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事业单位的员工辞职,养老保险怎么处理
事业单位辞职,社会养老保险处理方法如下:
1、转为个人参保。接续参保后,按个人退休计算退休工资,退休时不再享受事业单位退休待遇。到户口所在地的劳动保障所办理。
2、转为企业参保。接续参保后,按企业退休计算退休工资,退休时不再享受事业单位退休待遇。到企业所在地劳动保障所参保。
3、转为个人后停保。如果参保年限已满15年,可以停止参保。到退休年龄时前往户口所在地劳动保障所办理退休手续。这样退休时不再享受事业单位退休待遇。
(1)事业单位辞职后退休金怎么领扩展阅读:
1、事业单位交养老保险方法:
现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改革试点方案》规定,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单位一般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0%缴费,个人按不超过工资总额的8%缴费,单位缴费进入社会统筹基金,个人缴费进入个人账户基金。
个人缴费满15年,就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适当考虑工资增长和物价上涨对基本养老金发放的影响。
2、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确定:
缴费工资基数实行“300%封顶、60%保底”,即缴费工资超过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单位缴费工资基数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个人缴费工资基数按国家和省规定的项目核定。
3、个人缴费比例: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
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个人工资超过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4、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机关单位(含参公管理的单位)工作人员: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中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西藏特贴、特区津贴、警衔津贴、海关津贴等国家统一规定纳入原退休费基数的项目)、规范后的津贴补贴(地区附加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中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西藏特贴、特区津贴等国家统一规定纳入原退休费计发基数的项目)、绩效工资。其余项目暂不纳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② 事业单位辞职后到退休年龄可以领退休金吗
事业单位的员工辞职后到退休年龄也不可以领退休金,无论我们是在事业单位,国家行政单位以及普通的民营企业上班的,在辞职之后,用人单位就没有法定的义务给已经离职的员工缴纳任何的社会保险了。领取退休金的法定条件必须是缴纳养老保险累计满15年,而不是一劳永逸的。③ 我原来在事业单位工作,后来辞职到企业,退休工资怎么算
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在事业单位工作后到企业工作,退休金算法是:退休领取社会保险养老金的2个条件:1、参保人的实际缴费年限在10年(1998年9月30r及以前参加工作的)或15年(1998年10月1r及以后参加工作的)以上;2、参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达到退休年龄而缴费年限不足的,继续缴费直至缴足方可退休)。(二)退休金计算方法: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或15年及其以上者,基本养老金按以下办法计发: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十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本人缴费年限)×1%。2、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有独生子女证的,增加养老金总额的5%。1998年9月30r及以前参加工作的,另有过渡h养老金。(三)影响养老金多少的3个因素④ 事业编制职工辞职养老金怎么办
事业单位辞职,社会养老保险处理方法如下:
1、转为个人参保。
接续参保后,按个人退休计算退休工资,退休时不再享受事业单位退休待遇。到户口所在地的劳动保障所办理誉枯。
2、转为企业参保。
接续参保后,按企业退休计算退休工资,退休时不再享受事业单位退休待遇。到企业所在地劳动保障所参保。
3、转为个人后停保。
如果参保年限已满15年,可以停止参保。到退休年龄时前往户口所在地劳动保障所办理退休手续。这样退休时不再享受事业单位退休待遇。
1、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就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就是说,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要领取养老金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二是累积缴纳养老保险费满15年。
2、按照相关规定,我国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以下称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滚氏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庆备洞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
资料来源:网络词条养老金
⑤ 事业单位辞职以后社保和退休工资的问题
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金的水平,往往比起企业单位退休养老金的水平还是要高一些的,通常情况下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替代率是可以达到70%~90%,反之作为企业单位养老金的替代率仅仅只有50%。所以很显然二者之间还是有明显的差异,但是自己如果从机关事业单位离职以后,将来肯定是无法按照机关事业单位的这样的一个计算方式来确定我们的养老金,所以最终对于我们自身所享受到养老金的待遇水平,可能比起你之前在机关事业单位的同事,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不过既然自己选择了离职,那么我们其实就没有必要去考虑这些问题了,我们还是要往前看,也许你有更好的一个出路。作为社保这一块来讲,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果你找到新的单位,就可以把社保关系转移到新的工作单位,包括你的个人档案都应该转移到新的工作单位,来进行缴纳社保和托管个人档案。这样的话就可以有效的延续自身的累计缴费年限。
如果说你没有打算找新的工作单位或者说长期不打算去参加工作,那么我们是可以按照灵活就业的方式来参保灵活就业的,参保是需要在自己的户籍所在地,建立职工养老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参保,这样的话也是可以有效计算,你之前原单位的累计缴费年限,当然你的视同缴费年限要根据个人档案来认定,所以说你的个人档案需要转移到户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然后由他们进行托管,这样的话将来办理退休的过程中,你的视同缴费年限都可以正常认定。所以这是我们所需要在离职以后做的事情。这样也就不会影响到我们正常去办理退休了。
事业编辞职后要想退休后有退休金,就得继续缴纳养老保险,你可以再找份工作,你的新工作单位可以继续给你缴纳养老保险,只要最后申请退休时已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且累计缴纳养老保险满十五年,就可以领取退休金。也可以作为灵活就业人员自己缴纳养老保险,直至可以办理退休的年龄。
如果事业编已经交够15年,也是需要继续工作缴费直到退休年龄的。
如果断缴,可以累积计算,两个要求,一是累积交够15年,二是岁数达到退休年龄。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二章基本养老保险第十五条规定,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帐户余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社会保险法》第二章基本养老保险第十六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⑥ 请问事业单位辞职后,养老金怎么算
请问事业单位辞职后,社保的处理方式:
1、转为企业参保。
接续参保后,按企业退休计算退休工资,退休时不再享受事业单位退休坦碰待遇。到企业所在地神亩劳动保障所参保。
2、转为个人参保。
接续参保后,按个人退休计算退休工资,退休时不再享受事业单位退休待遇。到户口所在地的劳动保障所办理。
3、转为个人后停保。
如果参保年限已满15年,可以停止参保。到退休年龄时前往户口所在地劳动保障所办理退休手续。这样退休让瞎谈时不再享受事业单位退休待遇。
(6)事业单位辞职后退休金怎么领扩展阅读: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职人员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
一、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职后,在到达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时未参加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已经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但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如具有我市户籍,可申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延长缴费。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后并延长缴费至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其中实际缴费年限满5年)的,可申请办理按月享受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延长缴费满5年或年满70周岁后累计缴费年限仍不足15年(或实际缴费年限不满5年)的,可以申请一次性缴费至满15年且实际缴费年限满5年。
三、符合第二条一次性缴费的,补足的年限以申请延长缴费时间为准,以向前推移填空的方式确定具体补缴年份,按对应年份适用的职工平均工资、20%的缴费比例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利率计算补缴额。
四、实际缴费年限包含本人参加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社会养老统筹缴费的年限。
五、机关事业单位离职人员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的计算仍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六、“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指经县(区)以上人力资源(原人事、劳动)部门批准招收录用的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