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作时每月与用人单位共同缴纳,等你退休进入老年生活,就可以从养老保险基金领取养老金。不过,不要太高估养老保险的能力,经过N年的通胀,一般来说大家只靠养老金来保持生活水平是不行滴。
此外,千万要注意要在退休前累积缴纳养老保险满15年,否则你就只能领回自己交的那部分养老保险,丧失了从国家的养老金大金库里分一杯羹的机会。
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是按当时社会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来作标准;另一部分则是个人之前缴纳养老保险形成的个人账户资金。
而由单位缴纳养老保险的部分(缴纳基数的20%)直接划入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没关系。因此除个人账户不一样外,大家领的基础养老金都是一样的。
所以,养老保险交得多,不一定等于你拿到的多,因为个人账户资金其实都是自己交的钱。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❷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交费档次越高退休金越多吗
一、养老保险是不是交的越多越好
社会统筹的养老保险是交得越多越好,因为将来领取养老金时是和个人账户的累计额度有关的,个人账户内金额越多,领取的也越多。
一般的社保养老金是这样领的:退休后活的越久领的退休金就越多。可是一旦发生风险,社保给的是两年的工资,和丧葬费,不一定拿回本金。
1、缴费时间越长拿的越多。基本养老保险费用是按月缴纳的,一年为一个核算单位。缴纳时间越长,缴费年限越长。在计算养老金时,缴费年限非常重要,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数额越高。
2、每年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的缴纳基数越高,拿的越多。缴费基数高,缴费金额就会增加,个人账户储存额就会随之增高。同时每年缴费基数高,就是历年缴费基数高,在计算养老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和历年缴费基数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从这两个方面看,基本养老保险确实是多交多得。但是从个人情况来看,却不是这样。
❸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越高是不是将来退休工资就越
理论上是这么回事!
缴费高,将来养老金就会多。
❹ 养老保险保险基数交的高是不是退休金就高
老金计发办法的主要内容
这次计发办法改革,是以参保缴费年限为基础,以计发基数、计发比例和计发月数调整为重点,以建立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为出发点,以保障参保人员的养老保险权益为目标。
新的养老金计发办法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组成。
基础养老金以本人退休时全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不足1年的缴费月数折算为年)发给1%。也就意味着,参保人员每多缴一年增发一个百分点,上不封顶,有利于形成“多工作、多缴费、多得养老金”的激励约束机制,更加符合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年限的实际情况。
个人账户养老金按照本人个人账户的累计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确定(最低为56,最高为233)。参保人员年满40周岁及以下年龄退休的,其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统一按233个月确定;参保人员年龄70周岁及以上年龄退休的,其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统一按56个月确定。
参保人员1995年12月31日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在新的计发办法实施后退休的,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按照参保人员1995年底前的缴费工资和缴费年限,推算出1995年前全部缴费年限的储存额,再除以120按月计发。
这次新的政策与现行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相比,主要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改革:
(一)基础养老金计算基数与个人的缴费指数建立了联系。缴费指数高,则基数大,否则,就小。而现有办法只要在同一年退休,基数一样,与体现缴费水平的缴费指数无关。
(二)基础养老金计算的比例与本人缴费年限的长短建立了联系。缴费年限在15年以上,每增加一年,计发的比例增加一个百分点。现有办法则是不论缴费年限多少,都是省和市上一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
(三)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除数与本人的退休时间相联系。退休年龄越小,对应的计发月数越大,账户养老金就越少。新办法在激励职工缴费,抑制提前退休方面明显优于原计发办法,强化了激励约束机制。现有计发办法缴费满15年以上的,不管多长时间,一律按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20%计发。
总的来说交的基数越高年限越长最后拿的养老金也越多,但并不是缴纳基数相差有三倍,退休金也相差三倍!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未来养老机制不一定不改变,按最低基数缴纳,结合相应的理财保险会胜过完全按高基数缴纳保险划算!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❺ 养老保险交的额越多,退休后领的就越多吗
你好,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是按当时社会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来作标准;另一部分则是个人之前缴纳养老保险形成的个人账户资金。
而由单位缴纳养老保险的部分(缴纳基数的20%)直接划入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没关系。因此除个人账户不一样外,大家领的基础养老金都是一样的。
所以,养老保险交得多,不一定等于你拿到的多,因为个人账户资金其实都是自己交的钱,不交社保把它存银行也是一样。所以没有必要交太多养老保险,因为从根本上说,养老保险不是一种理财工具,而是一种保障。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❻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是否越高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
首先领取养老金必须是在退休之后,男性60岁,女性55岁.
如果你交够15年时是40岁,那么可以不交,但是退休后,因为你到退休前(假设55岁)有15年没缴费,那么你的退休金是按照退休当时到退15年后的平均工资再乘以其他系数获得的.
简单的说明,社保养老越晚交越合算,但一定要交过20年(15年可以领,但20年系数高,领的多),而且中间不要间断.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❼ 社保缴纳基数越高是不是退休拿的工资越高
缴费基数高的话,个人账户的资金就越多,退休工资自然也就更高一些。
实际上退休金的高低涉及到了3个方面的因素:
1、退休时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这是影响退休金高低的原因之一,在不同的统筹区内,由于社会平均工资不一样,最后计算出来的退休金也是不一样的,主要体现在地区之间和退休年费的不同当。
2、缴费基数的不同,缴费基数直接影响到缴费的高低,缴费基数高的单位和个人缴纳的最高记录,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也就越多,等到退休之后领取的养老金也就越多。
3、缴费年限的长短,缴费时间越长,就可以弥补缴费基数和缴费指数带来的个人账户资金低的问题,而且国家在调整退休人员待遇时,也把缴费时间作为一个增长退休金的标准,总的来说就是缴费时间越长,得到的退休养老金就越多。
(7)养老保险交的基数高退休金就多吗扩展阅读:
养老金的计算方法:
以社保中的养老金为例,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如下: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按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0+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1.4%。
1、企业在职职工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按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0+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1.4%。
2、“新人”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按本人退休时上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按本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20计发。
注:由于客观原因,全国某些城市的计算标准可能有所不同。
❽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与退休工资的关系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与退休工资的关系?
答: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中的缴费指数与缴费基数有关系,缴费基数越大(正比),指数越大。缴费指数在0.6-3.0
个人账户与缴费基数有关系,缴费基数越大(正比),个人账户余额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