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社保缴纳基数越高是不是退休拿的工资越高
缴费基数高的话,个人账户的资金就越多,退休工资自然也就更高一些。
实际上退休金的高低涉及到了3个方面的因素:
1、退休时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这是影响退休金高低的原因之一,在不同的统筹区内,由于社会平均工资不一样,最后计算出来的退休金也是不一样的,主要体现在地区之间和退休年费的不同当。
2、缴费基数的不同,缴费基数直接影响到缴费的高低,缴费基数高的单位和个人缴纳的最高记录,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也就越多,等到退休之后领取的养老金也就越多。
3、缴费年限的长短,缴费时间越长,就可以弥补缴费基数和缴费指数带来的个人账户资金低的问题,而且国家在调整退休人员待遇时,也把缴费时间作为一个增长退休金的标准,总的来说就是缴费时间越长,得到的退休养老金就越多。
(1)社保交的基数越大退休金越多吗扩展阅读:
养老金的计算方法:
以社保中的养老金为例,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如下: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按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0+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1.4%。
1、企业在职职工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按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0+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1.4%。
2、“新人”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按本人退休时上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按本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20计发。
注:由于客观原因,全国某些城市的计算标准可能有所不同。
Ⅱ 社保缴费基数是3000退休后能拿多少钱
社保缴费基数为3000元,每月可领取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为:3000元×15%+3000元×8%×12×10÷120=690元。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其中3000元×8%×12×10÷120为个人账户养老金,3000元×15%为基础养老金。
退休时,需达到国家法定的退休年龄,即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达到15年及其以上者,经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可按月领取养老金。
社会保险制度旨在保障劳动者在失去劳动能力时的基本生活。社保缴费基数是职工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储存额以此为计发基数。
职工退休金的高低与缴费年限和缴费数额直接相关。缴费时间越长,累计金额越多,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也越高。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差异显著,若职工每月缴纳的养老保险基数较低,则个人账户累计金额将受影响,进而影响养老保险待遇。
员工需按不间断累计缴纳社保,最低为15年。企业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的比例为:企业以全部职工月工资总额为基数,按18%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个人以本人月工资收入为基数,按8%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企业缴纳的8%中包括了社会养老保险费,另外还需缴纳3%的社保费。
个人账户里的养老金累计额将越多,企业为职工所缴纳的基数越高(但不能超过上年度本地区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的300%)。社保缴费基数即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依据。2004年,上海市的社保缴纳基数计算方式为:2003年社会月平均工资是1847元,月工资超过5541元或低于1108.2元时,社保缴纳基数分别为5541元和1108.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