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到了法定退休年龄社保部门不给予办理怎么向法院起诉
领取养老金必备两个条件:
1、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2、养老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
如果具备以上条件而社保部门不办理的,要求社保部门给出书面答复至少要有个说法,实在不行的话可以先咨询当地律师事务所或法院,了解起诉相关事项。
Ⅱ 当年年龄写错了,现在改过来办退休社保局能同意吗
这个改年龄的问题应该不归社保局管,退休年龄是以身份证为准的,你只有先把身份证上的信息改了,然后才能走相关手续办理退休。
Ⅲ 身份证时间社保部门不认可非按原始档案所写的阴历时间(没注明)提前办理退休,这样应该怎么办
国家人设部文件规定,职工退休以原始档案登记的最早时间为准,不按身份证上的时间。你的退休时间应该按政策规定办理。供你参考望采纳。
Ⅳ 办退休时,社保员没有让提供证明工龄的证件,社保员有责任吗
掉档是什么意思
掉档是指部分地区的考生的档案,被提档后,又因为某些原因被退档或某个专业由于高分考生报名人数过多,从而导致超过本省(一本、二本、三本)最低控制录取分数线,从而导致部分高分考生没有补录入。哪怕分数线过了一本,还有可能会从一本进入二本,二本成为三本。
”高考掉档“是考生和家长谁都不愿提起的一个的词,但是这也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4种方法:
1、如果是高考后一次性填报所有批次志愿,考生掉档后还可以填报这个批次的征集志愿。如果仍然没有被录取,还可以正常参加下一批次志愿的投档录取。
2、如果考生所在省份是不同时间、分批次填报志愿,那么前面批次的志愿没有被录取,仍然可以正常填报后面录取批次的志愿。
3、如果不是上述两种情况,那你只有等填其他征集志愿。
4、当然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复读,职业教育,出国留学,成人教育等。
高考志愿掉档原因
1、平行志愿调档
掉档原因:所有志愿均填写录取分数较高的院校,结果每个院校的投档分都没达到。
措施:填报志愿时,拉开高校层次,冲稳保院校谨慎选择。
2、平行志愿退档
退档原因:未勾选同意调剂选项,未达到院校专业特殊要求,如:体检,单科成绩,限报人员。
措施:填报志愿时,仔细了解院校录取规则,勾选统一调剂选项。
3、平行志愿填报高校顺序不当
后果:如果较低的分数高校在前,即使达到理想院校分数,也不能被录取。
措施:将分数高的院校和理想院校顺序尽量往前放。
4、重视专业选择,轻视院校选择
后果:进入大学后整体环境比较失望,大学毕业后起步门槛低人一等,面临歧视。
措施:能上好学校的尽量不去差学校,能去985不去211,能去211不去一般院校,能走本科就别走选专科。
5、报志愿全是热门专业
后果:热门专业报考人数较多,很有可能出现接受专业调剂甚至掉档风险。
措施:填报志愿时,拉开专业热度,可选择自己喜爱未来又有发展趋势的专业作为参考。
注:高校一般允许学生在大一结束选择转专业,对于地理学院和原来的本科三批,属于拿高价学费换取本科学位。
6、忽视高校招生章程
后果:由于忽视录取规则,极易造成投档又退档现象。
措施:认真阅读报考院校招生章程,特别是录取规则和特殊专业要求等方面。
7、忽视志愿填报时专业的顺序
后果:由于专业录取形式的多样,极易造成高分进入调剂区,堵不上喜爱的专业。
措施:仔细了解专业录取规则,针对不同规则合理选择专业填报顺序。
8、选择城市时忽视或者过于重视
后果:高分能去大城市名校结果去了地方城市,低分能去地方读名校结果去大城市读一般院校。
措施:填报志愿时,同等条件下能去大城市的不去地方城市,分数不理想的可以去选择地方城市读名校。
9、照搬往年数据
后果:高校录取有一定的偶然性,再加上批次线的不同,照搬往年数据极易造成填报志愿失败,掉档。
措施:高校往年录取数据仅供参考,要综合分析高校近几年的线差和位次,结合专业录取最低分完美填报志愿。
Ⅳ 社保局不以档案最早年龄而以身份证年龄办退休,该怎么办
社保局不已档案最早年龄,而是以身份证年龄办理退休,该怎么办呢?
根据人社部的规定,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是以身份证和档案相结合的办法,身份证和档案出生时间不一致的,要以档案中最原始的记载为准。
也就是说,当遇到身份证和档案年龄不一样的时候,是以档案中的最早年龄为准的。
举个例子,假设你身份证年龄已经到了60岁,已经可以退休了,但是你档案的年龄只有58岁,还差两年才能退休,那么,此时,社保局肯定是以档案中的58岁年龄为准的,你只能再等两年才能办理退休手续。
这么做其实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因为这些人之所以身份证和档案年龄不一样,是因为很多人之前为了招工,上学等原因改小了档案年龄,之前已经因此获益,而现在又想按实际年龄退休,但便宜不能两头占,萝卜不能两头切。
那么题主所说的,社保局不按照档案年龄而,按身份证年龄办退休,这是什么一回事呢?
这其实就是遇到了档案年龄比身份证年龄大的情况。
这肯定是因为你身份证的年龄更小,比如说你身份证年龄是58岁,而你档案年龄已经到了60岁,可以办理退休手续了,按照上述规定依据档案年龄,你可以退休,但是社保局非得按照身份证58岁,让你再等两年退休。
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中,很多地方是按照身份证年龄和档案年龄哪一个更小,就以哪个为准。简而言之,哪一个年龄对退休人员人员不利就以哪个为准。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按照国家规定以档案年龄为准,如果社保局不如此做,那么你是可以去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去进行诉讼的,不过你要做好维权成本比较高的心理准备。
Ⅵ 社保局办理的退休年龄不以身份证的实际年龄为准,以参加工作时填写的资料时间为准,这是国家规定的吗本
年龄为准
Ⅶ 本人因公司断交三年的社保而不能办退休,应怎样维权
根据《社会保障法》的规定,只要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达到15年,就有资格退休。公司离职3年不能作为不打算退休的理由,也不符合《社会保障法》的规定。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个人观点。
综上所述,只要符合退休的两个条件,即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达到15年,就可以按时退休;如果是因为公司已中断社保缴费三年,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可以与公司协商补缴,向社保行政部门举报,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Ⅷ 办理退休,社保局逼我写承诺书,不写不办理退休,这合法吗
在正常情况下办理退休可以不经过本人同意,以下人群属于可以办理退休。
(1)男性内干部、工人年满容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的职工,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的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3)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的,经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
(4)因工致残,经医院证明(工人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按月享受伤残津贴;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5)个人的累计参保缴费年限一般要达到15年(对于老职工,如果过去有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相应年限可以视同为已缴费。
Ⅸ 交了社保15年社保到了退休年龄,社保局不办理行政诉讼能胜算吗
社保局总会告诉你不能办的原因。因为原因确实存在,你即使行政诉讼,赢得可能性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