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三德与个人品德是什么关系
(一)以“礼”为核心的社会公德建设: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我们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
(二)以“诚”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建设: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我们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
(三)以“爱”为核心的家庭美德建设: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我们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庭美德。就是要尊敬孝顺老人,抚育培养子女,坚决反对虐待、遗弃老人和儿童的不道德行为。
男女平等,是指男女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以及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和履行同等的义务。
夫妻和睦,就是夫妻之间应平等互助、互敬互爱,培养、保持爱情,提高生活的质量。
勤俭持家,就是把勤俭节约引入家庭生活,即要努力劳作、不怕辛苦,从家庭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量入为出、合理消费。
邻里团结,就是邻里之间主动关心、互相帮助,相互体谅、以礼待人,多为邻居着想,不干扰他人的正常生活。
⑵ 如何孝敬老人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敬老人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子女应尽的义务。 |
能够孝敬老人,有机会孝敬老人也是种福。无论你穷也罢,富也罢,只要用心去感受,你会真实而美丽地发现:孝敬老人其实是一种永不磨灭的幸福和感动。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的珍惜这幸福,不要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在”,再后悔莫及。
孝敬老人也就是在好好对待自己。古人云,我孝于亲,子还孝 x b22 :
于我。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孝敬老人,那么在他的身教之下,他的儿女会对他孝敬吗?
孝敬老人也是社会公德,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就是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历史上关于孝敬老人的诗歌也有很多。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孝敬老人呢?有些人认为让老人过衣食无忧的生活就是孝顺。我觉得应该听从长辈的教诲,不应随便顶撞,有不同想法应讲道理;严格要求自己,体谅长辈的艰辛,尽可能少让长辈为自己操心;还应该为父母分忧解难,在父母生病时,在父母有困难时,尽力去关心照顾父母、协助父母;更应该刻苦学习,努力求知,让父母少为自己的学习担忧。
总之,真正的孝心要体现在言行上。“百善孝为先”一个不懂得孝敬老人的人,谁相信他将来会是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呢?
⑶ 我们应当孝敬父母是因为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吗
人之立身,所贵者在德,在我们当今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形势下,发扬助人为乐,专扶贫助困,爱属护公物,保护环境的社会公德更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家庭意义上看,“孝”体现为对父母绝对权威的顺从;从社会意义上看,“孝”即对统治者的敬畏和基于敬畏的绝对服从。
表面上看社会小单元的家庭以“孝顺”、“孝敬”为指导思想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是善的。人如果能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情况是很少有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从来没有。
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私的人,从我们尚在襁褓到咿呀学语再到长大成人,是父母用他们的爱将我们抚养成人,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为了我们所拥有的现在。父母,付出了他们的时间精力他们的一切,乌鸦尚知反哺
更要善待自己的父母,父母曾用他们大半辈子的积蓄,在大城市安个家,父母老了我们可以给父母买套房,或者给老家重新装修来尽孝心,让他们安享晚年,买房或者精装修老房子
孝心最不能等,因为父母正在一天天老去。善待父母,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每个人都终将老去,可是孝道会成为家风代代相传。
⑷ 孝顺是职业道德之一吗
不是。
孝顺是家庭美德,不属于职业道德。
道德规范在中国已经系统化、精炼化,专熟属记这些规范,不但有助于应对一些重要的考试(考核),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我们立身做人。
①个人品德(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②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③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④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⑸ 请同学们公德与人品以及如何孝敬长辈、如何处理邻里关系谈谈看法
我们要遵守社会公德,弘扬传统美德。要做到孝老敬亲,尊老敬老爱老。也就是说我们要孝敬自己的长辈,在邻里之间和睦相处。
⑹ 关于孝道的文字
所谓孝道文化,就是关于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一种文化传统。 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赡养老人,为父母长辈养老送终等等。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我国孝道文化包括敬养父母、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是一个由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延展攀高的多元文化体系。人间有三大真情:亲情、友情、爱情。如今,亲情缺认、友情缺位、爱情缺真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在亲情方面出现的“六亲不认”的不孝与不感恩现象导致的问题已构成社会问题,影响了人际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建设的进程与质量。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的最基本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传统美德形成的基础,也是政治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基本元素,也是当今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所以,给予我国孝道文化以科学和现代的诠释,对当下公民教育大有裨益。
⑺ 关于自我反省孝心公德心的有关作文
1、反省公德心
公路上,寒风呼呼地吹着,车站上站满了人,人们都想早点上车,因为实在是太冷了。在‘母子上车处’前站着几个人高马大的人。他们难道一点儿没看见在他们的前面有一个瘦弱的母亲抱着一个刚满月的婴儿吗?难道他们没看见那几个字吗?难道他们不识字吗?不!不是的!他们个个穿的衣冠楚楚怎么可能不识字呢?只不过是因为他们没公德心罢了!他们只顾自己吃饱穿暖一点也不管别人。
看到这里我不由的想起上一次我们坐公交车时发生的事了:一位孕妇上了车可是没人给这位孕妇让座明明有些座位上标明了“老弱孕残”专坐。那写字那么大难道他们都没看见吗?不!是他们坐位上粘了502吗?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公德心!就这样那位孕妇就在一开一停一刹车的车上站着。人们若视无睹没有人让座。最后一位七八十岁的老爷爷站起来准备给孕妇让座,可老爷爷一站起来时,一位律师模样的人就立马坐了下去。闭着眼睛假装睡觉……孕妇和老爷爷只好站着…再看那律师…唉... 再看看那一车人,他们虽然看见了,可是因为和自己没关系所以理都不理。
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不是一两件了,而是随处可见了。因为我们是炎黄子孙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改变这种现象,改变这种现象我们是义不容辞。
“假文盲”他们比文盲更可耻,文盲他们虽然不识字,但他们有一颗火热而富有激情的心,而假文盲也就是一些有知识的人,有学历的人他们的心反而更冰冷!他们反而更没有公德心!处处只为自己着想。
难道生活中没有人会为他人着想吗?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世间将只增加几颗冰凉而无情的心那么人与人将变得……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有一堵冰冷的墙,只有多为他人想想那世间才会变的更多彩,更绚丽。
2、反省孝心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所以,心中有孝,才能感悟充满孝心的世界,心存感恩,才能体验生活给予我们的一切;孝心——不一定非得是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激之心;从我出生以来,每时每刻都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中,同时,我也学会了关爱,做有孝心的孩子。
一天,我放学回家,刚进门,就听见妈妈在呻吟,咦?妈妈怎么没去上班?我感觉不妙,奔进卧室,只见妈妈脸色苍白地躺在床上,此刻,我眼睛充满泪花,妈妈微笑着说:“没事,先做作业吧”,“妈,怎么会没事呀,吃药没有?”,“待会吃”我学着平时妈妈的样子,用手摸妈妈的额头,啊!好烫呀!我非常果断的说:“不行,让我来吧!”可是,我的脑海一片空白,该怎么办呢? 突然,我想到以前我发烧的情景,于是,我跑到洗手间,用水把毛巾浸湿,拧干放在妈妈的额头上,并把温度计放在妈妈的腋下,忙完一切,我坐在床边问妈妈病情,妈把妈撑起笑着说:“好多了,去学习吧,”但是,此刻我心里涌起一股力量和责任,必须坚守在妈妈的身边。
在等待漫长的十分后,我一看体温计,妈呀!三十九度!我赶紧在药箱里翻出几瓶退烧药,认真地看着说明书,上面写着“饭后服用”,于是我决定先给妈妈做饭。妈妈曾在我发烧是,给我做了面汤,并告诉我,发烧喝面汤比较好。好!就决定做面汤,并在汤里下了一个荷包蛋,面汤的香味扑鼻而来,这时,我的肚子开始抗议了,但我忍住饥饿把面汤端到妈妈面前对妈妈说 “妈,先喝碗面汤吧.”妈妈激动的点点头,我看了鼻子一酸,心里十分难过,愧疚,我知道,这是由于我平时不懂得关心孝敬而这次让妈妈十分感动.以前把妈妈的爱当作是理所当然的,想想看,我真不应该.我默默的想着.轻轻地舀了一勺汤,用嘴轻轻地吹了几下,感觉不烫时,才喂给妈妈喝.妈妈平时就是这样照顾我的.妈妈服了药睡下后,我一直守在妈妈的身边,给妈妈换毛巾.渐渐的妈妈的烧退了,我这才想起作业还没写,便赶紧去写作业……
第二天我一早起来,就来到妈妈的屋里,问她怎么样了.她说好了,她和爸爸不停地夸我: “我们的孩子长大了,回照顾妈妈了,真是个有孝心的孩子.”我听了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孝”让我真切的体会到亲情的温暖,奉献的伟大.同时,我也了解 “孝”的真正含义—— 其实就是发自内心的关爱!
⑻ 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类;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类;尊敬师长、孝敬父母、遵守社会公德类以及文明礼仪类等
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类;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类;尊敬师长、孝敬父母、遵守社会公德类以及文明礼仪类等 童谣 1、做早操 早上空气真叫好, 我们都来做早操。 伸伸臂,弯弯腰, 踢踢腿,蹦蹦跳, 天天锻炼身体好。 2、饭前要洗手 小脸盆,水清请, 小朋友们笑盈盈, 小手儿,伸出来, 洗一洗,白又净, 吃饭前,先洗手, 讲卫生,不得病。 3、小手绢 小手绢,四方方, 天天带在我身上。 又擦鼻涕又擦汗, 干干净净真好看。 4、搬鸡蛋 小老鼠,搬鸡蛋, 鸡蛋太大怎么办? 一只老鼠地上躺, 紧紧抱住大鸡蛋。 一只老鼠拉尾巴, 拉呀拉呀拉回家。 5、小松鼠 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老虎, 老虎找不着, 找到小松鼠。 松鼠有几个, 让我数一数。 数来又数去, 一二三四五。 6、大骆驼 骆驼骆驼志气大, 风吹日晒都不怕。 走沙漠,运盐巴, 再苦再累不讲话。 7、小白兔, 小白兔,白又白, 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爱吃菜, 蹦蹦跳跳真可爱。 8、螳螂 螳螂哥,螳螂哥, 肚儿大,吃得多。 飞飞能把粉蝶捕, 跳跳能把蝗虫捉。 两把大刀舞起来, 一只害虫不放过。 9、大蜻蜓 大蜻蜓,绿眼睛, 一对眼睛亮晶晶, 飞一飞,停一停, 飞来飞去捉蚊蝇。 10、小鸭子 小鸭子,一身黄, 扁扁嘴巴红脚掌。 嘎嘎嘎嘎高声唱, 一摇一摆下池塘。 11、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 天天早起练身体。 你拍二,我拍二, 天天都要带手绢。 你拍三,我拍三, 洗澡以后换衬衫。 你拍四,我拍四, 消灭苍蝇和蚊子。 你拍五,我拍五, 有痰不要随地吐。 你拍六,我拍六, 瓜皮果核不乱丢。 你拍七,我拍七, 吃饭细嚼别着急。 你拍八,我拍八, 勤剪指甲常刷牙。 你拍九,我拍九, 吃饭以前要洗手。 你拍十,我拍十, 脏的东西不要吃。 12 、小螃蟹 小螃蟹,真骄傲, 横着身子到处跑, 吓跑鱼,撞倒虾, 一点也不懂礼貌。 13 、庆六一 儿童节,是六一, 小朋友们真欢喜。 又唱歌来又跳舞, 高高兴兴庆六一。 14、花猫照镜子 小花猫,喵喵叫, 不洗脸,把镜照, 左边照,右边照, 埋怨镜子脏, 气得胡子翘。 15、蚂蚁搬虫虫 小蚂蚁,搬虫虫, 一个搬,搬不动, 两个搬,掀条缝, 三个搬,动一动, 四个五个六七个, 大家一起搬进洞。 16、小青蛙 小青蛙,呱呱呱, 水里游,岸上爬, 吃害虫,保庄稼, 人人都要保护它。 17、花儿好看我不摘 公园里,花儿开, 红的红,白的白, 花儿好看我不摘, 人人都说我真乖。 18 、红绿灯 大马路,宽又宽, 警察叔叔站中间, 红灯亮,停一停, 绿灯亮,往前行。 19 、七个果果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六五四三二一。 七个阿姨来摘果, 七个篮子手中提。 七个果子摆七样, 苹果、桃儿、石榴、 柿子、李子、栗子、梨。 20、睡午觉 枕头放放平, 花被盖盖好。 小枕头,小花被, 跟我一起睡午觉, 看谁先睡着。 21 、吃荸荠 荸荠有皮, 皮上有泥。 洗掉荸荠皮上的泥, 削去荸荠外面的皮, 荸荠没了皮和泥, 干干净净吃荸荠。 22 、小云骑牛去打油 小云骑牛去打油, 遇着小友踢皮球, 皮球飞来吓了牛, 摔下小云撒了油。 23 、盆和瓶 车上有个盆, 盆里有个瓶, 乒乒乒, 乓乓乓, 不知是瓶碰盆, 还是盆碰瓶。 28、妞妞和牛牛 妞妞不爱吃肉,不爱吃豆, 吃饭发愁,越来越瘦; 牛牛又爱吃肉,又爱吃豆, 吃饭不愁,壮得像牛。 你是学妞妞, 还是学牛牛? 29 、扁担长板凳宽 扁担长,板凳宽, 扁担绑在板凳上, 板凳偏要绑在板凳上。 也不知扁担绑在了板凳上, 还是板凳绑在了扁担上。 30 、凤凰山上凤凰台 凤凰山上凤花香, 凤凰台上落凤凰, 红凤凰,粉凤凰, 粉红凤凰黄凤凰。 31、一面小花鼓 一面小花鼓, 鼓上画老虎, 小槌敲破鼓, 妈妈用布补, 不知是布补鼓, 还是布补虎? 24、小脏手,长指甲 指甲长长不剪掉, 又像小猫又像豹, 小手伸给奶奶瞧, 奶奶见了吓一跳。 25、老虎学爬树 小松鼠,教老虎, 学什么?学爬树。 记得教上树, 忘了教下树, 害得老虎下不了树, 抱紧树干大声哭。 26、红气球,绿气球 红气球,绿气球, 长长尾巴圆圆头, 好像只只花蝌蚪, 跟着个个小朋友, 小朋友,一松手, 蝌蚪就向天空走。 27、碰碰车,车碰碰 碰碰车,车碰碰, 坐着朋朋和平平。 平平开车碰平平, 朋朋开车碰平平。 不知是朋朋碰平平, 还是平平碰朋朋。 32、白石搭白塔 白石白又滑, 搬来白石搭白塔。 白石搭白塔, 白塔白石搭。 搭好白石塔, 白塔白又滑。 33、老虎和灰兔 坡上有只大老虎, 坡下有只小灰兔; 老虎饿肚肚, 想吃灰兔兔, 虎追兔,兔躲虎, 老虎满坡找灰兔; 兔钻窝,虎扑兔, 刺儿扎痛虎屁股。 气坏了老虎, 乐坏了兔; 饿虎肚里咕咕咕, 窝里笑坏了小灰兔。 34、小耗子 小耗子儿, 上灯台, 偷油吃, 下不来, 吱吱吱吱叫奶奶, 奶奶不肯来, 叽里咕噜滚下来。 35、小良赶着一群羊 小良赶着一群羊, 老到山上遇到狼, 狼要吃羊羊躲狼, 小量救羊打跑狼。 36、学扣扣 小牛学扣扣, 用手使劲揪; 小柳学扣扣, 用手来回抠; 小妞学扣扣, 对准扣眼扣。 小牛、小柳和妞妞, 谁学会了扣纽扣? 37、一位爷爷他姓顾 一位爷爷他姓顾, 上街打醋又买布。 买了布,打了醋, 回头看见鹰抓兔。 放下布,搁下醋, 上前去追鹰和兔。 飞了鹰,跑了兔, 打翻醋,醋湿布。 38、毛毛和涛涛 毛毛和涛涛,跳高又赛跑, 毛毛跳不过涛涛, 涛涛跑不过毛毛。 毛毛起得早, 教涛涛练跑, 涛涛起得早, 教毛毛跳高。 毛毛学会了跳高, 涛逃学会了赛跑。 38、金瓜瓜,银瓜瓜 金瓜瓜,银瓜瓜, 村里瓜棚结瓜瓜, 瓜瓜落下来, 打着小娃娃。 娃娃急得叫妈妈, 妈妈急得抱娃娃, 娃娃怪瓜瓜, 瓜瓜笑娃娃。 39、啄木鸟 啄木鸟, 啄木鸟, 会听诊, 会开刀, 治病不要钱, 只收虫一条。 40、雪娃娃 门口有个雪娃娃, 张着嘴巴不说话。 我拿苹果去喂它, 叫它不要想妈妈。 41、小雨点 小雨点,沙沙沙, 落在小河里, 青蛙乐得呱呱呱; 小雨点,沙沙沙, 落在大树上, 大树乐得冒嫩芽; 小雨点 ,沙沙沙, 落在马路上, 鞋子啪叽啪叽啪…… 42、小雪人 小雪人,白又胖, 大眼睛,红鼻头, 头上戴顶歪歪帽, 花花围巾套脖上, 哎呀呀, 萝卜头没有了,哪去了, 准是淘气的小白兔, 咬了一口逃跑了。 43、三只猫咪 三只猫咪一起玩, 欢欢喜喜捏面团。 大姐捏的小汤圆, 二姐捏的大鸭蛋。 小小三姐最能干, 捏个老鼠当晚饭。 44、小鸵鸟 小鸵鸟,脾气怪, 奶奶喊他他不睬。 脑袋钻进沙堆里, 嘴里喊着: “我不在! ” 45、高高山上一头牛 高高山上一头牛, 两个犄角一个头, 四个蹄子分八瓣, 尾巴长在身后头。 46、小羊小 小羊小, 吃青草, 吃了青草长羊毛。 羊毛白, 羊毛长, 打毛线织衣裳。 47、鹅大哥 鹅大哥, 鹅大哥, 红帽子,白围脖, “哦呜、哦呜”上山坡。 我要问问你,唱的什么歌? 48、雁 雁雁,雁雁排成队, 后头跟个小妹妹。 雁哥哥,慢点飞, 雁妹妹,快点追, 大家团结紧, 谁也不掉队。 49、小燕子 小燕子,真灵巧, 身上带把小剪刀; 上天剪云朵, 下河剪水波; 剪根树根当枕头, 剪块泥巴搭窝窝。 50、虫儿的歌 什么虫儿嗡嗡嗡? 什么虫儿提灯笼? 什么虫儿爱跳舞? 什么虫儿吃害虫? 蜜蜂飞来嗡嗡嗡, 萤火虫儿提灯笼, 花儿蝴蝶爱跳舞, 蜻蜓最爱吃害虫。 51、数蛤蟆 一个蛤蟆一张嘴, 两只眼睛四条腿, 扑通一声跳下水。 两个蛤蟆两张嘴, 四只眼睛八条腿, 扑通扑通跳下水。 52、数数几条腿 大黑鸡,两条腿, 小黄牛,四条腿, 蜻蜓六条腿, 螃蟹八条腿, 蚯蚓、鳝鱼没有腿。 53、摇摇摇 摇摇摇, 摇到外婆桥。 外婆叫我好宝宝, 糖一包,果一包, 少吃滋味多, 多吃滋味少。 54、月亮歌 初一一条线, 初二看得见, 初三初四像娥眉, 十五十六圆又圆。 55 、雨儿雨儿下 雨儿雨儿下, 庄稼笑哈哈, 麦子长高了, 麦粒拳头大; 磨成面,用车拉, 烙个油饼车轱辘大。 56、两只萤火虫 两只萤火虫, 出门找外公。 飞到西,飞到东, 一头飞进草丛中。 一个说: ‘我要歇歇脚。 “ 一个说: “我要睡一觉。 ” 两只萤火虫, 睡到东方红。 外公找不到, 恨得气冲冲, 只怨自己是懒虫。 57、萝卜白菜 红萝卜,大白菜, 红的红来白的白, 吃萝卜,吃白菜, 圆圆的脸儿真可爱。 58、小木盆 小木盆, 圆又圆, 坐上木盆下东淀, 打了莲蓬一串串, 剥莲子儿, 做香饭, 先给爹娘敬一碗。 59、种西瓜 小小孩, 上南洼, 刨个坑儿种西瓜。 先长叶, 后开花, 结个西瓜圆又大, 乐得小孩笑哈哈。 60、剪纸歌 小娇娇,手儿巧。 拿剪刀,铰呀铰。 铰只狗,铰只猫, 铰麻雀,喳喳叫。 61、小板凳 小板凳,你莫歪, 让我爷爷坐下来。 我帮爷爷捶捶背, 爷爷说我好乖乖。 62、漱口 小花杯,装清水, “咕噜咕噜”漱漱嘴。 要想牙齿好, 吃过东西快漱嘴。 63、洗手帕 小手帕,印花花, 哪儿脏了擦一擦。 擦脏了, 泡水里, 自己动手洗一洗。 64、从小锻炼身体好 花花绳绳一条条 大家比赛把绳跳, 单脚、双脚, 翻花、双摇, 花样多来姿势巧, 从小锻炼身体好。 65、幼儿园像我家 幼儿园像我家, 老师爱我我爱她。 老师夸我好宝宝, 我说老师像妈妈。 66、小熊过桥 小熊小熊来过桥, 走到桥边瞧一瞧, 山羊公公走来了, “山羊公公您先行! ” 小熊真是有礼貌。 67、人有两件宝 人有两件宝, 双手和大脑, 双手能劳动, 大脑能思考。 68、多吃蔬菜身体好 大萝卜,水灵灵, 小白菜,绿莹莹, 西红柿像灯笼, 黄瓜一咬脆生生, 多吃蔬菜身体好, 壮壮实实少生病。 69、别咬手指头 有的小朋友, 爱咬手指头, 细菌从口入, 得病全家愁。 70、爱护动物要做到 动物园,好热闹, 狮子吼,猴子跳, 不投食,不恐吓, 爱护动物要做到。 71、小白兔 小白兔,白又白, 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爱吃菜, 蹦蹦跳跳真可爱。 72、小肥猪 小肥猪,胖乎乎, 吃饱饭,睡呼呼。 73、小山羊 小山羊,咩咩叫, 上山坡,吃青草。 草儿长得好, 羊儿吃得饱。 74、懒孩子和大傻子 穿衣要人系扣子, 下床要人提鞋子, 洗脸要人端盆子, 漱口要人送杯子, 吃饭要人递筷子, 写字要人搬椅子, 大便要人提裤子, 睡觉要人铺被子, 小时是个懒孩子, 长大是个大傻子。 75、瓜 黄瓜脆,丝瓜长, 西瓜甜,冬瓜胖, 菜瓜甜瓜和南瓜, 一个一个有营养。 冬春种下一棵秧, 夏天瓜儿满园香。 76 、小蜜蜂 小蜜蜂,嗡嗡嗡, 飞到西,飞到东, 传花粉,采花蜜, 我们学它爱劳动。 77、小蜻蜓 小蜻蜓,纱翅膀, 飞来飞去捉虫忙, 低飞雨,高飞晴, 气象预报它最棒
⑼ 爱心孝心公德心的作文
1、反省公德心
公路上,寒风呼呼地吹着,车站上站满了人,人们都想早点上车,因为实在是太冷了.在‘母子上车处’前站着几个人高马大的人.他们难道一点儿没看见在他们的前面有一个瘦弱的母亲抱着一个刚满月的婴儿吗?难道他们没看见那几个字吗?难道他们不识字吗?不!不是的!他们个个穿的衣冠楚楚怎么可能不识字呢?只不过是因为他们没公德心罢了!他们只顾自己吃饱穿暖一点也不管别人.
看到这里我不由的想起上一次我们坐公交车时发生的事了:一位孕妇上了车可是没人给这位孕妇让座明明有些座位上标明了“老弱孕残”专坐.那写字那么大难道他们都没看见吗?不!是他们坐位上粘了502吗?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公德心!就这样那位孕妇就在一开一停一刹车的车上站着.人们若视无睹没有人让座.最后一位七八十岁的老爷爷站起来准备给孕妇让座,可老爷爷一站起来时,一位律师模样的人就立马坐了下去.闭着眼睛假装睡觉……孕妇和老爷爷只好站着…再看那律师…唉...再看看那一车人,他们虽然看见了,可是因为和自己没关系所以理都不理.
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不是一两件了,而是随处可见了.因为我们是炎黄子孙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改变这种现象,改变这种现象我们是义不容辞.
“假文盲”他们比文盲更可耻,文盲他们虽然不识字,但他们有一颗火热而富有激情的心,而假文盲也就是一些有知识的人,有学历的人他们的心反而更冰冷!他们反而更没有公德心!处处只为自己着想.
难道生活中没有人会为他人着想吗?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世间将只增加几颗冰凉而无情的心那么人与人将变得……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有一堵冰冷的墙,只有多为他人想想那世间才会变的更多彩,更绚丽.
2、反省孝心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所以,心中有孝,才能感悟充满孝心的世界,心存感恩,才能体验生活给予我们的一切;孝心——不一定非得是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激之心;从我出生以来,每时每刻都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中,同时,我也学会了关爱,做有孝心的孩子.
一天,我放学回家,刚进门,就听见妈妈在呻吟,妈妈怎么没去上班?我感觉不妙,奔进卧室,只见妈妈脸色苍白地躺在床上,此刻,我眼睛充满泪花,妈妈微笑着说:“没事,先做作业吧”,“妈,怎么会没事呀,吃药没有?”,“待会吃”我学着平时妈妈的样子,用手摸妈妈的额头,啊!好烫呀!我非常果断的说:“不行,让我来吧!”可是,我的脑海一片空白,该怎么办呢?突然,我想到以前我发烧的情景,于是,我跑到洗手间,用水把毛巾浸湿,拧干放在妈妈的额头上,并把温度计放在妈妈的腋下,忙完一切,我坐在床边问妈妈病情,妈把妈撑起笑着说:“好多了,去学习吧,”但是,此刻我心里涌起一股力量和责任,必须坚守在妈妈的身边.
在等待漫长的十分后,我一看体温计,妈呀!三十九度!我赶紧在药箱里翻出几瓶退烧药,认真地看着说明书,上面写着“饭后服用”,于是我决定先给妈妈做饭.妈妈曾在我发烧是,给我做了面汤,并告诉我,发烧喝面汤比较好.好!就决定做面汤,并在汤里下了一个荷包蛋,面汤的香味扑鼻而来,这时,我的肚子开始抗议了,但我忍住饥饿把面汤端到妈妈面前对妈妈说 “妈,先喝碗面汤吧.”妈妈激动的点点头,我看了鼻子一酸,心里十分难过,愧疚,我知道,这是由于我平时不懂得关心孝敬而这次让妈妈十分感动.以前把妈妈的爱当作是理所当然的,想想看,我真不应该.我默默的想着.轻轻地舀了一勺汤,用嘴轻轻地吹了几下,感觉不烫时,才喂给妈妈喝.妈妈平时就是这样照顾我的.妈妈服了药睡下后,我一直守在妈妈的身边,给妈妈换毛巾.渐渐的妈妈的烧退了,我这才想起作业还没写,便赶紧去写作业……
第二天我一早起来,就来到妈妈的屋里,问她怎么样了.她说好了,她和爸爸不停地夸我:“我们的孩子长大了,回照顾妈妈了,真是个有孝心的孩子.”我听了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孝”让我真切的体会到亲情的温暖,奉献的伟大.同时,我也了解 “孝”的真正含义—— 其实就是发自内心的关爱!
⑽ 孝道是什么,道德又是什么呢,
孝道:
传统孝观念的主要内容
养亲与敬亲
养亲是子女对父母的最基本义务,是基于人的报恩观念而产生的。每个人都是由父母所生,又是因父母的精心照顾而长大成人,这种生命创造及养护的客观事实使人类产生了报恩意识,即在自己的父母年老之后要竭尽全力赡养父母,尽“反哺”义务。孟子曾提出不孝的五种情况,即“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在这五种不孝的情况中,有三种均为“不顾父母之养”,这也可以从反面证明养亲是为人子的基本义务。 传统孝观念不仅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奉养的义务,更重要的是子女对父母有敬爱之心。孔子对“敬亲”特别重视,而且把能否敬爱父母作为人与畜、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传统孝观念中,敬亲是比养亲更高层次的孝。只有上升到敬亲
顺亲与谏亲
敬亲,不仅表现在态度上对父母长辈和悦,在行为上事之以礼,而且更为深层的是要顺从父母长辈的意志,唯命是从,所以常看到孝顺连用。“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礼记.祭统》)这里的畜即顺之意。“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顺就是要听从父母的话,按父母的意志办事,凡事以父母的标准为标准。 但如果认为,只要是长辈的,无论在一切情况下都是对的,并且要求子女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绝对服从,显然是片面的。那么当父母长辈有过错时,子女应怎么办呢?儒家伦理给出了答案,即子女要委婉谏诤。孔子主张“事父母几谏”(《论语.里仁》)即委婉劝谏。孟子也曾说:“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愈疏,不孝也。”(《孟子.告子下》)就是说,子女对父母的过失,违背道义的行为不怨,不谏,甚至盲目顺从,就是不孝。
传宗接代
传统孝观念认为人在结婚之后必须生子,生子育孙能使家庭以至整个宗族得以稳固和延续,使先祖得以祭祀。完不成这一重任,就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对祖先最大的不尊。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孝经.圣治章》也说:“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即使奉养父母锦衣玉食,但终无后人再续家门,让父母死不瞑目,古代孝子会感到无限遗撼,感到愧对父母。可见传宗接代观念在古代是报答、安慰父母的一种方式和情结。
丧亲与祭亲
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事父母”,它包括“事生”和“事死”两个层面,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和延伸,它表达了子孙对逝去长辈的敬重和思念。“事死”是传统孝观念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中庸》)意思是,侍奉死者如同侍奉生者,侍奉已亡者如同侍奉现存者,这是孝的最高表现。孟子曰:“养生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孟子.滕文公上》) “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礼记.祭义》)从以上可看出传统孝观念非常重视“事死”的。 “事死”也就是古人说的丧亲。曾子将丧亲之孝概括为“慎终追远。”慎终是父母死亡的丧葬行为,追远是父母死后的祭祀礼仪。可见,子女表达丧亲之孝的形式就是丧葬和祭祀,也就是说父母或长辈去世后要举行葬礼和祭礼。
立身、立功,以显父母
孝,乃百善之先,百德之首。因此,立身行道的一切几乎都被看作是孝。要立身必须首先存身,即保全自己的身体。因为“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礼记.祭义》)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意思是说,自己的身体是父母遗留下来的,如果毁伤了自己的身体就等于毁伤父母的遗体,就是不孝。 传统孝观念不仅要求子女立身,而且在立身的基础上要立德、立言、立功, “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章》)子女们寒窗苦读,跻身仕途,求取功名,为的是秉承父志,善继善述,实现父母对子女的希望,“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中庸》)。为的是保持家风淳朴,维护家道兴旺,为父母、为家庭取得荣誉,延续父母、家庭及家族的生命。光宗耀祖,光大宗门,这是传统孝道对子女在家庭伦理范围内的最高要求。
道德:
以下原词条释义仅仅是对行为规范意义上的道德的一种理解:
道:本意是客观真理,即自然界的构造、运动、变化等规律,社会的客观发展和变化规律,人的生老病死等规律,是自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它客观存在,左右社会和人类的发展。顺应它去发展,社会才能健康和谐、人才会健康幸福、自然界才会长足存在。
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需要发展。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去改造自然、发展社会、发展自己的事业。
也是遵循不违背“道”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从而使社会,自然界和人类能长久发展、和谐共存。
道和德统一到一起就是道德,人们按“道”的规律去做事、处事,就是有“道德”。
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查找道德的定义,没有很恰当的解释,经思考、请教好多前辈,终于得到以上结论,拿来共同教育后人。
道:道就是明事理。
德:德就是付出。
道+德:笼统的讲就是有素质。
实质上,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说人一生下来只有本能(有不少本能会危害其他人的生存),而不知约束自己。所以,所有人都需要对本能的外在约束和内在约束,外在约束是法律,然而法律的功能只有制裁人的本能中企图伤害他人等对人类社会有大的危害的方面;所以,需要内在约束(也就是道德)来约束本能中虽不违法,但亦会对他人(甚至是人类社会)造成危害的行为。
所以,道德就是社会规范对人的本能的制约,换句话说,人一生下来就有以任何方式伤害甚至杀死其他生命的本能(即“生存无道德”),道德也就是继法律之后制约这种本能,减小这种伤害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