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敬父母 > 父母什么事情都问我

父母什么事情都问我

发布时间:2025-10-10 09:06:35

Ⅰ 父母不管大事小事都要找我们,真是太烦了!

其实父母与孩子相处,是一门学问。应该选择一些事情来与孩子分享。不要总觉得孩子还小,这些事和他们说没有必要,只有你说了,慢慢的,孩子才能成长。说一些你们身边的事情,告诉孩子,可以从中提出一些经验教训,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成熟起来,比你们在孩子犯错的时候硬教育要更好一些。

Ⅱ 当你的父母家人对你明知故问你会怎么附和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指我们和亲生父母组成的家庭。在一个健康或者正常的原生家庭长大的人,自然会获得自尊、自爱和自信。而有些原生家庭,在本书作者苏珊·福沃德博士看来,就是“有毒的”家庭。中国有句古话:子不教,父之过。可是,有时候父母的教育或者养育方式可能是错误的,而且父母如果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子女的伤害,那么这种“有毒的”原生家庭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是持久的,可能是终身的。有些父母如果吸毒、酗酒、工作不顺心,或者夫妻关系恶化,可能会经常指责、辱骂甚至殴打孩子。“有毒的”家庭带给孩子的会是自卑、内疚、负罪感、恐惧和不懂得爱,所以“有毒的”种子会一直埋藏在孩子的内心世界里。



苏珊·福沃德博士是一名心理医生,他在给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总结七种有毒家庭的模式,让读者了解到家庭成长环境对孩子内心和人格造成的巨大影响。本书可以概括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有毒家庭为什么会伤人,是如何伤人的?第二部分是告诉我们原生家庭欠我们的,我们自己要找回来。

家庭决定了孩子怎么去看待这个世界,家庭是一个孩子的全部依靠。一个孩子的人际关系、内心感受、是否有爱心和精神信仰都会深深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有毒的原生家庭会给孩子灌输一些错误的认识和信仰:例如如果我将来不成功,我就在这个社会上抬不起头;人和人之间是没有信任的,我没有理由相信别人;我的成功必须建立在牺牲别人的基础上;我很无能,我不值得别人爱我等。这些错误的认识会错误的影响到我们的家庭关系、人际关系和职场变现变得不和谐,自身认识和定位扭曲。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三种类型的原生家庭:角色倒置型、操控型和虐待型。



先说角色倒置型家庭,在一些人的成长过程中,更多的不是被父母关爱,而是反过来去被要求照顾他们的父母,好像孩子才是他们的父母。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误以为有责任和有义务照顾好自己的父母,但是因为他们年纪尚小,很多事情超过他们的能力范围和心理承受能力,所以他们会常常产生挫败感和负罪感。再说操控型家庭,当孩子长大以后,父母仍然把他们当成小孩子看待,小到吃什么饭菜,大到选择什么职业和什么样的配偶,都要遵循自己的看法。这样的父母就是操控型父母。有些父母是通过情感操控子女,有些父母是通过金钱操控子女,还有些父母是直接威胁强迫子女。更可怕的是有些父母并不直接表达操控子女的意图,而是告诉你“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来掩盖子女们一点都不能违背他们的意图。



最后说说虐待型家庭,比如身体虐待、语言虐待和性虐待。在一些父母的眼里,孩子只是个发泄的工具,只要自己不高兴,就动手打骂。这样,孩子长大以后,不安全感会一直伴随着他们。有些父母不顾孩子的自尊,公开的嘲笑和挖苦自己的孩子。他们其实不知道语言的虐待比身体的虐待伤害性更大,言语虐待更隐蔽,伤口愈合更慢。家庭成员之间的性虐待就是我们常说的乱伦。在欧美发达国家,性虐待是相对更常见的。性虐待其实是毁灭性的,这让孩子们产生很强的羞辱感,以后再也很难建立亲密的关系。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们遭受父母们的虐待还会自责?因为他们天生把自己的父母看成最信赖的人,他们不愿意看到自己最信任的人变成坏人。既然我们无法抹去过去原生家庭对我们的伤害,但是我们可以重塑自己的未来,主要有四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释放愤怒,首先要把自己压抑多年的情绪释放出来。不是说你一定要找父母理论或者以牙还牙,只要从内心里承认父母对自己的伤害就是有帮助的,比如,你可以在朋友面前把自己的愤怒宣泄出来。

第二种方法就是学会对父母说不。我们要学会表明立场,什么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什么是可以商量的。父母虽然对我们有养育之恩,但是并不代表可以主宰我们的生活,我们有能力和权利选择自己将来的人生。我们不是为了父母活着而活着,更不是要活成他们心中的那个模样。

第三种方法是停止自我惩罚。很多在有毒的原生家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自责,他们觉得父母伤害自己的原因是和自己有关系,比如,不听父母的话,自己辜负了父母的期望,这些都是自己的错。要想从原生家庭里走出来,首先要停止自我惩罚,把责任归还给主要的责任方。

第四种方法是与父母对峙。在和父母对峙之前,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以面对父母的否定、愤怒、责难甚至是敌对的情绪。选择和父母对峙,可以是当面交谈或者书面沟通。和父母对峙的时候,一定要明确传递我们要表达的内容,比如,“这就是你对我做的事情”,“这就是你对我的好吗?”,“这是我对你以后的要求”等。



总之,斩断原生家庭的枷锁,摆脱原生家庭的不良影响,最需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而不是我们的父母。

阅读全文

与父母什么事情都问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永久养老院 浏览:52
没有档案能领退休金吗 浏览:212
关于孝顺老人的新闻标题 浏览:695
太原做体检建议去哪里 浏览:46
狗狗刚买回来多久可以体检 浏览:23
如何和亲生父母断绝抚养关系 浏览:521
养老认证建模失败怎么回事 浏览:1
崇州贪污残疾养老金 浏览:423
老人吃肥肉怎么办 浏览:885
重阳节景画片 浏览:905
辞退60岁以上员工通知书 浏览:897
国企缴纳养老保险多少年比较好 浏览:700
60岁想干嘛 浏览:413
50岁男人2次提出离婚 浏览:555
老人头晕四肢无力应该挂什么科 浏览:954
上海社保满50岁延期 浏览:260
50岁血压偏低的原因 浏览:208
长寿花的芽怎么养新手必看科普 浏览:82
老人家用n95吗 浏览:993
老人家腿肿是中风 浏览: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