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24年养老保险并轨政策
我国对于退休老人之后的退休生活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自从推出
养老金制度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社会养老保险的缴纳。大家都知道,在缴纳社保这方面,私企的职工跟事业单位的员工缴纳比例是有一些不一样的。
而在领取养老金时,事业单位的职工往往还可以额外领取一份职业年金,私企员工往往是没有的。而最近有不少人都在聊养老金并轨的事情,养老金并轨是什么意思?并轨后80后养老金怎么算?
一、2024年公务员养老金并轨是什么意思?1、双轨大家都知道,机关单位和企业工作单位的退休机制是有一些不同的。正常来说,公务员在缴纳养老保险的时候,缴纳比例要么很高,要么干脆不交,反正是一定会有养老金的。而企业
退休人员则需要按时缴纳社保,才能在退休之后领取一定的养老金,这就是养老金双轨机制。
2、并轨根据相关机构的消息显示,从2024年10月份开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的十年过渡期将会结束。
也就是说,从2024年的下半年开始,机关单位的退休人员在计算养老金的时候,计算方式将会更新。它采用的是累计缴费年限平均缴费指数,和社会平均工资来计算养老金的待遇。
也就是说,在并轨之后,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是否能够领取到养老金,需要按照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工龄等来挂钩,跟普通企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没有什么区别了。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其实也有一定的区别。
因为在现实中,很多企业,没有严格的按照本人的实际工资基数,来建立社保的缴费基数。从而降低了最终的平均缴费指数,那么自然企业单位的养老金还是很低。
而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缴费基数往往很高,所以退休后的养老金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
二、并轨后80后养老金怎么算?养老金并轨后,社保养老金计算就跟城镇职工一样了,按照这个公式: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总的来说,参加工作的时间越晚,越接近2014年10月这个时间点,年限就越短,过渡性养老金越少。
其实养老金制度早就开始并轨了,在2024年之后,养老金并轨的实际情况不会有明显变化。这也是为什么每年的公务员大军如此庞大的原因之一。
『贰』 2024年之后事业单位退休就是新人了吗养老金是和企业并轨了吗
2014年国家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时制定了十年的过渡期,过渡期将在2024年10月结束(贵州省是2024年12月结束)。结束之后退休的人员是不是就是新人了呢?养老金是不是要和企业的计算方法并轨呢?让我们仔细解析一下。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老人、中人和皮旦新人概念。对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划分,人们一般会分为中人、老人和新人三类情况。关于养老金待遇,人们一般又称之为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过渡办法。
由于国家设立了十年过渡期,过渡期即将结束的问题确实也挺令人困扰。过渡期结束以后是不是中人的过渡方法也随之消失?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老人指的是2014年9月及以前参加工作,并在2014年9月及以前退休的人员。老人没有参加过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除非是试点地区的试点办法),退休也是按照之前的老规定、老办法计算的退休费待遇。
中人指的是2014年9月以前参加工作,但是在2014年10月及以后退休的人员。中人实际上是参加了一段时间的养老保险,但是之前还有一段时间连续工龄可以视同缴费。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视同缴费年限期间的社会保险费由政府承担,个人无需缴费。
新人指的是2014年10月底以后参加工作,并在未来退休的人员。新人是从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就开始缴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形成基本养老金待遇。他们普遍没有机关事业单位的视同缴费年限。
(以上橘握瞎所说的“参加工作”都指的是进入机关事业单位成为在编人员工作)
所以说,只要是2014年9月及以前参加工作,未来不管什么时候退休都属于中人。这实际上是根据改革的时间定性的,未来也不会改变这一性质。
2024年之后的养老金计算公式。2024年之后退休的人员养老金计算采取的是新办法,主要是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以及职业年金四部分构成。
职业年金属于补充养老保险机制,实际上参加基本养老保险领取的待遇就是基本养老金,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机关事业单位的圆空过渡性养老金,主要是针对2014年9月底以前的视同缴费年限计算的。如果是中人退休的话,其视同缴费年限是始终保有的,并不是跟有的人想象的一样,出了十年过渡期过渡性养老金就没有了。其实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过渡性养老金实际上是对视同缴费年限期间我们没有缴纳形成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待遇的一种补偿。
如果是2014年10月底以后参加工作的新人,由于没有视同缴费年限,基本养老金就是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确实是跟企业参保职工一样了。当然现在退休的部分企业职工由于参加工作较早,也是有过渡性养老金计算的,只不过起始时间不一样而已。
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使计算公式一样,养老金待遇也会因为缴费年限、缴费基数、
退休年龄等多种因素出现因人而异的情况,更何况机关事业单位还有补充养老保险机制——职业年金的积累。职业年金也能提供约1/3的退休养老待遇的。
所以说,其实养老金并轨并不会影响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待遇。企业职工如果按照高基数、长时间缴费,参加了企业年金待遇的话,企业的待遇也会很高的。
『叁』 养老金并轨后差距越来越大
养老金并轨之后,养老金的待遇更公平了。但实际上养老金并轨,并没有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与
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差距减小。
养老金的多少与这几方面都有关系,了解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之后,你就能知道为什么自己的养老金和别人存在这些差距。
随着5月份人社部财政部发布的通知,养老金今年的涨幅定为4%,很多人都关心自己的养老金这一次能涨多少。可能有一些细心的人会发现一些事业编制单位退休的人员,他们的养老金要比自己多不少。
那么在养老金并轨之后,所有人的养老金计算方法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他们的养老金要比自己多这么多呢?这其中主要是哪些原因造成的?真的仅与工龄有关吗?接下来我们一一解答。
养老金并轨之后,工龄的长短是否会直接影响养老金的多少?其实养老金并轨早在2014年就开始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与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计算统一了。
养老金都是由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的。无论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还是企业
职工退休人员,他们的养老金计算都是遵从这两个公式。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退休年龄不同计发月数也有差距,
50岁为195、55岁为170、
60岁为139)
那么从这两个公式中,我们就能知道养老金的多少是与当地社平工资,以及个人养老保险缴费情况都有联系。
而且关于缴费年限对这两个公式的影响都比较大,可能有些人会觉得个人账户养老金并没有缴费年限影响,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在去年上海取消了与缴费年限的挂钩调整,有些人就认为缴费年限在养老金当中已经不再重要了,其实并不是。
在个人账户养老金中缴费年限的作用已经包含在里面了,个人账户养老金积累的钱越多就说明缴费的费用也越多。
我们都知道养老保险的缴费是有上限的,虽然现在已经放开了,但是个人账户养老金的余额多少是与个人缴费的年限以及缴费基数都有关的,你缴费时间越长,那么在个人账户养老金里面存的钱也就越多。
所以也可以从这方面来讲举冲,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多少与你缴费的年限有很大联系。
我们也可以说缴费年限的长短确实会直接影响养老金的多少,但是并不能说缴费年限正猜歼的长短就决定养老金的多少。
因为无论是个人养老金还是基础养老金,它还与个人的缴费基数有关。无论你缴费年限有多长,你选择的缴费基数很低,那么在个人账户养老金上的钱也不会很多。
举例说明:
老张按照1万元的缴费基数,缴纳养老保险,缴费15年,每月都有800元进入个人养老金账户。老张的个人养老金账户余额为16万元(包含历年来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收益)
老李按照2000元的缴费基数缴纳养老保险缴费30年,每月都有160元进入个人养老金账户。老李的个人养老金账户余额为7万元。
虽然老李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是老张的两倍,但是两个人退休之后的待遇,老张要明显好于老李,这主要是因为养老金的多少不仅与缴费年限有关,还与缴费基数以及当地社平工资等等多方面有关。
对于在2014年养老金并轨之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人来说,工龄的长短会直接影响养老金的多少?在养老金并轨之前已经退休的事业机关单位退休人员来说,他们养老金的多少是直接按照在职时候的工资的一定比例进行发放的,这就是当时所谓的养老金替代率。
而至于养老金的替代率有多少,这是取决于在事业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年限,也就是我们所称的工龄工龄越高那么替代率也就越高,功率越短,那么替代率也就越低。
一般情况下,事业机关单位退休人员,他们每月拿到的养老金是在职时候工资的70%~90%之间。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退休之前。一般都会将职位升一级或半级,使得他们兆灶在退休之前工资的基数有所上涨,这样也能够让他们在退休后拿到更高的
退休金。
而对于一些工作年限较长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来说,他们退休后的待遇有些时候甚至要比在职时候还要高,因为在退休前半年,或者是几个月之前,他们的岗位会直接提升半级或一级。工资待遇也会上涨,再加上工龄较长,如果替代率在90%左右,那么可能退休后拿到的工资比他在职时候拿的还要高。
但是这也不能说对2014年9月之前办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人员来说,工龄就决定他们退休的养老金多少。因为他们的养老金多少与他们在退休之前的工资有关。
为什么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每个月拿到的养老金要明显高于企业退休人员?现在养老金已经并轨,按理来说无论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还是企业退休人员,他们的养老金计算方式方法都是一样的,他们的待遇不应该有这么大的区别呀。
然而事实上是,很多企业退休人员哪怕工龄高达40年,每月能领取的养老金也不过一两千元。而一些有着同样工龄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每月拿到的养老金还能够上万。
其实造成这样差距的主要有两方面:
缴费基数以及职业年金。
对于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人来说,他们的养老保险缴费都是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要求,按照自己上一年工资的平均数为基数进行缴纳养老保险,除此之外有些单位还会给员工顶额缴纳。
所以虽然同样的工龄,但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他们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更高,在个人养老金账户上面存储的钱也越多,再加上历年来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收益,这就会使他们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比如说同样是40年的工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他们个人账户养老金上的余额可能达到60万~70万元。而对于在企业退休的人来说,虽然同样有着40年的工龄,但企业老板为了节约开支,一般会按照最低缴费基数给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等到退休的时候,个人账户上最多也不过10来万元。
如果是在同样的计发月数下,那么个人养老金的差距就有六七倍,仅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要比企业退休人员多六七倍,那么养老金的差距自然而然就拉大了。
除此之外对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来说,他们除了有基本养老金之外,还有职业年金可以领取。
在他们工作的时候,单位还给他们缴纳职业年金,在退休的时候,他们每个月还能从职业年金中领取不少的钱,所以这两者加起来,很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人员每月能领取1万元的退休金也不足为奇。
结束语也正是因为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所以这两年考公考编的热潮一直退不下去。再加上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现在各个行业内卷严重,随时都可能失业。相对来说公务员事业单位饭碗比较稳定。而且在退休后待遇也更好,所以很多人都把眼光放在了这些岗位上。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要想自己退休后每月能多领取一些养老金,那么可以选择在一些社平工资较高的地区进行工作,这样基础养老金部分也能够多领一些。
还有就是通过延长缴费年限和增大缴费基数的方式,也可以让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钱慢慢积累起来,退休后也能领取更多的养老金。
而且每年养老金的调整都是遵从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缴费越多,缴费年限越长,每年的养老金涨得也越多。因此对于普通人来讲,还是老老实实打工,想办法让自己的收入变多吧。
『肆』 2024年退休工资并轨
截至2022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并轨过渡期已经过去了八年,等到2024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核定办法,将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核定办法保持一致。
那么,2024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将会迎来什么变化?会上涨吗?根据公开消息,2024年养老金并轨过渡期前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将会迎来以下三个调整:
第一,养老金并轨过渡期结束,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将取消新老办法对比,限高保低的政策,所有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都将按照新办法核定养老待遇。
第二,2024年养老金并轨过渡期结束,退休中人养老金将会迎来上涨,并补发上涨部分的养老金。
第三,养老金并轨过渡期结束,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将会更高。
首先,关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待遇进行新老办法对比,限高保低的政策,该部分政策主要针对的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也就是2014年至2024年期间办理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
新老办法对比和限高保低的政策是指,如果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老办法核定的养老待遇高于新办法核定的养老待遇时,就按照老办法进行计发养老金。如果新办法核定的养老待遇高于老办法核定的养老待遇时,那么不仅发放老办法核定的养老待遇部分,其中差额部分按照对应年度的计发百分比进行发放。
届时2024年养老金并轨过渡期结束,那么在2024年10月起,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都将按照新办法核定养老待遇,与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核定办法保持一致,新办法核定的养老待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二是基础养老金,三是过渡性养老金,四是职业年金。
其次,关于养老金并轨过渡期结束,退休中人养老金将会迎来上涨,按照现行退休中人养老待遇的核定,绝大多数的退休中人新办法核定的养老待遇,普遍高于老办法核定的养老待遇。
主要原因在于,养老金并轨设置十年过渡期的目的有两个方面:
一是让机关事业单位中的退休老人和退休新人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的原则,确保养老金并轨期间待遇的平稳过渡;
二是十年过渡期内退休中人养老待遇不降低的原则,因此采取了“限高保低”的原则,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退休中人的待遇不低于退休老人的待遇。
另外,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十年过渡期内,新办法比老办法高出的差额部分计发比例分为: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计发10%,2016年计发20%,2017年计发30%,2018年计发40%,2019年计发50%,2020年计发60%,2021年计发70%,2022年计发80%,2023年计发90%,2024年1月至2024年9月计发100%。
也就是说在不考虑养老金调整的情况下,退休中人的养老金在养老金并轨的十年过渡期内都是逐年上涨的,并且是按照新老办法差额的百分之十上涨,直到2024年按照新老办法差额的百分之百计发。
最后,关于养老金并轨过渡期结束,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将会更高,这个说法也是有依据的。
养老金并轨十年过渡期结束,也就是在2024年10月起办理退休的人员,统称为退休新人,退休新人养老待遇的核定,主要包含四个方面:
一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二是基础养老金,三是过渡性养老金,四是职业年金。
按照现行退休中人养老待遇的核定,新办法核定的养老待遇普遍高于老办法核定的养老待遇,甚至于越晚退休新老办法核定的养老待遇差距就越大,这主要是因为每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在逐年稳步地上涨。
因此2022年至2024年,随着养老金计发基数的稳步增长,同等条件下,退休新人按照新办法核定的养老待遇也会逐步上涨,也就是说2024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将会更高。
『伍』 2024年养老金全面并轨,十年过渡期后,事退企退休养老金一样了吗
养老金并轨,企业和事业单位养老金真的平等了吗?2014年以后,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养老金将完全使用同一套系统,真正实现养老金并轨。
从2014年10月1日我国正式开始养老金并轨制度改革,在此之前我国实行的是双轨制,也就是企业职工向社保部门缴纳社保,而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不用缴费,他们工作年限为视同缴费年限,退休后由单位落实养老待遇,从而造成了不公平的局面,为了改变这种高差距,而实行了养老金制度的改革,那么都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第一,事业单位的养老金与企业单位养老金并轨
2014年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从10月1日节点开始的,对于并轨前参加工作,并轨后退休的人称为“中人”,国家当初设定好十年的过渡期,从2014年的2024年十年的过渡期,如今已经过去了七年,还有三年时间,距离2024年养老金全面并轨越来越近了。在此期间,“中人”在过渡期内退休的人员,实行“保低限高”养老金计发办法。
有的网友认为是不是2024年以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就会一样了呢?其实这个问题不是这么简单的回答,养老金的差距依然存在,而且差距还是比较大,只是从制度的发展中寻找,采取统一的养老金退休制度,在2014年之前,事业养老金和企业养老金采取的是双轨制,而过渡期结束后,只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方式将完全一致,实行养老金并轨,目的只是为了缩小养老金的差距,过渡期结束后,养老金的差距肯定会咐源略有缩小,但是差距肯定存在的,也并不会在短期内消失。
第二,养老金并轨的影响是什么呢?
在并轨之后采用的是同一套制度和计算方法,都缴纳养老金,按一定的标准领取养老金。都是根据个人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和退休后的社平工资等因素进行计算的,事业单位也开始建立了个人账户,社保同样是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
而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也分为三种:一种就是2014年前退休的人员被称为老人或者旧人,他们仍然是按照旧的制度方法领取养老金,不受并轨后的影响。而对于另一种人,就是在2014年10月前参加工作,在10月1日后退休的中人,在十年过渡期内,这部分人按新旧制度比较,哪个高就按照哪个来多发一定的比例,“保低限高”就是新办法计发待遇,低于老办法待遇标准,就按老办法待遇标准发放,那么新办法计发待遇大于老办法,超出部分就按以下规定发放,第一年也就是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团乱10%。第二年再发10%,以此类推,过渡期内十年发放100%,也就意味着事企之后成为新人,完全按照新制度领取养老金。
在过渡期结束以后,老人和新人都不会受到影响,只是中人的养老金完全按照新制度实施,对于养老金的影响并不是非常大,我们现在退休老人领取的养老金,主要还是看过往的缴费年限和缴费标准,只能说是计算方法是一样的,但是养老金还是存在差距的,因为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以后,事业单位职员增加一项补充养老金,也就是职业年金由单位按8%缴纳,个人按4%缴纳,每月12%进入个人账户,所以收入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只是在计算方法上的统一,也是一个逐步缩小的过程。
总之,企事业养老金计算方法统一并轨,但养老金的差距还是存在的,但是现在起码已经并轨了,也不要计较养老金高低,只要塌简档我们放平心态,保持愉快的心情,保持身体健康,多活几年保持
长寿才是我们的目标。总之,由双轨制并轨统一也是一大进步,也要为国家的并轨统一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