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退休保障 > 退休金改革

退休金改革

发布时间:2020-11-29 23:19:15

Ⅰ 工资改革后退休人员按过渡期办法领退休金,过渡期是什么意思

你的说法与理解都有问题。1994年建立社保个人账户,就开始投保缴费了。之前是没有投保缴费的,这段国家作为“视同缴费年限”处理。 因此社会就出现三种人,一种是一天保也没投过的退休人员,一种是既有投保年限还有视同年限,另一种就是完全是缴费年限。
因此就出现了,退休金不同的计算办法:1、为老人老办法;2、为中人过渡办法;3、为新人新办法。 你所说的就是2,也就是退休金计算办法,这个办法过渡到企业中再也没有这种人了,这个办法也就终止了。

Ⅱ 机关事业退休金新政策,中人已退休怎么计发退休金

“中人”的问题主要是50-70后的问题,因为他们很多人长期不需要交纳社保,特别是企事业单位的人,双轨制的破冰,设置了十年过渡期,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而在衔接和过渡过程中具体发放方法如下:

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关于“中人”的过渡。全国实行统一的过渡办法。对于2014年10月1日前(简称改革前,下同)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设立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底限高。

即:新办法(含职业年金待遇)计发待遇低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按老办法待遇标准发放,保持待遇不降低;高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超出的部分,第一年退休的人员(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

第二年退休的人员(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发放20%,依次类推,到过渡期末年退休的人员(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0%。过渡期结束后退休的人员执行新办法。

N

老办法待遇计发标准=(A*M+B+C)*∏(1+Gn-1)

N=2015

A:2014年9月工作人员本人的基本工资标准;

B:2014年9月工作人员本人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等对应的退休补贴标准;

C:按照国办发[2015]3号文件规定相应增加的退休费标准;

M:工作人员退休时工作年限对应的老办法计发比例;

Gn-1:参考第n-1年在岗职工工资增长等因素确定的工资增长率,n∈[2015,N],且G2014=0;

N:过渡期内退休人员的退休年度,N∈[2015,2024]。2014年10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退休的,其退休年度视同为2015年。

新办法待遇计发标准=基本养老金+职业年金,其中,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经+个人账户养老金。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基础养老经=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1%,其中,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

2.各地根据测算形成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务职级(技术等级)和工作年限相对应的视同缴费指数(样表详见附件),工作人员退休时,根据本人退休时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和工作年限等确定本事视同缴费指数。

实际平均缴费指数=(Xn/Cn-1 + Xn-1/Cn-2 + ...... + X2016/C2015 + X2015/C2014 + X2014/C2013)/N实缴;

Xn、Xn-1、... X2014为参保人员退休当年至2014年相应年度本人各月缴费工资基数之和,Cn-1、Cn-2、... C2013为参保人员退休上一年至2013年相应年度当地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N实缴为参保人员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年限。

2.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度系数。 其中,过渡系数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地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过渡系数保持一致。视同缴费指数由各省级地区统一确定。

3.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计发月数。 其中,计发月数按国家统一规定执行。

4.职业年金计发按照《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2)退休金改革扩展阅读

养老金领取条件:

年满60周岁,未享受退休(退职)以及《市基本养老保障办法》规定的各类待遇的城乡居民,符合以下条件,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1、本政策施行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退休(退职)以及《市基本养老保障办法》规定的各类待遇的城乡居民,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

2、本政策施行时,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按年缴费养老保险的;

3、本政策施行时,距领取年龄15年以上的,累计缴费年限不少于15年。

参考资料:城步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

Ⅲ 公务员的退休金制度有没有改革

目前,规范公务员退休金的文件依据主要是《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办法》(国人部发〔2006〕60号)和《关于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中有关问题的意见》(国人部发〔2006〕88号)这两份文件的相关规定。

以一位中部地区地级市工龄为45年、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科级公务员退休前后的工资对比来详细说明:

1、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该公务员退休前,职务工资为480元,级别工资为1335元。退休后,根据国人部发〔2006〕60号文件的“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的规定,该公务员可以按90%计发,因此,他的退休费为1633.5元。网上流传的“公务员的退休金可以领80%--90%”的说法,大概就是指的这一规定,但是这一规定仅是指退休金计算中的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这两部分,他们却没搞清楚。

2、保留物价福利补贴:退休前后均为40元。

3、工作性津贴:退休前为870元,退休后不再领取。

4、生活性补贴:退休前为1320元,退休后领取退休补贴1540元。

5、住房补贴:退休前后均为105元。

综上所述,退休前工资和退休金总额分别为:

退休前工资总额(单位:人民币元)

Ⅳ 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后退休人员怎样发放养老金

发放渠道变了,原来由单位发放,改为由社保机构发放

Ⅳ 此次事业单位退休金改革包括已经退休人员吗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已经退休的人员继续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待遇标准发放基本养老金,同时执行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


国务院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国发〔2015〕2号

四、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本决定实施后参加工作、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本人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详见附件)。
本决定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按照合理衔接、平稳过渡的原则,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具体办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指导实施。
本决定实施后达到退休年龄但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处理和基本养老金计发比照《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令第13号)执行。
本决定实施前已经退休的人员,继续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待遇标准发放基本养老金,同时执行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

Ⅵ 退休金改革退休金怎么发放

其次我们要弄清楚,现行的退休金计算指标之一就有工龄,问题意思应该是什么时候国家会完全按照工龄发放养老金?很明显的例子就是,有人博士毕业参加高精尖的工作都三十了,有人初中毕业就去打工才十八,想完全按工龄拿退休金,对他们不公平,有人按最低档交工资基数的60%养老金,有人交最高档按工资基数的300%,可以算算是几倍的差别,完全按工龄就对他们不公平。

退休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事情,但是退休之后靠什么来养老呢?那么退休工龄工资标准是什么呢?怎么计算才比较划算呢?
一:怎么计算?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二:最新政策:
1、按本通知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前,低于统筹范围内平均基本养老金水平2513元/月的退休人员(不包括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军队转业干部、原工商业者),在按缴费年限调整养老金的基础上,再按下述办法调整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满30年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45元;缴费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缴费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不含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0 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5元。上述人员调整后的基本养老金不超过2773元/月。2、按工龄, 每工作一年100元。依此类推工龄10年的退休金是1000元。参加工作20年的退休金是2000元,参加工作30年的退休金是3000元,工龄40年的退休金是4000元。不分高级工,中级工,还是普通工 人。退休金一律平等。公务员也要不分职位高低一律平等。和工人的退休金一样。3、2017年12月31日前,经批准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不含机关、财政全额供款和差额供款事业单位中执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费计发办法和调整政策的劳动合同制工人),自2017年1月1日起调整基本养老金。4、退休人员按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工龄,下同)调整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满10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员,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退休人员(不含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2.5元。
一般工龄越长,退休后领到的退休金更多;而连续工龄影响的是职工在企业就职时的待遇,相对而言更为重要,但往往大多数人都不了解这个概念,也因此失去了很多应得的权利。

Ⅶ 听说去年退休金改革,不是一次性给了,而是每个月一点点给,那银行的

国家正在制定的政策就是取消一次性补偿,而要按月领;因为一次性补偿起不到养老保障作用。所以,如果你是农村户口要买社保,你放心买好了。我们这里的老人都是每月领,不是一次性领。

Ⅷ 新政策之后,公务员的养老金会发生什么变化

公务员养老保险与企业养老保险并轨

养老金“并轨”主要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和企业职工一样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目的在转机制,而非降待遇,改革可能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适当调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弥补因个人缴费而增加的支出,维持改革前后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双轨制——企业养老金和事业养老金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现在的事业养老金比企业养老金高出3倍左右,人们的呼声很高一致要双轨制并轨)。

养老金“并轨”后,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告别“免缴费”时代,且个人的缴费多少与缴费工资基数相关,但对于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的确定,各地的规定却不相同。为了降低养老金“并轨”难度,保障改革顺利进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也同步进行了调整。

公务员养老保险改革方案

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占退休前工资的比例)相差悬殊,即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可拿到在职工资的80%至90%,而企业职工退休后只能领到在职工资的40%至60%。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起企业年金之后,企业职工养老金的替代率也会与机关事业单位的看齐。改革后,无论从体系上、模式上还是缴费公式上,两大板块的养老保险制度都将是一致的。

2016年公务员养老保险退休工资改革双轨制改革最新消息

根据人社部消息,养老金并轨方案改革工作,仍然没有实质性进展。退休双轨制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社会不公的现象,企业退休人员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差距较大,这在社会上引起诸多不满。如今,国家已下定决心促进养老金并轨。

养老金并轨已成为大势所趋,不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还有职业年金作为补充,所以退休双轨制改革最新消息里各方推测,公务员退休后工资可能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肯定不会太大。目前改革还有一大问题,机关事业单位不属于盈利性机构,需要机关事业单位承担的养老金尚不知如何筹措。可见养老金并轨并不容易,仍有很多难啃的骨头,希望配套改革政策尽快出台,以促进养老金并轨方案的顺利完成。

Ⅸ 2018年工资改革后退休中人如何调整退休金

调增幅度基本养老金上调基本养老金上调2005年到2007年,国家连续三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企业月人均养老金从714元提高到963元。

2007年,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从2008年起,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将连涨3年。

劳动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水平将超过每人每月1200元。

2010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提高幅度按2009年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确定,全国月人均增加120元左右。

2011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提高幅度按2010年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确定,全国月人均增加140元左右。

2012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达到1721元。

2013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提高幅度按2012年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确定。

2013年1月1日起,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幅度按2012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确定。

在普遍调整的基础上,对企业退休高工、高龄人员等群体适当再提高调整水平,对基本养老金偏低的企业退休军转干部按有关规定予以倾斜。

2014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从1月1日起按照10%的标准上调,平均每月养老金将突破2000元。

2018年,河南、广东、内蒙古三地相继确定2018年基本养老金上调方案,加上6月份和7月份地方政策密集落地,目前已有北京、吉林、山西、上海、江苏等20多个省份确定了基本养老金上调方案。

按月领取: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a+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 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以上两项之和为每月领取额。

注意:基本养老金每年7月根据全省统一公布的方案实施年度调整。

(9)退休金改革扩展阅读:

这次调正,继承同一采用定额调正、挂钩调正与恰当歪斜相联合的调正方法。

定额调正表现出社会公道,同一地域各种退休职员调整制度基本同等;挂钩调正表现在“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使退职时多缴费、长缴费的职员多得养老金;恰当歪斜表现重点关心,重要是对高龄退休职员和艰难边远地域退休职员等群体予以照料。

文件印发后,各地域将依照国务院安排、联合本地域现实,订定详细实行方案,报人社部、财政部审批后放松构造实行,尽快把调正增长的根本养老金发放到退休职员手中。

据介绍,此次调整是国家继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统一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以来,继续同步安排适当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要措施,进一步体现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预计将有1.14亿名退休人员受益。

Ⅹ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退休金什么时候重新核算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工资与退休年龄有关。因为影响养老金高低的因素版主要有:退休上年权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基数的高低、缴费年限的长短等等,并和上述因素成正比。

基本公式:基本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个人账户本息和÷120+调整系数,各地实际计发公式会有差别,以当地政策为准。
1、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3、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分别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阅读全文

与退休金改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20年山东教师退休金计算 浏览:960
由于遗传父母笨怎么办 浏览:640
单瓣长寿花怎么养 浏览:426
有孝顺含义的名字 浏览:5
长寿湖死鱼 浏览:253
父母如何给孩子做财产保全 浏览:364
最简单的长寿之道 浏览:561
包头15年社保50退休能开多钱 浏览:950
孝顺三格漫画 浏览:564
长葛哪里做司机体检 浏览:450
天台养老保险局地址 浏览:850
公司雇佣退休无法缴纳社保 浏览:553
跟女朋友父母提亲怎么说 浏览:256
山东老年大学评价 浏览:321
1一6份养老金曲阜什么时候发放 浏览:967
佛山长寿之乡多少钱一平方 浏览:930
九九重阳节爱情祝福语 浏览:962
上海申园社区居家养老多少钱 浏览:960
大洼县养老院那准备建什么 浏览:553
甘肃扣双份养老保险 浏览: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