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退休人员每年涨工资,退休中人是不是涨的少最后会怎样计算工资
退休中人在退休养老金未兑现之前,当期调整养老金时,其每年增加的养老金大大少于退休老人。例如我本人,2017年退休,2018年和2019年退休养老金调整时,分别增加95元和97元,与同级别的退休老人差距在200元左右。原因在于退休中人在养老金兑现之前调整退休待遇时,是按照预发养老金,既2014年10月之前的两项工资之和的百分比计发,工岑三十五年以上且属独生子女的应该为两项工资之和的百分之九十五。
不过中人的这种情况,应该在退休养老金兑现以后就不存在了。在以后就会与各地养老金调整的方案保持一致,目前的情况属于暂时的。当然中人们普遍关心的是养老金什么时候能够兑现,毕竟六年已经过去了,许多中人已经等不起了。虽然在五月底参加省厅召开的中人待遇座谈会上,有关方面介绍了工作推进步骤和大致时间安排,但到现在还是没有明确的信息。希望有关方面多体谅中人们的难处,尽量加快工作进展,满足中人们毫不过分的要求。
退休人员,不是涨工资,而应该说是上调养老金。中人每年上调养老金就是比老人调得少。举例,我的朋友,一个是13年退休的,一个是16年退休的。13年退休的前年上调了176元左右,昨年上调了160元左右。16年退的,前年上调了90元左右,昨年上调了91元左右。这显然让退休中人心里感觉不合理了。我的朋友说,他俩是同年参加工作,就因别人参加工作时年龄大,先退休,养老金就应该多领吗?自己参加工作时年龄小,又多工作了几年,退休金反而少,而每年上调幅度也低。他说,他怎么也想不通啊!
他们两个人,同年参加工作,I3年退休的,工龄35年,16年退休的,工龄38年。而现在的退休金,13年退休的比16年退休金每月多300元左右。退休中人是因为按14年工资标准领的养老金,而且每年上调养老金差距也大,养老金怎么不会低于先退休的养老金呢?
现在,退休中人心里极不平衡,与他们走在一起,说起养老金,就生气。换位思考,同等工作,同样事业,为什么退休了却待遇不同?我也希望管养老金这一块工作的政府官员,关心体贴老人,让他们快乐而幸福地享受党和国家的温暖,享受人生夕阳生活,尽快解决退休中人养老金的问题,及早让他们领到他们应该领到的正式退休金,无忧无盼,无牵无挂地安度晚年。
楼主你好,退休人员每年增长工资退休中人是不是长的会少一些呢?最后会怎样计算工资?作为事业单位的退休中人,那么很多地区都没有将这个事业单位补偿养老金的部分发放到位,也就是说他的这个养老金待遇是属于预发的部分。也就是相当于自己仅拿到了退休金总额的一大部分,有相当一部分的代遇还没有发放到位,这也是一个事实存在的问题。
当然这里面就会牵扯到养老金增长的问题确实是存在的,因为养老金的增长,他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挂钩调整,挂钩调整将采用你上一年度养老金的标准来乘,以一定的比例,如果说你的养老金标准低,那么实际上会影响到自己挂钩调整的增长待遇所以多多少少确实会影响到自己退休金的增长,但是基本上它的这个增长可能也就影响的是几块钱而已,不到10块钱是这样的一个水平。
因为本身绝大部分的养老金待遇都已经给你发放到位,而仅仅是很小一部分的待遇,而且这一部分待遇实际上,只是通过你养老金的本金乘以相应的增长比例,所以说影响可以说是很小的,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我相信更多的退休老人应该在乎的,不是这点钱,在乎的应该是自己的,这个补偿,养老金的待遇什么时候能够发放到位,这才是更重要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你好,退休人员每年涨工资,退休中人是不是涨的少?最后会怎样计算工资?
作为一个基层负责中人核算的社保人,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我可以明确的回答不会存在比老人涨的少的问题,我接下来会详细回答你:
中人指的是2014年10月以后机关事业退休人员。由于中人退休时是按照2014年9月的标准(2014年9月你的职务职级和工资档次)发的临时待遇(也叫临时生活费)。
你问题中说的每年涨工资应该是退休人员调资吧,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也有很多退休中人问同样的问题。
未进行正式待遇核算的中人,每年调资也是有的,是按临时待遇进行调整的。
以2020年河南省调资为例
1.每人定额增加55元。
2.工龄调整每年1.5元,如果39年1个月工龄就是增加1.5*40=60元。
3.另外再增加2019年12月工资的1%。
4.年满65周岁不满70周岁20元;年满70周岁不满75周岁25元;年满75周岁不满80周岁30元;年满80周岁不满85周岁40元;年满85周岁不满90周岁50元;年满90周岁60元。以档案出生时间为准。
未核算正式待遇的中人是按照临时待遇进行调整的,你会发现,只有上年末工资的1%这个是低了的。
但是,你放心,你的正式待遇核算也会按每年的调资标准进行调整的,正式待遇核算会核算出你退休次月的正式待遇,然后,在此基础上按每年调资标准调整。也就是说你之前少调整的,正式待遇后,会进行补差。
所以不用担心,每年的调整都是一样,唯一就是中人的调整少的部分要等到正式待遇核算后才能补足。
我的回答可能有不足,有不懂的或者错的,请指正,或者私信我,我会进行补充更正。
我觉得退休人员“老人”和“中人”每年涨工资都是一套调整方案,并不存在“老人"涨得多,“中人"涨得少这种情况。
咱们都知道,每年调整养老金都是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来进行的。
在同一个地区,无论是“老人"还是“中人",定额调整都是一样的,可能差就差在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上。
一般来讲,工龄越长,上一年度12月份的基本养老金越高,倾斜调整中或者是高龄人员,那么他(她)增加的养老金就会越多。反之,养老金相对增加的就会少些。
我们这次调整养老金,一位2014年10月1日前退休的“老人”,每月养老金增加了270元。与他退休前级别相同的一位“中人”,于2019年7月1日退休的,每月养老金却增加了273元。我举这个例子想说明什么呢?就是想说明养老金增加多少,并非简单地认为“中人”一定比“老人”少。而关键是要看这几个因素,一是要看缴费年限,二是要看上一年度12月份基本养老金,三是要看是否享受高龄或艰苦边远地区倾斜政策等因素有关。
以上是我对此问题的回答,可能存在不对之处,还敬请指正!
没错,如果退休中人的养老金待遇还没兑现,每年养老金确实会涨得少一些,不过以后会进行补差。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退休人员每年涨养老金,退休中人是不是涨的少?最后会怎样计算养老金?
所谓退休中人,指的是2014年9月30号前参加工作,2014年10月1号改革之后退休的人。
由于对于退休中人设置了十年过渡期的政策,但是现在多数地区中人养老金待遇上没有真正兑现,所以现在多数省份的退休中人的养老金暂时是按照2014年9月份的标准来计算的。所以他们的养老金会暂时少一些。
而今年的养老金调整,是以2019年12月份的养老金标准来计算的。所以如果退休中人的养老金待遇还没有兑现,就要按照临时性养老金的标准来参与调整。
由于临时预发养老金待遇相对少一些,所以每年养老金涨的金额也会少一些。
不过大可以放心,等到退休中人的养老金待遇兑现之后,会重新计算,进行补差的。不会让你少一分钱的,不会让你吃亏。
以河北省2020年养老金调整方案为例。按照河北人社厅近期发布的2020养老金调整通知规定
可以看到,河北已经明确说了,等中人养老金待遇实施兑现之后,会按照新的养老金标准重新计算上涨的金额,然后多退少补。
当然啦,因为现在已经有一些地区兑现了,中人的养老金,包括江苏福建的一些地区。所以对于已经兑现中人养老金待遇的人来说,养老金今年就是正常参与调整,不涉及到以后的多退少补了。
所以总而言之,现在最关键的地方就是退休中人的待遇是否兑现了。
如果没有兑现,还是按照预发养老金来参与调整,养老金确实会涨的少一些。不过以后会按照真正的养老金标准重新计算,给你补上少涨的钱。
而如果退休中人的待遇,现在已经兑现了,那么上涨金额就是正常的了。
更多社保问题,欢迎关注思之想之。欢迎点赞,转发留言。
既然退休了,不存在退休人员每年涨工资之说。每年是给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增发。
毫无疑问,退休"中人"的养老金增发相比退休"老人”少!
2019年,四川退休"中人“与企退人员养老金增发系数比是百分之1.2。退休"老人"的养老金增发比是百分之2.7
既然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 社会 养老保障制度"并轨"改革,自然调整的增发比与企退人员同一增发系数比。而与同一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老人"的养老金增发比少百分之1.5。
今年的增发方案四川还未公布,其系数比的情况,不详。估计与去年同样。
四川"中人”养老金的最终核算兑现,正在路上!
7月9日,四川省养保机构领导参加,在南充市召开了有关"中人"核发工作小范围座谈调研会。
据悉:先进行全省退休人员养老金统一调整工作。之后,待"中人"核发方案获省政府批准之后,公开公布核算方案,各市组织方案政策的讲解培训,使每个"中人"了解核算的方法,再分批次兑现。
今年内,四川"中人”有望得到属于自己真实的养老金。
至于怎样计算,待新方案公布后方知。
退休人员每年涨工资,退休中人是不是涨的少?这个说法闻所未闻,没有听说过有这样的政策规定。
大家知道,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16连涨,是面向包括中人在内的所有已退休人员的。而且,在调涨的实施细则中,确有适当倾斜的具体对象,比如高龄老人或者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人员。
但是,却从未发现任何省份有专门针对退休中人,而限制其少调涨基本养老金的规定。而且,这样调涨的明确指向方法,也不合基本养老金调涨的常态惯例与既往的行事规矩。
而从实际操作层面进行考察与验证,也未发现规定退休中人基本养老少调涨的倾向与实例。与这种说辞正好相反的大量客观事实证明,已退体中人作为退休基本养老金享受的较高群体,他们近年来的调涨绝对额,是大过其它退休群体的。
因此,本题主所言的退休中人每年少调涨基本养老金的认知,并不存在。而在挂钩调整的具体方略上,政策规定是要求与退休人员的缴费年限,以及他们的基本养老金享受水平相挂钩。缴费年限越长,基本养老金领取水平越高的,其基本养老金的调涨水平,也相对会较多一些。
很显然,从国家到省级层面上看,没有出现过必须针对退休中人调涨基本养老金的专门规定,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从目前企退与机关事业退休人员越拉越大的基本养老金差距着眼,有适当提高企退人员基本养老金的照顾做法。但是,这与专门针对退休中人少调涨基本养老金的说法,不可同日而语。这就是客观的事实存在与基本真相。
确实,退休“中人”在养老金调整中,调整的金额会更低一些。
我国的养老金调整,是按照 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适当倾斜 相结合的方式。
其中 定额调整 是人人平等,每个人调整增加的金额都一样; 适当倾斜 针对的是高龄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人员等特殊群体。
在这两方面的调整上,“中人”和其他退休人员一样,并不会受到影响。
但是在挂钩调整中 ,大部分省份的调整方案中都会有与基础养老金挂钩的一部分。
比如上海市,2020年养老金调整方案挂钩调整中,以本人2019年12月的基本养老金为基数增加2.3% 。
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之后,因为新的养老金计发办法涉及的参数迟迟未能确定,导致“中人”领取的都是根据2014年9月工资按照老办法预发的养老金,对于大部分“中人”来说, 预发养老金会比他们真实的养老金更少 ,那么在挂钩调整的时候,增加的金额自然更少。
从2018年开始,各个省份已经陆陆续续对于“中人”的养老金进行核算补发,在核算补发的过程中,肯定是会考虑到这方面影响的。
正常的做法应该是 先核算清楚“中人”退休时的养老金 ,再按照之后各个年度的养老金调整方案,计算出每个年份的养老金,对于每个年份的养老金差额进行补发。
所以,“中人”虽然在之前的养老金调整中涨的金额会更少,但是在核算补发后,最终并不会吃亏的!
反正退休中人在吃亏。我比同事工资高,他们都是退休老人,我是15年退休的,调整工资时就没有他们多。
2. 退休人员涨工资的标准是什么
退休人员涨工资的标准如下:
1、退休人员符合国家、省规定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人每月增加2元;
2、退休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分别再按以下标准增加基本养老金:
(1)符合劳人险文件规定的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退休老工人,每人每月增加125元;
(2)1949年1月1日至1949年9月30日参加工作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120元;
(3)1949年10月1日至1953年12月31日参加工作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115元;
(4)1954年1月1日后参加工作、2005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人员每人每月增加113元,退职人员每人每月增加70元;
(5)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退休的人员每人每月增加90元,退职人员每人每月增加40元;
(6)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退休的人员每人每月增加45元,退职人员每人每月增加40元。3、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分别再按以下标准增加基本养老金:
(1)符合国家原人事部、财政部规定范围内的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5元;
(2)2018年12月31日前,年龄满70周岁不满80周岁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20元;年龄满80周岁以上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
4、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增加基本养老金,在和其他条件相同的退休人员同办法、同标准调整后,统筹项目内养老金总额低于省辖市统筹区域企业退休人员统筹项目内月人均养老金水平的,补足到省辖市统筹区域企业退休人员统筹项目内月人均养老金标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3. 2020年退休工资涨幅标准
2020年退休涨工资的政策标准如下,如果是在2018年12月前,按照相关的规定每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总体的调整水平都按照2018年退休人员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百分之五左右来确定。还要继续采取限额的调整、联动的调整、适度倾斜互相结合的方法,基本统一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关于退休金的调整办法。
2020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由于疫情的原因,不少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受到影响。国家为了减轻企业负担,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减税降费政策。比如2到12月份,减免中小微企业养老、工伤、失业社会保险费。
在减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的同时,4月10日,人社部财政部发布了《关于2020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的通知》,明确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平均幅度是5%。各省市制定养老金调整方案时,要以5%为高限,不得超过。
可是,养老金的平均增长幅度是5%,但并不是人人增加5%。国家养老金的调整方案,要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种方式进行。每一个省市制定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如果是该省市的养老金平均水平较高,增加的额度会较高一些。
法律依据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2020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
一、调整范围。2019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
二、调整水平。全国总体调整比例按照2019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确定。各省以全国总体调整比例为高限确定本省调整比例和水平。
三、调整办法。继续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并实现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办法基本统一。定额调整要体现公平原则;挂钩调整要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可与退休人员本人缴费年限(或工作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等因素挂钩;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可适当提高调整水平。继续确保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基本养老金不低于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平均水平。要进一步强化激励,适当加大挂钩调整所占比重。
4. 2022年河北退休人员涨工资细则
1、定额调整
2、挂钩调整
3、倾斜调整
(一)调枣竖整范围
2021年12月底前,已按法规办理完退休手续的企业和单位的退休及退职人员。
(二)调整方案
继续采取定额调察岩扒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相结合的方案进行。
1、定额调整部分
每人每月一律增加46元,与2021年的标准相比降低了3元。在已公布养老金调整方案的9个省市中,河北今年下调的金额最少,对低收入养老金群体最友好。
2、挂钩调整部分
继续采取双挂钩,一增一降。
(1)与缴费年限挂钩调整部分
与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挂钩,每年1年,养老金增加1.22元,不满1年的零头,均按1年计算。2021年增加的标准是1.32元。同比工龄单价缩水0.1元。河北工龄的单价一般。
(2)与本人养老金水平挂钩部分
按本人2021年12月发放的基本养老金水平增加1.09%,相比2021年的标准1.02%,同比提升了0.07%。在已公布养老金调整方案的9个省市中,河北今年与养老金挂钩同比提升的比例最少,对低收入养老金群体最友好。
3、倾斜调整
(1)与退休退职人员2021年12月年龄挂钩。分三档,进行调整。
按年龄段分档进行调整。其中,年满70岁、75岁、80岁及以上:每人每月分别增加20元、30元和40元。标准和2021年持平。此项待遇只能享受一档,就高不就低。
(2)向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倾斜标准
分为四种情况进行调整。一、二、三类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分别增加15元、20元、25元。对驻外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艰苦程度超过河北本地的,倾斜增加30元。标准和2021年持平。
法律依据
《国败昌务院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龄津贴标准的通知》
第四条、相应调整机关、事业单位离休、退休人员的待遇,具体办法是:对参加了1985年工资制度改革的,按本人离退休前的实际工龄和调整后的标准计算原工龄津贴数额,纳入离退休费基数。对未参加1985年工资制度改革的,按本人离退休前的实际工龄和每工作一年1元的标准增加离退休费基数。
5. 河北人社厅2020退休涨工资
没有的,最新消息为2016年1月起由每人每月75元提高到80元。
从2016年1月起,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每人每月75元提高到80元,其中省级财政负担10元(中央财政按现行对我省的补助标准负担70元,如中央对我省的补助标准继续调整,则按中央对我省的补助标准增量进一步调整我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
鼓励各市、县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增加本地区基础养老金标准,所需资金由当地财政负担。本次提高的省级基础养老金,原则上不得冲抵或替代各地自行提高的基础养老金。从2016年1月起,各地要按提高后的标准,按时、足额发放城乡居保养老金,并确保专款专用。
(5)2020年河北省退休涨工资细则扩展阅读: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相关要求规定:
1、各地要按上述要求,提前做好政策宣传、预算编制、系统调整、资金拨付等准备工作,确保配套资金及时到位,确保专款专用,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
2、2014年7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70元;2015年1月,基础养老金提高到75元;2016年1月1日起再提高到80元。
6. 2020退休涨工资的标准
法律分析:2020年退休涨工资的政策标准如下,如果是在2018年12月前,按照相关的规定每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总体的调整水平都按照2018年退休人员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百分之五左右来确定。还要继续采取限额的调整、联动的调整、适度倾斜互相结合的方法,基本统一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关于退休金的调整办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7. 2020年退休人员涨工资的计算方法
法律分析:(一)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x缴费年限x1%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a1/Al+a2/AZ+....+an/An)/N
公式中,a1、a2.....an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缴费工资额;A1、A2……An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年当地职工平均工资;N为企业和职工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计发月数
1、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3、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4、公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退休后均计发基本养老金。“统账结合”后参加工作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统账结合”前参加工作,本意见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和过渡性调节金。
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4、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法律依据:《劳动法》 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