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退休需要什么手续可以领退休金
养老金申领条件
1男性年满60周岁。
2女性年满50周岁,从事管理、技术岗位的女性年满55周岁。
3有意者保险累计缴纳满15年。
养老金申领资料:
1.退休人员身份证(原件+复印件)、户口本、社保卡、档案。
2养老金申领表(社保局填写) 。
3领取养老金方式确认表 (社保局填写)。
4符合计划生育奖励条件的人员需携带《领取老年一次性计划生育奖励费申请 审核表》或《申请领取计划生育一次性补充养老金证明》。
5退休审批表,仅特殊工种人员专用 。
(1)退休金用什么领取扩展阅读:
2018年很多地区都开始受理提前退休的申请,但是必须要符合以下三种情况才可以,申请提前退休。
第一,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达到15年,其中包括视同缴费年限。
第二,男性50周岁,女性45周岁。
第三,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劳动委员会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只要符合以上三种情况,就可以到所在地区的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进行申请,提前退休。
参考资料:网络-退休年龄
B. 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每年要办什么手续
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分两种情况:
如果是城镇职工到达了法定退休年龄,办理养老金领取手续时,从单位上退休的,本人应在退休当月提供身份证、养老保险手册、个人申请给原单位,由原单位代办理退休手续;
如属改制的单位,则需提供以上资料给档案管理部门,由档案管理部门代办退休手续;如属灵活就业人员,则只要带身份证、户口本、养老保险手册到参保地社保经办窗口办理即可。
办理退休领取养老金的流程:
对符合退休条件审核通过的退休人员,社保局将会在受理的次月15日前,将有关退休人员养老金拨付到退休人员所开设的农行养老金存折(卡),退休人员凭存折(卡)到农行各网点领取。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申请办理正常退休,须于每月1-15日(机关事业单位)、1-20日(企业单位)到社保局二楼养老服务大厅窗口递交有关材料,办理有关手续。
办理退休时,须提供人事档案(有视同缴费年限)或劳动合同;
《城镇从业人员退休登记表》(一式二份);
《养老保险手册》及缴费清单(在三楼服务大厅打印);
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3张;
3张1寸免冠相片。
退休人员在领取养老金后3个月内,可自带身份证和一张1寸免冠相片到市社保局一楼社会化服务窗口办理退休证,领取养老金。
C. 厂医退休后应按什么标准领取退休金
厂医也是属于企业的职工,并不是事业单位的职工,所以,只能按照企业退休办法退休,企业退休,按照职工的缴费基数,和工龄计算退休费,不考虑执业医师
D. 社会养老保险怎么领取领取前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社保养老金领取所需资料
1、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
2、本人的户口;
3、本人人事档案;
4、登记照片一张;
5、属独生子女家庭的,还须持独生子女证原件、复印件各一份(复印件上须加盖户籍地所属街道计划生育办公室的公章);
6、本人《养老保险手册》或《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卡》或社保卡;
7、个人缴费凭证,如邮局代扣存折;
8、由本人到社保机构填写的《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退休(职)申报表》(不能用圆珠笔填写)。
社保养老金领取办理程序
1、到社保服务中心办事大厅预约,按预约时间和窗口排队办理退休审核手续;
2、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设立的窗口办理退休审批手续。
3、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批符合退休条件的,请带退休审批表、本人身份证到个人缴费窗口修改基础信息,确认缴费情况。
4、到指定银行办理养老金代发借记卡,将账户提供给社保机构。
5、经审核通过后到社保局基金审核科领取《基本养老金待遇计算表》并签字确认。
6、办理完退休手续的次月领取退休证,在月底前养老金划入个人银行账户。
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已办理退休手续;
2、所在单位和个人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并履行了养老保险缴费义务;
3、个人缴费至少满15年(过渡期内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如今,中国的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岁;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职工55岁;从事生产和工勤辅助工作的女职工50岁,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女年满55周岁;
4、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5、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以上两项A+B之和为每月领取额;
网络—养老保险
E. 退休金从哪里领取
工龄一般只针对事业单位,企业按实际交纳年限计算。
只要交足最低15年就可以享受退休金,跟用工单位没有关系。
是这样的,养老保险最低交纳年限为180个月即15年时间,可以多交,到时就可以多领取。同时,养老保险可以累计计算交纳年限,即断断续续交纳是允许的。
医疗保险至少需要交纳25/30年,达到退休年龄就可以申请享受养老金待遇和医疗报销(只要续费平时也是可以的)。
现在的退休年龄为:男性60岁,女性55岁。当然从事高风险工种,失去劳动能力等特殊情况可以申请提前退休并领取养老金待遇。
F. 如何领取社保养老金有什么领取条件
如何领取社保养老金
1、延长缴纳年限
很多人都知道,领取养老金的前提是,在退休之前累计交满 15 年即可。这在理论上没有任何问题,但在实际中,如果真的只是交了 15 年的养老金,那么退休之后,可领取的养老金额可能是非常低的,也许只够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所以对于有条件的朋友们,还是建议大家尽量把养老金的缴纳年限拉长;
2、提高缴纳基数
这个很容易理解,同样的缴费比例,缴费基数越高,交的钱就越多,所以领的就越多。按照国家规定,个人的养老金缴费基数应该是“上一年的平均月工资”,也就是说工资越高,其实际缴费基数就越高,退休后领的就越多。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用人单位为了尽可能的节约用人成本(因为养老金是单位缴大额部分),会按照比实际工资低的基数,甚至是当地规定的最低缴费基数,来给职工缴纳社保。但这样做,会对职工未来的养老金领取额度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大家还是尽量去找那些按照实际工资缴纳社保的单位,享受更好的福利待遇;
3、在发达城市退休
简单来说,由于养老金的计算与退休城市的平均工资直接挂钩,所以经济水平越高的城市,平均工资就越高,那么同等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的情况下,可领取的退休金额比经济水平低的城市也要多很多。
G. 退休养老金领取地点有什么规定
养老金的领取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根据《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
第六条跨省流动就业的参保人员达到待遇领取条件时,按下列规定确定其待遇领取地:
(一)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户籍所在地的,由户籍所在地负责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二)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的,在该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当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三)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回上一个缴费年限满10年的原参保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四)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每个参保地的累计缴费年限均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及相应资金归集到户籍所在地,由户籍所在地按规定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7)退休金用什么领取扩展阅读:
根据《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
第八条参保人员跨省流动就业的,按下列程序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
(一)参保人员在新就业地按规定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缴费后,由用人单位向社保经办机构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书面申请。
(二)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在15个工作日内,审核转移接续申请,对符合条件的,向参保人员发出同意接收函,并提供相关信息;对不符合转移接续条件的,作出书面说明。
(三)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个工作日内,办理好转移接续的各项手续。
(四)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在收到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转移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资金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有关手续,及时通知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
第九条农民工中断就业或返乡没有继续缴费的,由原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保留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保存其全部参保缴费记录及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继续按规定计息。
农民工返回城镇就业并继续参保缴费的,无论其回到原参保地就业还是到其他城镇就业,均按前述规定累计计算其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其个人账户储存额,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
与城镇职工同样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农民工不再返回城镇就业的,其在城镇参保缴费记录及个人账户全部有效。
并根据农民工的实际情况,或在其达到规定领取条件时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或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第十条建立全国县级以上社保经办机构联系方式信息库,并向社会公布,方便参保人员查询参保缴费情况,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
H. 养老金退休后怎么领啊,由什么机构发放啊
参加社会统筹的养老保险,退休养老金在参保当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委托的银行领取。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计发基础是退休前的职务工资加级别工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计发基础是退休前岗位工资加薪级工资;
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计发基础是退休前岗位工资加技术等级工资。计发比例则按照工作年限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工作年限越长的人退休金替代率越高。
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由此可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最低退休金替代率都有80-90%。
只有企业员工的在职收入高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双轨制才是合理的。然而,由于经济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企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大,有的垄断企业员工收入远远高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的中小企业员工收入则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收入也呈现多元化趋势。人们忽视了行业间和行业内的薪资结构差异,而集中关注部分高收入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高工资、高福利现象,并对此表达强烈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