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退休保障 > 退休金双轨制并轨了吗

退休金双轨制并轨了吗

发布时间:2020-12-10 00:51:23

养老金并轨什么意思改革双轨制为何重要

所谓并轨养老金,就是取消双轨制养老金,使企业退休人员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享有一样同等权利的养老金待遇,从养老金的收缴到发放到数额方面都能够彼此相当,做到公平待遇。
改革双轨制为何重要?
摩根大通近日推出了2014年版《退休指南》,书里出了一道题:苏珊,自25岁至35岁之间每年投资5000美元,比尔,自35岁至65岁之间每年投资5000美元;请问谁的退休金多。答案不是存钱30年的比尔,而是只存10年钱的苏珊。因为养老金是复利计算,越早存款,未来可支取的金额才能越多。
但我国许多地区的养老基金却至今仍在空账运行。由企业缴纳的养老金统筹款被用来还旧账,支付养老金改革前未缴费的国企员工退休金。而同时财政资金却在为不缴养老保险的退休公务员全额拨款,让他们的退休金比大多数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更高,这样的情况显失公平,所以改革的呼声一直很高。
要实现养老基金实账运行,让养老金复利机制更快发挥作用,就该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先去补养老金空账,再来提高所有退休者的养老金收入,而不是让退休官员先享受高额退休金。早日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才能更好约束机关、事业单位根据单位财政预算为员工缴纳养老金,不慷财政之慨

㈡ 什么是养老金并轨制

简单说,现在是双轨制,也就是企业养老金和事业养老金,现在的事业养老金比企业养老金高出3倍左右,人们的呼声很高一致要双轨制并轨,也就是企业和事业养老金差不多。
1、基础养老金尚未实现全国统筹
2、2013年全国社保基金当期收支结余将比2012年下降1000亿,据相关人士介绍,主要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收支结余的下降
3、从五个方面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一是统账结合,二是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三是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四是改革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办法,五是建立职业年金。
4、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在快速发展。到本世纪30年代中国将进入老龄化的高峰期,并持续近40年时间。根据测算,2050年,中国职工的抚养比将从当前的3个职工养一个退休人员,变成1.5个职工养一个退休人员。
5、在中国,近两年来,延迟退休、以房养老等话题,之所以在全社会引起轩然大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在人们的观念中,居民养老完全属于政府职责,因此质疑政府是否在推脱责任。
6、除了延迟退休以外,一个学界达成的共识是应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这是缓解政府养老金支付压力的同时,保障大多数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
如果满意请采纳哦~

㈢ 什么是养老金并轨制

是指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和企业职工一样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回

㈣ 退休人员养老金双轨制并轨阻力在哪

我国自古以“百事孝为先”的理念教导人们,如今养老问题中养老金的并轨能否有希望迈出备受大家的关注,养老金并轨中究竟存在哪些严峻的阻力呢?

双轨养老金巨大差距如何填补?
据了解,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占退休前工资的比例)相差悬殊,即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可拿到在职工资的80%-90%,而企业职工退休后只能领到在职工资的40%-60%。
在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社科院社会保障实验室特约研究员张盈华看来,养老金并轨最重要的是解决公平性问题,但按照“提低削高”或“削高”的方式肯定都是行不通的,惟一可行的就是提高企业单位养老金水平。
事实上,为了减少双轨制带来的社会不公,从2005年开始,我国连续九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为此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和财政补贴幅度年年递增。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表示,随着“老龄化”的加深,养老金并轨对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将产生较大的财政负担。

既得利益壁垒如何破除?
2008年国务院确定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等5个省市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但5个省市中有4个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只有广东在一些地区进行了改革。“广东在改革过程中,发现一些高校等事业单位员工为防止利益受到影响而提前退休。”张盈华表示,将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财政无限托底的养老制度改为社会保险型的养老制度是大势所趋,但这一过程中,必须要破除这些来自既得利益者的阻力。
有业内专家建言,在推荐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的过程中,要保证这一群体的养老金水平不降低,且向他们强调,改革之后养老金就有了法律保护,不管有何变故(如离开公职、下海经商等),这份养老金在他们退休时就是他们的一份资产,是受法律保护的。
双轨合一如何顺畅衔接?
当前,我国的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根据职别和工作年限支付退休工资和退休生活补贴的方式,而企业采取以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或个人平均工资为基数,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两种制度的资金来源、支付方式和保障水平都有较大差异,而双轨并一轨的衔接问题也成为一大难题。
保险岛提示:综上所述,只有解决了双轨养老金巨大差距,破除利益壁垒,顺畅衔接双轨合一,且建立一套统一的核算和支付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双轨养老金的存在的问题。

㈤ 如何评价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的并轨改革

时事评论背景:据新华社报道,山东省政府近日印发《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将之前分别实施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合二为一,实施统一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此,在全国范围率先实施城乡养老并轨的省份,已呈日渐扩大之势——此前,江苏已于今年初实施城乡养老保险并轨,广东亦已基本实现城乡低保并轨。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并轨意义重大,应尽快推进。可以通过减少地方行政支出,增加国企红利上缴比例等方式,为全面落实农保转城保提供新增补贴支出的资金来源。实施城乡养老并轨,意义重大。其不仅体现了城乡居民在基本民生保障层面的公平,更为新一轮城镇化消除了因民生保障不均所造成的阻力。也许,有人会认为,城乡养老并轨改革的方向是对的,但当下全面实施的条件仍不成熟。因为,当下实施城乡养老保险并轨的省份,均为经济较为发达、财政相对宽裕的省份,而这对于其他经济相对欠发达的省份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客气地讲,这是一种托辞。实施城乡养老保险并轨,将农保转为城保,固然会相对增加地方养老保险补贴支出,但是,这部分相对增加的养老保险补贴支出,并非多得会导致地方财政失衡的地步。以江苏实施城乡养老并轨为例,实施后由农保转为城保的新增人数近1000万人,由此增加的养老保险补贴支出每年约为20亿元。试问,区区每年20亿元的财政增加支出,诚心实施城乡养老并轨,有哪个省份挤不出来,更何况许多省份的人口要远少于江苏。其实,实施城乡养老并轨的话,各地只要相对减少些行政支出,减少对某些企业的不必要的政府补贴,或相对增加国企红利上缴比例(仅为5%-10%),就没有问题。将这些钱转为养老保险补贴支出,即使经济再欠发达的省份,也完全有能力实施城乡养老并轨改革。历年来,我国养老保险的双轨制,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养老保险的双轨制,二是城镇职工和行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双轨制。而这其中,客观而论,尽快实施城乡养老保险并轨,不仅是最为紧迫的,亦是阻力相对较小的。尽快实施城乡养老保险并轨,其紧迫性在于,农村居民在社会保障层面最为欠缺,更何况在新一轮城镇化行将开启之际,如果不能给予农村居民更多的社会保障,其推进的阻力(尤其是土地流转)无疑是巨大的。实施城乡养老保险并轨,与打破城镇职工和行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双轨制,会直接造成公职人员的强力抵触情绪相比,其改革阻力毫无疑问会小得多。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并轨,意义重大,应尽快推进。实际上,实现城乡养老并轨,所需要的资金规模并不庞大。就按江苏新增的1000万人,每年支出20亿元为标准来计算,全国实现养老并轨每年所需要支出的也就几百亿元的规模。这与全年超过10多万亿元的财政收入相比,并不算什么。以此观之,推进城乡养老保险并轨现实条件已经具备,需要的主要是决心了。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㈥ 退休人员养老金双轨制并轨阻力在哪

国家应该尽快解决退休人员养老金双轨制,早坚决比迟解决好!要真真正正的解决,坚决不要继续扩大收入差距。

㈦ 退休金双轨制的养老金双轨制正式废除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发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明确,建立待遇与缴费挂钩机制,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提高单位和职工参保缴费的积极性。对此,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胡继晔在中国经济网《经济热点面对面》节目中表示,此次“壮士断腕式”的改革让养老金正式实现“并轨”,最让养老金研究者扬眉吐气,对于事业单位甚至整个社会来说,意义都非常重大。

㈧ 养老金双轨制如何并轨

退休工资双轨制改不改很重要吗?如果说企业退休工资远高于机关事业单位回的退休工资,你觉得答还要改吗?
就算双轨制合并,我采取年金手段,企业单位缴纳企业年金,机关事业单位享受退休年金,退休后机关事业人员待遇还是会高于企业,到时候又该怎么说?
所以说目前盯着退休工资双轨制本身就是一个愚蠢的方式!!
退休待遇改革的重点是国企红利分配进社保,也就是国企的红利应该将一部分纳入到社保,低用以发放退休工资,这样很短的时间即可冲减养老金缺口,同时提高国民退休待遇。
其次企业社保缴费比例,合理分配。企业社保缴费不应该全部按照职工工资来征缴,应该一部分按照职工工资征缴,一部分按照企业营收征缴,这样就降低企业负担,同时高收益行业也就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可惜,国人容易被误导,只盯着一些表面的东西在那呼喊,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质!哀~~~

㈨ 养老并轨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以现在看,如今的制度是双轨制,也就是企业养老金和事业养老金,现在的事业养老金比企业养老金高出3倍左右,人们的呼声很高一致要双轨制并轨,也就是企业和事业养老金差不多。下面进行具体详细解说:
先来俩接养老金双轨制:
养老金“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养老金“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双轨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职务,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退休时的单位性质不同,退休金也不同,企业比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金低两三倍。2012年3月,这一制度在全国“两会”上引起代表委员们的关注和热议,2012年12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报告称中国14省份2011年养老金收不抵支,缺口达767亿元,再次引发对于养老金双轨制讨论的热潮。
养老金双轨制合并方案 提高企业养老金
2012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达到3.6万多亿元,业内人士预计,到2013年末将达到4.09万多亿元。社保基金规模日益巨大,如果不通过改革填补自身的漏洞,未来财政对社保补贴力不从心。
“国家一定要加快这一制度的全国统筹步伐,为基金集中管理并有效投资创造条件,尽快制定专门的投资法律或法规,否则,基金贬值的风险将持续扩张。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在呼吁重视基金贬值问题的原因。”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大学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表示。
根据财政部预算报告,在社保基金累计结余增加的同时,今年全国社保基金当期收支结余将比2012年下降1000亿,据相关人士介绍,主要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收支结余的下降,养老金的支付额将大幅增长。无论是养老还是医疗,很多事业单位包括机关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正在推进,人员与企业职工一样参加了各类社会保险。
随着社保标准的提高和改革的不断推进,“双轨制”终将合并统一。今年的中央预算安排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继续增长,按照10%左右的标准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为不同制度下的养老金并轨,打下基础。“从长远看,由政府财政补贴的社保制度不可持续,各个参数都需要调整,否则将存在严峻的财务风险,必须改革。”郑秉文表示。
据悉,在调整企业社保制度的同时,解决双轨制方案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的有效衔接,实现新老制度的平稳过渡。

㈩ 退休金双轨制何时并轨

顶层设计已经基本定案,但是具体实施办法还没有确定,不知道何年何月才实施,涉及到高层利益的事情,都是很难办的,喊几年了,都没动静,不下决心,是很难办到的。等着吧

阅读全文

与退休金双轨制并轨了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养老保险哪个地方 浏览:711
90岁宫颈癌 浏览:888
心衰病人老年痴呆 浏览:44
依立紫砂锅用了老年痴呆 浏览:850
济南市工人退休金多少 浏览:744
日本东京有多少位百岁老人 浏览:351
老年人牙黄怎么治 浏览:78
如何让老人感觉有气质 浏览:537
为什么心不好的老人越长寿 浏览:878
什么是好父母恩威 浏览:648
美国不老60岁名模 浏览:543
2014黑龙江省养老金 浏览:446
孝敬父母短句10字 浏览:534
现在企业退休金是多少钱 浏览:150
感谢父母应该做哪些行动 浏览:897
60岁人的性格 浏览:356
全国自助养老服务有哪些 浏览:730
父母结婚费用多少钱 浏览:515
婴儿体检为什么会有问题 浏览:183
养生堂南瓜怎么吃 浏览: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