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退休保障 > 事业单位退休年龄认定依据

事业单位退休年龄认定依据

发布时间:2023-05-22 04:22:02

『壹』 事业单位退休年龄认定依据

在本人身份证年龄和档案记载年龄一致的情况下,工作人员退休年龄的认定依据是按照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记载年龄相结合的方式,将这两者的一致时间认定为职工的出生日期,然后根据出生日期来认定你的退休时间。目前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采用的个人身份证号码来确定退休年龄。

如果本人身份证年龄和档案记载年龄不是一致的话,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公安部官方制定的《关于办理干部退(离)休等手续时认定出生日期问题的通知》(组通字〔1990〕24号)文件规定,将以档案记载的最早年龄来认定退休年龄。

事业单位退休年龄认定依据

『贰』 事业单位退休年龄


事业单位退休年龄的规定:如果工作人员的连续工龄满十年,则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应该退休。如果工作人员具有生病、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形的,还可以依法申请提前退休。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叁』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年龄是怎么规定的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年龄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87条的相关规定:

1、正常退休:年龄达到男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连续工龄(含折算工龄,下同)10年的应当退休。

2、提前退休:三种:一是因公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二是因病或非因工不能坚持正常工作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男50岁,女45岁,连续工龄10年;三是特殊工种(井下、高温,高空、特繁工种、有毒有害工种)男55岁、女45岁,连续工龄10年。

3、退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又不具备退休条件的。

4、第八十九条规定公务员退休后,享受国家规定的退休金和其他待遇,国家为其生活和健康提供必要的服务和帮助,鼓励发挥个人专长,参与社会发展。

拓展资料:

工务员管理法对提前退休的规定:

第八十八条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自愿提出申请,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一)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

(二)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

(三)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

『肆』 事业单位法定退休年龄

事业单位法定退休年龄是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男性干部、工人年满60周岁。我国退休年龄规定为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男性干部、工人年满60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可办理退休。
退休手续办理
当事人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且累计缴费满15年以上能够请求退休。处理退休的详细流程如下:
1、在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的前一个月,应向单位经办人供给身份证复印件(处理养老金收取卡之用)、个人相片(处理退休证用)等材料;
2、社保经办人根据当事人详细情况填写退休批阅表,连同当事人的人事档案于退休当月提交给社保组织,由社保组织审阅其是否契合退休条件;
3、社保审阅通往后,根据其退休年龄、参保缴费时长、历年缴费基数、当地历年社平薪酬等要素核算其详细养老金;
4、经办人根据社保核算结果完善退休批阅表并提交社保承认、核准,完结后社保发放退休批文并制造退休证,一起委托银行处理其养老金收取卡;
5、经办人将处理好的退休证、银行卡等转交退休当事人即可完结退休手续。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
第四条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都可以退休。
(一)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10年的;
(二)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10年,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三)因工致残,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伍』 退休年龄规定的依据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群众团体的工人或基层干部,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应该退休。
劳动者工作达到一定的年限,用人单位就可以按照规定给予劳动者退休。当然,在我国,一般情况下,男的60岁退休,女的55岁退休,特殊工种的按照特殊工种的规定进行退休即可。
那么,法定退休年龄依据是什么干部法定退休年龄最新规定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都可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的
(二)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三)因工致残,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四)公务员工龄满三十年,可以申请退休;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必须退休。参公人员参照执行。破产国有企业职工,111个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破产国有企业职工(特殊工种退休、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人员退休除外),可提前5年退休。
资源枯竭型破产关闭企业职工,在享受111个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破产国有企业职工退休政策的同时,其符合特殊工种退休条件的人员,可再提前5年退休。
《劳动保障部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城镇个体工商户等自谋职业者、农民合同制工人以及采取各种灵活方式就业人员在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时,累计缴费年限满15周年的,可按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二条,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群众团体的工人或基层干部,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应该退休。

『陆』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年龄怎么算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年龄为男六十周岁,女五十周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柒』 事业单位退休时间以什么为准

在禅做退休年龄的认定中,若有档案上记载年龄与身份证上记载年龄不一致的情况,依照人社部有关通知以及最高法在相关案件(慕容博行政诉讼案)中的意见,若档案出生时间与身份证出生时间不一致,则以档案最先记载的时间为准。具体参见人社部关于职工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二条第二款规定。

办理退休时,个人退休时间如何确定?要注意什么?
实行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来认定。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法定的退休年龄依然是男性60周岁、女工人50周岁、女干部55周岁,从事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职工可以提前5年办理退休。
那么,职工的退休时间要如何认定呢?其实吧,这个问题本来是非常简单的,人的出生时间只有一个,只要大家都严格按照本人的出生日期去填写档案、办理居民唤启身份证,只要法定的退休年龄到了,养老保险最低也交满了15年,把退休书面申请、身份证等材料、养老保险缴费票据交到参保地的社保部门马上就可以办理退休手续。
可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些人为了招工、顶班、参军、转干、上学、入团入党等等,在政审填写表格时,把自己的出生时间当成橡皮泥,随贺链衡意改小或改大,以致以同样一个人,出现了2个甚至多个出生日期。给组织人事部门的工作带来许多麻烦。
为了彻底纠正这个问题,国家组织人事部门在1999年专门出台了文件,明确对职工退休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中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退休时间如何认定的问题搞清楚了,下面再讲讲几个需要注意的事项:
1、要确保自己的养老保险最低缴满15年。职工要办理退休必须同时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要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二是养老保险最低要交满15年。这两个条件要同时满足,全国都是统一的。如果退休年龄符合要求,养老保险没有交满15年,也不能办理退休;
2、由于退休年龄的认定需要审核职工原始档案,所以职工一定要确保自己档案的有效。根据国家政策,职工档案一不允许自己保管;二不能私自拆封,否则就会成为死档。对于死档社保部门是不认可的。特别是对于下岗失业的职工来说,档案一定要放到有资质的档案保管机构,只有从有资质机构提出来的职工档案社保部门才会认可;
3、要把握好办理退休的时间。一般来讲,当养老保险交满15年及以上,会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前一个月向单位或档案代理机构提交书面退休申请和身份证、户口本、社保卡、养老保险缴费凭据等材料。单位和档案代理机构收到你提交的申请和相关材料后,会把你的档案装订成册,及时报送到社保局。如果一切顺利,会在你生日的当月办理好一切退休手续,从次月起正式领取基本养老金。
根据国家政策,职工到了退休时间,除非有特殊情况,职工与单位的劳动关系将自动解除,单位已经没有义务在责任为你交纳社保了。

法律依据: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二条(二)款规定,职工退休档案年龄与身份证年龄不一致的,应按最早档案年龄记载计算。

『捌』 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年龄新规定

退休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职工在一定的年龄之后不应当继续从事工作,而应该辞职的年龄。目前政策下,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性的退休年龄普遍低于男性,随着全民平均寿命的增加,女性平均寿命又长于男性,让女性在“黄金期”退休,是对国家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是女性社会资源的一大损失,同时也是对个人的才能、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巨大损失。随着社会发展,大批女工人,普遍受过高等教育,精力充沛,爱岗敬业,勤恳吃苦,完全适应目前工作要求,统一延期至55周岁退休符合目前国家现实状况。事业单位工人退休年龄:男性均为60岁退休,女性干部为55岁退休,工人为50岁退休。事业单位工人退休年龄参照公务员标准执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干部的法定退休年龄
(1)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参加工作年限满十年的;
(2)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参加工作年限满十年,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一、工作年限满二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小于五年,或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事业编制人员,本人自愿申请,经批准可以提前退休。提前退休仍按原事业单位标准核定养老金。
二、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或工龄二十五年以上的人员,如本人自愿,经组织批准,可以提前离岗。
三、在法定退休年龄内,领取离岗时的基本工资,档案工资享受在职人员的增资待遇,到法定退休年龄,一并计算工龄,计发退休费,在原单位办理退休手续。医疗保险享受原单位待遇,住房公积金以离岗时的标准工资为基数进行交纳。
法律依据
《公务员法》第八十七条公务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应当退休。第八十八条,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自愿提出申请,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一)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
(二)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
(三)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
第八十九条,公务员退休后,享受国家规定的退休金和其他待遇,国家为其生活和健康提供必要的服务和帮助,鼓励发挥个人专长,参与社会发展。

『玖』 事业单位退休年龄规定

以下是事业单位 退休年龄 规定的具体内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建立一套符合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岗位人才成长规律的管理制度,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新老交替有序进行,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第三条市、区县(自治县、市)政府人事部门主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退休 工作。 第四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享受国家和市规定的各项待遇。 第二章退休条件 第五条事业单位的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含聘期满10年的聘用职员、专业技术人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工作年限满10年的; 二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第六条事业单位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连续 工龄 满10年的; 二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三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从事高空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作,累计满10年的;从事井下、高温工作累计满9年的;从事其他有斗掘正害身体健康工作累计满8年的。 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职员、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章退休后的待遇 第七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按照对同级在职人员的规定,阅读有关文件,听有关报告,参加有关学习、会议和重大活动。 第八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在新的 养老保险 制度未建立之前,每月按以下标准发给退休费,直至去世为止。 固定 工资 与活工资(全额拨款[财政拨款]单位固定工资70%,活工资30%;差额拨款[财政补助]和自收自支单位固定工资60%,活工资40%)之和根据不同工作年限按以下比例计发: 1、工作年限在35年以上的,按90%的比例计发; 2、工作年限在30年至34年的,按85%的比例计发; 3、工作年限在20年至29年的,按80%的比例计发; 4、工作年限在10年至20年的,按70%的比例计发; 5、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下的,按50%的比例计发。 第九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工(公)负伤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退休的,每月按以下标准发给退休费,直至去世为止。 固定工资和活工资之和根据不同情况按以下比例计发: 1、饮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按100%的比例计发,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发给规定数额的 护理费 ; 2、饮食起居不需要人扶助的,按95%的比例计发。 第十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做出显著贡献,荣获市(省、部)级以上劳动英雄、劳动模范、先进生产散禅(工作)者等称号的职工和部队军以上单位授予的战斗英雄、一等功称号的转业、复员军人,退休时仍保持荣誉的,可提高退休费比例5%至15%。高级专家获市(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劳动英雄、先进生产(工作)者等荣誉称号,退休时仍保持荣誉的,可提高退休费比例10%至15%。 第十一条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获市(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奖和发明奖、科技成果奖中的四等以上奖(集体奖指主要发明者或作者),可提高退休费比例5%至15%。对其他在生产、科研、文教、卫生、管理等方面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中有突出成就者,经市主管部门确认并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可酌情提高退休费比例5%至15%。 第十二条对符合国家和市其他有关规定提高退休费比例的,可按规定提高退休费比例。 第十三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根据本办法第八条至第十二条的规定合并计算后,实际计发的退休费不得超过本人原工资额。 第十四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根据国家规定,适时调整退休费。 第十五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享受本单位在职人员同样的非生产(工作)性福利待遇。 第十六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去世的,其安葬费、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直系亲属抚恤费,与同级在职人员同等对待。 第十七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在 医疗保险 制度尚未建立之前执行现行公费医疗管理办法。 第十八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所需住房,按同级在职人员的住房标准一起列入计划,执行住房制度改革的规定。 第十九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因违法违纪受到处分的人员,其待遇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退休后的安置 第二十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原则上由原单位负责就地安置,符合易地安置条件需易地安空悔置的,应尽量到其配偶或子女常住户口所在地落户。要求到本市市区安置的,从严控制。 第二十一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符合易地安置条件的,由原工作单位协助解决在易地的住房。 第二十二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易地安置的,本人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首次搬迁前往居住地点途中所需的交通费、住宿费、行李搬运费和伙食补助费,在原工作单位报销。 第二十三条未参加养老保险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保留的津补贴和 医疗费 ,由原工作单位负责发放和办理;易地安置的,可委托代管单位代为发放。 第五章退休后的管理 第二十四条市、区县(自治县、市)政府人事部门负责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的综合管理;行业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负责本系统、本单位退休人员的事务管理。 第二十五条市、区县(自治县、市)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较多、较集中的部门或地区,应建立适当的活动场地,配备必要的设施,保证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的学习、活动需要。 第二十六条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人数较多,有退休管理机构的部门,由退休管理机构负责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人数较少,未建立退休管理服务机构的部门,应确定兼职人员负责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 第二十七条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管理经费按规定标准列入财政预算,拨给同级政府人事部门。管理经费应专款专用,当年节余的可结转下年使用。 第二十八条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活动经费按规定标准列入财政预算,拨给其行业主管部门。活动经费为集体使用经费,不得分给个人或挪作他用。 第二十九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后,可适当提高管理经费和活动经费标准。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条集体所有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条款中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国家和本市有新规定的,按新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由重庆市人事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2017年 深圳 事业单位 退休工资 改革方案 享受按月领取 养老金 的员工(含失业人员,下同),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退职条件; (二)本市户籍员工在1992年7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的,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本市户籍员工在1992年8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非本市户籍员工实际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符合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条件的员工,可向市 社保 机构办理领取养老金的手续,经市社保机构核定后按规定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拾』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年龄是怎么规定的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相关规定: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八十八条,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的退休条件:

  1. 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应当退休。

  2. 工作年限满30年的;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5年,且工作年限满20年的;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

二、其他人员的退休条件:

  1. 正常退休:年龄达到男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连续工龄(含折算工龄,下同)10年的应当退休。

  2. 提前退休:

    三种:一是因公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是因病或非因工不能坚持正常工作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男50岁,女45岁,连续工龄10年;

    三是特殊工种(井下、高温,高空、特繁工种、有毒有害工种)男55岁、女45岁,连续工龄10年。

  3. 退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又不具备退休条件的。

拓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工资福利保险:

第七十三条 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

公务员工资制度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体现工作职责、工作能力、工作实绩、资历等因素,保持不同职务、级别之间的合理工资差距。

国家建立公务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

第七十四条 公务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

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地区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岗位津贴等津贴。

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住房、医疗等补贴、补助。

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年终奖金。

公务员工资应当按时足额发放。

第七十五条 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国家实行工资调查制度,定期进行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调查比较,并将工资调查比较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工资水平的依据。

第七十六条 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福利待遇。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公务员的福利待遇。

公务员实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休假。公务员在法定工作日之外加班的,应当给予相应的补休。

第七十七条 国家建立公务员保险制度,保障公务员在退休、患病、工伤、生育、失业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公务员因公致残的,享受国家规定的伤残待遇。公务员因公牺牲、因公死亡或者病故的,其亲属享受国家规定的抚恤和优待。

第七十八条 任何机关不得违反国家规定自行更改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政策,擅自提高或者降低公务员的工资、福利、保险待遇。任何机关不得扣减或者拖欠公务员的工资。

第七十九条 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退休金以及录用、培训、奖励、辞退等所需经费,应当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网络

阅读全文

与事业单位退休年龄认定依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济宁老年大学的地址 浏览:278
父母卖房子子女交多少税 浏览:950
驾驶证体检完多久可以报名成功 浏览:244
佛教为什么强调孝顺父母 浏览:214
如何设置纽曼老人手机 浏览:432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日记 浏览:451
拜年孝敬长辈有感600 浏览:104
农民工干不动了养老金怎么办 浏览:848
重庆长寿哪里有卖米线的 浏览:377
外地交养老保险领取养老金吗 浏览:318
农村老人什么时候发每月三百元的养老金 浏览:471
xy染色体检测报告怎么看 浏览:583
长寿泉旗舰店的轮椅质量怎么样 浏览:114
形容爱人孝顺语句 浏览:251
和老年人合唱 浏览:543
在老年大学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浏览:66
领到退休工资后的心情 浏览:847
退役老兵70岁待遇最新政策 浏览:160
养老驿站服务七个承诺是什么 浏览:804
长寿花盆里的蘑菇怎么养 浏览: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