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4年退休人员补贴标准表
1、离退人员每月按下列标准增加离休费:行政管理人员,省部级正职及以上1400元,省部级副职1140元,厅局级正职900元,厅局级副职730元,县处级正职570元,县处级副职480元,乡科级及以下400元。
2、专业技术人员,教授及相当职务820元,副教授及相当职务540元,讲师(含相当职务)及以下职务400元。
3、退休人员每月按下列标准增加退休费:行政管理人员,省部级及以上1100元,厅局级700元,县处级460元,乡科级350元,科员及办事员260元。
4、专业技术人员,教授及相当职务700元,副教授及相当职务460元,讲师及相当职务350元,助教(含相当职务)及以下职务260元,工人,高级技师和技师350元,高级工以下(含高级工)及普通工260元。
5、按国家规定办理退职的人员,按每人每月260元增加退职生活费,在按以上标准增加离退休费的基础上,1934年前出生的离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100元。
法律依据: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和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离休费三个方案的通知》 序言 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离休费,是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重要内容,是落实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优化工资结构的具体措施,有利于调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性。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切实把好事办好;要严格执行实施方案,把各项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要统筹考虑相关群体尤其是困难群体生活保障,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要在提高基本工资标准的同时,按纳入额度相应降低规范津贴补贴或绩效工资标准,防止出现明纳实不纳或边纳边涨的情况;严格组织人事纪律和财经纪律,加强舆论引导,避免引发误读和炒作,确保各项工作平稳顺利进行。对违反规定的要严肃处理。
⑵ 14年10月1日后退休事业单位人员调整工资怎么调
国家关于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的工资调整还没有具体的规定,目前正在设点实行中。因为企业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不同,导致许多的群众不满,为了满足群众,国家这在实施双轨合并制度,但是改革阻力很大,苦难重重
中国养老金主要分为两类: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二者实行的不同制度,被舆论广泛称为养老“双轨制”,两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种歧视性的制度,在中国已经持续20年。具体表现为三个不同:
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即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即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差距大概是300%~500%。
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由于养老保障制度的不同而造成了两者之间待遇差异较大,且这种差异已引起群众的不满,要求缩小差距、统一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
(2)2014年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涨工资新政策扩展阅读:
差异原因
(一)计发基础不同造成的差异
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计发基础是退休前的职务工资加级别工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计发基础是退休前岗位工资加薪级工资;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计发基础是退休前岗位工资加技术等级工资。
计发比例则按照工作年限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工作年限越长的人退休金替代率越高。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由此可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最低退休金替代率都有80-90%。
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基础是社会平均工资,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新人”为例,其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养老金=(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而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水平高于社会平均工资,这也加大了企业退休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差距。
(二)养老制度与薪资结构的不匹配导致人们对退休双轨制深恶痛绝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保障模式是低工资,高福利,相当于在职时已将部分资金交给国家,国家则提供养老医疗等保障。
机关事业单位则是延续这一制度,它的制度假设是基本工资不高,所以养老不要缴费。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依据的制度假设是职工的薪酬里已包含延期收入,延期收入可用于缴纳养老保险费。
因此在现行双重退休金体制下,只有企业员工的在职收入高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双轨制才是合理的。然而,由于经济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企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大,有的垄断企业员工收入远远高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的中小企业员工收入则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收入也呈现多元化趋势。人们忽视了行业间和行业内的薪资结构差异,而集中关注部分高收入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高工资、高福利现象,并对此表达强烈不满。
(三)企业年金制度的自愿实施将造成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差异持续扩大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基本养老保险保证公平,企业年金体现对工作期间的激励。
(四)养老金调整机制的不同使二者的差距未能消除
公务员退休金的主体部分是基本退休金。随着物价和社会平均工资的不断增长,公务员的退休金也需调整。
公务员基本退休金是按在职职工工资增长率调整的,其调节办法是:在国家统一调整生活必要品价格时,退休公务员可按在职国家公务员并入基础工资的补贴数额增加退休金;
在职国家公务员根据企业相当人员的工资水平和物价变动指数调整工资标准时,退休公务员可按调整工资标准的幅度相应提高基本退休金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调整是以调整前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为基础的,按照一定比例增加。
公务员退休金按工资上涨率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低于工资上涨率的比率调整,而且他们的基数不同,公务员调整基数包括全部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基数只是基本养老金,基数和比率均低的结果造成二者的绝对数差距并未缩小,只是它们之间差距的相对比例有所下降。
⑶ 2014年北京企业退休人员涨工资政策出炉
今年,2014年北京市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具体调整方案出炉。调整后,北京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每月人均增加277元,平均养老金水平将提高到3050元。本市这次调整的原则是按缴费年限和绝对额普遍上调,并注重向退休时间早、待遇水平偏低的退休人员倾斜。
调整方案 普调政策适用所有企退人员
本市人社部门强调,两项普调政策同时适用于本市所有的企业退休人员,而三种特殊调整政策,只有符合相关条件者才适用。这次调整从2014年1月1日起执行,1、2月增加的养老金将在3月底之前为退休人员补发到位。据了解,本市自1994年建立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制度,这是第22次连续调整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将惠及本市215万名企业退休人员。
据了解,这次人社部门还对企业退休、退职、退养人员最低养老金标准进行了调整。在全面提高本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同时,相应提高基本养老金的最低标准。调整后,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退职人员生活费、退养人员生活补助费的最低标准分别为每月1463元、1331元、1210元。据了解,这三项标准原来分别为1330元、1210元、1100元,这次都增加了100多元。参加2014年度调整的企业退休、退职、退养人员,调整后不足今年上述最低标准的,对应补足到最低标准。
经22次连续调整基本养老金,目前本市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总体状况呈现为“枣核”状,即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均相对较少,中等收入人群数量最多。其中,年龄与养老金收入水平基本呈现为正态分布,即年龄越大的企业退休人员,其养老金水平越是相对较高。
缴费每满一年每月增3.5元
按照我国 养老保险 多缴多得的原则,今年本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会按照缴费年限普遍增加基本养老金。根据规定,缴费年限满10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员,缴费年限每满一年,每月增加3.5元,保障多缴多得原则的落实。同时对于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一次性增加35元;对于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一次性增加52.5元。上述增加额度与去年是一致的。
养老金越低增加绝对额越多
和往年不同,今年本市在按照绝对额调整的时候,将养老金平均水平以下的人群按缴费年限调整和按养老金待遇水平分档次调整,统一为按待遇水平调整,特别加大了对低收入群体的调整力度,养老金越低,增加的绝对额越多。
今年本市将退休人员2013年年底前的基本养老金由高到低划分为四档。这分别是4770元(含)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60元;3770元(含)~4770元之间的每人每月增加70元;2773元(含)~3770元之间的每人每月增加100元;2773元以下每人每月增加150元。
记者发现,今年本市按绝对额普遍增加的幅度提升了不少,去年四档增加额分别是30元、50元、70元、90元。
人社部门也强调,这次调整实施由少到多的绝对额标准逐渐加大倾斜力度,保障了待遇水平偏低的人员能够多增加基本养老金。同时,为了兼顾公平,针对少数退休人员按绝对额调整养老金后低于下一档的,还将进行差额补足(见图表1)。换言之,今年的调整更加注重精细化,考虑到各档次临界点的人员可能会因为养老金多出1元钱,而增加绝对额少了几十元钱的情况,因此才增加了这种“补足”的措施,以避免出现临界点以上的部分人员被“反超”的现象。
80岁以上月增150元
针对本市退休时间早、年龄偏大的退休人员,为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基本生活水平,自2007年起,本市在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时均向高龄退休人员适度倾斜。
今年本市仍将坚持这一做法,对在2013年底之前已经年满65周岁及以上的高龄退休人员,在按照上述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进行调整后,再次享受到90元至150元四个档次的倾斜政策。即65至69周岁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90元;70至74周岁每人每月再增加110元;75至79周岁每人每月再增加130元;80周岁以上每人每月再增加150元(见图表2)。记者了解到,上述增加额度与去年均一致。
享全额退休待遇至少增420元
今年本市继续单独调整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退休待遇。目前,本市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普遍在80岁以上,国家规定他们可享受100%退休待遇。本市对这部分老工人的基本养老金调整标准也是历年都高于其他退休人员,此次仍将按往年办法以参加革命工作时间进行调整,即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参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440元;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参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420元。据了解,上述增加额度与去年均一致。
而从整体看,在上述两档标准的调整基础之上,他们还享受高龄退休人员的倾斜政策,本次调整普遍都能增加570元以上。
企退军转干部至少涨至3050元
本市还将保证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原工商业者、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调整后不低于全市养老金的平均水平。
在按照缴费年限增加基本养老金和按绝对额增加基本养老金后,上述人群中基本养老金低于调整后全市养老金平均水平3050元/月的,补足到平均水平。同时,在2013年底之前已经年满65周岁及以上的高龄退休人员,还享受高龄退休人员的倾斜政策。
⑷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工资何时调整事业单位什么时候调整工资
2014年10月1日开始调整
1、《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国发(2015)2号文件,这是2015年1月3日颁发的。该文件的实施时间是2014年10月1日。
2、其实,事业单位退休中人,就是我们常说"老人老政策,中人中政策,新人新政策"。这与企业职工的"老人老政策,中人中政策,新人新政策"是一样的。
3、这三项政策的具体区别: 即在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之前退休的(老人),按照原退休政策; 实行养老保险制度后退休的(中人),按现行政策(即2014年10月1日之前的参加工作时间,法定程序批准为视同缴费时间),2014年10月1日以后的缴费依据的是本人工资的8%,这与企业的区别是,企业虽然也是个人帐户缴费8%,也规定按本人工资缴费,但企业可以以企业效益为由申请低于本人工资的最低60%缴费。
4、事业单位必须是本人实际月工资标准缴费。所以,事业单位中人的退休工资在事实上仍然高于企业职工,这是缴费高所致,很正常。
5、职业年金问题。如果中人缴纳了职业年金,退休后自然享受年金待遇,如果本人在职时没有缴纳事业单位职工职业年金,要享受职业年金待遇困难比较多。这与缴纳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的制度是一样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多缴多得。职业年金尽管没有规定缴费年限,但国家规定了职业年金缴费起点是本人工资的12%(单位8%,个人4%)。如果本人在职时没有缴纳职业年金,事业单位退休中人现在领的就是正式退休金。
拓展资料
1、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3、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分别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工人收入由:基本工资、工龄工资、绩效工资、特优津贴等构成。
拓展资料
网络-退休金
机关事业单位工资“两年一调”,2020年工资是否会涨?涨多少呢?
2016年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涨工资新政策是如何规定的呢?下面一起了解下。 一、2016年12月31日前,经批准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不含机关、财政全额供款和差额供款事业单位中执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费计发办法和调整政策的劳动合同制工人),自2016年1月1日起调整基本养老金。 二、退休人员按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工龄,下同)调整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满10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员,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退休人员(不含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2.5元。 三、按本通知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前,低于统筹范围内平均基本养老金水平2513元/月的退休人员(不包括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军队转业干部、原工商业者),在按缴费年限调整养老金的基础上,再按下述办法调整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满30年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45元;缴费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缴费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不含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0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5元。上述人员调整后的基本养老金不超过2773元/月。 四、在按本通知第二、三条规定增加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退休人员再按下列绝对额调整基本养老金:按本通知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前,月养老金低于2513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90元;月养老金在2513元及其以上,低于3500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70元;月养老金在3500元及其以上,低于4500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养老金在4500元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再增加30元。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中人如何计算退休费?事业单位中人退休金怎样计算?: 精选 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和人社部、财政部的规定,当前,机关事业单位“中人”基本养老金计算办法如下: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
四川机关事业已退休中人退休工资是什么意思? - : 四川机关事业已退休中人退休工资是指:四川机关事业中,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已经参加工作,《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实施之后退休的机关事业人员的退休工资. 我国自201...
机关事业退休金新政策,中人已退休怎么计发退休金? - : 合理的办法应该是把退休时当时的实际工资减去应当上交的养老保险、职业年金,根据其工作年限长短按相应比例计算退休金(当然基本工资和津补贴要分开计算),这样中人才能拿到合理的退休金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退休工资什么意思 - : 可以拨打劳动保障咨询电话12333咨询.退休人员的工资待遇享受条件、计算,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和其他养老保险待遇是当地社保局职能.
公务员中人退休金新政策 - :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的决定》将“中人”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决定》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按照合理衔接、平稳过渡的原则,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发给过渡性养老金,简单来说,就是和之前的退休金一样计算,起伏不大.主要是因为他们此前已经工作了那么多年,如果补缴养老保险,资金缺口太大,如果按照未缴费处理,那么对其多年的劳动有失公允,所以通过发放过渡性养老金,实现平稳过渡.另一种是《决定》实施后达到退休年龄但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简单来说公务员缴费不满15年的职工(我怀疑不会有吧),继续缴费,缴够15年就可以领退休金啦.
机关事业单位中人退休金确定了吗 - : 1. 确定了.2018年调整水平为2017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5%.2. 调整后,全省养老金月平均上涨126.7元.根据国家部署要求,今年我省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实行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3. 机关...
四川机关事业已退休中人退休工资是什么意思? - :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费计发办法:1. 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
机关事业单位已退休的中人工资什么时候兑现 - : 现在正在进行养老金并轨工作.目前在职期间每人每月应当都算出来了,并且在每月工资中已经扣除了.至于你退休后拿多少钱,要等你退休后由养老保险机构根据你的缴费金额和年限等因素为你核定.如果你是在2014年10月至今期间退休的中人,目前先按原待遇标准领取退休工资,等实际缴费工作开始后再转成退休金,多退少补,应该今年年中就会有结果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工资怎么计算 - : A 人社部2015年工资调整方案解读: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变化 一、此次改革主要有两方面的变化. 1、改变了制度模式.原来的制度模式是单位保障,即单位自己管自己的退休人员.现在则变成一种社会化的制度安排,每个单位不管人多人...
2015年国家机关公务员退休的中人退休金怎么算? - :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工资与退休年龄有关.因为影响养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基数的高低、缴费年限的长短等等,并和上述因素成正比.基本公式:基本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
⑸ 2014年退休人员补贴标准表
2014年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补贴标准调整通知
接上级主管部门通知,2014年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补贴标准调整通知如
1、执行时间;2014年1月1日开始
2、调整办法;全市统一,由市社保中心统-操作
3、补发兑现;2014年前退休到龄的人员,1月到7月补发(我校教工工商银行卡,7月
25日到账)8月份起执行新标准。
4、义务教育退休教师2012年标准增发部分继续保留,早退休高级知识分子补贴2014
年冲销100元,不足100元按实际金额冲销。
(5)2014年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涨工资新政策扩展阅读:
补贴(allowances)是指津补贴或福利,也即津贴。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秋国庆期间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近三年中通报了989起案例。其中,数量排名第一位的是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228起。
1、贴补(多指财政上的)。
2、泛指政府付与服务设施的全部款项,包括对实际服务设施的补偿及纯津贴。
3、是指一成员方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向某些企业提供的财政捐助以及对价格或收入的支持。
1、亦作"补帖"。犹贴补。谓因不足而有所增益。
唐白居易《和东川杨慕巢尚书见寄十四韵》:"老将荣补帖,愁用道销磨。"宋陆游《冬暮》诗:"乘除富贵惟身健,补贴光阴有夜长。"清钱谦益《病榻消寒杂咏》之十五:"补贴残骸惟老病,折枝摩腹梦回初。"茅盾《小巫》三:"还是到西北乡去的好,那里的乡下老还有点油水,多少我们也补贴补贴。"
指贴补的费用。
《新民晚报》1988.4.20:"在主要副食品零售价格上涨的同时,按定量计算给职工以适当补贴。"
⑹ 2014年10月1日前退休养老金新政策
2014年10月1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自此之后也要进行个人缴费了。在改革前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划分为老人。改革前参加工作并且改革后退休的属于中人,改革后参加工作的属于新人。
对于2014年10月1日前退休的事业单位人员,按照老人老办法的原则,退休金的计算适用老办法。而根据老办法,在退休人员满足特定条件下,可以加发一定比例的退休费,其实相当于一种退休补贴。
都有哪些情形呢?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
第一,独生子女父母
如果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老人是独生子女父母,那么根据规定,一般是可以加发5%的退休费的,以体现对独生子女父母的额外照顾,前提是拥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第二,获得省部级以上劳模、有重大贡献的高级专家等荣誉称号
如果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老人属于2014年9月30日及以前已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劳动模范、有重大贡献的高级专家等荣誉称号的,那么也可以提高基本退休费。荣誉称号等级越高,加发比例越多,加发退休费的比例集中在5%-15%左右。
第三,中小学教师
如果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老人属于中小学教师,而且男教师教龄满30年,55周岁退休的女教师教龄满25年,那么这种情况下,计发比例可以提高至100%。
根据老办法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龄满30年不满35年,退休金的计发比例为85%,工龄满35年,退休金的计发比例为90%。所以,上述满足教龄条件的教师其实可以拿到100%的退休金,计发比例相当于在最高标准上提高了10%。
以上说的2014年10月前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老人的退休补贴,其本质是加发的退休费。
那么对于2014年10月之后的退休中人来说,还会加发退休费吗?根据规定,2014年10月1日后退休且符合加发基本退休费政策的人员,退休时不再提高基本退休费计发比例,调整为给予一次性退休补贴。
退休补贴的标准计算公式为:本人退休时职务(岗位、技术等级)、级别(薪级、岗位)对应2014年9月的基本工资标准×按国家和省政策规定可提高的计发比例×240个月。
⑺ 2014年10月以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工资怎么调整
离退休费计发办法
2006年7月1日后离退休的人员,在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前,暂按下列办法计发离退休费:
(一)离休人员。
离休费按本人离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或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全额计发。
(二)退休人员。
1、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3、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分别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工资按本人退休前“岗位(职务)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70%计发。
⑻ 2014年10月前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补贴是怎么规定的
为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配套工作,根据国办发(2015)3号文件精神,在调整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同时,对在2014年9月30日之前办理离退休的人员,从2014年10月1日起增加离退休费,也有人将这称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补贴,其实这不是补贴而是增加的退休金。
2015年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改革之年,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改革的配套政策,既有养老保险的缴费政策,还有职业年金的政策。由于过去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缴纳养老保险,办理退休时基本上都是按照国发(1978)104号文件的规定精神办理的,养老金的计算也是按照本人退休前最后一个月的工资,结合工龄按比例计算。
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开始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职业年金等以后,由于2014年之前的工资普遍不是很高,如果要理顺的 社会 保险制度,这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生活就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适应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需要,需要对基本工资标准进行调整。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 社会 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和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三个实施方案的通知》,即国办发(2015)3号文件,这个文件总计有三个附件,第一个附件是《 关于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实施方案》;第二个附件是《关于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实施方案》;第三个附件是《关于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的实施方案》。
从这个文件规定可以看出,都是属于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配套措施,工资改革以后可以提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的工资收入不会受到影响,对于在职人员也是一种鼓励和鞭策。
按照国发(2015)2号文件精神,也就是《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精神,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参加工作,在2014年10月之后办理退休的人员,属于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中人,养老金是按照新老两种办法计算,采取保低限高的原则计发基本养老金,同时开始实行职业年金制度。
在2014年9月30日之前办理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由于养老金完全是按照原有的制度办理退休的,很多退休人员过去的工资基数比较低,退休后养老金也比较低,在2015年机关事业单位在岗工作人员普遍调整工资待遇以后,对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也要适当增加。
虽然我国从2005年开始调整提高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但在2016年之前调整养老金的对象主要是针对企业退休人员,从2016年开始才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纳入养老金调整的范围,在这之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几乎没有调整过。
根据国办发(2015)3号文件附件三,即 《关于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的实施方案》精神,对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的人员增加离退休费,也是调整增加退休金的方式。离退休费是按照退休前担任的行政职务或是专业技术职务来确定的,分为离休和退休两种情形。
离休人员中的原省部级正职是每月增加1400元,副职1140元;厅局正职每月增加900元,副职730元;正县处级每月增加570元,副职每月增加480元;乡科级及以下每月增加400元;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原来担任的专业技术职务,每月增加400元到820元不等。
退休人员中的原省部级以上人员每月增加1100元;厅局级700元,县处级460元,乡科级350元,科员及办事员260元,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技术职务每月增加260元到700元不等。
综上所述,2014年10月之前办理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按照国办发(2015)3号文件附件三的精神,从2014年10月1日起增加离退休费。离退休人员分别按照原来的担任的行政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增加退休金而不是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