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交养老金多少年为一档,第一档为15年,弟二档呢
交养老金五年为一档,第一档为15年,第二档为二十年。
退休后社保养老金的领取方式如下:
1、参保人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一个月(特殊工种、因病提前退休需提前三个月申请审核或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由参保人或所在单位社保专管员向社保经办机构提交退休申请有关资料;
2、经社保经办机构对参保人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且符合按月领取待遇条件的,发放《职工退休证》,从次月起按月支付基本养老金;
3、参保人在领取《职工退休证》的次月15日后,携带身份证、社保卡、退休证到指定银行办理养老金代发借记卡,将账户提供给社保机构,社保部门按照规定每月支付养老金到您指定的账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B. 退休工龄分几个档
退休工龄分六个档,缴交社会保险基金年限越长的,养老金金额越高,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把工龄档次分为十五年、二十年、二十五年、三十年、三十五年、三十五年以上六个档次,档次越高,养老金金额越高。也有地方不分档次,有一年工龄算一年工龄,最高工龄四十四年,按照十六周岁上班,六十周岁退休计算。
【法律分析】
退休工资是用来保障员工退休后正常的生活水平,对退休人来说至关重要。退休工资发放的标准与工作时缴纳的养老金年限有密切的联系,计算养老金的金额涉及到好多因素。工龄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特别是退休后计算养老金等。对于一些工作时间很长,且工作年代较早的人员,由于以前管理上的缺失,所以在工龄计算上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查找个人档案。关于退休工龄档次的说法,并没有真实的政策划分具体的档次,现在流传较广的是退休工龄按照缴纳社会保险基金的年限来算的。国家把工龄一般分为六个档次,五年一档,档次越高,发放的养老金额就越高,其它相关的还有个人账户的余额等因素。退休工资的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的减轻社会负担,也是退休员工仍旧能自食其力的好办法,因此缴纳社会养老保险才会得到大家的支持。
【法律依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决议》 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第三十八条 一般工龄系指工人职员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之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而言。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在内。
C. 退休金工龄有几个档次
6个
关于退休工龄档次的说法,目前一般认为分为6个档次,15年,20年,25年,30年,35年及35年以上六个档次。不过实际上退休工龄并没有真实的政策划分具体的档次,现在流传较广的是退休工龄按照缴纳社会保险基金的年限来算的。缴纳基数越高,缴纳年限越多,退休金相对来说会越高。
退休工资是用来保障员工退休后正常的生活水平,对退休人来说至关重要。退休工资发放的标准与工作时缴纳的养老金年限有密切的联系,计算养老金的金额涉及到几个因素,这些因素是否包含工龄呢,工龄分为档次划分是怎样的,一共有一个档次呢?
目前普遍认为退休工龄有6个档次,15年,20年,25年,30年,35年及35年以上。但实际上并没有真实的政策划分具体的档次,养老金金额的测算有些地方有五年一个档次的测算方法,有些地方是有一年算一年的。目前我国测算养老金金额,跟三个因素挂钩:
1、缴交社会保险基金的年限(也就是俗称的“工龄”),缴交社会保险基金年限越长的,养老金金额越高,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把工龄档次分为15年、20年、25年、30年、35年、35年以上六个档次,档次越高,养老金金额越高。也有地方不分档次,有一年工龄算一年工龄,最高工龄44年(按照16周岁上班,60周岁退休计算)。
2、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简称“个人账户余额”),个人账户余额越高,养老金金额也越高。
3、退休上年度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简称“地区差别”),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养老金金额也越高。在北上广深退休的人员,养老金金额肯定比在老少边穷地区退休的人员养老金金额高得多。另外,有些地方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测算养老金金额时还遵循“见分进元”的原则。
假定您的养老金金额按照上述三个因素测算后得出的数据是2345.67元,实际发放的金额就是2346元/月。也有地方测算结果是精确到角甚至精确到分的,实际发放金额就分别是2345.70元和2345.67元。
退休时工资计算标准
1、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2、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3、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
退休工龄对养老金是有着影响的,但并不只有工龄,还有缴纳基数,以及退休上年度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以在预算退休金时,需要把这些情况都加上。
D. 退休工作有30年35年40年档吗
是的,退休有30年和35年各为一档的说法。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办理退休时,退休工龄5年一个档,30年至34年为一档,35年至39年为一档,40年至44年为一档,每个档之间的工资水平相差一个百分之五。也就意味着你的工龄越长拿到手的退休工资也就越高。不同的工龄,对应的社保的累计缴费年限有所不同。当然这主要是针对于企业单位人员。因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2014年9月份之前他没有实际社保的缴费年限。
企业职工缴费年限30年和40年相比,退休后养老金差距有多大?
1、我国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是从1992年1月开始计算的,如果是在2022年办理退休,实际缴费年限最长的也就是30年,如果有40年缴费年限的人,基本上都有10年以上的视同缴费年限,而各地在计算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时,基本上都要划分为统账结合账户建立之前和建立之后来分别计算。
2、所谓统账结合,即在养老保险缴费时,单位缴费部分是计入统筹账户,个人缴费部分是计入个人账户,这种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结合模式,就称为统账结合的模式。
3、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建立是从国发(1997)26号文件实施以后才开始建立的,除了个人缴费部分全部计入个人账户以外,单位缴费部分还要划入一定的比例计入个人账户,这是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建立的初期阶段。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E. 退休工作有30年35年40年档吗
退休有30年和35年各为一档的说法。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办理退休时,退休工龄5年一个档,30年至34年为一档,35年至39年为一档,40年至44年为一档,每个档之间的工资水平相差一个百分之五。也就意味着你的工龄越长拿到手的退休工资也就越高。
根据社保法的规定,退休时缴费年限满15年,就有资格领取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充分体现一个原则,那就是长缴多得、多缴多得、晚退多得。缴费年限是影响养老金的重要因素,缴费年限越长,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养老金水平越高。
因此,在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工龄40年拿到的养老金,大于35年工龄拿到的养老金,大于30年工龄拿到的养老金。也就是说,40年工龄的养老金>35年>30年,这并不是必然的,这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成立的。如果30年工龄,缴费水平更高,比如按照300%社保缴费基数上限来缴费,而35年和40年工龄按照60%社保缴费基数下限来缴费,那最后的养老金是有可能30年工龄更高的。需要特别说明的一个情况是,对于机关事业单位老人来说,也就是2014年10月1日之前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来说,退休金计算是依据老办法,也就是按照工龄确定退休金的计发比例。根据规定,工龄满30年不满35年,计发比例为85%,工龄满35年计发比例为90%。所以,对于机关事业单位老人来说,工龄30年计发比例为85%,工龄35年和40年,计发比例均为90%,也是体现了工龄越长,退休金越高。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长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第六条 退休工人易地安家的,一般由原单位一次发给一百五十元的安家补助费,从大中城市到农村安家的,发给三百元。退职工人易地安家的,可以发给相当于本人两个月标准工资的安家补助费。
第八条 退休、退职工人本人,可以继续享受公费医疗待遇。
第九条 工人的退休费、退休生活费,企业单位由企业行政支付,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和事业单位,由退休、退职工人居住地方的县级民政部门另列预算支付。
F. 企业职工在办理退休时,养老金的计算按年分档次吗
企业员工在办退休时,养老金待遇是依据社保缴费年限进行计算的,根本不存在“划档”这样的说法。企业理应按照国家规定本公司上一年度职工工资总额作数量交纳基本上养老保险金,计入养老保险金统筹基金。员工理应按照国家规定本人工资作数量交纳基本上养老保险金,记入个人帐户。
但是,不仅能看社会养老保险的付款时间,还能够看付款数量,即每一年付款是多少社会养老保险。假如付款时间长,但每年按最低基数付款,最后退休后的养老保险金也许不会像付款时间那么短。但是,付款数量高的人的养老服务金福利更高一些。为了获取更高养老服务金福利,不可忽略社会养老保险的付款。
长期性支付更长的多,你付的越大,你付越多。但是,养老金的计算并没按年开展等级分类。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是一个五年或数年的级别。这是一种误会,即便只有一个月,附加支付也是有用的。尽可能长期不间断的付款。
公司因各种原因起因落伍给员工整治离休,其离休时时刻刻以到达法定退休年限时时刻刻为标准,基石养老金计发脚步按抵达法律规定年限退休后基石养老金计发脚步实行。因公司原因起因使离休员工无法按时发放的养老保险金,由公司担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