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广州退休金倒挂新政
(一)定额调整。基本养老金每人每月定额增加45元。
(二)挂钩调整。在定额调整的基础上,按照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实行与本人基本养老金和缴费年限分别实行挂钩调整:
1.按基本养老金定比增加。每人每月按照本人调整前基本养老金月标准的1.8%再增加基本养老金。
2.按缴费年限长短增加。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每满1年(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下同)基本养老金月标准增加1元;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每超过1年基本养老金月标准再增加1元。增加额少于15元的,按15元发放。
(三)倾斜调整。在定额调整和挂钩调整的基础上,再对退休的高龄人员和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军转干部分别实行倾斜调整增加:
1.对符合本次基本养老金调整范围的高龄退休人员,再按以下办法进行倾斜调整:2020年12月31日前(含当日)年满70周岁不满80周岁的,每人每月加发30元;年满80周岁不满90周岁的,每人每月加发50元;年满90周岁不满100周岁的,每人每月加发100元;年满100周岁及以上的,每人每月加发300。对上述高龄人员再倾斜增加的基本养老金,纳入以后基本养老金年度调整基数。
2.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军转干部,基本养老金在本次调整后如果未达到所在市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的,按所在市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计发。
法律依据: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2021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第一条调整范围
2020年12月31日前(含当日)已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以及2020年12月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以2020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计发基数计发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
㈡ 广州退休倒挂新政
(一)定额调整。2022年基本养老金每人每月定额增加28元。
(二)挂钩调整。在定额调整的基础上,按照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实行与本人基本养老金和缴费年限分别实行挂钩调整:
1.按基本养老金定比增加。每人每月按照本人调整前基本养老金月标准的2.1%再增加基本养老金。
2.按缴费年限长短增加。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每满1年(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下同)基本养老金月标准增加1元;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每超过1年基本养老金月标准再增加1元。增加额少于15元的,按15元发放。
(三)倾斜调整。在定额调整和挂钩调整的基础上,再对退休的高龄人员和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军转干部分别实行倾斜调整增加:
2022年高龄退休人员倾斜调整金额还是分为了4个档次,但是4个档次的金额比去年有所下降,年满70周岁不满80周岁加发20元;年满80周岁不满90周岁加发30元;年满90周岁不满100周岁加发60元;年满100周岁及以上加发200元。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㈢ 养老金倒挂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倒挂养老金一般是指新退休人员的待遇水平低于前一年的同类退休人员。自2006年以来,国家和省连续多年提高养老金水平,使得养老金的年度调整幅度高于自然增长幅度,导致上一社保年度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高于下一社保年度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形成倒挂养老金。由于旧政府任期届满,新政策尚未颁布。自7月份以来,新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补贴已经暂停,每月减少535元。对此,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昨日作出特别解释,明确表示将尽快出台新措施,解决新退休人员和新退休人员之间的薪酬差距。新方法确定的上下颠倒的标准将从退休人员第一次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月份起重新发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㈣ 广州退休倒挂新政
法律分析:参加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实际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满15年以上的,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 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㈤ 广州市政府有关心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新增退休人员的倒挂补贴待遇吗
本来官方是说将要用其它长效办法解决倒挂问题,已经两年了,没有看到任何解决问题的文件出来。而拿着极低养老金的企业退休人员仍在艰难度日。
㈥ 为什么2018年广州市新增退休人员的倒挂补贴迟迟不发
太官僚主义了,对人民的生活不闻不问,试问一千元左右怎生活,倒挂补贴迟迟不到位,要等到何年何月,请有关领导给予退休工人一个满意答复。
㈦ 广州2017退休养老金倒挂问题
2017年 出台政策解决部分人员养老金倒挂问题:
今年,广东省人社厅、广东省财政厅发布《关于解决2012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期间省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倒挂问题的通知》(粤人社发〔2018〕108号),解决这部分人的养老金倒挂问题。广东省社保局则发布了 《 关于解决2012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期间省直企业退休人员倒挂问题加发基本养老金的通知 》 (粤社保函〔2018〕428号,下称“428号文”)进行落实。
根据428号文,此次加发办法适用于2012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期间首次领取基本养老金的省直企业退休人员。对于2016年7月1日后首次领取基本养老金的省直企业退休人员,其加发办法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另行制定。
养老金加发办法
具体加发办法为: 加发金额=加发基数×加发系数 。
加发基数:按退休人员的缴费年限、首次领取待遇社保年度分档确定
加发系数:按退休人员的缴费年限分档确定
举例:
刘大爷2015年8月退休,在当年9月首次领取养老金,缴费年限在10年(含)-11年(不含)之间,则加发基数为330元,加发系数为86%。那么加发金额=330×86%=283.8元。从2015年9月起至2018年9月共补发36个月,补发额=283.8×36=10216.8元
一次性缴费人员:
此外,此前还有一些退休人员存在一次性缴费情况,即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未参保,通过办理一次性缴费满15年后按月领取养老金的人员(简称“一次性缴费人员”),计算办法为:一次性缴费人员的加发金额=(首次领取养老金时所在社保年度的加发标准)-(一次性缴费依据的文件实施之日适用的加发标准)。
企业退休军转干部:
而对于企业退休军转干部来说,对于基本养老金水平未达到所在市企业养老保险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按所在市月人均基本养老金计发养老保险待遇的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其按本通知办法计算的加发金额,应算入与所在市月人均基本养老金对比前的本人月基本养老金。
加发人员10月10日后可网上查询
本次加发基本养老金从首次发放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之月起补发,截至2018年9月。省社保局指,个别退休人员因基础数据还需进一步核准,9月对其暂缓重核待遇,待数据核准后再进行重核并加发。
查询时间:2018年10月10日后
查询网站:广东省社保局网站 http://hrss.gd.gov.cn/(复制后打开)
政策原文:
㈧ 在广东东莞2018年企业退休人员有过度养老金补发吗
在广东东莞2018年企业退休人员有过度养老金补发。广东东莞过度养老金补发是广东省调整企退中人过渡性养老金计发办法,是退休人员的最低生活保障。
㈨ 广州取消了退休倒挂保贴了吗
广州没有取消了退休倒挂保贴。
退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2011年1月起,中国对个人提前退休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政府有关方面不断释放出延龄退休的政策意向,民意调查显示,过半受访者反对延长退休年龄,多数主张按规定年龄退休。
下列几种情况可以办理退休:
1、男性干部、工人年满六十周岁,女干部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工人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十年;
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的职工,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的工龄或工作年限满十年;
3、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十年的,经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
4、因工致残,经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延迟退休即延迟退休年龄,指国家结合国外有些国家在讨论或者已经决定要提高退休年龄的政策来综合考虑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情况、就业的情况而逐步提高退休年龄来延迟退休的制度。
从全国来看,延迟退休可以使中国养老统筹基金一年增加四十亿元、减支一百六十亿元,减缓基金缺口约二百亿元,延迟退休可以降低国家养老金支出压力。
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关系到全体公民利益,要小步慢走,稳妥推进,避免造成新的社会矛盾。
针对不同行业、工种实施差别化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考虑实行有弹性的退休制度。即设定一个退休年龄区间段,当员工到达退休年龄的最低限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这个年龄之后选择合适的时间点办理退休手续,到达退休年龄的最高限时,则必须办理退休手续。实行有弹性的退休制度,一方面可以给予职工更大的自主权,体现人文关怀。另一方面使一些有精力、有能力的人员可以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余热,避免人力资源浪费。
领取养老金可早减晚增。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