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社保缴费基数和退休工资的关系
退休工资不仅看您缴纳的社保金额也需看年限,具体计算方式:
1、基础养老金=(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通过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影响基础养老金的因素比较多,退休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缴费年限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基础养老金。
比如你所在的退休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5000元,而你的指数化月平均工资也是5000元,社保累计缴费年限为30年,那么退休时领取的基础养老金为(5000+5000)÷2×30×1%=1500元。
2、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其中60岁计发月数139,55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70,50岁退休计发月数195。假设你60岁退休,退休时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总额为10万元,那么可以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为100000÷139≈719元。
社保缴费基数与退休金的关系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确定是以应付数为基础来确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确定是以上年度所有税前收入的总和,来确定月收入水平,每年年底汇总确定缴费基数,缴费基数越高养老金越高缴费时间越长,养老金越高,虽然基层员工收入低,缴费基数低,但也要及时缴费,确保退休的基本生活。
养老保险计发基数和缴费基数区别
1、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与全省口径职工在岗平均工资直接相关,直接决定缴费基数上限和行握尺下限,直接影响个人缴费档次下的实际缴费金额,比如当地人社厅规定上年度全省口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53元,那么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限就是300%,就是18159元;缴费基数下限就是60%,就是6053*60%=3632元
在职人员一个月最少交3632*8%=290元;灵活就业人员一个月按照最低档次交3632*20%=726元
2、养老保险计发基数,直接影响个人退休金,更具体的说影响个人基础养老金和过渡养老金计算。
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全部缴费年限*1%
过去有的地方采用全口径城镇就业人员社平工资,作为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的核定标准,有的地方采用城镇非私营单位社平工资计算养老金,后者要高20%以上。采用计发基数可以平衡档高两者差距。
采用计发基数,计算退休金公式就会发生变化:
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计发基数+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全部缴费年限*1%,比如陕西全省口径平均工资6053元,但是养老金计发基数却是6914元。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皮衫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Ⅱ 缴费基数和退休工资有什么关系
缴费基数(指数)是计算基本养老金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基本养老金的多少。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
扩展信息:
计算方法
一般来说,上年度的工资收入是支付的基础。
(一)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职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职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
(二)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支付基数为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0%;
(三)工资在300%至60%之间的,应当如实申报。职工工资收入不确定的,按照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确定支付基数。
每年,社保都会在固定时间(3月或7月,各地不一)审批,根据员工去年的月平均工资申报新的基数,需要编制工资表这些证明。
养老金是指因年龄或其他因素而退休的人。公司或雇主必须一次性支付一大笔钱。不同地方、不同职业的退休年龄、资历不同。超过这个年龄的员工被认为不适合继续工作,因此他们可以选择是否继续工作。这时,用人单位必须拿出一大笔钱,作为对劳动者艰苦生活的奖励和不工作后的支持。老生活费和医疗费的来源。
根据养老金的筹集方式
在实践中,企业制定的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可分为存款性养老保险基金和非存款性养老保险基金。
存款退休办法
企业提取退休基金,交由银行、保险公司等独立的信托机构保管和使用。当雇员退休时,信托机构从退休基金中支付退休金。企业未完全履行退休支付义务的,不得提取退休基金。
未存资金的退休措施
企业未提取信托机构缴存使用的退休基金,或者企业已提取退休基金,但信托机构未缴存使用的。职工退休后,企业自筹资金支付退休金。与存款基金的退休计划相比,职工的退休养老金没有保障。
退休办法按退休金的支付方式可分为一次支付退休金和分期支付退休金。前者指在职工退休后一次支付退休金。企业支付退休金后对职工退休退职无任何给付义务。
后者指在职工退休后分期支付退休金,直至死亡为止,如按月或按年支付退休金。
Ⅲ 社保缴纳基数和退休金怎么算
社保缴费基数和退休工资有什么关系?
社保缴费基数越高,参保人每月需要缴纳的养老保险费越多,个人养老账户内累计到的资金就越多,那么退休后能够享受到的养老金待遇就越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退休金主要包括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部分,社保缴费基数主要是对退休金中的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产生直接影响。
具体来看,退休工资=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这两个部分计算方式有所区别:
【1】 基本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系数)÷2×累计缴费年限×1%;
【2】 个人养老金
个人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计发月数。
其中个人账户余额由职工退休前每月缴纳的养老保险保费以及养老金账户利息构成,而计发月数与退休年龄有关,退休年龄越大、计发月数越少,每个月能够领取的退休工资就越多。
总之,社保缴费基数的高低是会传递影响到职工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多少的,除了社保缴费基数会产生影响外握者,个人养老金待遇的高低还与参保人的缴费年限、退休年龄、退休地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等有关,职工可以通过目前的缴费水平计算个人养老金的计发早喊部分多少,了解养老金是否能够满足自身未来的需求,并根据资金缺口指定相应的理财规划,提前做好养老规划才能确保退休后能够享段睁薯受更好的生活。
Ⅳ 社保缴费基数和退休工资有什么关系
社保基数和职工退休工资是有关联的。因为社保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工资就会越多。
退休养老金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的。其中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而社保缴费基数越高,个岩大世人缴纳的费用就会越多,到了退休时粗肢的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自然也就会越多,所以退休工资也自然会更多。
以个人缴费比例8%为例,若是社保缴费基数是3千的话,那职工个人每月要缴的费用就是:3000×8%=240元;而若是社保缴费基数是5千的话,那职工个人每月要缴的费用仿信就是:5000×8%=400元。
另外,社保基数也影响本人平均缴费指数,这个数值是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中的重要参数,所以也会影响到未来退休工资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