺骗他。皇上把准备审理的案件交给他,有能够退回重审的就退回;不能退回重审的,因事不得已,就流泪而哭,亲自看着封好文书。他爱别人就是如此。
后来他年老病重,请求免去官职。天子也就颁布诏书,准许他的请求,按照上大夫的俸禄让他回乡养老。他住在阳陵。他的子孙都做到了大官。

太史公说:孔子曾经有过这样一句话:“君子要言语迟钝而做事敏捷”,这句话说的是万石君、建陵侯和张叔吧!因此他们做事不峻急却能使事情成功,措施不严厉而能使社会安定。塞侯直不疑过于巧诈,而周文失于卑恭谄媚,君子讥讽他们,因为他们形近谄佞。但他们也可算是行为敦厚的君子了。参考资料:【易文言-古文,文言文在线翻译网站|文言文大全|古文观止】
(对不起,从别的地方复制过来的,不是自己翻译的。)

『拾』 文言文翻译!急!!!!!!!!!!!!!

万石君,名奋,其父赵人也,姓石氏。赵亡,徙居温。高祖东击项籍,过河内,时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琴。”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力。”於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受书谒,徙其家长安中戚里,以姊为美人故也。其官至孝文时,积功劳至大中大夫。无文学,恭谨无与比。
文帝时,东阳侯张相如为太子太傅,免。选可为傅者,皆推奋,奋为太子太傅。及孝景即位,以为九卿;迫近,惮之,徙奋为诸侯相。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 ,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官皆至二千石。於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号奋为万石君。
孝景帝季年,万石君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万石君必下车趋,见路马必式焉。子孙为小吏,来归谒,万石君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僮仆??如也,唯谨。上时赐食於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其执丧,哀戚甚悼。子孙遵教,亦如之。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
……
建老白首,万石君尚无恙。建为郎中令,每五日洗沐归谒亲,入子舍,窃问侍者,取亲中裙厕牏,身自浣涤,复与侍者,不敢令万石君知,以为常。建为郎中令,事有可言,屏人恣言,极切;至廷见,如不能言者。是以上乃亲尊礼之。
万石君徙居陵里。内史庆醉归,入外门不下车。万石君闻之,不食。庆恐,肉袒请罪,不许。举宗及兄建肉袒,万石君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乃谢罢庆。庆及诸子弟入里门,趋至家。
万石君以元朔五年中卒。
翻译
万石君,名叫奋,他的父亲是赵国人,姓石。赵国灭亡,迁徙到温城居住。(汉)高祖向东进击项籍,经过河内,当时石奋十五岁,做小吏,侍奉高祖。高祖和他谈话,喜爱他恭敬(的态度),问他说:“你家里有些什么人?”(石奋)回答说:“我只有母亲,不幸失明。家里很贫穷。还有个姐姐,会弹琴。”高祖说:“你能跟从我吗?”(石奋)说:“愿竭尽全力侍奉。”于是高祖召他的姐姐入宫做美人,封石奋为中涓,受理大臣进献的文书和谒见之事。(石奋)把他的家迁徙到长安城内的中戚里,这是因为他的姐姐做了美人的缘故。他的官位到孝文帝时,累积功劳升至大中大夫。(他)没有文学才能,为人谦恭谨慎,无人可及。
文帝时,东阳侯张相如做太子太傅,免职。文帝征征选可以做太傅的人,(大家)都推举石奋,石奋做了太子太傅。等到孝景帝即位,使他官居九卿之位;因为他常在皇上身边,过于恭敬谨慎,景帝很惧怕他,调派他做了诸侯的相。石奋的长子建、次子甲、三子乙、四子庆,都因品行驯良、孝顺严谨,做到二千石的官位。于是景帝说:“石君和他的四个儿子都是二千石的官,做为大臣的尊贵荣光耀,竟然集中到他们一家。”于是称呼石奋为“万石君”。
孝景帝末年,万石君回到家中养老,享受上大夫的俸禄,朝廷按年节举行盛大朝拜典礼时,他都做为大臣参加。经过皇宫门楼时,万石君必定下车小步疾走;看见君王的车驾,必定手按车轼行礼。他的子孙辈做小吏,归家拜谒,万石君必定穿着朝服接见他们,不直呼他们的名字。子孙(中有人)犯了错误,(万石君)并不责怪他们,而是坐到侧旁的座位上,对着餐桌不肯吃饭。然后其他子孙纷纷责备(犯错误的人),再通过族中长辈求情,本人则袒露脊背,诚恳地认错道歉,表示改正错误,万石君才答应他们的请求。如果有年龄稍长的子孙在旁边,即使是平日闲居,他也必定戴着帽子,显出庄重平和的样子。他们家中的僮仆也都声调和悦,恭敬谨慎。皇上不时派人到他家中赏赐食物,万石君必定跪拜叩头,俯身低头进食,就像在皇上面前一样。他办理丧事时,哀痛忧戚,极度悲伤。子孙遵从教导,也像他那样做。万石君家因为孝顺恭谨而闻名于郡国之中,即使齐、鲁那些品行质朴的儒生,都自认为赶不上万石君。
……
石建年老发白,万石君还康健无恙。石建做郎中令,每五天休假一天,归家拜谒父亲。先进入仆人的小屋,偷偷向万石君的侍者询问父亲的情况,取来父亲的内衣,躲在门外的水沟边亲自洗涤,再交给侍者,不敢让万石君知道,这是经常的事。石建做郎中令,如果事情有可说之处,就屏退旁人恣意畅言,极为肯切;等到在朝廷参见皇上,则像是不善言谈的人。因此皇上亲自对他表示尊敬和礼遇。
万石君迁徙到(茂陵县的)陵里居住。担任内史的儿子石庆酒醉归来,进入里巷的大门还不下车。万石君听说这件事,不肯吃饭。石庆很惶恐,袒露脊背请罪,万石君不肯原谅他。整个宗族的人以及他的兄长石建也都袒露脊背请求恕罪,万石君责备说:“内史是贵人,进入乡里,乡里的长辈都忙着躲避,内史却坐在车中,若无其事,他这是罪有应得!”说完就喝令石庆走开。从此以后,石庆和其他子弟进入里巷大门,都下车小步疾走,回到家中。
万石君卒于元朔五年。

阅读全文

与石庆很孝顺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体检白球比值偏高是什么意思 浏览:394
九阳养生锅多少钱一个 浏览:226
哪里能做最全面的体检 浏览:825
毕业后养老保险可以补缴吗 浏览:162
德阳农村60岁养老金领取 浏览:31
如何引导老人养生 浏览:393
大化养生会所哪里好 浏览:562
国企女职工2020年退休年龄 浏览:487
中国城市老年人的活动空间 浏览:977
女职工管理岗退休新规 浏览:137
老年人经常干结怎么办 浏览:651
老年人严重缺钾症状 浏览:446
退休人员解除劳动务合同证明 浏览:762
16岁少女强奸80岁老汉 浏览:92
征兵体检腿盘筋淘汰怎么办 浏览:334
中医养生最怕哪些行为 浏览:631
评选孝敬老人标题 浏览:947
最低工资和退休工资是多少 浏览:53
父母不让登记怎么办 浏览:738
体检完体检报告多久出来 浏览: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