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0年退休工资里的调节金是什么
退休工资里的调节金是今年涨的工资。
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的规定是各省人社部门分别制定调整方案,但国家对个涨比例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数字,现在大部分省份都制定了定额调整与挂钩调整,还有倾斜调整相结合的上调政策,也就是说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的幅度是不同的。
适当倾斜
适当倾斜也是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的一个重要规定,这个适当倾斜是向高龄倾斜,比如在2019年的时候,退休人员的年龄男性超过65岁,女性超过60岁,那么就会统一增加20元,男性超过70岁女性超过65岁,统一上涨的数额还会略有提高。但在不同地区不些城市倾斜的程度是各不相同的,像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倾斜的程度就比较大,那些高龄退休人员领得的工资就会更高,而一些落后地区倾斜的力度就比较小,他们工资上涨的幅度就会小一些。
③ 宁波2019年11退休,12月拿退休工资,为什么过渡性调节金为零
你还想着过渡性调节金啊?2006年修改了退休金计算公式后,过渡性调节金这一道公式取消了,因此为零。
④ 我2017年7月退休的职工,已经拿了三个月,还有一部分过渡性调节金没拿(什么是过渡性调节金),请问
很久以前的政策,主要是指两个 养老金计算办法 衔接的时候,对于中间断档部分由 国家的政策 规定进行缓冲。
计算“中人”建立个人账户之前的养老金叫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是统一制度后“中人”基本养老金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新制度(或“统账结合”)之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人员来说,由于其在此之前的工作年限没有实行个人账户,则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储存额中没能体现这段年限的劳动贡献情况,因而其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不能简单用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而应再加上没有个人账户年限的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就解决了这一没有个人账户年限的养老金问题。
⑤ 我病退28年工龄退休工资调节金-250元是怎么回事
可以直接咨询单位或者劳保部门管人事工资的相关人员
⑥ 退休金里的调节金怎么计算的
只有“中人”才会有过渡性调节金,是这样:120元+工龄=等于调节金,最多不得超过150元。
自从2006年开始取消调节金了,用五年时间过渡,过渡到2010年,到2011年调节金彻底没有了。
以前公式:基础养老金=当年社平工资20%。取消调节金后基础养老金的公式发生大的变化,主要侧重与工龄长的。公式:基础养老金= (社平工资+岗位工资(指数化工资))÷2x总工龄x1%
⑦ 为什么我父亲退休工资中的过渡性调节金是倒扣几百啊
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参加工作,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及以上的职工,基本养老金按以下办法计发,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
调节金=(新办法-老办法)×计算比例
(计算比例从2006年起至2010年每年分别为10%、30%、50%、70%、90%),2011年起不再计发调节金,直接按新办法发给。
调节金为负数的原因是老办法高于新办法(缴费工资较低,缴费时间较短会出现这种情况)。
但如果老办法高,2010年以前应按老办法发给。关键看看待遇计算单最后一行确定的月养老金是多少。
如果还有疑虑,直接找社保机构待遇核算部门经办人让他给说个明白,他有义务解释的。
⑧ 退休工资拿了三个月了,临时调节金为什么不发呢
退休工资拿了三个月了,临时调节金一定会发的,只是时候未到。
⑨ 过渡调节金什么是调节金有什么作用
调节金是“中人”基本养老金中可能出现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用过渡性养老金或个人帐户放大方式仍解决不了新老待遇水平之间的有机衔接(即按新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不能普遍或大部分高于按老办法计算的退休待遇水平)时,需要在“中人”的基本养老金结构中另外增加一块养老金。这一块养老金就称为“调节金”。 对统一制度之前已实施“统帐结合”改革方案的地区而言,在统一制度后用设置调节金的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并轨后“中人”过渡的难题。因为对这部分地区来说,其实施的“统帐结合”方案大部分都有“社会性养老金”(办法一的地区除外),其计发比例都为职工平均工资的25%左右。统一制度后,要求将“社会性养老金”改为“基础养老金”,计发比例由25%改为20%;此外,原高于11%个人帐户的部分也面临一个如何处置的问题。由于这些“高出部分”不能马上取消,应逐年冲减。而“过渡性养老金”只是解决“中人”临界点之前没有个人帐户年限的养老金问题,它解决不了统一制度后“中人”临界点之后的年限养老金的逐年冲减问题,因此必须用增设调节金的方法解决。对未实施“统帐结合”改革方案的地区相言,如果统一制度后,在设计“中人”过渡办法时,即使取了过渡性养老金计发系数的高限,也解决不了新老待遇的有机衔接问题,也需要用另外增设一块调节金的方法解决平衡过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