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65岁以上的工人和农民行动起来养老金并轨什么叫养老金统筹食品安全,什么叫免费医疗
养老金“双轨制”:
这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随着改革内开放的不断深入,“容双轨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职务,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退休时的单位性质不同,退休金也不同,企业比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金要低不少。机关事业单位退下来的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下来的养老金,是两轨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道。
养老金“并轨”:
就是把“双轨制”合并起来,建立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消除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差别。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方案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
B. 为什么工人有退休金,农民没有退休金呢
楼主你有听说过农民有退休的么?
不否认农民同城镇人口相比,在养老保险上内或者医疗保险上容有这样那样的差距或缺陷。
这是政府分配不均,以及制度上的问题所致。
但是工人有退休年龄这一说,不是你进了一家公司或工厂,就可以随便在那里做一辈子,做到
不想做为止。当然,农民也不是说可以耕地一辈子,到了岁数自然要休息。
但是和工人比,农民种地的时间要相对长一些,特别是随着农业自动化的发展(虽然还差的很远)
农民的工作寿命普遍要长过普通工人,职工。
另外工人还有被裁员,削减工资,找工作这些问题要去面临,在家种地,地就在那里,有人需要
先面试才能用那块地么?
我说的这些当然不包括那些特例,比如土地被非法侵占等。
总的来说,退休金是指退休后收到的补助,对于工人来说,在一个城市里面生活,开销也要大过
农村,这是不容否认的。你不给他们退休金他们怎么活?
至于事业单位,那毕竟是国家拨款,国家有钱,你能怎样?
C. 工人、农民同是为国家做贡献,农民为什么没有退休金
因为是农民,工人教员等能罢工,不给影响工作和教育,发展等,农民罢地你别吃更饿不死了,农民就是饿死了也不影响社会的发展,有外国进口,因为就是农民,农民,农民。
D. 有人得着职工退休金同时得着农民退休金,你说合理吗
这怎么说呢,从根本来说只要是农村户口就会取得农民补助,但是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回规程上来说答,缴纳社保和农民的身份又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关键还是需要看他的户籍是哪里,是否有迁动,如果更改了城镇户口,这领着就不合理,如果没有更改还是农村户口,按照国家规定,他也是可以享受到农民补助,而不是退休金的。
E. 为什么职工工资退休叫养老金,而公务员和事业人员退休叫退休工资
相信大家的父母只要是上班族在退休之后都听过养老金这个名词,然而许多公务员等到退休所领的叫退休金,其实在我们看来退休金和养老金都是一样的,其实真正意义下的这两者是不同的东西,首先我们就来说一下退休金,一般的退休金是在你以后丧失了工作能力,这时候你就不用上班了,其余的时间都可以玩了,但是国家为了保障你的生活,会在你退休之后给你一定的钱来让你维持自己的生活,这种是叫退休金。
但是当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全部都完善之后,以后就不会出现退休金这一说了,现在国家就再慢慢的完善,有一天退休金就会正式撤退,以后就是养老保险制度成为我们以后的生活保障。
F. 工人退休了有退休工资,农民也有吗
三、农民他们一直没有缴纳过社保所以他们老了就没有退休金。
农民他们一般都是在家里面种田,要么就是出去打工,而且出去打工都是给私人的小老板打工,也没有交过什么社保,所以他们到老了也是没有退休金的,因为他们跟小老板打工。也都不是长久的打工,都是按年的打工,所以这样交社保也是比较难的,它不像在一个企业里面能够长期的在里面打工。这样交社保老了也是会有退休金 。
G. 工人60岁退休农民什么时侯退休拿120元养老金能生话吗
工人60岁退休农民也是60岁退休,拿120元养老金,不能生活,但是你交的也少啊,你一年才交了200块。工人一年交2万块,那你说公不公平。
H. 国家干部和公务负以及工人都有退休金,而农民却没有退休金
工人早就退休金社会化、商品化、货币化了,只有参保缴费才有退休养老金,现在所有人都如此包括公务员、只要你也参保缴费你也一样,现在退休金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你愿意参保缴费吗?参保缴费就有退休金。
I. 职工退休有养老金,农民养老有哪些办法
职工在岗时,是由单位统筹交一部分养老保险,个人承担一部分养老保险,到了退休年龄才可以享受退休待遇的,能开到养老金的。农民当时村委会没有给农民交养老保险,而且农民也一点没交过养老保险,到了退休年龄哪来的养老金那?再说说下岗工人,下岗工人没有了单位,养老保险一律由个人承担,不管你能不能交的起养老保险,都要尽量努力交上养老保险,不然到了退休年龄照样没有退休金的。
J. 农民工和正式工人退休费有区别吗
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一、社会统筹养老金:
社会统筹养老金来自于由用人单位缴费和财政补贴等构成的社会统筹基金,根据个人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等因素确定。社会统筹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和本人退休年龄等因素确定。
三、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对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多工作、多缴费、多得养老金”的激励约束机制,并采取了“新人新制度、老人老办法、中人逐步过渡”的改革方式。具体是:
1、“新人”,即《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实施后参加工作的参保人员。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退休后将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与缴费年限的长短、缴费基数的高低、退休时间的早晚直接挂钩。他们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2、“中人”,即国发[1997]26号文件实施前参加工作、国发[2005]38号文件实施后退休的参保人员。由于他们以前个人账户的积累很少,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鉴于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的关键是解决好“中人”的过渡问题,为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国发[2005]38号文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待遇水平合理衔接、新老政策平稳过渡的原则,在认真测算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过渡办法。在过渡期实行特殊的过渡政策,按照新计发办法,养老金减少的不减发,增加的逐步增加。
3、“老人”,即国发[2005]38号文件实施前已经离退休的参保人员。他们仍然按照国家原来的规定发给基本养老金,同时随基本养老金调整而增加养老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