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事业单位退休工资大概多少
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工资的标准是需要根据退休的年龄而决定的,对于工作年限已满三十五年的,是需要按照百分之九十进行发放工资,如果工作年限在三十年到三十五年,按照百分之八十五进行发放。㈡ 在编人员退休工资怎么算
退休人员工资即养老金。碧粗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1%。悔缺镇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规定第二十条生活补助费和医疗补助费标准,根据其在本企业扮指的工作年限计算。生活补助费按照每满1年发给相当本人1个月的实得工资;医疗补助费按在本企业工作不满5年的,发给相当本人3个月的实得工资,5年以上的为6个月实得工资。在本企业工作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生活补助费和医疗补助费计发基数,按本人解除劳动合同前半年月平均实得工资计算。
㈢ 事业编制退休后工资待遇
机关事业编制人员退休和在职期间,工资待遇和养老金的待遇差距大不大呢?我们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以后,养老金的待遇水平往往是可以达到70%~90%,这是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养老金替代率的一个平均水平。所以严格来讲,其实你退休以后,养老金和在职期间的工资差距并不是特别大。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你在职期间的工资是6000块钱左右的水平。那么如果我们按照90%的替代率来计算,相当于你就可以得到5400元左右的退休金。㈣ 事业单位退休工资最新规定2022
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本人退休时全市上年度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本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80;
3、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按本人的视同缴费年限(建立个人账户前的年限)每满一年发给本人退休前最后一年月缴费工资的1、4%;
4、基础养老金与过渡性养老金之和与按原规定计发养老金的差额部分由过渡性调节金调节,具体办法另行制订。按本办法计发的基础养老金与过渡性养老金之和高于按原规定计发养老金的,不再计发过渡性调节金,高出的部分不予计发。
注意事项:
1、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
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3、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分别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基本养老金=〔职务(技术等级)工资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津贴〕×国家规定的计发比例。
㈤ 编制退休后工资待遇
1、是住房公积金。事业编制人员在职时是要缴纳住房公积金的,而且一般是按照缴费基数的最高比例12%来缴纳。住房公积金收入也可算是个人在职时的收入,但一般在退休后才能全额提取。
2、是绩效考核奖。事业编制人员同样有绩效考核奖。我们这边的绩效考核奖是对所在单位进行考核,按照优秀、良好、合格等情况,分别给予一定的奖励,好好良好的,一般是给予三个月的工资。考核优秀的和考核合格的,在这个基础上,分别给予一定的增加或者减少。事业编制人员退休后一般不再有考核绩效奖励,有些地方也可能还有,但金额肯定要大幅减少。
3.是各种补贴。如果在职时有公务交通补贴,在退休后也同样没有。其他一些与工作有关的补贴也会减少。
一、退休的条件:
1、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
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3、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
二、退休的程序:
1、申报人准备好身份证、户口本、照片及申报退休的相关材料;
2、申请人向所在单位、申报,企业存在的去企业、失业人员去辖区就业局申报;
3、企业、就业局向当地人社部门申报;
4、合格后、档案转入当地社保局、社保局负责核定待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㈥ 事业编退休金的组成
事业单位退休工资组成部分:
一、基本工资:
1、岗位工资: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分为:专业技术岗位(设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10个等级)和工勤技能岗位(设5个等级),每个则埋岗位等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2、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二、绩效工资:
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国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进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蠢蠢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
三、津贴补贴:
1、艰苦边远地区津贴:
主要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生活的工作人员给予适当的补助。对艰苦边远地区根据发展变化情况,每5年评估调整一次。
2、特殊岗位津贴补贴:
对在苦、脏、累、险及其它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实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国家统一制订特殊岗位津贴的项目、标准和实施范围。
四 、其它工资
退休金制度
退休金与退休年龄有关。因为影响养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基数的高低、缴费年带盯陪限的长短等等,并和上述因素成正比。
基本公式:基本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个人账户本息和÷120+调整系数,各地实际计发公式会有差别,以当地政策为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五条基本养老金 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
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㈦ 事业单位退休工资如何计算
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工资=基础退休工资+个人账户退休工资。个人账户退休工资=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基础退休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辩雀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携滚早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温馨提示】
以上回备慧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㈧ 事业单位退休工资有多少
事业单位退休工资有多少要根据退休年龄确定。
1.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事业单位基本养老金计算办法如下: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其中,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第二条 工人退休以后,每月按下列标准发给退休费,直至去世为止。
(一) 符合第一条第(一)、(二)、(三)项条件,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九十发给。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发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加革命工作,连续工龄满二十年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百分之七十五发给;连续工龄满十五年不满二十年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七十发给;连续工龄满十年不满十五年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六十发给。退休费低于二十五元的,按二十五元发给。
(二) 符合第一条第(四)项条件,饮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九十发给,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发给一定数额的护理费,护理费标准,一般不得超过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饮食起居不需要人扶助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发给。同时具备两项以上的退休条件, 应按最高的标准发给。 退休费低于三十五元的,按三十五元发给。
㈨ 事业编制退休工资
事业编制也分为三种的,分别是全额事业编制、差额事业编制、自收自支事业编制;其中全额事业编制还被分为3类分别是参公一类、参公二类、参公三类。三种编制在退休以后的工资执行标准都是不一样的,因为编制的不同在位和不在位也是大有区别的,转的早晚和退休以后的工资待遇也是有区别的。1、参公一类事业编制。这一类编制人员他的个人身份就是干部身份,也就是国家公务员,他们享受和国家公务员完全一样的待遇,管理规定使用《国家公务员法》所以他们只缴纳一险一金分别是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他们退休以后的工资按照退休时候的职位的高低和工龄的长短来套改,由财政发到也就是说参公一类完全参照公务员。2、参公二类事业编制。所谓参公二类就是参照一类的标准的基础上稍微有点差距。参公二类的人不一定全是干部身份,可以是工人这里的工人是指专业技术人员,他们享受的待遇基本和一类相同。但是理论上说,专业技术岗位和行政管理岗位都是公务员身份。3、参公三类事业编制是参照第二类,但是他们是的身份是职工,就是工人身份由财政发工资的工人,不是单位聘用来的工人,他们也是走职称。4、差额事业编制。差额事业编制就是财政按照全额编制的一半给你发工资另外一半由单位自己发。差额事业编制的人员从参加工作开始交三险一金他们退休以后财政就不在给拨款而是交到社保来发工资,这个就跟你交的年限的不同以及工龄的不同工资也就不一样了。5、自支自收事业编制。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设计院等。退休工资按不同的单位有不同计算方法。在我国,签劳动合同和编制的主要区别在于,如果仅仅是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的话,主要是受到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约束,但是如果是属于编制内的话,编制是属于人事关系,事业编制虽然也要签合同的,这种合同属于聘用合同,和一般的劳动合同不一样。编制人员的待遇也要比普通的劳动关系的待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