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满50岁普通女工,被要求强行辞退,是否有经济
按照
劳动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达到
法定退休年龄
的,
劳动合同终止
。而我国目前规定的女
职工退休年龄
为50岁。因达到退休年龄而致使劳动合同终止的,没有
经济补偿金
。
2. 没签合同被辞退50岁女性没退休金没保险咋办呢
如系非法解除,可要求赔偿及主张其他劳动权益!
3. 我妈妈今年满50岁 工厂突然说她到了法定退休年龄 需要辞退她 而且没有任何经济赔偿!
违法用工和到了法定退休年龄退休不矛盾。不签订劳动合同自然违法,可以提起劳动仲裁,主张双倍工资等法定权利。达到退休年龄后要求退休,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劳动者可以开始领取退休金,用人单位也可不继续留用到达退休年龄的劳动者。
4. 50岁以上的女性职工被企业辞退会有经济赔偿吗
员工已经达到退休年龄。 单位和员工的劳动关系终止,是正常解除劳动关系,并不需要支付员工经济补偿的。
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4)50岁辞退没有退休金经济扩展阅读:
法律规定:
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都可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的;
(二)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三)因工致残,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机关群众团体工人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由医院证明,并经过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5. 你好,人员50岁,工作几年了,无过错,突然被辞退还有补偿金吗
1、如果单位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支付赔偿金;
回2、如果单位解除劳动答合同的理由符合《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则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
3、如果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符合《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条、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则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4、如果有关赔偿事宜无法与单位达成一致意见,可以在被辞退一年内申请劳动仲裁要求
6. 我在单位工作7年被单位辞退,因为超过50岁退休年龄,没有经济补偿。正确吗
女职工到50周岁享受国家退休待遇的,单位可以终止劳动关系,并且不支付补偿金。
7. 法律是否有规定年满50岁的劳动者不能拿辞退的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是按照入职年限补偿的,跟达到退休年龄无关。
如果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没有补偿金。合同未到期,提前解除,需要支付补偿金
8. 劳动合同法到期而且满50岁被辞退了,有赔偿吗
1、如是女职工且年满50周岁,其劳动合同终止,无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明确,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对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愿意继续工作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关系可以按劳务关系处理,依据民事法律关系调整双方的权利义务。
2、如是男职工,还未到法定退休年龄,是否有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需要根据辞退原因分析,如是经用人单位提出,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需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所服务的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则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要求支付赔偿金。赔偿金的计算标准是每工作一年支付两个月的工资,不满半年的部分为一个月工资。如用人单位依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过失性)辞退,则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第一条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一条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