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溺爱孩子的父母的表现有哪些
父母溺爱孩子的行为很多,一般都是以下四种:一、巨细靡遗,什么都要管。过度保护,巨细靡遗。
高中生难道无法处理自己的生活细节?在美国,高中生进入大学时,只要经济上不是太困难,大多喜欢选择外州的大学,远离家庭,寻求独立,体验难吃的食物,搞错洗衣粉的用量,修理脱链的脚踏车……父母也大多鼓励孩子追求独立。其实,摆脱父母巨细靡遗的照顾,才是培养独立自主与生活自理能力的起点。
二、家长凡事替代,把责任揽肩上。因作业困难且缺乏耐心教孩子,或因担心孩子做得不够好,分数输给同学,干脆替孩子做。结果孩子在旁边打电玩,父母在孩子作业中奋斗。其实,替代孩子做作业,是剥夺孩子的学习机会,也可能让孩子背负说谎的羞愧感,孩子即使获得高分也不觉得是自己的荣耀,获得低分也不觉得是自己的责任。
这就是第二类型溺爱:凡事替代,弱化小孩。
三、家长一味偏袒,都是别人的错。家乡的一味偏袒,会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
四、特权庇护,横着走不讲理。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前几年的因为“我爸是李刚”家长特权庇护会直接导致孩子轻视他人。
不管什么样的家庭,若未能忘掉自己的身分,动辄溺爱、耍特权,则其子孙大多傲慢、恣意、唯我、轻视道德、不知人间疾苦。
所以,希腊哲人才会提出“哲学家皇帝”的教育模式,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历经人文、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体验生活的汗水与生命的尊严,培养勇敢的精神与独立的智慧。可惜古今中外历代皇帝少有如此培育自己的孩子,由于缺乏教育智慧,终究一代不如一代。
② 父母溺爱孩子的事例
以红楼梦·薛蟠为例:
《红楼梦》里有个薛蟠,整天游手好闲,斗鸡走马,买了英莲,打死冯渊,竟视为儿戏。薛蟠不学好,自然与他的寡母王氏娇惯、放纵有关。原来,薛蟠幼年丧父,寡母看他是孤根独种,从小对他百般溺爱、纵容,才使他后来变成败家子。当然,这样的例子很多。
现实生活中,由于母亲娇惯,而成为败子的也屡见不鲜。我所在县的一个村就有这样的真事儿:有一个母亲离异后,把希望都寄托在唯一的儿子身上,把儿子当成了“宝贝”疙瘩,儿子要星星恨不得登天梯给他去摘,儿子要月亮恨不得上月球给他去抱。
即使儿子有了过错,也任其所为,从没摸过儿子一个指头,没打过儿子一次屁股。可后来怎么样呢?“宝贝”儿子天天跟母亲要钱,给少了就和母亲顶撞,因母亲不能满足他的欲望,后来就经常打娘骂娘。他的寡母后悔莫及。
(2)溺爱孩子的父母有哪些扩展阅读:
溺爱综合征-预防措施:
1、危害性早认识
充分认识溺爱放纵的教养方式对宝宝是有危害的。树立正确的爱子观念,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平时对宝宝的爱要藏而不露,变保护为指导,坚持正面教育。发现宝宝的优点,要及时表扬,发现缺点要及时纠正。
遵循行为科学的原理,对正确合理的行为要强化,对不合理的行为不予理睬。
2、培养宝宝的独立能力
给宝宝适当设置吃苦和克服困难的机会,如洗手帕,宝宝跌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
3、大家的教育态度和方式要一致
教育宝宝时,你们不能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全家教育宝宝的态度和方式要一致,与宝宝有关的事情最好能事先跟他说清楚,让宝宝在优良心理环境中健康成长。
4、及时治疗心理障碍
如果溺爱综合征比较严重,宝宝必然会有多种心理障碍,应及时去看心理专科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