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请列举两条我国传统文化中尊老敬老的名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5、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尊老爱幼能使家庭更加和睦
1、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2、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康德)
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
4、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谚语)
5、我望着摇篮,我的儿子在成长,我没有休息的权利!(何塞·马蒂)
尊老爱幼能体现出个人的品德
1、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2、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戴维·德克尔)
3、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俗语)
4、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5、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茹贝尔)
尊老爱幼重在关爱
1、必须拿出父母全部的爱、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养出伟大的人来。(马卡连柯)
2、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马卡连柯)
3、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俗语)
4、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时也没有人来扶助。(印度谚语)
5、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马卡连柯)
尊老爱幼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1、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2、莫把心爱的儿子留在你身边,放他出外锻炼才会名满天下。(泰国谚语)
3、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马克思)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5、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康熙)
B. 关于“廉”文化的古代名言格言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一身正气为人师,两袖清风能生威
公生明,明生廉;廉生威,威兴业
C. 与和文化有关的名言警句
1、文化不能从上向下压,因为它应该是从下面高涨起来的。——里德
专
2、文属化的进步乃是历史的规律。——约翰·赫尔达
3、文化的视野超越机械,文化仇恨着仇恨;文化有一个伟大的激情,追求和美与光明的激情。——马大·安诺德
4、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爱默生
5、文化是,或者说应该是,对完美的研究和追求;而文化所追求的完美以美与智为主要品质。——阿诺德
6、文化虽然不像文明那样具有地区的广泛性,但是,它相应地和各个国家的每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具有更深刻的联系。——森谷正规
7、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毛泽东
8、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经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垢政治和经济。——毛泽东
9、有如语言之于批评家,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文化就是指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爱献生
10、在这富有历史背景、富有高度私人秘密性的社会,人类的文化应是多彩多姿的。——黑塞
D. 溯源“和”文化:请你根据积累列举一则与“和”文化有关的古代名言
和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中国历来就强调以和为贵的思想,强调和而不同。
E. 1.有没有能表达“人尽其才”的意思名人名言或古文诗句什么的,比较有文化底蕴的说法。
马说,韩愈。复人尽其制才,物尽其用。
马说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F. 关于诚信的古典文化得诗句或名言
1-- 民无信不立。 ——孔子
2-- 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3-- 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瑄
4-- 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5-- 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
6-- 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7--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8-- 祸莫大于无信——傅玄
9--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10-- 信不足,安有信——《管子》
11--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12--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13--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14--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15-- 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16--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 ——卢照龄
17--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18--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19-- 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准南子》
20--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21-- 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22-- 进学不诚则学杂,处事不诚则事败,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程颢、程颐《二程集·论学篇》
23-- 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论语·子路》
24--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战国思想家
25-- 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韩非,战国哲学家、教育家
26--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屈原,战国诗人
27--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周,战国哲学家
28-- 人背信则名不达。 ——刘向,汉朝经学家
29-- 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韩婴,汉朝诗论家
30-- 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畅泉,晋朝隐士
31--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宋朝哲学家
32-- 多虚不如少实。 ——陈甫,宋朝哲学家
33-- 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杨简,宋朝学者
G. 文化对人影响的成语,名言,古句和诗词
腹有诗书气自华
H. 摘抄关于“人和”文化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爱默生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在这富有历史背景、富有高度私人秘密性的社会,人类的文化应是多彩多姿的。——黑塞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经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垢政治和经济。——毛泽东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毛泽东
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中国的长斯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毛泽东
所谓文化,比起文明开化往往不过是掩蔽蒙昧无知的最后一层裱糊板。——马洛利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克服民族性是文化的胜利。——爱献生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王勃《上刘右相书》
文化的视野超越机械,文化仇恨着仇恨;文化有一个伟大的激情,追求和美与光明的激情。——马大·安诺德
任何一个文化的轮廓,在不同的人的眼里看来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图景。——雅各布。布克哈特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I. 古巷履痕中古巷文化的名人名言
古巷屣痕,听到的是顺应天然的清静安详,看到的是舒适平和的松弛自由,也许这就是扬州古巷文化的内核吧。
文章的最后这一段话,我觉得就是本文关于古巷文化最有意义的名人名言
J. 关于中国古代礼仪文明的名言警句
1、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爱默生
2、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3、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4、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莎士比亚
5、无礼是无知的私生子。——巴特勒
6、利益,是聪明人想出来的与愚人保持距离的一种策略。——爱默生
7、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9、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10、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 李白
11、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12、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周恩来
13、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 郭沫若
14、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 德谟克利特
15、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 高尔基
16、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 契诃夫
17、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 马克思
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
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素养、更是国家的脸面。所以,我们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就更应该用文明的行为举止,合理的礼仪来待人接客。这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