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年事业单位退休工龄30年基本工资3000块钱一个月,退休大概能拿多少钱一个月
退休后的养老金计算,需要根据参保人的具体缴费数据计算。比如,参保人的缴费年限、缴费指数、个人账户存款、退休年龄、当地上年度社平工资等。这些数据中,任何一项都可以影响到养老金的多少。没有数据,无法计算。
2. 事业单位退休金计算方法事业单位退休金
2017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工资计算方法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退休人员:
1、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3、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分别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按照政府文件规定,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支付项目好几项,其中第一项是
基本养老金=〔职务(技术等级)工资 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津贴〕×国家规定的计发比例。
其中职务(技术等级)工资,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职务补贴,综合补贴,出勤补贴等,出勤补贴不算,其他的都可以算在内。
国家规定的综合补贴的的具体规定都由各省市自治区自行规定的,各地不一样。
国家规定的计发比例,基本养老金计发比例为0.4%。
退休金与退休年龄有关。因为影响养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基数的高低、缴费年限的长短等等,并和上述因素成正比。
基本公式:基本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个人账户本息和÷120+调整系数,各地实际计发公式会有差别,以当地政策为准。
3. 在事业单位职工在编制今年退休工龄八年能拿多少退休金一个月
工龄8年是没有交够15年的社保吧,那怎么能退休呢?就要求必须交够15年以上的社保,满足退休规定的年龄。
所以您要符合条件才能退休,而退休拿多少钱跟当地的社平工资,还有您个人社保账户的余额有关系。
4. 事业单位退休后每月就可以拿退休金吗养老金是什么意思退休金和养老金区别
退休金和养老金对于企业、事业单位来说没有区别。事业单位退休后可每月领取退休金,相同的工作、工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大约是企业单位退休人员的1.5到2倍。这就是"著名的"退休金双轨制,就是连最起码的社会公平都没有的双轨制。
5. 事业单位职工退休最后一个月有工资吗
事业单位工作人来员退休源后的退休工资按本人退休前“岗位(职务)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70%计发。 是独生子女的增加5%。既 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5%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 职务补贴、生活补贴、保留补贴 不扣。 医疗保险等不再扣。
6. 在事业单位工作后到企业工作,退休金怎么算
原有的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退休时按企业的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其中,公务员及参照和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单位工作人员,在进入企业并按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后,根据本人在机关(或单位)工作的年限给予一次性补贴,由其原所在单位通过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转入本人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所需资金由同级财政安排。补贴的标准为:本人离开机关上年度月平均基本工资×在机关工作年限×0.3%×120个月。
职工由企业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之月起,执行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养老制度,其原有的连续工龄与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后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退休时按机关事业单位的办法计发养老金。已建立的个人帐户继续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退休时,其个人帐户储存额每月按l/120计发,并相应抵减按机关事业单位办法计发的养老金。
公务员进入企业工作后再次转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原给予的一次性补贴的本金和利息要上缴同级财政。其个人帐户管理、退休后养老金计发等。比照由企业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职工的相关政策办理。
二、失业保险关系处理
职工由机关进入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之月起,按规定参加失业保险,其原有的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职工由企业、事业单位进入机关工作,原单位及个人缴纳的失业保险费不转移,其失业保障按《人事部关于印发(国家公务员被辞退后有关问题的暂行办法)的通知》(人发[1996]64号)规定执行。
三、医疗保险关系处理
职工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流动,在同一统筹地区内的基本医疗保险关系不转移,跨统筹地区的基本医疗保险关系及个人帐户随同转移。职工流动后,除基本医疗保险之外,其他医疗保障待遇按当地有关政策进行调整。
本通知从下发之日起执行。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抓紧制定具体办法,认真组织实施。
二00一年九月二十日
编辑于 2013-11-18
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
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
有帮助,为TA点赞
无帮助,看其他答案
查看全部3个回答
事业单位职位事业单位招聘网_报名指导入口_职位表
根据文中提到的事业单位为您推荐
中公网校」事业单位职位,报考条件什么?学历要求?哪些岗位容易考?事业单位职位,「中公网校」在户,原有的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退休时按企业的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其中,公务员及参照和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单位工作人员,在进入企业并按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后,根据本人在机关(或单位)工作的年限给予一次性补贴,由其原所在单位通过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转入本人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所需资金由同级财政安排。补贴的标准为:本人离开机关上年度月平均基本工资×在机关工作年限×0.3%×120个月。
职工由企业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之月起,执行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养老制度,其原有的连续工龄与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后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退休时按机关事业单位的办法计发养老金。已建立的个人帐户继续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退休时,其个人帐户储存额每月按l/120计发,并相应抵减按机关事业单位办法计发的养老金。
公务员进入企业工作后再次转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原给予的一次性补贴的本金和利息要上缴同级财政。其个人帐户管理、退休后养老金计发等。比照由企业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职工的相关政策办理。
二、失业保险关系处理
职工由机关进入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之月起,按规定参加失业保险,其原有的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职工由企业、事业单位进入机关工作,原单位及个人缴纳的失业保险费不转移,其失业保障按《人事部关于印发(国家公务员被辞退后有关问题的暂行办法)的通知》(人发[1996]64号)规定执行。
三、医疗保险关系处理
职工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流动,在同一统筹地区内的基本医疗保险关系不转移,跨统筹地区的基本医疗保险关系及个人帐户随同转移。职工流动后,除基本医疗保险之外,其他医疗保障待遇按当地有关政策进行调整。
7. 因事业单位原因,导致员工晚退休一年,养老金会补发吗
您好,第一种情况,由于你自己的原因,不会补发。众所周知,退休是我们职业生涯中的一件大事,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当我们这个年龄即将退休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如因自身原因出现以下情况,不给予补发养老金。
首先,你记错了出生日期: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灵活就业人员身上,虽然比较少见,但也有发生,因为当时有的人把阳历记为阴历,不知道档案里写的是哪个年代。从来没有咨询过相关人员仔细检查,只是根据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退休。结果文件里记录的最早年龄比我身份证上的年龄还老。因为错过了机会,只能按照身份证上的年龄退休。
二、由于未能及时提醒单位: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在职员工中。因为企业讲究效率,人员精简,基本小企业没有专职负责这类业务的人,所以你一定要看好自己,一定要提前做好退休准备,提醒相关人员及时为你办理退休手续。因为如果晚了几个月,不仅要交社保费,还要从办完手续的第二个月开始交养老金。
第三,你的记录不清楚: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少数人身上,当人类和社会部门认可的时候。主要原因是当事人身份证年龄与档案年龄不符,档案年龄记录不清,导致审批失败,当事人只能补充证明材料。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提供足够的证据,审批被拖延,又因为自己的原因,错过了应该办理的时间,那么应该支付的养老金就不能补发了。
第二种情况,由于人力和社会部门的原因,可以在不同年份补发。由于退休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尤其是一些特殊的工作,需要人力和社会部门批准的退休程序相对复杂。而且还涉及到一些相关的基础,所以有时候会出现人力和社会部门办事程序拖延的问题。
一般这三种情况,只要不跨年,养老金都可以补发。一是因为上一年的社会工资基数没有出来:<众所周知,计算个人养老金时,有一个去年的社会平均工资基数,只能在下半年出来。所以大部分地方都是按照上一年基数,先算上半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下半年出来后再多退少补。但有些地方为了省事,把上半年退休的人推迟到下半年,然后计算一次性养老金。所以不管你做什么?都是社保局造成的,养老金必须在当事人实际退休年龄对应的下月补发。
二、由于审批过程中的主观延误:一般来说,员工退休审批需要人力和社会部门先审核他们的档案,然后转移到社保部门进行养老金的复合计算。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人为的主观延误,退休手续将跨月办理。那么养老金必须从当事人退休当月的次月重新发放。因为这是人力和社会部门造成的,只要不跨年,就必须按正常退休补办。
三、特殊情况报告或审批不及时:由于各种原因,有些退休手续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需要人力和社会部门及时报批,会上批准的要及时协调相关方。但有些地方会出现拖延甚至旷日持久的讨论,最终导致当事人的退休手续拖延数月。所以只要批准了,养老金就必须从下个月开始按照当事人应该退休的年龄补发。
综上,退休手续两个月后能否补办的问题?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这要看是因为你,还是因为人力和社会部门。如果是你自己的原因,不会补发给你;反之,如果是人为和社会部门造成的,可以补办。
但是有一个特殊情况需要说明,就是在办理退休手续的时候,不管是什么原因,一旦过了年,就不能补办了。所以,提醒所有相关朋友及时处理,以免给你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8.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怎样计算退休工资
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和人社部、财政部的规定,当前,机关事业单位中人基本养老金计算办法如下:
1、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2、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
3、其中,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
4、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8)事业单位最后一个月退休金扩展阅读:
1、2015年1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以国发〔2015〕2号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2、《决定》规定,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单位缴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个人缴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
3、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个人工资超过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4、《决定》要求,个人账户储存额只用于工作人员养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免征利息税。参保人员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依法继承。
9. 事业单位当年退休人员十三月工资如何发放
事业单位当年退休职工是可以享受本年度第十三月工资的。根据人事部财政部关版于印发《公务权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58号)文件精神。
公务员实行年终一次性奖金制度,即“对年度考核为称职及以上的工作人员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在考核结果确定后兑现,奖金标准为本人当年 12 月份的基本工资。年度考核为基本称职、不称职的人员,不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若干政策问题的批复》(国税函 2002629号)的规定,纳税人因实行“双薪制”而取得的“双薪”,应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2009年8月31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停止2002年的“双薪制”计税方法,年底双薪收入将不再分别计税,这意味着员工最后一个月的纳税额将增加,收入缩水。
10. 公务员事业单位退休金一个月能领多少钱
你好,不同地区加的不一样,我在上海,这边科级每月加650元。
2015年公务员版及参照公务员管理权人员工资改革方案
一、基本工资:
办事员2800元;科员3000元;副科级3100元;正科级3300元;副处级3600元;正处级4000元;副厅级4400元;正厅级5000元;副部级5500元;正部级6000元。
办事员三周年按科员对待;科员五年按副科级对待;副科级十周年按正科级对待;正科级十周年按副处级对待;副处级十周年按正处级对待;正县级十五周年按副厅对待;副厅级二十周年按正厅级对待;初次套改以累计年限对应的职务待遇确定基本工资。
二、工龄工资:
每年60元,以虚年计算,按月发放。三年一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