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退休年龄对照表
各类人员法定退休年龄
一、干部的法定退休年龄
《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第四条规定,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都可以退休:
(一) 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的;
(二) 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三)纤模 因工致残,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二、工人的法定退休年龄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一) 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 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雀棚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顷竖则续工龄满十年的。
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 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 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法定退休年龄的重申:
上面提到的都是国发〔1978〕104号文件的原版规定。后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8号)重申:
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
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以下称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2. 退休年龄对照表
新退休年龄查询表2022 新版退休年龄对照一览,下文就随社保君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手薯。
退休年龄一般是男性年满六十周岁,女性年满五十周岁,同时还需要连续工龄满十年。但是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弊好工作可以提前退休。
对于女性干部而言圆卜拆,70年的将于2025年退休,71年的将于2026年退休、72年的将于2027年退休、73年的将于2028年退休、74年的将于2029年退休、75年的将于2030年退休……以此类推。谨记自己的退休时间,做好养老保险的购买计划。橘枣
女性职工退休对照表
女性职工退休对照表出生年份2018年年龄(岁)延迟兆敏退休(族薯枝年)实际退休年龄(岁)退休年份793966120401980386612041
3. 退休年龄表
干部的退休年龄(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
1,普通男干部,年满60周岁;
2,普通女干部,年满55周岁;
3,因病或非因公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男干部,年满50周岁(病退);
4,因病或非因公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女干部,年满45周岁(病退);
5,因公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男、女干部,经医院证明后退休。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第四条、《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县处级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年龄问题的通知》(组通字〔2015〕14号)
很多用人单位尤其企业用人单位很纠结如何认定女员工的女干部身份?很简单:看人社部门出具的人事档案证明。若档案显示身份为女干部,则法定退休年龄应当为55周岁,否则即为50周岁。
二、工人的退休年龄
1,普通男职工,年满60周岁;
2,普通女职饥槐工,年满50周岁;
3,特殊工种,男职工年满55周岁,女职工年满45周岁(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同样适用);
4,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经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男职工年满50周岁,女职工年满45周岁,即所谓的病退。
5,因公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男、女职工,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后退休。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
三、个体工商户等自谋职业者以及灵活就业人员
城镇个体工商户等自谋职业者以及采取各种灵活方式就业的人员,在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时,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可按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
注意,只是可以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并非法定退休年龄。
法律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完烂喊友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劳社部发〔2001〕20号)第三条。
四、参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享受居民养老金待遇年龄
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男女达到60周岁以后,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国发(2009)32号文件规定,如果参保人员在当地实施新农保或城居保制度时已年满60周岁,可以不用缴费,便可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
依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
五、特殊规定
(一)高级专家延长离退休年龄
高级专家离休退休年龄,一般应按国家统一规定执行。对其中少数高级专家,确因工作需要,身体能够坚持正常工作,征得本人同意,经下述机关批准,其离休退休年龄可以适当延长:
副教授、副研究员以及相当这一级职称的高级专家,经所在单位报请上一级主管机关批准,可以适当延长离休退休年龄,但最长不超过65周岁;
教授、研究员以及相当这一级职称的高级专家,经所在单位报请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或中央、国家机关的部委批准,可以延长离休退休年龄,但最长不超过70周岁;
学术上造诣高深、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杰出高级专家,经国务院批准,可以暂缓离休退休,继续从事研究或著述工作。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高级专家离休退休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国发[1983]141号),第一条、第二天。
(二)骨干教师、医生、科技人员延长退休年龄
骨干教师、医生、科技人员确因工作需要,身渗中体能够坚持正常工作,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本人又愿意继续工作的,经所在单位报请县一级以上主管机关严格审查批准,可将他们的退休年龄延长一至五年。
延长后的退休年龄,女同志最长不得超过60周岁,男同志最长不得超过65周岁。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延长部分骨干教师、医生、科技人员退休年龄的通知》(国发(1983)142号)
(三)女干部延长离退休年龄
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中的正、副县处级及相应职务层次的女干部,事业单位中担任党务、行政管理工作的相当于正、副处级的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年满60周岁退休。如本人申请,可以在年满55周岁时自愿退休。
法律依据:《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县处级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年龄问题的通知》组通字〔2015〕14号、《中共中央组织部、劳动人事部关于女干部离休退休年龄问题的通知》(劳人老[1987]2号)
最后提示:随着国家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在未来,法定退休年龄不再只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它将可能变成一个可变的数值,需要进行计算方可确定
4. 70后退休年龄一览表
70后退休年龄一览表为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
按迟退休一年增加3个月的例子,推算出延迟退休后的退休年龄计算公式女职工退休年龄等于50加3(50加出生年份减去2021)除以12。女干部退休年龄等于55加3(55加出生年份减去2021)除以12,男性退休年龄等于60加3(60加出生年份减去2021)除以12。
公布了延迟退休,5年以后才可以实施。比如55岁退休,5年以后实施也就是55岁零两个月退休,明年的人可能模孙念就是55岁零6个月退休,就是这样一个心理预期,渐进式的。
退休待遇
1、按年平均值计算,在一定的退休金基数上,对超过规定领取退休金年限的工作年凯悉数,每年增发平均数的退休金。如日本规定工作满20年,发给基数为40%的退休金,超过20年的,每年增加1.5%,最旦困多不超过70%,即最高工作年限为40年。
2、按年递增值计算,将工作年限分为若干年段,退休金按年段逐段递增,以鼓励公务人员长期留任。如美国规定,工作第一个五年,每年退休金按一生中连续三年的最高年工资平均数的1.5%计算,工作第二个五年,每年按1.75%计算,工作10年以上的年数,每年按2%计算。但最高不得超过基本工资的80%,即最高工作年限为42年。
5. 新退休年龄规定一览表
1.连续工龄满10年。
2.从规定中我们看到,男性的退休年龄最早是50周岁,最晚是60周岁;女性的退休年龄最早是45周岁,最晚是55周岁。
这也是关于退休年龄中存在的最大争议:具体多少周岁不能自己选,只能根据政策执行。
3.职工养老保险没有交满15年。
五十桐好碧周岁就可以申请退休。根据《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局举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文件所规定的退休年龄。
即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并且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准予退休。
一、女干部
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都可以退休。
(一)女年满五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的;
(二)女年满四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三)因工致残,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二、女工人
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机关群众团体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由医院证明,并经过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袜灶劳动能力。
注意了:
如果你参保的不是职工养老保险,而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那么必须等到60周岁的时候才能享受居民养老金的待遇。
因为国家在出台关于居民养老金待遇的同时,统一规定:女性的退休年龄必须达到和男性的法定退休年龄一致,才可以办理退休。
而男性的退休年龄一般为60周岁。也就是说,参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不论男女要达到60周岁才可以领到基本养老金。
2.从规定中我们看到,男性的退休年龄最早是50周岁,最晚是60周岁;女性的退休年龄最早是45周岁,最晚是55周岁。
这也是关于退休年龄中存在的最大争议:具体多少周岁不能自己选,只能根据政策执行。
而且女性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年龄,有的地区执行的是55周岁,有的地区执行的是50周岁。
另外,灵活就业人员和企业职工之间身份的转换,也需要对退休年龄做重新确认。
比如山东淄博等一些地区是按照在企业工作满10年,就可以按照50岁退休;而有的地区只要转为灵活就业人员必须要55岁退休;
广东省只要参加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退休不在管理技术岗位上,就可以按照50岁退休;
青海、四川、青岛等很多地区女性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年龄是50周岁。
对此,网友表示:“支持50岁退休”“50岁退休正好,能再早点更好”!
还有一部分男性网友认为“男性应该比女性提前退休”。
3.职工养老保险没有交满15年
退休时能领养老金吗?
我们都知道,只有当我们退休时缴纳了至少15年的社保,我们才能拿到养老金。
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规定,我们需要缴纳15年、20年甚至25年、30年的社保,才能享受“终身医疗报销”待遇。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第一条第一、二项,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三) 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 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6. 女性2020年退休年龄表
女性2020年退休年龄表
2020年女职帆升工退休年龄是多少,2019年职工退休年龄新规定:女工人延迟到55岁退休。女性退银伍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同时达到65岁。
女性2020年退休年龄表:
1、女职工退休年龄=50+3×(50+出生年态搏老份-2021)/12。
2、女干部退休年龄=55+3×(55+出生年份-2021)/12。
3、男性退休年龄=60+3×(60+出生年份-2021)/12。
因此,在退休的问题上大家就要做好相关的了解,只有满足的法律的规定才能办理退休手续。当然在实际中我们要知道办理退休需要经过流程,才能在办理成功之后领取到相应的退休金。
以上就是关于女性退休年龄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7. 退休年龄表
退休年龄表如下:
1、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
2、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必须达到国家、省规定的退休年龄;
3、正常退休:男满60周岁,女满50周岁(长期在管理和技术岗位上的女职工年满55周岁);
4、特殊工种提前退休:从事井下、高空、高温、低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满55周岁,女满45周岁,从事特殊工种时间达到规定年限的,可以办理提前退休;
5、因病提昌罩前退休:男满50周岁,女满45周岁,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经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符合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条件的可办理病退。
退休的程序:
1、申报人准备好身份证、户口本、照片及申报退休的相关材料;
2、申请人向所在单位、申报,企业存在的去企业、失业人员去辖区就业局申报;
3、企业、就业局向当地人社部门申报;
4、合格后、档案转入当地社保局、社保局负责核定待遇。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
全民所有耐哪闹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完全丧失劳缓昌动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