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教师2015年退休的,工资咋算
2015年,教师工资改革方案实施,旨在使教师的退休待遇更加公平和透明。改革方案指出,教师的退休待遇将受到其职称的影响,以此来稳定教师队伍。对于2015年前退休的教师,其基本养老金计算方式为:基础养老金加上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及过渡性养老金。具体公式为: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20%(对于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按15%),加上个人账户本息和除以120,再加上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乘以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的1.4%。以30年教龄的教师为例,其退休待遇相当于档案工资的100%。
2015年之后,教师工资的计算方式有所变化,主要依据教师的职称来决定。然而,在学校中,高级和中级职称名额受到限制,导致很多具备高级职称资格的教师无法获得更高的工资。这使得资历、学历、能力、工作量、成果相近的教师之间,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差距显著增大。高级教师与初级教师之间的工资差距接近一半,这不仅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还严重削弱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为了防止分配不公导致的社会问题,工资改革措施应限制高薪,保持中间层稳定,并提升低收入教师的待遇。逐渐减少甚至取消职称工资,转向基于效率与公平的收入分配机制。改革的目标是确保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使教师能够更好地专注于教学工作,从而提升教育质量。
当前,教师工资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如工资分配不公,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通过改革,可以实现教师工资与工作表现、贡献度更紧密的联系,从而提高整体教师队伍的工作热情和效率。
通过调整工资结构,改革旨在使教师的收入更加公平合理,从而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不仅有助于改善教师的生活质量,还能提高教育质量,使教育更加公平。改革措施的实施将为教师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有助于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
⑵ 教师2015年退休的,工资咋算
教师考试信息网讯,2015年教师工资改革方案:教师职称影响教师退休待遇,让教师工资更加公平、透明,才是稳定教师师资力量的方法
2015前退休教师工资怎么算的?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按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0+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1.4%。30年教龄教师的退休待遇为档案工资的100%。
2015最新教师工资改革:教师退休年龄最新规定|中小学教师退休后工资发放标准
2015年后教师工资如何计算?
目前教师工资以职称取酬,由于学校中、高级职称有名额限制的,特别是高级。达到条件的教师远远多于限制的名额,造成资历、学历、能力、工作量、成果
差不多的教师之间(尤其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师)收入差距过大:高级与初级相差接近一半。而且严重影响退休待遇。办好学校,要靠90%以上教师。以教师职称高
低定工资,不仅不能真正的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大部分教师职称原因收入差距过大,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特别是没有晋上级职称希望的,后遗症一大堆。
为防止分配不公已日益从经济问题造成民生问题演变为严重社会问题。因此通过工资改革“限高、稳中、托低”,逐渐淡化职称工资,或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工资。建立效率与公平辩证统一的收入分配,势在必行。
目前教师工资以教师职称取酬,由于学校中、高级教师职称有教师名额限制的,特别是高级教师。达到条件的教师工资上涨远远多于限制的教师名额,造成教
师资历、教师学历、教师能力、教师工作量、教师成果差不多的教师之间(尤其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师)的教师工资收入差距过大:高级教师与初级教师相差接近一
半;并且严重影响教师退休待遇。
想办好学校,要靠90%以上教师。以教师职称高低定教师工资,不仅不能真正的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大部分因教师职称原因收入致使教师间差距过大,严重影响教师工作效率,特别是没有晋级教师职称希望的,后遗症一大堆。
⑶ 退休教师工资2015年长工资吗
退休教师2015年工资调整的相关规定整理如下:
一、2014年12月31日前,经批准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不含机关、财政全额供款和差额供款事业单位中执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费计发办法和调整政策的劳动合同制工人),自2015年1月1日起调整基本养老金。
二、退休人员按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工龄,下同)调整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满10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员,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退休人员(不含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2.5元。
三、按本通知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前,低于统筹范围内平均基本养老金水平2513元/月的退休人员(不包括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军队转业干部、原工商业者),在按缴费年限调整养老金的基础上,再按下述办法调整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满30年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45元;缴费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缴费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不含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0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5元。上述人员调整后的基本养老金不超过2773元/月。
四、在按本通知第二、三条规定增加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退休人员再按下列绝对额调整基本养老金:按本通知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前,月养老金低于2513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90元;月养老金在2513元及其以上,低于3500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70元;月养老金在3500元及其以上,低于4500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养老金在4500元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再增加30元。
五、经国家或本市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并在退休前被单位聘用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按相应管理权限批准的高级政工师及劳动部门批准的高级技师,在按本通知第二条和第四条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再增加120元;退休前享受教授级同等待遇的高级工程师,经国家或本市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每人每月再增加220元。上述人员增加基本养老金后,低于2773元/月的,补足到2773元/月(不含退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六、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人发[2002]82号文件精神,切实解决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3]29号)精神,退休的军队转业干部按本通知第二条、第四条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后,低于2773元/月的,补足到2773元/月。
七、按照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战部、财政部、民政部《关于进一步解决原工商业者生活困难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2]9号)精神,原工商业者按本通知第二条、第四条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后,低于2773元/月的,补足到2773元/月(不含退职的原工商业者)。
八、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按原劳动人事部《关于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工人退休待遇的通知》(劳人险[1983]3号)规定,享受原标准工资100%退休费的老工人,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参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440元;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参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420元。
⑷ 我是2015年2月 份退休的教师,我们的工资至今未涨,问上级党群部的领导答复是:我们2015年后退
不一定。
2015年一位在工作了38年的农村教师退休时,工资不见涨反减
他1977年2月参加工作,2000年12月聘为小学高级教师,2009年12月聘为8级教师
2014年12月聘为7级教师,2015年10月31日 退休。2015年1月的工资标准是:7级35档,帐户工资是1760+1949+371(10%)=4080×100% =4080元;
按照以往的退休政策(2006)标准(老人算法)套算他的基本退休费应该是930+869+180(10%)=1979×100% =1979元,
但他退休时的基本退休费时却停留在2014年9月的8级34档上:780+834+162(10%)=1776×100%=1776元,
如此计算:该教师基本退休费少了203元整。比2014年9月前同等岗位的7级教师少了313元退休费。
根据国人发[2015]2号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宗旨和原则四:“改革前与改革后待遇水平相衔接。立足增量改革,实现平稳过渡。”“对改革前已退休人员,保持现有待遇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通过实行过渡性措施,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所以,该教师的基本退休费应该按2006年的工资套改标准930+869+180(10%)=1979×100% =1979元才算公平合理。因为他是2015年10月退休,自然应该按2015年的岗位和薪级核算工资标准,不应该停留在2014年9月的岗位和薪级上套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增量改革的目的,真正使每个退休人员退休待遇水平不会降低。
尽管人社部[2015]28号《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通知中有一个“中人过渡”的办法。但我觉得他的退休待遇还是比“老人”的算法少,无论统帐后社保这块能比老办法多出多少钱,但毕竟只能拿到10%,其中按“老人”算法所少的那90%是损失了,即损失了203×90%=182.7元退休费。这明显做了减量运算,而不是增量运算。
四、假如他去年10月退休,基本退休费按8级34档算:780+834+162(10%)=1776×100% =1776元人家没话说。时隔整整一年,他也努力工作了一年,对社会的贡献也总算多了一点,按国民经济正常增长比例我也应该享受这一“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再说人家在这一年的岗级变动了,其价值也应该有所提升呀。
五、再假如他2014年9月前已是7级岗位,且在去年10月退休,其基本退休费自然是老人算法930+834+170(10%)=1934元,不应该是1776元。同样的岗位自然得到同样的待遇,这是体现人文社会最基本原则。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也提出,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 以上
所以,我建议相关部门把“中人过渡”中老办法计算公式中的“基本工资标准A”应该用退休人员退休时的职务(岗位)和薪级对应2014年的工资套算标准(即2006标准)进行套算比较合理,不应停留在2014年9月的的职务(岗位)和薪级上。这样才算公平合理,真正做到增量而不减量,保证中人退休待遇水平不降低。另外,中人退休时按变动后的职务岗级拿退休费,有利中人的竟争,避免惰性工作坐等退休。
⑸ 教师退休人员工资待遇2015新规定
教师退休人员工资待遇2015新规定
内容提示:教师退休工资如何计算?退休教师工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计算方式,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是用以记录职工个人缴费基本养老保险和单位缴费部分划入职工个人名下的帐户,是计算参保人员退休(养老)时基本养老金中个人帐户养老 金的重要依据。个人帐户储存额间断前后合并计算以复利计息。按照国发[1997]26号文件规定,职工退休时其个人帐户储存额除以120即为该职工退休时 的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记帐比例全国统一为11%。 什么是缴费工资指数和指数化月平均工资?
缴费工资平均指数是指某职工在整个缴费年限或其中连续计算的若干缴费年限中,每一缴费年度的缴费工资与相对应年份的职工平均工资之比的和,除以整个缴 费年限或连续计算的若干缴费年限后的数值。如果以1为参照,其数值大于1,说明职工计算缴费年限的缴费工资高于对应年限的职工平均工资,其数值1,则相 反。
指数化月平均工资是指职工缴费工资平均指数与职工退休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乘积。该指标反映职工在整个缴费年限或连续计算的若干缴费年限中的缴费工资平均水平,是计算过度性养老金的重要指标。
一、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工资
目前教师工资以职称取酬,由于学校中、高级职称有名额限制的.,特别是高级。达到条件的教师远远多于限制的名额,造成资历、学历、能力、工作量、成果差不多的教师之间(尤其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师)收入差距过大:高级与初级相差接近一半。而且严重影响退休待遇。办好学校,要靠90%以上教师。以教师职称高低定工资,不仅不能真正的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大部分教师职称原因收入差距过大,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特别是没有晋上级职称希望的,后遗症一大堆。因为教师也是人,也存在心理失衡问题。在失衡心理的驱使下,导致师资流失严重,无法跳槽的教师,产生的不良后果将越来越多,于是每次中、高级教师职称评聘,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教师与聘委矛盾重重,给腐败有机可趁。许多原来要好的教师,因此反目成仇,甚至还动用了黑社会,增添纪委等部门麻烦和工作成本。因为职称取酬的收入差距,有着太多的人为色彩,由此造成的不公平感最为强烈,教师工资以职称取酬政策影响安定、破坏公平、损害干群关系、对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严重威胁。
为防止分配不公已日益从经济问题造成民生问题演变为严重社会问题。因此通过工资改革“限高、稳中、托低”,逐渐淡化职称工资,或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工资。建立效率与公平辩证统一的收入分配,势在必行。
二、教师的收入
教师收入由:基本工资、教龄工资、绩效工资、特优津贴等构成。
1.基本工资:教师按照教师资格定:小学教师3000元,初中教师3500元,高中教师3800元,大专教师4100元,大学教师4500元。(随国民经济增长)
2.教龄工资(含工龄):每年60元,随着教龄增长。工龄工资的实行这不仅是对老教师的照顾问题,更重要的是鼓励终身从教的思想,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师队伍的稳定。
3.课时工资。课时补贴按照实际上课按劳取酬原则;主要是鼓励教师多代课,特别是年轻教师精力充沛,他们多代课,并得到应有的报酬,不仅是心理的安慰,也是对他们的鼓励。
4、绩效工资:学期和学年奖金(取代职称工资)。这部分奖金,只能占工资的10%左右。大家推荐竞比实绩,每学期学年评,不终身制。每个老师积极努力年年有希望。主要是激励工作出成效,优质优得,不仅要激励多代课,更要激励上好课。
5、特优津贴:全体教师公认的特别优秀教师,无名额限制,县市以上部门高标准考核认定,象领国务院津贴领县/市政府津贴,不终身制。主要是对那些在教育教学工作在有特殊研究成果,并得到很好的推广,对一所学校或一个地区的教育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的教育及教学方法,可根据影响范围的大小确定等级,或者说是以国家及,省级,地市、县确定不同的标准,使那些有才华的教师得到应有的报酬,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6、山区补贴: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教师,另外给与补贴,应该是工资35%。正如国家干部下乡补贴,越偏僻地区,补贴越高,不终身制,离开就没有。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实施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三、退休教师工资计算方法
国发[1997]26号文件实施前参加工作,本决定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待遇水平合理衔接、新老政策平稳过渡的原则,在认真测算的基础上,制订具体的过渡办法,并报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备案。
(一)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三)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计算公式为: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四)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按一定比例计发。
;⑹ 乡村教师退休工资每月多少
教师这个职业在农村地区一直备受尊敬,因为父母都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够通过读书考上大学,从而走出大山,拥有更好的未来。教师职业的稳定性也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回乡就业。农村教师不仅有工资收入,还能享受到公积金以及其他各种补贴,使得他们的月收入可达数千元。那么,农村教师退休后的工资标准是怎样的呢?如何计算?手续如何办理?下面将逐一解答这些问题。
**农村教师退休金标准:**
农村教师的退休金水平与他们的职称密切相关。例如,退休前为一级教师的,退休金通常在四千元以上;若能晋升至副高职称,退休金则可超过五千元。两者之间的差距可能达到一千米左右。不同地区的退休金标准也会有所差异。
**各地区退休金情况举例:**
1. **江西省农村地区:** 中小学高级教师退休金每月一般在5500元到6500元之间。中级职称的退休教师每月基本在4200元到5200元,特殊情况下也可能更高。
2. **云南山区地区:** 教龄达三四十年者在云南山区地区,每月可领取五千多元的养老金,这样的水平在农村或县城已属中等偏上生活水平,因此吸引了众多大学毕业生回乡从教。
**退休金计算方法:**
退休金的计算涉及多个因素,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具体计算公式为:
基本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过渡性养老金
= 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 × 20%(不满15年按15%计算)
+ 个人账户本息和 ÷ 120
+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 × 1.4%
**退休手续办理流程:**
1. 待退休人员在当月5日前向人力资源处提供相关证件和照片。
2. 人力资源处办理退休手续,次月执行退休工资。
3. 次月5日后,退休人员领取退休证和银行卡。
4. 退休人员携带身份证和退休证到财务处办理公积金提取手续。
**农村教师补贴类型:**
1. **生活补贴:** 根据偏远程度不同,分为四个等级,自2015年起发放。
2. **专项补贴:** 从全县教师绩效工资中提取,用于农村教师的专项补贴,自2009年起在部分地区实施。
总结来说,农村教师的退休金虽然因地区和职称不同而有差异,但大体上,大多数教师的退休金在每月四千到六千元之间,这对于农村生活来说,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保障。男教师通常在60岁退休,女教师在55岁退休,但具体年龄还取决于各地区政策。除了退休金,农村教师还能享受到其他补贴,这也是许多大学生选择回乡任教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