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中、新人养老退休如何界定有何区别
老人是指1998年6月30日前已退休人员,中人是指1998年6月30日前参加工作,1998年6月30日后退休的人员。新人是指1998年6月30日以后参加工作的人员。
1、“老人”:指当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启动前参加工作(全国各地启动时间有先有后,并不统一),启动前退休的人员。“老人”无需缴纳社会保险费用,按照实际工作年限等情况,按照过去的老办法计发退休金。
退休时的工龄=实际工作的工龄(特殊工种折算工龄)
2、“中人”:指当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启动前(1992~1995年, 具体时间以各地启动时间为准)参加工作,启动后退休的人员。
启动前无需缴纳养老保险费用,此前的工龄称为视同缴费年限。启动后,需要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并以此作为工龄,缴纳社会保险这一段的工 龄称为实际缴费年限。工龄达到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方可退休。
退休时的工龄=视同缴费年限(1992~ 1995年前实际工作年限,可含特殊工种折算工龄) +实际缴费年限
3、“新人”:指当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启动后参加工作,启动后退休的人员。养老保险必须至少缴足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才能退休。
(1)老人中人新人的退休金哪个更高扩展阅读
我国改革开放后,在20多年来的退休人员社保制度,也就是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变革之中,出现了两次重要的阶段性改革,出现了两次所谓的”老人”、"中人”和“新人”的划分,也就产生了两类有所区别的企业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老人” "中人”和“新人”。
相同之处:
1、称呼:划分以后,涉及到的人群都分为三类,人群叫法都有相同的称呼,都叫"老人 "中人”和“新人”。
2、依据:均是退休养老制度的改革,均以改革时间节点为分水岭。改革时间节点前参加工作,并已退休的人员,称为"老人”,改革时间节点前参加工作, 改革后退休的人员,称为"中人,改革时间节点后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称为"新人”。
3、结果:都和退休后的养老金计发有着根本性的联动关系,执行“老人”老办法,“中人”过渡法,“新人” 新办法。
不同之处:
1、两次划分的时代背是和目的不同
第一次,1992~1995年,是企业人员退休制度的改革。
第二次,2018年10月1日,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制度的改革,和企业人员退休制度并轨。
2、两次划分的政策指向性人群不同
第一次,面向非机关事业单位人员。
第二次,面向机关事业单位人员。
3、企业退休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中人的养老金的计发结果不同
机关事业单位中人有10年过渡性差额补贴,企业单位中人没有补贴。
❷ 中人和新人退休养老金那个会多些
各地基本上都是有这三种退休的人,中人的养老金领取肯定比新人要多的。
给你一个计算公式就知道了。
新人:退休前上年度在职职工工资*20%+个人账户储存额/120
中人:退休前上年度在职职工月平均工资*20%(交费年限不满15年的按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0+指数化月平均交费工资*退休前交费年限*1.4%
❸ 通常所说的“老人、中人、新人”如何界定,退休待遇有何区别
1、“老人”是指2005年年底以前已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人员。这些已经退休的人,仍按原来的养老保险待遇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待遇不变,并随基本养老金调整而逐步增加养老保险待遇。也即“老人老办法”。
❹ "新人"“老人”“中人”退休待遇怎么算
“老人老办法”,即统一制度实施前已经退休的“老人”,其基本养老金的支付仍按照当地规定的标准发给养老金,并享受今后养老金正常调整时增发的补贴,也就是说实施“统账结合”对这个群体基本没有影响,该领多少领多少。
“新人新办法”,由于“新人”是“统账结合”实施之后参加工作,一开始工作就建立了个人账户,并记录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他们将来退休时个人累计缴费满15年,就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其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为:
基本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 = 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个人平均缴费指数+1)/2)*1%*缴费年限
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中人中办法”,中人是情况最复杂的一个群体,其退休待遇具有一定特殊性。
按规定“中人”不仅享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而且还要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的、主导性的“中人”过渡办法执行,即指数化方式,是指对过渡年限的养老金用《劳动部关于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劳部发[1993]275号)文件中缴费性养老金的办法计算,计算公式为: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办法与新人相同,过渡性养老金=职工退休时上年职工平均工资*本人缴费工资平均指数*系数(介于1.0%-1.4%之间,各省市经测算后确定)*中人临界点之前的本人缴费年限。
❺ 新人和中人退休后工资谁较多
来自网络知道认证团队 2018-11-08
由于《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自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因此,“2014年10月1日”这个时间就成为区分上述三类人群的关键节点。
各待遇计算如下:
1、2014年10月1日前退休的人成为“老人”,养老金将按照老办法计发;
举例:公务员老马在2014年10月1日前已经退休,假设老马退休工资收入为5000元,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待遇标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占退休前工资收入比例)一般在80%-90%之间,那么老马的退休金约为4000元-4500元,并且以后还会进行调整。
2、2014年10月1日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人就为“中人”,对这类人实行过渡性措施;
举例:公务员大刘今年40岁,在2014年10月1日前已有15年工龄,还有20年退休,假设大刘的缴费工资为5000元,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也为5000元,且保持20年不变。
按照规定,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因此大刘的基础养老金为(5000+5000)/2×35%=1750元;
在不考虑收益率情况下,大刘60岁退休时个人账户积累为4800×20=9.6万元,除以139个计发月数,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约为691元。
上述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项合计2441元。除了每月2441元外,大刘还能领过渡性养老金,但是能领到多少,由于具体办法还未出台,所以无法计算。但是,由于官方明确“中人”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参照上述老马4000元的标准,大刘在2441元养老金外,预计还将获得1559元的过渡性养老金。
3、2014年10月1日起后参加工作的人员将成为“新人”,按照新办法来计算。
举例:小李今年25岁,2014年10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距离60岁退休还有35年,假设其月缴费工资为5000元,社会平均工资也为5000元,也保持20年不变。
小李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按照规定,小李的基础养老金为(5000+5000)/2×35%=1750元;35年后小李的个人账户积累16.8万元,除以139个计发月数,每月领1209元个人账户养老金。
上述两项合计2959元。
❻ 退休“中人”现在退休工资高但在职福利少,而退休“新人”相反,哪个更好
对于这个问题,本人很明白楼主的担忧,其实这个关系到新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改革政策新老待遇对比的问题。根据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改革的规定,退休“中人”即改革时(2014年10月时)在职在岗 人员,并于2014年10月后退休的人员。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楼主肯定是“中人”,而且正常退休时间在2024年10月后,如果楼主选择提前退休就可以在2024年前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