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按2015年社保新政策81年的要几多岁才能退休
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拟于2017年公布延迟退休政策,而目前尚未有该方面的细则,因此没有办法确定1977年出生者届时的退休年龄。
根据目前政策,参加养老保险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累计缴费满15年就可以开始按月领取养老金,其中,法定退休年龄与当事人参保种类、性别、身份等有关:
1、职工养老保险参保者:男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
2、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参保者:男60周岁、女55周岁;
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者:男女均为60周岁。
Ⅱ 2015山东企业退休金新政策详解
2015山东企业退休金新政策详解
2015年1月15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部署,从2015年1月1日起,山东省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再提高10%,预计将有近8000万退休人员受益。
到2014年底,经过十年连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由 2004年的月均647元提高到目前的2000多元。
同时,经国务院批准,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70元,即在原每人每月55元的基础上增加15元,提高待遇从2014年7月1日算起。这是我国首次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将惠及广大城乡老年居民和家庭。
此外,国务院决定,将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再次提高60元,达到人均380元。个人缴费标准提高30元,达到人均120元。新增资金重点用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
养老金调整主要内容有哪些?
1、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70元
经国务院批准,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70元,即在原每人每月55元的基础上增加15元,提高幅度为27.3%,提高待遇从2014年7月1日算起。2014年初发布的数据显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的平均水平为每人每月81元。据专家测算,此次上调15元基础养老金,预计使居民养老待遇达到月均百元左右。
2、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再提高10%
在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已实现“十连涨”的情况下,今年迎来第11次上调。据测算,到2014年底,经过十年连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明显提高,由2004年的月均647元提高到目前的2000多元,增长了2倍多。
3、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待遇标准再提高60元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透露,今后国家将逐步建立覆盖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物价变动、职工工资增长、收入水平提高等情况,并兼顾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承受能力、财政负担能力等因素,统筹考虑各类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
此外,2015年起还将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待遇标准。国务院决定,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再提高60元,达到人均380元。个人缴费标准提高30元,达到人均120元。新增资金重点用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以减轻困难家庭就医费用负担。
青岛2015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最新消息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将上调10%,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将增加15元。1月16日,国务院发布消息称,将再次提高多项社保待遇标准。从青岛市人社局获悉,此次国务院上调企退人员养老金,将实现养老金的“11连涨”。而青岛市的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早在2012年就提高到了110元,远高于国家和山东省规定的标准。
从青岛市近年来的养老金调整情况来看,2014年养老金上涨后,岛城的退休金实现了十连涨,但月人均养老金数额不再统一测算,而是分为三个数字:2655.1元、1730.9元、747.5元。其中,企业退休(职)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2655.1元,灵活就业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1730.9元,补缴参保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747.5元。
从青岛市近年来的养老金调整情况来看:
青岛市养老金在2005年、2006年月人均共增加199元,2006年月人均养老金达到986元,
2007年月人均增加125元,达到1111元,2008年月人均增加123元,达到1234元,
2009年月人均增加152元,达到1386元,
2010年月人均增加175元,达到1561元,
2011年月人均增加206元,达到1767元,
2012年又增长了256元,达到2023元,
2013年月人均上涨245元,达到2268元。
2014年养老金上涨后,岛城的退休金实现了十连涨,但月人均养老金数额不再统一测算,而是分为三个数字:2655.1元、1730.9元、747.5元。其中,企业退休(职)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2655.1元,灵活就业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1730.9元,补缴参保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747.5元。
养老金调整有何意义?
1、基础养老金标准上调的同时,国务院同时确定,按此每人每月70元的标准,由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补助50%。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财政增收幅度减小。中央财政对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补助资金的增幅远高于财政收入增幅,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城乡居民老年生活的`关心。据了解,在此前55元的标准下,财政对新农保、城居保待遇的补贴额度一年已超过1200亿元。
2、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不仅远远跑赢了CPI,也跑赢了GDP。与城镇居民平均收入、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工资相比,基本养老金约10%的增速已略高于前者,与后者接近。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再提高10%,全国预计将有近8000万退休人员受益。
【专家点评】2009年,我国启动新农保试点,确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这是由国家财政支持的。2014年,新农保和城居保实现并轨。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养老金支付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和政府承担的基础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此前,其实每个地方也按照各地的情况,适当提高了新农保和城居保基础养老金标准。比如北京有200多元。
但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和物价的变动,55元的标准就很低了,这甚至比各地的最低生活保障金还要低很多。据了解,此前国家计划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100多元。但由于压力比较大,所以这次提高的幅度并不大。
但是这次调整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意义重大,以后也会逐步调整养老金待遇。
Ⅲ 人社保,财政部发2015年28号文件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
省人社厅错误理解人社部(2015)28号文件,制订“新”办法出现了巨大偏差
国家人社部(2015)28号文件中第四条原文如下:
(四)关于“中人”的过渡。全国实行统一的过渡办法。对于2014年10月1日前(简称改革前,下同)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设立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底限高。即:新办法(含职业年金待遇)计发待遇低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按老办法待遇标准发放,保持待遇不降低;高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超出的部分,第一年退休的人员(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第二年退休的人员(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发放20%,依此类推,到过渡期末年退休的人员(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0%。过渡期结束后退休的人员执行新办法。
上面的国家人社部文件非常明确,非常清楚,(1)全国统一(不是某局部地区)执行人社部(2015)28号文件,一个标准。(2)把2014年10月至2024年退休的列为“中人”。“中人”的“过渡期”为10年。(3)这10年过渡期计发退休金的最根本的思想是“保底限高”。(4)明确了对“老”“新”办法的计增率(2015年10%,2016年20%……2024年100%),这个增长率的基数是“新”办法比“老”办法“超出的部分”,既不是“老”办法算出的退休金,也不是“新”办法算出的退休金,而是“新”“老”办法之间“超出部分”。
例如:
2015年按“老”办法算出的退休金为5000元,按“新”办法算出的是6000元,超出部分是1000元,1000x10%即为100元,2015年“中人”的退休金即为5100元;又如,2016年退休按“新”办法算出是7000元,超出部分即为1900元,再乘以增长率20%,为380元,2016年退休金即为5480元;再如,2017年以“新”办法算出的是8000元,超出部分(8000一5480=2580),再以此作基数乘以30%=774元,2017年的退休金即为5480十774=6254元……以此类推至2024年。这才比较符合国家人社部“平稳过度”“保底限高”的真实意图。而省人社厅理解上出现了偏差,是把上一年的退休金当作递增的基数来乘以增长率,所以才出现每年退休金上千元的巨大差距。
我国今年对外公布的经济增长率为6.5%,而据说内部掌握的实际增长率要低很多,如按省人社局的“新”办法,最后一年的“中人”退休金轻松地达到一万五六至两万多,因为每年的基数在飞涨,2024年退的将是2015年退的三四倍。我国经济在这几年中不可能放卫星,估计国家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来解决飞快增长的巨额在职人员工资和退休养老金的,要同企业退休人员“并轨”更是不可能,后退“中人”的基数每年在上涨,增长率10%实际都会在千元以上,企业退休人员坐上火箭都追赶不上。所以,省人社厅错误理解国家人社部(2015)28号文件精神,制订出的新办法与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相悖,制订和实施都出现了严重偏差,希望省人社厅尽快纠正。
Ⅳ 关于处级女干部退休年龄延长是法定的吗
是的。处级女干部退休年龄延长2015年最新政策:处级女干部可延长至60岁退休 55岁时可申请自愿退休。
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中的正、副处级女干部、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将年满六十周岁退休,但这一规定并不具有强制性,本人可以申请年满五十五周岁时自愿退休。
新规定来自于中组部和人社部下发的文件,要求为充分发挥女领导干部和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
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中的正、副县处级及相应职务层次的女干部,事业单位中担任党务、行政管理工作的相当于正、副处级的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年满六十周岁退休。
上述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如本人申请,可以在年满五十五周岁时自愿退休。
年满六十周岁的少数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因工作需要延长退休年龄的,
仍按照《国务院关于高级专家离休退休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国发[1983]141号)、《人事部关于高级专家退(离)休有关问题的通知》(人退发[1990]5号)有关规定执行。
新政策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已经退休的女干部不再追溯。
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对党政领导干部年龄都进行了初步规定。党政领导职务每个任期为五年,在任期内应当保持稳定;
除达到退休年龄、健康原因、辞职或罢免等情况者,应当任满一个任期。国家级领导干部一般没有明确的退休年龄规定。
《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明确规定了党政领导职务每个任期为五年。
党政领导干部在同一职位上连续任职达到两个任期,不再推荐、提名或者任命担任同一职务;党政领导干部担任同一层次职务累计达到十五年的,
不再推荐、提名或者任命担任规定范围内的同一层次领导职务。该文件同时还规定,党政领导在任期内应当保持稳定。除达到退休年龄、健康原因、辞职或罢免等情况者,应当任满一个任期。
Ⅳ 2015年企业退休人员还会涨工资吗
会上涨。 一、2015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工资上调规定。 2015年1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实施方案》、《关于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实施方案》、《关于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的实施方案》三个实施方案(国发办[2015 ]3号文件),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同时,冻结规范津贴补贴(绩效工资,下同)的增长,各地区、各部门不得自行提高津贴补贴水平和调整津贴补贴标准,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改革性补贴政策和考核奖励政策。
二、或将建立养老金调整长效机制
“我2004年退休时养老金大约是1200元,现在差不多翻了一倍,今年还会再涨10%!”某企业退休职工刘某说,“但老实说,心里还是有点不踏实,明年要是不涨了怎么办?”刘某的不安反映出很多企业退休人员的心态。
但专家提出忧虑和建议:我国应尽快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变‘人为调整’为‘机制调整’。调整的参数可以参照物价水平、经济发展或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连续几年大幅度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一旦中断调整政策,可能引发新退休人员的不满。这也表示我国将建立养老金调整的长效机制
三、国务院调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及离退休费
2015年1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实施方案》、《关于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实施方案》、《关于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的实施方案》三个实施方案(国发办[2015 ]3号文件),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同时,冻结规范津贴补贴(绩效工资,下同)的增长,各地区、各部门不得自行提高津贴补贴水平和调整津贴补贴标准,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改革性补贴政策和考核奖励政策。 关于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实施方案内容如下:
1、从2014年10月1日起,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同时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调整后,职务工资标准由现行的340元至4000元分别提高到510元至5250元;级别工资各级别起点标准由现行的290元至3020元分别提高到810元至6135元,其他各级别工资档次标准相应提高(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表1)。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后,规范津贴补贴标准相应减少(各职务层次减少额度见附表3),严格按纳入基本工资后剩余的额度执行。
2、在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同时,适当调整机关工人技术等级(岗位)工资标准,同事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技术等级(岗位)工资(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表2)。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技术等级(岗位)工资后,规范津贴补贴标准相应减少(各技术等级减少额度见附表3),严格按纳入基本工资后剩余的额度执行。
3、适当提高直接从各类学校毕业生中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工资标准。提高后的试用期工资标准为,初中毕业生每月1190元,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每月1220元,大学专科毕业生每月1345元,大学本科毕业生每月1390元,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未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每月1435元,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每月1580元,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每月1720元。上述人员规范津贴补贴标准相应减少的具体办法,由各地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4、机关新参加工作工人的学徒期、熟练期工资待遇的调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