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月薪一万,给我父母两千,有问题吗媳妇为啥不让呢
01
杨澜在自己的作品《世界很大,幸好有你》里这样“吐槽”婚姻:
“太不公平了!结婚20年是“瓷婚”,25年是“银婚”,只相差5年,怎么人家就从泥土上升为贵金属啦?20年,7300多个日日夜夜,总该比“瓷”结实一点儿吧。”
在这个节奏快,选择多,压力大的时代,任何一对夫妻能够携手走完20年真的不容易,因为在这过程里,两个人不仅需要克服彼此间的矛盾,还需要克服周围环境投射进来的矛盾。
很多时候,引起两个人的婚姻出现裂痕,并不是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失望堆积而来,而是两个人新组建的家庭附带的亲属关系导致的。
简单来说就是,婚姻的距离有多远,除却夫妻关系的和谐,还有就是彼此原生家庭牵连进来的亲属关系。
尽管很多人都会抱怨婆媳关系难处理,妯娌关系让人头疼,岳父岳母难伺候,婆家娘家顾此失彼等等,但只要我们能够拎得清分寸感,所谓的难也就成了易。
所谓的拎得清,需要夫妻双方都能从各自的原生家庭里抽离出来,这样才能以理性的态度,公平对待周围环境投射来的矛盾。
如果说夫妻某一方存在偏袒,做不到与原生家庭完全意义上的抽离,那么带来的必然是自我婚姻质量的缩水,距离上的拉近。
04
有这么一句话: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婆婆是怎么对待儿媳的,有一天儿媳也会用相同的方式“回赠”。
很多时候,夫妻间的关系出现了裂痕,还可以通过沟通的方式去慢慢恢复,可一旦是婚姻附带的亲属关系出现了裂痕,就没沟通这么简单了。
毕竟夫妻关系的形成是彼此间的爱情,而附带的亲属关系形成仅仅是两个人组建的新家庭,这种关系的维系靠的仅仅是两个人,某一方的拎不清必然导致关系失衡。
对我来说,曹月老公的做法并不都是错误的,作为儿子,他是对的,但作为老公与父亲,他是错的。
对与错之间的界限感,也就是我一开始提出的“能否让自己从原生家庭里彻底彻底抽离出来”。曹月老公错就错在他未能把自己从原生家庭里抽离出来,他爱曹月,但他更爱自己的父母。
明知道父母一直没把自己的妻子当成儿媳去看待,换句话说就是没尽到长辈的责任(照顾儿媳坐月子,帮衬着照顾孙子),可他还是把父母放在妻子前面,不听妻子劝,孝敬父母。
这样的男人,是父母眼里的孝子,但永远都不是妻子眼里的好老公,只会让处在其中的女人心寒,然后是婚姻质量的逐渐缩水。
其实,真正融洽的父母与子女的相处模式应该是相互独立且相互依赖,既不啃老,也不啃小,多体谅包容,一家人才能和和睦睦。
② 以前的啃老族很常见,现在的“啃小族”是怎么回事
啃小族就是指一些老人在晚年没有保险,没有退休金,没有养老金,全都靠儿女供养的现象。还指利用孩子当童星,为家庭挣钱,依靠孩子获益的现象。
有一些老人,对自己的老年生活没有规划。没有为自己准备养老金,也没有退休金没有收入。因此只能靠着孩子供养,而目前年轻一辈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结婚后两个孩子要供养四个老人,还要照顾自己的孩子。生活压力很大,一旦老人啃小,整个压力都放在年轻人身上,很容易造成压力过大,使人抑郁。
所以,大家都要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自己去挣钱,不要无考虑的依靠自己的亲人。否则出现了问题的时候追悔莫及。在退休之前最好能对以后有所考虑,儿女赡养父母是理所应当的,但最好是能够帮扶父母,而不是完全的依赖他们。还有一味利用孩子的家长,也希望他们能够及时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孩子喜欢拍摄等活动,也不能过分压榨。不能把生活的压力都放在一个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