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请问正厅级干部退休能拿多少退休金
7000元至9000元之间。
根据最新的退休后养老金怎么算,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1)局级干部退休工资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退休后养老保险不能转移,在职职工的养老保险可以办理转移。但职工已经退休,已经确认养老金的领取和领取标准,就无法再进行养老保险转移了,但可以通过金融系统实现养老金异地支付(需要个人承担银行相关服务费用)。
个人缴费满15年后不继续缴费,退休时会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基本养老金水平。个人缴费满15年,仅仅是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一个基本条件,只要职工没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仍处于就业、有收入状态,就要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如果中断缴费,将会直接影响到个人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水平。
B. 厅级干部退休工资多少
根据1978年复6月国务院颁发制的《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规定,下列几种情况可以办理退休:
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的职工,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的,经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
因工致残,经医院证明(工人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按月享受伤残津贴;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C. 各级干部的一般工资为多少
截止2020年6月以东南沿海三线城市为例,一般县处级领导干部月收入在9000多元左右;正科级的干部收入待遇在5000元/月以上。
公务员的具体工资由几个部分组成:
基本工资,基本工资即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我们均以正职来对比,级别工资以中间值,县处级取15级,档次取中间档,则县处级正职干部的基本工资为:1360+2769=4129元;乡科级取中间值19级,档次同样也取中间值,则乡科级干部的基本工资为:860+1890=2750元。
如果公务员的工资只有基本工资部分,我相信就算福利再好,依旧有人会辞职,现实中基本工资只是公务员收入的一部分构成而已,公务员的工资还包括:
津贴:津贴由地区津贴和岗位津贴构成,其中地区津贴又包括地区附加津贴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一般而言公务员的津贴不会输给其基本工资;
奖金:奖金实际上是指公务员的年终一次性奖金,凡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公务员均可享受。
(3)局级干部退休工资扩展阅读
公务员退休分为三类,一是2014年10月1日之前退休的人,这部分人之前的工资不需要扣除养老金的,因为公务员直接视同就缴;退休工资随着工龄增长而增长的,退休工资:退休收入=(退休前工资+岗位津贴)×X%+各地方退休福利待遇+住房补贴。
其中X%的规定是: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年限满30-35年的,按85%计发;年限满20-30年的,按80%计发;年限满10-20年的,按70%计发;年限在10年以下的,按50%计发。
如果是退休老人,按照我们当地的水平,以上述的计算,那么处级干部与科级公布的退休金收入相差在3000元左右;
二是退休中人:《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标志着养老金“双轨制”正式终结,3700万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企业员工一样。
将纳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在2014年10月1日工作,但是在2014年10月1日后退休的这部分特殊的人统称为退休中人,以退休中人身份退休的,走的与企退人员相同。
D. 天津的公务员正处级干部退休金是多少
退休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退休生活费=退休前工资%。三年一调。
国家公务员工资改革最新方案
一、基本工资
办事员2800元;科员3000元;副科级3100元;正科级3300元;副处级3600元;正处级4000元;副厅级4400元;正厅级5000元;副部级5500元;正部级6000元。
二、工龄工资:
每年60元,以虚年计算,按月发放,三年一调。
三、奖励工资:
每月300元,年度考核不合格者次年一月停发,直至考核的次年一月继续发放,三年一调。
四、补助工资
1.车补,随工资每月发放,标准=基本工资÷5.逢一进十。
2.取暖补助,一年发放一次,标准=基本工资÷3,逢一进十。
3.出勤补助,正常上班每天30元无故不到每日扣30元,经单位领导批准的病假、事假和国家规定的节假日等0元,三年一调。
4.山区补助,农村和山区公务员享受山区补助,标准=基本工资÷10.按月发放,三年一调。
5地区差别补助,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地区差别工资。除养老、医疗补助按现行政策执行外。公积金、独生子女费、等一切现行补助全部废止。
五、新参加工作人员基本工资确定方法:高中、技校、中专以办事员确定;大专以科员确定;本科以副科级确定;硕士以正科级确定。
六、退休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退休生活费=退休前工资x80%。三年一调。
E. 退休后正厅级待遇标准
法律分析:正厅级干部退休工资在7000元至9000元之间。以下人员都是正厅级干部,退休工资并不完全一样。
正厅级干部(地市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外交部礼宾司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安徽省教育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
各副省级市党委政府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委副书记,深圳市副市长)
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泰州市市委书记,无锡市市长)
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
各省科学院研究院院长(如安徽省科学院院长)
各省委省政府接待办公室主任(如江西省委省政府接待办公室主任)
各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如江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
各本科高校校党委书记、校长(如忻州师范学院校长)
全国大型国企央企董事长党委书记(如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
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
法律依据:《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 厅级干部退休医疗待遇
一、医疗保健待遇
1、可选择干部门诊、干部病房就诊。
2、学院在就医、转诊、转院等方面提供保障。
3、享受医疗保健待遇的医疗补助。
二、医疗保健补助标准
副厅级以上干部及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仍按规定参加省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一)离休干部: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诊疗及用药范围的医疗费用,由学院医疗保健经费补助100%。
(二)副厅级以上干部和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诊疗及用药范围的门诊医疗费用,由学院医疗保健经费补助95%,个人承担5%;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报销后,个人支付部分(不含门槛费和自费部分)由学院医疗保健经费补助95%,个人承担5%。
F. 广州市厅级干部退休工资标准
公务员退休的要求如下:由于公务员退休的种类分别,其退休的要求也分别。
1、强制退休的要求,国家限定有两个:一是年纪要求。凡达到国家限定的退休年纪的都必须退休;二是工作本领要求,即完全丧失工作本领者也必须退休。
2、自愿退休的要求有三个:一是工作年限满30年的;二是距国家限定的退休年纪不够5年,且工作年限满20年的;三是符合国家限定的能够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三个要求中符合任何一个,公务员本人自愿提议申请,经任免机关准许的,都能够提前退休。
G. 省部级干部退休后都享受什么待遇
待遇如下:
1、住房:副部级190平方米,正部级220平方米;
2、公车:部长级干部配备排气量3.0升(含3.0升)以下、价格45万元以内的轿车,副部长级干部使用排气量3.0升(含3.0升)以下、价格35万元以内的轿车;
3、办公:中央机关正部级和副部级干部的办公室“上限”要求依旧是54平米和42平米;部级及相当职务人员出差,乘飞机时可坐头等舱,乘火车时可乘坐软席、动车商务座。住宿时,部级及相当职务人员住普通套间,司局级及以下人员住单间或标准间。
H. 正厅级退休工资多少
您好来!正厅级干部退源休工资在7000元至9000元之间。以下人员都是正厅级干部,退休工资并不完全一样。
正厅级干部(地市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外交部礼宾司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安徽省教育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
各副省级市党委政府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委副书记,深圳市副市长)
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泰州市市委书记,无锡市市长)
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
各省科学院研究院院长(如安徽省科学院院长)
各省委省政府接待办公室主任(如江西省委省政府接待办公室主任)
各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如江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
各本科高校校党委书记、校长(如忻州师范学院校长)
全国大型国企央企董事长党委书记(如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
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
I. 正厅级退休工资是多少
J. 正厅级干部退休金是多少
根据1978年6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内残干部的容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规定,下列几种情况可以办理退休:
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的职工,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的,经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
因工致残,经医院证明(工人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按月享受伤残津贴;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