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退休保障 > 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建议与看法

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建议与看法

发布时间:2021-11-15 10:07:08

A. 对推迟退休年龄的看法

我是不同意的,因为我是工人,60岁都已经干不动了,延迟退休那就更不行了!

B. 关于延迟退休年龄这种现象有何看法,并总结得到什么启示

政府部门的公务员不愿离岗~
企业单位职工在岗位上殉职~

C. 对延迟退休年龄有什么看法最新政策意见

延迟退休不符合中国国情,现在三十五岁就很难找到工作了,你叫我们六十五岁退休,剩下的三十年怎么办?

D. 论述题:请你谈谈对延迟退休的看法

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延迟退休并不是解决人口老龄化的好办法。延时退休会在专一定时期内带来就属业配置领域范畴的不协调和不匹配,因此年龄确定问题应该将我国特有的人口就业情况和特殊结构作为主要的考虑因素来把握。 尽管各地、各阶层的群众反响较大,但是不争的事实是,适度延时退休肯定会给社会带来新的问题,诸如影响应届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取向等等,也会为相关部门的配套措施的提出与贯彻实施带来不可操控的许多因素,若是解决不好,将会引起新一轮的连锁反应。但是,毕竟各个阶层所要面对的实际情形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且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才是我们始终追求的。延时退休其本质目的还是在于应对日益显著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然而此举也并非能够有效缓解老龄化问题。 和一些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退休年龄算是早的,尤其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较。延迟退休可以解决就业领域专业人才短缺的现象,也能缓解社保领域的养老保险基金空账严重难以适应养老金标准不断增长的现实,因为每延迟一年退休,国家的养老金账户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因为延迟退休的人群继续缴纳养老金而增多。但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延迟退休并不是解决人口老龄化的好办法。

E. 延迟退休的看法

关于目前延迟退休,我谈谈自己的想法。延迟退休是现在人们现实生活的热议话题。

从社会及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延迟退休,缓解了目前我国老龄化进程,更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社会及国家所做的贡献。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赞同延迟退休的群体,大都是那些从事脑力劳动的国家公务,白领及事业人员,延迟退休,可以使他们享受更多更好的高薪及福利待遇。而不赞成延迟退休的群体,当然是那些从事体力劳动群体的人们。他们在从事体力劳动的同时,没有高薪和优厚的福利待遇,退休后也没有优厚的经济物质支撑能力。

说白了前者有着丰富物质生活及经济保障,后者有经济物质生活带来的无限压力。从而产生了现实生活层面中的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甚至在楼盘销售中还出现了"富人区"这个代名词?有点感触让人发笑!所谓的"富人",应该是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们,而现在社会上流出的"富人",应该是不为人所知的吧……

随着我们国家老龄化的逐步增长,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所遗留的问题逐步显现的越来越多。延迟退休关乎民生及国家未来的发展,相对而言,如果能够合理解决在职、退休/脑力和体力劳动人员的工作生活待遇问题,应该是当务之急,相比延迟退休这个问题更显现犹为重要。解决了这一问题所在,延迟退休应该不是什么难题。

F. 怎样看待延迟退休年龄

突然间冒出个“退休年龄延长65岁”的说法,甚至将有推行的可能,而且还是出自国家人保部官员之口,着实令人猝不及防,忧心忡忡。

什么人希望“退休年龄延长”呢?肯定不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工人和普通知识分子,因为对他们来说退休才是一种解脱,比如,对于许多下岗工人而言,退休恰恰是支撑他们活下去的唯一一线希望,只有办了退休才能拿到养老金——虽然退休金并不丰厚,但比下岗待遇还是好不少;对于在岗的普通职工或工作人员来讲,退休则是摆脱繁重的体力或脑力劳动的唯一出路。

而不愿退休者,归结到一点,就是那些不干活或干轻活却待遇丰厚、有权有势的人。诸如,中央国家机关、省级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的公务员和工作人员,位尊权重,覆盖面广,举手投足,都有人领会意图;动动嘴,便有人当成指示,退什么休,活到老,感到老最好。地市级以下机关及事业单位的掌握一定实权的公务员或干部,退休延迟对他们也绝对是利好。再如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尤其那些垄断行业企业的主管和中高层人员,动不动年薪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上千万,他们怎会愿意退休呢?而这些企业的底层职工,因为一是工作照样辛苦,二是天天嚷改革而产生对预期的担忧,一般也不希望推迟退休。而大量的基层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也是不愿延长退休年龄的。
总之,赞成退休年龄延长者,是极少数,或者说,广大的群众是反对退休年龄延长的,这从媒体报道和网上的反应也是一清二楚的。然而,令人忧虑的怕是越是多数人反对的,却极有可能变为现实,正像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改制一样,尽管多数职工不情愿甚至强烈反对,不是照改不误吗?
曾几何时,利益集团或既得利益者,为图利,或遮遮掩掩,羞羞答答,而如今的利益集团,既得利益者,为了获取更大更多的利益或好处,往往旗帜鲜明,直截了当,决不拐弯模角,含糊其词。像这样的为了自己多干几年,便声称“退休年龄延长如何好”云云,人们是心知肚明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我们的有些个为政者,一贯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等动人优美的词句挂在嘴边,而一旦遇到与广大民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紧要关头,其立场怎么就与“民”格格不入呢?更有甚者,似乎总在算计“民”于心间,生怕“民”舒服了。这样,反而有点掩耳盗铃的意味了。
有些被人们冠以精英的货色,有时也叫专家,他们往往具备特异功能,他们总能找到坑民害民、扎向百姓敏感脆弱神经的利剑和简洁而恶毒的方法,凡是能让百姓痛苦难受的事,他们总是乐此不疲,兢兢业业;凡是能让老百姓高兴舒服的事,他们总是横加指责,百般阻挠。而可悲的是,到头来,这些家伙大多能露出胜利者的却是狰狞的微笑。

G. 推迟退休年龄的利与弊

利:
1. 可以解决社保基金缺口问题,延长退休年龄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多缴纳社保金少领取养老金。
2. 可以解决子孙后代的养老基金问题,这是因为目前已退休的人所领取的养老金,实际上一部分是他们的晚辈现在所缴纳的钱。
3. 可以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这是因为有些岗位,在这段年龄(60岁左右)时期最能体现出其工作能力,也是工作经验和阅历的结果,如:高级工程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医生等。
4. 人的平均寿命的延长,也需要在退休年龄上作出相应的调整。
5. 满足了一小部分人的需要,如:公务员、在岗事业单位人员,毕竟这些人员其岗位稳定,收入丰厚,一旦退休,其收入落差很大。
弊:
1. 社保基金缺口问题不能以牺牲众多的老百姓利益为前提,应该找直接原因,国家该出钱时应出钱,毕竟你以前拿到了上缴利润和税收。
2. 社保基数测算有问题,钱缴的少了,才会导致以后养老金的领取失去平衡。
3. 没有体现出多缴多得的原则,多缴了反而拿得少了,人的寿命才不会每3年增长1岁。
4. 寿命的延长缺乏科学依据,比起新中国成立时(那时的科学和各条件都落后的情况下),现在我国的人平均寿命是增加了,但不可能同步增长,生命是有极限的。
5. 男女之间欠公平,以前妇女受到歧视, 现在平等了,妇女同样享有工作的权利,在高度文明的社会,男子同样享有相应的权利,男人的平均寿命比女人短,现在我国的人均寿命约72岁,退休能乐几年?
6. 不能拿个别地区人的寿命来衡量全中国的人均寿命,即没有普遍性。
7. 年轻人的就业问题更大,本来年轻人现在找工作压力很大,老的不走,对于年轻人来说机会就减少。
8. 高龄人的就业是难上加难,要体力没体力,要智力反应也慢了,除了坐办公室拿笔写写字的,几乎没有更多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工作岗位,下岗就不可避免。
9. 社会问题多多,年轻人找不到工作,闲着没事,容易惹祸,一份不安分的心,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麻烦。
10. 社会欠公平,好的工作争着去抢,就像公务员,几百人去抢一个,几千人去抢一个,以后就是几万人去抢一个岗位,差一点的工作乃是不得已而为之,好的工作有好的享受,差的工作连看门的恐怕也找不到了,即使有了工作,其工资也是最低的,因为国家规定了最低工资,好!给你最低的就可以了(够黑的)。
11. 社会矛盾容易激化,职位高的贪得无厌,职位低的愤愤不平,而老百姓只能是唉声叹气。
12. 不利于社会健康发展,年老的比较保守,墨守成规,倚老卖老,没有进取心,缺乏创新动力,听不进意见,不能年轻化,不输入新鲜血液,无论是企业的发展还是国家的发展,都将会不利。
13. 退休年龄没有可比性,发达国家有65岁的,有67岁退休的,经济基础不一样,人口分布不一样,人文观念不一样,劳动光荣,现在有人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65岁还在打工,退了休想工作的照样可以,没有必要延长到65岁退休。
14. 退休年龄延长5年容易,而人的寿命要想延长5年却是难上加难,不要尽跟他人学,你是社会主义,要体现出其优越性。

阅读全文

与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建议与看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30岁存款50w 浏览:326
新交规70周岁以后驾照 浏览:120
老人家买冰棍 浏览:696
个人养老保险申请 浏览:412
外地养老服务有哪些项目 浏览:249
养老保险每年交钱不等价行吗 浏览:867
退休后社保卡还有用吗 浏览:402
想补养老金吗 浏览:115
济南老年大学东校区 浏览:734
大马哪里可以体检 浏览:742
养生馆小区门口怎么拓客 浏览:476
小学生写关于孝敬长辈的作文1000字 浏览:408
瘫痪在床的老人如何排便 浏览:287
石家庄养老院价格收费标准 浏览:262
驾校体检拍照穿什么颜色衣服 浏览:568
常州养老院高端有哪些 浏览:320
孝敬校本课程 浏览:959
南通意境养生有什么服务 浏览:874
养老金问题的毕业论文 浏览:72
省老年大学昨天 浏览: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