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人退休金怎么计算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当地职工回月平均工资答+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l%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参保人员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至规定退休年龄为止。参保人员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指从1995年起(这个是我省的,其它省可能不是1995年)至退休上一年度本人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参保人员当年缴费工资指数为本人当年缴费工资额与当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al/Al+a2/A2+……+an/An)÷N
公式中,al、a2……an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缴费工资额;
Al、A2……An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
N为企业和职工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系数
⑵ 中人退休金何时补发
到2018年3月27日止,巳有上海、江西、贵州、北京等地正在陆续发放和补发中人的正式养老金。其他省估计也应该快了。
⑶ 中人退休金何时能领。中央是否知道此事这个关系到千万人民的大事啊!
下次是不是说什么时候能领到我的资金的事儿,中央知不知道都无关紧要,主要是按照规定进行。
⑷ 机关事业单位已退休的中人退休金怎么办
您好!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是从2015年10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按回照相关政策,对答改革前已退休的“老人”,维持原待遇不变;对改革后参加工作的“新人”,用新制度计算养老待遇;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加发过渡性养老金,并设置10年过渡期,实行新老计发办法对比,就高不就低。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对于“中人”的养老金金额,按照新旧两种方案测算,按照测算结果金额高的那个数据发放,其中的差额,由国家财政补贴。谢谢阅读!
⑸ 中人过渡期后退休的退休金怎么算
“中人”,指的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以前参加工作,改革以后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所以在2014年10月以前参加工作,2014年10月以后退休的人员都是属于“中人”。今年是2019年,那么今年退休的人员肯定是在2014年10月以前参加工作的,所以肯定算是“中人”。
其实按照这种计算方式,如果2014年9月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年龄是22岁,那么到60岁退休,需要工作38年,也就是到2052年9月,所以说2052年退休的人员中可能还是有“中人”的。
新办法计发待遇低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按老办法待遇标准发放;新办法计发待遇高于老办法,超出的部分,根据退休时间不同发放不同比例。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10%,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20%,依此类推,到过渡期末年发放超出部分的100%。
二、2024年10月开始,这个时间点开始过渡期就已经结束了,那么过渡期结束后退休的人员就完全按照新办法执行,领取的养老金就是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职业年金。
⑹ 有谁能告诉我潍坊市的退休养老金是如何计算的吗
基本算法是这样的:
1992年8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员工,依规定退休时的月基专本养老金的构成是:基础性属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1992年7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的员工,依规定退休时的月基本养老金构成是:基础性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基本调节金基础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基本调节金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个人帐户养老金在个人帐户中支付,个人帐户支取完毕后,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具体计发办法:(一)基础性养老金:按退休时上年度本市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计算;(二)个人帐户养老金:按退休时个人帐户积累额的1/120计算;(三)基本调节金:按本市1997年度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0%计算;(四)过渡性养老金的具体标准由市政府另行规定。
各地可能有点差别,但基本路子是一样的
⑺ 潍坊社保25年退休金
您好!养老金的核定是根据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多种因素内,同时也容要根据个人退休时上年度全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因此,退休人员能领取多少金额的退休金,只有达到退休年龄时根据当时的计算因素来核定,您能领取多少退休金目前无法提前预算。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⑻ 最新中人退休金兑现 退休中人工资何时调整
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和人社部、财政部的规定,当前,事业单位中人基本养老金计算办法如下: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其中,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
2、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拓展资料:
退休金(Pension Plan),是企业或事业单位职工或工作人员退休后一次或分次支付给职工的服务酬劳的一部分。企业制订的退休办法,应有利于提高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使其老有所依,对社会的安定和提高企业效益均有益处。
⑼ 退休中人什么时间发放正式退休金
具体规定如下:
根据《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关于“中人”的过渡,全国实行统一的过渡办法。对于2014年10月1日前(简称改革前,下同)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设立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底限高。
即:新办法(含职业年金待遇)计发待遇低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按老办法待遇标准发放,保持待遇不降低;高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超出的部分,第一年退休的人员(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
第二年退休的人员(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发放20%,依次类推,到过渡期末年退休的人员(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0%。过渡期结束后退休的人员执行新办法。
N
老办法待遇计发标准=(A*M+B+C)*∏(1+Gn-1)
N=2015
A:2014年9月工作人员本人的基本工资标准;
B:2014年9月工作人员本人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等对应的退休补贴标准;
C:按照国办发[2015]3号文件规定相应增加的退休费标准;
M:工作人员退休时工作年限对应的老办法计发比例;
Gn-1:参考第n-1年在岗职工工资增长等因素确定的工资增长率,n∈[2015,N],且G2014=0;
N:过渡期内退休人员的退休年度,N∈[2015,2024]。2014年10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退休的,其退休年度视同为2015年。
新办法待遇计发标准=基本养老金+职业年金,其中,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经+个人账户养老金。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1%,其中,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
2.各地根据测算形成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务职级(技术等级)和工作年限相对应的视同缴费指数(样表详见附件),工作人员退休时,根据本人退休时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和工作年限等确定本事视同缴费指数。
实际平均缴费指数=(Xn/Cn-1+ Xn-1/Cn-2 + ...... + X2016/C2015 + X2015/C2014 + X2014/C2013)/N实缴;
Xn、Xn-1、...X2014为参保人员退休当年至2014年相应年度本人各月缴费工资基数之和,Cn-1、Cn-2、...C2013为参保人员退休上一年至2013年相应年度当地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N实缴为参保人员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年限。
2.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度系数。其中,过渡系数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地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过渡系数保持一致。视同缴费指数由各省级地区统一确定。
3.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计发月数。其中,计发月数按国家统一规定执行。
(9)潍坊中人退休金扩展阅读
记者查阅各地实施方案发现,总体与中央改革要求保持一致,即以2014年10月1日为界,改革前退休的“老人”,继续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待遇标准发放基本养老金,待遇没有变化;改革后参加工作的“新人”,根据“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按照退休时的工资水平和缴费情况核定养老金。
关键在于,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数量庞大,在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中占绝大多数,这部分人的退休待遇将有何变化?记者调查发现,国家规定为“中人”发放过渡性养老金,并为“中人”设立10年过渡期,其间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
“保低限高”:如新办法计发的基本养老金低于老办法,按老办法补齐;新办法高于老办法,高出部分分年度按比例予以封顶限制。
记者采访宁夏、江苏等多省区社保部门发现,各地在“保低限高”原则下设计的方案都能够保证广大“中人”的退休待遇基本不降低。
“新办法的相关系数是在确保‘中人’待遇不降低的前提下倒推算出来的,这样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实现新老政策衔接、稳定过渡。不让改革的人吃了亏,也不能让新老办法出现太大差距。”宁夏社保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处负责人崔新颖说。
据金维刚介绍,前些年我国实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改革时,就设置了5年过渡期,现在养老“并轨”情况更加复杂,所以将过渡期延长至10年,确保“中人”的待遇能够保持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