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事业单位编外人员法定退休年龄
一、聘用制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退休时计发退休费和退休后增发退休费的标准可参照本人退休前所聘用的行政或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加以确定。此规定不涉及本人职务认定问题。聘用制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退休时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也可按工人工资标准计发退休费和退休后增发退休费。
二、男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应该退休;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经医务鉴定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按干部管理权限报有关部门批准可以办理因病退休。
三、聘用制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在达到国家法定的干部退休年龄时,连续受聘满10年,且仍在聘用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可按干部管理权限,经主管部门批准,根据《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的规定,按干部办理退休手续。退休时填写干部退休审批表,发干部退休证,职务栏内注明聘用制干部。
四、聘用制干部在职期间被解聘的,其待遇按工人标准执行。
⑵ 教师55岁退休新政策
一、教师退休年龄新规具体是如何规定的?
教师退休年龄政策依据其工作属性分为三类:公务员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应办理退休手续;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同样为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勤人员则为男满60周岁、女满50周岁。
教师作为国家事业单位的组成部分,其退休年龄遵循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规定,即男性为60岁退休,女性为55岁退休。
总结:男性退休年龄统一为60岁,女性分为干部55岁退休与工人50岁退休。
二、延迟退休政策实施的影响
预计2022年实施的延迟退休政策将影响以下三个群体:小于等于50岁女性工人(1972年及以后出生的女性)、小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及男性工人(主要为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工人,1967年及以后出生的人)、小于等于60岁男性干部(1962年及以后出生的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