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退休职工再就业,在就业岗位中车祸死亡,能算工伤吗
根据最高法解释:1、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与再就业时的用人单位专之间形成的用工关属系不构成劳动关系,再就业受伤不应认定为工伤。
2、在再就业中受到事故伤害的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可通过民事赔偿途径获得救济,其再就业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用工关系符合民事雇佣关系的特征,其在务工中受到的事故伤害可通过民事赔偿途径获得救济。
Ⅱ 超过退休年龄工作,突发疾病死亡算工伤吗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相信很多朋友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有些朋友在生活中会遇到,当自己的家人超过了退休年龄工作的时候,突然突发疾病死亡,这个时候就非常疑惑,究竟算不算工伤,实际上这个时候是算作工伤的,因为在我国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超过退休年龄不能工作,而一旦是在工作中突发疾病死亡的,那么这个时候就要享受工伤的待遇。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非常可贵的,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碰到这种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勇敢的去保护自己,最好千万不要让自己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只有保护自己的生命,才能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的精彩,才能够让自己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Ⅲ 退休返聘人员死亡,单位应该怎么赔偿
退休人员从事返聘工作受到伤害死亡的,由聘用单位按照人身损害赔偿;其它原因死亡的,聘用单位不存在侵权,不承担赔偿责任,符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死亡待遇条件的,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丧葬费和抚恤金。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法释〔2010〕12号
第七条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释[2003]20号
第十一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社会保险法》
第十七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Ⅳ 公司员工已超出60岁上岗期间因病死亡怎么赔偿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第三十五条第(三)项规定: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赔偿情况以实际为准。
应答时间:2021-05-1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Ⅳ 退休再就业因突发疾病48小时内死亡,用人单位应承担什么责任
不是劳动关系
不是工作原因所致
单位不承担责任,人情道义支付一部分费用
劳动关系可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办理,是工伤,按照工伤待遇
Ⅵ 已领退休金后再就业工作中交通事故死亡怎么处理
退休者除了继续领取丧亡补助、退还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外,交通事故死亡仍然按照交通事故死亡规定赔偿。
Ⅶ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伤亡是否应认定为工伤
法律分析: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受伤是否能认定为工伤,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第一、如果该受伤的劳动者为农民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关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进城务工农民因工伤亡的,应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请示答复》的规定,用人单位聘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务工农民,在工作时间内,因工作原因伤亡的,应当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工伤认定。第二、如果该受伤的劳动者虽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未办理退体手续或者未依法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继续在原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用人单位应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第三、用人单位招用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已领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在用工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如用人单位以按项目参保等方式为其缴纳工伤保险的,应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工伤认定。第四、如果该受伤的劳动者虽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者领取退体金的,其与用人单位的用工关系按照劳务关系进行处理,那么其在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则不应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进行工伤认定。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Ⅷ 达到退休年龄后重新工作遇工亡死亡丧葬补助金、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由谁支付
如果是超过退休年龄,比如男的60,只有与单位沟通解决,因为已经超过国家规定的工作年限,法律不保护
Ⅸ 退休人员返聘后,工作时意外死亡,用人单位应该赔偿吗
应该赔偿。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已享受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被再次聘用时,用人单位应与其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聘用期内的工作内容、报酬、医疗、劳保待遇等权利和义务。
由于退休人员返聘,与用人单位再次构建了劳动关系,此时属于用人公司所属的员工。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退休返聘员工在工作时间突发疾病死亡属于工伤,单位应当负起一定责任并给与补偿。
(9)已退休年龄再就业发生死亡扩展阅读
案例:人民网-退休人员返聘期发生意外维权措施
郑先生是位退休教师,2014年进入广州某培训学校任讲师。2014年5月某日,郑先生在上课时不慎摔倒,致手臂骨折。他向学校要求补偿住院期间的医疗费、住院费、误工损失等共计5万元,遭到学校拒绝。
在与学校几次协商无果的情况下,他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要求认定工伤,可是劳动行政部门以郑先生超过退休年龄,不再是劳动关系主体为由,不受理该工伤认定申请。郑先生能否获得赔偿?对此,广东省总工会律师作出了解答。
《关于进一步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意见》第四条规定,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受聘工作期间,因工作发生职业伤害的,应由聘用单位参照工伤保险的相关待遇标准妥善处理;因工作发生职业伤害与聘用单位发生争议的,可通过民事诉讼处理;
与聘用单位之间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争议的,可通过人事或劳动争议仲裁渠道解决。有条件的聘用单位在符合有关规定的情况下,可为聘请的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购买聘期内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本案中的郑先生可参照这一规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到了退休年龄后再接受聘用,此时受聘者与聘用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依据聘用协议产生的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关系。在受聘过程中遭受事故伤害,聘用协议有约定的,按协议处理;没有约定的,可以通过民事诉讼处理。
因此,受聘者一定要与聘用单位签订详细的聘用协议,对聘用期间的意外伤害、加班、假期等问题都要进行详细约定,以免遇到类似情况时无约定可依,产生争议。
Ⅹ 退休人员在单位上班因疾病死亡单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企业聘用退休人员,双方是劳务关系,其权利与义务按聘用合同办理。
退休人员因专病死亡,企业不存在属侵权,不需要赔偿,由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丧葬费和抚恤金,但企业可以出于人文关怀予以适当救助。
《社会保险法》
第十七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法释〔2010〕12号
第七条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