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务员退休金和企业人员退休金一样吗
公务员退休金和企业退休金不一样的,比企业退休人员的退休金高,还有单独的住房补贴。
2. 公务员退休后,每个月的养老金可以拿到多少
如今有很多年轻人在进入社会工作后都特别羡慕那些公务员的工作和收入情况,因为公务员在工作期间有着稳定的收入,退休了之后也是能够拿到比较高的退休金。有不少的网友表示,如果是在一线城市的公务员退休之后能够拿到将近9000块钱的退休金,三四线的一些小城市也是可以拿到将近四至五千左右的退休金。所以说大家也是非常努力的学习,他们也希望自己能够应聘上公务员这个职业,这样也能够在老了之后有一定的经济保障。
人们也都觉得公务员这种职业真的是非常的好,再加上他的退休金也是比较可观的,这也就吸引到了很多人的羡慕。人们也都觉得能够拥有这么高的养老金真的是非常的好,这也避免了自己今后伸手找子女要钱。所以说公务员这份职业还是比较深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很多的年轻人也都是踊跃的报考公务员。
3. 公务员和事业编制在退休后待遇有什么不同
退休工资不同
1、公务员退休工资工作满35年可领取原工资的内90%,30年至35年可领容取原工资的85%,25年至30年可领取原工资的80%,以下等级每5年发放一次。
2、事业单位养老金分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全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平均月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标)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存款/月数
保险福利不同
1、公务员享受的保险福利是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
2、事业单位人员享受的保险福利是按照国家有关的社会保障规定执行,实行社会化。
职务工资:主要体现公务员的工作职责大小。一个职务对应一个工资标准,领导职务和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对应不同的工资标准。公务员按所任职务执行相应的职务工资标准。
级别工资:主要体现公务员的工作实绩和资历。公务员的级别由原有的15个调整为27个,取消现行级别。每一职务层次对应若干个级别,每一级别设若干个工资档次。公务员根据所任职务、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级别和级别工资档次,执行相应的级别工资标准。
4. 公务员、事业编、工人,退休金分别如何支付的
我国最初没有养老保险制度。即使在建国初期实行了一段时间的劳动保险制度,也是一种国民保险,不需要个人缴费。
因此,无论哪种保险基金,政府都有义务保证养老金的发放。例如,2021年我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收入为8.918万亿元,其中保险费收入为6.3191万亿元,财政补贴收入为2.2741万亿元。
5.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包括公益一类、二类)人员退休待遇有区别吗
一般来说,现在公务员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待遇没有什么区别。事业单位的养老标准和公务员差不多,都是根据岗位薪酬和职级按照一定比例发放。
新颁布的新公务员法中提出的职称并行政策以及可以申请提前退休两项福利,真是羡煞旁人。根据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工龄满30年就可以申请退休,而针对事业编制则没相关规定,然而事业单位并没有这样的福利。
6.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有哪些区别,退休工资怎么计算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与公务员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国家会对这些事业单位予以财政补助,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还有一种是自主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可以通过遴选的考试进而成为公务员。
在考试形式上:公务员考的是行测和申论,事业单位考试的是职业能力测验和公共基础知识,这俩考试的侧重点不同,面试的侧重点也有区别。
2017退休人员涨工资新政策:
一、2014年12月31日前,经批准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不含机关、财政全额供款和差额供款事业单位中执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费计发办法和调整政策的劳动合同制工人),自2015年1月1日起调整基本养老金。
二、退休人员按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工龄,下同)调整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满10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员,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退休人员(不含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2.5元。
三、按本通知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前,低于统筹范围内平均基本养老金水平2513元/月的退休人员(不包括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军队转业干部、原工商业者),在按缴费年限调整养老金的基础上,再按下述办法调整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满30年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45元;缴费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缴费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不含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0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5元。上述人员调整后的基本养老金不超过2773元/月。
7. 公务员和事业编制在退休后待遇有什么不同
公务员退休后的待遇按照职务级别,事业编制退休后的待遇按照职称高低发放,公务员的退休工资比事业单位和企业要好些。
一、公务员退休工资的计算方法
(7)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退休金扩展阅读:
公务员与事业单位的人员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四大方面:
一是工作性质方面,公务员从事的主要是国家行政事务性工作;事业单位人员从事的主要是社会公益性工作,或者说是非营利性的工作。
二是工资收入方面,公务员的工资收入是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发放,并根据国家财政状况进行调资;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收入一般不受国家约定,由各事业单位根据市场情况而定。一般来说,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收入比公务员高得多。
三是保险福利方面,公务员享受的保险福利是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事业单位人员享受的保险福利是按照国家有关的社会保障规定执行,一般要逐步实行社会化。一般来说,公务员享受的福利待遇比事业单位的人员要好一些。
四是用人方面,公务员的录用、提升、退休、辞退、辞职等是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而事业单位人员的录用、提升、退休、辞退等是按照国家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执行。但事业单位对人员的管理权限要大一些。
8. 同一县城以正科级公务员和正科级事业编退休,待遇有什么区别
在同一县城,年龄相同、工龄相同、升职时间大致相同的正科级公务员和正科级一般事业编工作人员,只要其在职期间的收入是一样的,退休后按照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来计算养老金的话,其养老金从理论上来说应当是差不了多少的。但这仅是理论上的,实际上并不是如此的。
二、因身份不同,病故后的抚恤金标准也不同。
公务员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身份不同,退休后病故了,抚恤金也不同。按现在的抚恤金发放规定,公务员退休后病故的,其抚恤金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死亡当月基本退休费的40倍。一般事业编工作人员退休后病故的,其抚恤金为本人死亡当月基本退休费的20倍。
即使正科公务员与正科一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金一样,其病故后的抚恤金标准也相差很大,至少是一倍以上。如果他们的月养老金(基本退休费)都是5000元,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万元,则公务员病故后的抚恤金为26万元。一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故后的抚恤金为10万元。相差16万元。如果月养老金还有差别的话,抚恤金也还相应有些差别,不过比起前面的相差16万元,那差别就小很多了。
综合以上情况,正科公务员与正科的一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由于在职时的奖金收入有差别,以及身份有差别,在退休后的养老金、职业年金方面有一些不太大的差别,但在病故后的抚恤金方面有较大的差别。
以上是个人的见解,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9. 公务员与事业单位退休工资差别
公务员与事业单位退休工资差别,总体上是不太大的。
同一个地区的同一级别的公务员工资比事业单位人员略高,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1、事业单位退休后待遇: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2、公务员退休后待遇:公务员退休工资待遇规定,工龄满35年的可以领取原工资的百分之九十,30年至35年的百分之八十五,25年至30年的百分之八十,以下每5年一个档次。
10. 教师、事业单位和公务员退休后待遇有多大差别
一. 公务员退休工资
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退休前工资+岗位津贴)×X%+各地退休福利+住房补贴
其中X%指的是:工作年限满35年:90%,工作年限满30-35年:85%,工作年限满20-30年:80%,工作年限满10-20年:70%,工作年限不满10年:50%
二. 事业单位退休工资
事业单位退休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项组成。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
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三. 教师退休工资
退休工资计算方法:退休工资=工资×(工龄/法定工龄)×(75-法定退休年龄)/(75-退休年龄)总退休工资=退休工资×12×(75-退休年龄)。
其中75指的是75岁,30年教龄的教师的退休待遇为档案工资的100%。
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的退休待遇都是按照职务级别的高低,教师属于事业编制,一般来说公务员退休收入高于教师,但也存在个例。
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如何计算?
企业职工退休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组成。
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
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4、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5、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a1/A1a2/A2……an-1/An-1an/An)÷N。公式中:a1、a2……an-1、an为参保人员1992年至退休上一年各年的缴费工资;A1、A2……An-1、An为1992年至参保人员退休上一年各年的全省职工年平均工资(2001年起为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N为参保人员1992年1月1日至退休上一年年底的实际缴费年限与视同缴费年限合计数。其中:对每年1月至6月退休的人员,An、An-1均取该年上上年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对每年7月至12月退休的人员,取该年上年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