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职称和退休工资有关吗
企业职工退休后,退休工资与职称没有关系。
退休金的待遇与自己的专业职称是没有任何的关系,就算你有一个职称或者你是一个中级职称,更或者你是一个高级职称,那么对于你退休金的增加,将不会产生任何的作用和影响。
照现行的政策,退休养老金领取的差异,有职称无关,主要是和个人缴费账户累计额有关。工作时候给个人账户缴费多,退休以后,肯定就领养老金多。个人缴费额,与个人缴费基数挂钩,基数就是每个人的月工资,基数乘缴费比例,就是缴费额。缴费比例大家都是一样的,所以差异体现在个人的工资上。不同单位工资体系也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个人月工资越高,缴费基数越高,缴费额就越高,退休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
与退休金有关的因素有:
1、缴费年限长短缴费15年还是缴费30年,会直接影响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但是,缴费满15年只是享受养老金的最低年限要求。
2、缴费水平高低缴费水平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到退休以后的养老金待遇。
3、.退休时的社会平均工资注意,社会平均工资指的是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
4、受退休年龄影响你是55岁退休还是60岁退休,在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时候,所除的计发月数是不同的。退休年龄越后,计发月数越小,个人账户养老金可能算起来会略高一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二条
工人退休以后,每月按下列标准发给退休费,直至去世为止。
(一)符合第一条第(一)、(二)、(三)项条件,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九十发给。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发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加革命工作,连续工龄满二十年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百分之七十五发给;连续工龄满十五年不满二十年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七十发给;连续工龄满十年不满十五年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六十发给。退休费低于二十五元的,按二十五元发给。
(二)符合第一条第(四)项条件,饮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九十发给,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发给一定数额的护理费,护理费标准,一般不得超过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饮食起居不需要人扶助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发给。同时具备两项以上的退休条件, 应按最高的标准发给。 退休费低于三十五元的,按三十五元发给。
② 副高级职称退休享受什么待遇呢
副高级职称退休后,待遇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燃咐御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以及职业年金。 基础养老金是根据平均缴费指数和缴费年限领取一定比例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个人工作期间为退休后养老积蓄的资金,其月计发标准目前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 过渡性养老金与基础养老金类似,但是各地的过渡性系数有所差别。比如,天津和北京是1%,山东和河北是1.3%。 企业年金是在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可领的企业年金=若干年的平均工资×系数×工作年限。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简首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完全丧失劳皮岩动能力的。
③ 企业副高级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比普通退休工人高多少
导读:④ 企业正高和副高退休工资有差别吗
你好亲,在同等条件下,正高和副高职称的人退休后养老金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技术职称中的副高有五、六、七级、正高有一、二、三、四级。就广大的基层中学来讲,能评聘上正顷答知高职称的老师一个县也就五六个,真正称得上是人上人。就工资待遇来讲,副高五级的岗位工资为3405元、六级为3005元、七级为2773元; 正高一级的岗位工作为6665元、二级为5157元、三级为4558元、四级为3915元。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技术职称岗位越高,岗位工资差距越大,如果拿一个正高职称二级岗位与副高职称六级岗位相比,岗位工雀消资相差1752元。按平均数来计算,正高职称人员的岗位工资要比副高职称人员的岗位工资相差1000元左右。随着职称的晋升,薪级工资和岗位津贴也在增加。正高职称和副高职称人员相比,平均的综合工资收入每个月的差距应该在1500元~2000元左右。
养老金并轨以后,事业单位人员是按照综合工举橘资以100%的指数
⑤ 事业编副高退休工资
事业单位工唤高作人员退休后的养老金,不仅与其退休时的职称、工龄有关系,还与每个阶段的工资待遇有关系,更与所在地区有很大关系。并且,副高职称包括副高七级、六级和五级,所以仅仅知道工龄和职称是无法得出准确的养老金待遇,但有42年工龄且有副高职称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养老金待遇不低,大约在7000元左右。
实例一:上海市事业单位工作人顷链毕员,副高七级,工作年限37年,2020年1月退休。其退休时在职工资为9749.83元,退休后的养老金为7953.09元,接近8000元。
实例二:安徽省事业单位工雀芹作人员,副高六级,工作年限35年,2018年11月退休。其退休后的养老金为6676.5元(含职业年金292.1元)。
实例三:江苏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副高五级,工作年限42年,2021年09月退休。其退休后的养老金为7738.18元(含职业年金652.51元)。
从上面三个实例我们可以知道,虽然正常来说,副高五级的工资待遇要高于副高六级,而副高六级的工资待遇又要高于副高七级。而在同样的工资待遇的情况之下,工作年限越长的人员养老金待遇越高。但在实际当中,地区的经济水平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上述三个实例当中,江苏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副高五级且工作年限42年,职务和工作年限都是最高的,但实际养老金却不是最高。不过总体来说,达到副高及专业技术职称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金待遇都不差,一般都在7000元左右。
⑥ 副高退休待遇新政策
副高退休待遇新政策如下:
1、规定原副高退休年龄为60岁,但男性原副高退休可以在57岁时退休,女性原副高退休笑闭可以在55岁时退休;
2、原副高退休费率比一般退休费率高三分之一;
3、原副高退休待遇不受地域、职务、行政级别的限制碰哪裂,统一按照最高待遇给予享受;
4、原副高退休所获待遇最多不超过各级政府月平均工资的3倍,其他一般退休待遇不受此限制。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缓唤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⑦ 职称影响退休工资吗
一般情况下,职称对退休工资不会产生影响,如果是教师的,职称越高,退休工资也会越高。退休工资主要是和个人缴费账户累计额有关。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一、影响养老金的因素主要有:
(1)缴费年限,缴费年数越多,养老金越多;
(2)缴费额度,交的越多,领的越多;
(3)经济发展水平,国家会根据社会经济状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二、教师的职称对退休后的工资有多大影响
教师职称,岗位级别不同,不但在职时工资收入相差较大,而且对退休后的退休工资(养老金)影响也很大。从2014年10月起教师工资改革,全国实行退休养老金新制度。必须按月缴存基本养老保险金。标准以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数。按个人8%(养老金),4%(职业年金)缴存。同时单位(国家)按20%(养老金),8%(职业年金)缴存。设置个人专户存储,用于退休时计发养老金(退休金)。
在职时职称等级和岗位级别不同,工资标准不同,差距较大,而且影响缴存的养老保险金。职称越高,岗位级别越高,养老保险金缴存越多。比如,中级职称,十级岗位(2018年7月调整后)岗位工资是2007元。薪级工资最低在9级569元左右。而高级职称七级岗位(2018年7月调整后)岗位工资2773元。薪级工资最低在16级954元左右。月相差岗位工资766元,薪级工资385元。还有绩效工资相差至少在约400元左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