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父母有退休工资和没有退休工资的比较,家庭生活区别大吗
父母有退休工资和没退休工资,其实家庭生活区别还是蛮大的,父母有退休工资,那么他们的老年生活就有保障,儿女也会更加放心和安心,父母能够有退休工资,那么生活水平就不会下降,就能够维持一个比较好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而如果父母没有退休工资的话,那么没有经济收入来源,日子可能就会过得比较拮据。针对于这一个问题,小匠老师下面来分享几点个人的看法。
我们也应该客观认识到,其实父母有无退休工资并不决定家庭生活的幸福感,有些父母虽然有退休工资,但是家庭生活却不幸福,比如可能夫妻之间感情有矛盾,或者子女不孝顺,又或者是父母平时的开销比较大,不懂得节约等,这些都会影响到家庭生活的幸福感。
相反,有些父母虽然没有退休工资,但是父母之间感情很好,懂得相互宽容,相互理解,而且子女也很孝顺,因此家庭生活也非常美满和幸福。
在小匠老师看来,如果父母没有退休工资,那么作为子女更应该努力工作,努力挣钱,这样才能够让父母放心,能够有一定的经济积累,子女才能够给父母往年的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如果父母没有退休工资,子女也不努力工作,那么整个家里的经济就会越来越差,家庭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也会下降。
对于这个问题你们有何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教育小匠”,用心解答有趣、有料的问题,如果对您有所帮助,欢迎点击关注。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很多人都把退休金和养老金误认为是一个概念,只是叫法不同,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虽然退休金和养老金都属于退休待遇,但是二者之间还是有明显区别的,而且差别还很大。最显著的差别就是:一般情况下,退休金要高于养老金。造成二者区别的主要原因有以下3个方面:一是退休待遇的计算方式和构成不同。二是退休待遇发放机构不同。三是享受退休待遇的适用群体不同。下面结合本人退休管理工作经验,做具体分析,希望能够为你解惑。
1.退休金和养老金的差别,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有失公平。
2.对于2014年10月以前退休的人员,依然要划分退休金和养老金。
3.2014年10月以后,养老金双轨制的时代告一段落,无论对于政府公务人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还是企业职工,退休以后统称为基本养老金。
4.虽然养老金方面进行了改革,但是从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工资结构来看,看似职务职级类等基础性工资很低,但是各种津贴补贴依然占据工资中的很大比例,从这个角度来说,仍然有失公平。这也是很多年轻人,争着抢着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原因之一。
Ⅲ 退休金和养老金有什么区别
没区别。一个事物的不同称呼。
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是造福社会的需要,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养老金本着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积累的原则积累、运作。当人们年富力强时,所创造财富的一部分被投资于养老金计划,以保证老有所养。
拓展资料
中国养老金主要分为两类: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二者实行的不同制度,被舆论广泛称为养老“双轨制”,两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种歧视性的制度,在中国已经持续20年。具体表现为三个不同:
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即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即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差距大概是300%~500%。
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由于养老保障制度的不同而造成了两者之间待遇差异较大,且这种差异已引起群众的不满,要求缩小差距、统一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
Ⅳ 那些父母有退休金和没有退休金的家庭比较,家庭的生活差距大吗
父母有退休工资和没有退休工资,家庭的生活区别大吗,我用亲身经历告诉你,家庭生活差距很大!
在上海,一般老人退休以后退休金基本在四千左右,有的老人甚至更多,就拿我父母来说两人退休金加一起也有个七八千,平时这点钱自己吃吃喝喝足足有余,甚至还经常性的补贴给我们小辈,平时他们身体也好,喜欢养个花种个草,悠闲过日子,反之如果那些没有退休金的父母,那么他们压力就比较大了,完全靠自己补贴,现在基本都是单生子女,一对小夫妻要照顾两边老人,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Ⅳ 退休工资和养老金的区别
养老金和退休金的区别在于:
一、概念不同
1、退休金是国家按照社会保险制度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支付给货币形式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2、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二、资金渠道不同
1、退休金一般都是国家财政或地方财政列支,未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退休人员(如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不含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单位)的退休待遇简称退休金或退休生活费。
2、养老金是由社会保险资金列支的,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退休人员的退休待遇统称为养老金。
三、缴费方式不同
1、退休金由单体或企业提供,不需要受益人缴费即可享受。
2、社会养老保险费用一般由参保人员的单位代扣代缴,一部分交给国家,一部分存入个人账户。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往往遵循统一的缴费准则。
四、领取方式不同
1、按退休金的支付方式可分为一次支付退休金和分期支付退休金。前者指在职工退休后一次支付退休金,企业支付退休金后对职工退休退职无任何给付义务,后者指在职工退休后分期支付退休金,直至死亡为止,如按月或按年支付退休金。
2、社会养老保险金由政府部门机构统一发放,养老金的领取问题方面,对每个社会成员有统一的养老金领取规则,以重庆地区1996年后参加工作的人员为例,其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为社会统筹,即单位缴18%那部分汇入社会养老金的大池子里;个人账户养老金则是个人缴8%的那部分的累积。它所提供的养老金往往是最为基础性的保障,只能解决最为基本的温饱问题。
拓展资料:
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是造福社会的需要,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养老金本着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积累的原则积累、运作。当人们年富力强时,所创造财富的一部分被投资于养老金计划,以保证老有所养。
中国养老金主要分为两类: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二者实行的不同制度,被舆论广泛称为养老“双轨制”,两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种歧视性的制度,在中国已经持续20年。具体表现为三个不同:
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即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即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差距大概是300%~500%。
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由于养老保障制度的不同而造成了两者之间待遇差异较大,且这种差异已引起群众的不满,要求缩小差距、统一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就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就是说,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要领取养老金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二是累积缴纳养老保险费满15年。
按照相关规定,我国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以下称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
退休金指的是一个人因为年龄或其他因素从某一工作退下来。公司或雇主必须给予的一次性较大额酬劳。退休在不同的地方及职业有不同的指定年龄或年资,超过此年岁的职员,被视作想再继续工作也不合适,所以可以自行选择要不要继续工作,此时雇主必须给予一笔大额金钱作为劳工劳苦一生的奖励,并以此作为不工作后的养老生活费和医疗费来源。
Ⅵ 养老金和退休金一样吗,二者有什么区别
养老金和退休金一样。
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是造福社会的需要。
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养老金本着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积累的原则积累、运作。当人们年富力强时,所创造财富的一部分被投资于养老金计划,以保证老有所养。
(6)有退休金跟没退休金的区别扩展阅读:
为保障企业退休人员生活,2005年至2012年,我国已连续8年较大幅度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自2013年1月1日起,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幅度按2012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确定。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就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按照相关规定,我国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养老金
Ⅶ 请问领养老保险金有单位和没单位有什么区别吗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1、单位与个人缴纳社保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承担费用和缴费基数上。(各地政策可能会有差异)
有单位缴纳社保,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费用,而且单位占大头,养老:单位20%,个人8%;医疗:单位8%,个人2%。
个人缴纳的话,养老:20%,医疗:8%左右,外加其他一些小费用,如大病互助、档案托管费等,费用全由个人承担,自然比有单位缴纳负担要重。
2、影响养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基数的高低、缴费年限的长短等等。基本公式:基本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个人账户本息和÷120,各地实际计发公式会有差别,以当地政策为准。养老保险是遵循“多缴费多领取”的原则。
3、养老金只跟退休上一年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交费基数(也就是档次,60%这些就是代表档次),交费时间有关,并且跟交费时间和交费基数成正比,所以,只要退休时间一样,交费基数和时间一样,无论单位交还是自己交,养老金是一样多的。
Ⅷ 退休金和养老保险金有什么区别是否是一个概念
退休金和养老保险金不是一个概念,养老保险金和退休金的区别:
1.出资主体的不同,退休金是由个体或者单位体支付给你的,而养老保险金则是国家支付给你的。
2.两者是不同时代的产物,退休金是一个很有历史的名词,现在已经没有退休金这种说法了。1978年之前,我国都是全民所有制企业或者国家机关,没有现在各式各样的用工主体。以前的时候,工人干部,都是需要国家供养终身的,也就是用工主体承担退休后的养老责任。
2014年10月,我们国家实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开始交纳养老保险,退休金发放给的主要就是以前离休的老工人,2014年10月以前退休的事业单位老人。
养老保险金是指职工因在一个企业工作到一定年限,不愿继续任职或因年老体衰、工残事故导致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企业为保证其老有所养而付给的年金或一次付清所得金。其来源是由职工所在企业以及职工在职时按一定比例共同交纳的,并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社会保险与专门机构管理。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先后经历初步建立(1950—1966)、“文革”中的破坏以及“文革”后的恢复(1966—1986)、改革与完善(1986 年至今)三个阶段。
初步建立阶段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具有以下特点:
(1)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2)完全现收现付制的模式;
(3)企业缴费,职工个人不缴费;
(4)企业间实行全国统筹的保险费率;
(5)政策制定、监督和执行分别由不同的部门承担。劳动部负责政策的制定和监督,工会系统负责具体的保险经办,二者相互监督相互制衡。
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1)养老保险金固定。一般以退休前最后一个月的工资为基数按一定比例计发;
(2)保障水平高。无论是名义替代率还是实际替代率都高于企业;
(3)个人不承担缴费义务完全由财政负担。
Ⅸ 你知道退休金和养老金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退休金是企业为自己的职工缴的养老统筹,养老金是个人缴的养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