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正部级干部退休金有多少
正省部级级:每人平均一年的福利、津贴等 (不包括退休金、级别待遇开支)一百一十二万三千多元;
副省部级:每人平均一年的福利、津贴等 (不包括退休金、级别待遇开支)九十三万七千二百多元。在住房方面。根据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发布的规定,正部级退休住房面积为220平米。
在公车方面。根据国家事务机关管理局印发的,《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编制和配备标准的规定》部长级退休干部配备排气量3.0升及以下、价格45万元以内的轿车。
在办公方面。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正部级退休的干部,办公室“上限”是54平米。
在差旅方面。根据财政部发布的《中央和国家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部级职务人员出差,乘飞机时可坐头等舱,乘火车时可乘坐软席、动车商务座。住宿时,部级干部住普通套间。
在医疗方面。正部级凭医疗证去看病,不用排队挂号,住院也可以享受单间病房。就医产生的医疗费用直接由卫生部门与医院结算。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⑵ 2024退休金一览表
一、2024年新人退休金标准
1. 行政管理人员退休金标准:
- 省部级及以上:1100元
- 厅局级:700元
- 县处级:460元
- 乡科级:350元
- 科员及办事员:260元
2. 专业技术人员退休金标准:
- 教授及相当职务:700元
- 副教授及相当职务:460元
- 讲师及相当职务:350元
- 助教及以下职务:260元
3. 工人退休金标准:
- 高级技师和技师:350元
- 高级工及以下普通工:260元
二、退休的条件
1. 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
2. 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性年满55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
3. 男性年满50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⑶ 正厅级退休工资每月多少
一、正厅级干部退休工资在7000元至9000元之间。具体如下:
1、基本工资工人按照工人资格定10年工龄2000元,15年工龄2300元,20年工龄2500元,25年工龄2800元,30年工龄3000元,40年工龄3500。随国民经济增长;2、工龄工资含工龄每年30元,随着工龄增长。工龄工资的实行这不仅是对老工人的照顾问题,更重要的是鼓励终身从是工人,有利于工人队伍的建设和工人队伍的稳定。
二、厅级干部和副厅级干部都是属于国家公务员。按照规定男性年满60岁,女性年满55岁就可以退休。退二线年龄:
(1)正省级在65周岁
(2)副省正厅副厅级在60周岁。
(3)正处任职市级单位副局级在57周岁。
(4)一般正处级和员工在55周岁。
(5)一般省部级以下男性在56周岁,女性在51周岁。
三、正厅级主要职务:
1、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正职(如外交部新闻司司长、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
2、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党组)副职。
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职(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重庆市财政局局长)。
4、副省级城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如宁波市副市长)。
5、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如苏州市市长)。
6、国有副部级企业的副职和正厅级企业正职领导、
7、省署高校党政正职。
8、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八十七条 公务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应当退休。
第八十八条 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自愿提出申请,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一)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
(二)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
(三)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
除公务员法规定外,对确因工作需要、具有高级职称或者特殊技能的正厅级干部,经过组织批准,可以延迟退休,但一般不得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五年。同时,各省市自治区规定:厅级干部提前三年退居二线。
⑷ 17年工龄在省社保退休能领多少养老金
17年工龄在省社保退休能领1300元左右的养老金。
17年工龄按照正常情况下缴纳社保费,退休后可以领取1300元左右养老金,首先是基础工资按照目前社会平均工资计算850元,帐户工资,17按照正常缴纳社保费,总数15万,帐户余额6万帐户工资430元,帐户工资430元加上基础工资850元,共计1280养老金。
省直社保其实是指国家所属驻本省的用人单位以及本省的省属用人单位、等及其职工的社会保险业务。 是以省级行政区作为统筹区域,也就是说社保基数是由全省的工资水平作为数据统计出来的。省直社保一般指从事省直单位的机关职工或退休人员的一种社会保险。例如山东山省直社保的缴纳人员就包括省属驻济机关及事业单位职工和退休人员、中央、省属驻济企业及其职工和退休人员,还有中央、省属驻济自收自支和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和退休人员。省直社会保障卡是由参保人所在的单位经办人员提交制卡申请。参保单位经办人员需向省社会保险事业局提供参保人的个人信息和照片,社会保障卡制作完成后,通知单位经办人员领取社会保障卡。持卡人参加医疗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医疗保险费的前提下,可持卡在省本级的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刷卡进行就医购药并享受相应医疗待遇。
省社保和市社保的区别:
1、缴费基数不同,省级社保的缴费基数是以全省上年职工平均月薪为基数折算计算,市级社保是以当地市;
2、省级社保的钱最终流向省级管理的基金,省级社保的钱最终流向市级社保;
3、所以省级社保适用范围更广,全省通用,市级社保只能在当市可用;
4、省级社保的参保范围、参保对象、费率政策、缴费标准、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办法、待遇支付标准、经办流程和信息系统方方面面都是省内统一,市级社保只在市内统一;
5、社保统筹范围的不同。省级社保值得是以全省为统筹范围,而市级社保则指的是以全市为统筹范围。所谓的统筹范围,指的是在此范围内,将社保费用合并到同一个范围内,进行统一调用。
省社保和市社保退休工资区别:
1、业务分工不同;
2、缴费基数不同;
3、社保统筹范围的不同。
综上所述,省社保还是市社保都要按时缴纳,而且要缴足15年,这样才可以在退休之后领取退休金的,中途也允许有断缴的情况,但一定要记得抽空补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⑸ 副厅级退休工资大约多少
副厅级领导的退休工资在6000元以上。因为的地区不同,退休工资也不一样,但是基本的都是6000元左右退休退休工资=基础退休工资+个人账户退休工资个人账户退休工资=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退休工资怎么算?
基础退休工资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公务员没有全国统一的工资体系,各省地市都会有不同标准。大体感觉上是当地居民收入一定比例的样子(网上无脑喷比较多,就不说具体数了)。除了工资,医疗福利比较好,对退休生活的幸福感加持也很大。坚持实干实绩,在选准用好培强干部上项目化攻坚。着力在全市树立实干实绩的导向,扬起干事创业的大旗,使换届后的新班子尽快展现新作为新气象。考准考实干部实绩。在增加考察深度和加强分析研判上下功夫,用好巡视巡察、审计、信访等成果,着力甄别干部动机是要职级待遇、还是干事平台,对政治素质不合格的一票否决。
综上问题所述,了解副厅级退休工资是有用的,可以激发自己的苦干精神,建议坚持实干,以自己的实力争取获得高职位,拿高的工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九十三条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自愿提出申请,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一)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
(二)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
(三)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
第九十四条公务员退休后,享受国家规定的养老金和其他待遇,国家为其生活和健康提供必要的服务和帮助,鼓励发挥个人专长,参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