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做个合格的父母
如何做个合格的父母
如何做个合格的父母,很多家长都会担心自己的育儿方式不够周全,家长应当与孩子统一战线攻克难关,教育宝宝需要家长自己先有良好的素养,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下面跟大家分享如何做个合格的父母。
尊重孩子
首先家长要摆正看待孩子的心态,对自己的孩子要有正确的估量,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做国家领导、科学家、文学家等大人物的潜质和素质,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兴趣、爱好,引导孩子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相信孩子
其次家长要在孩子出现问题和困惑时,耐心地倾听,并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相信孩子自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不要包办代替,不要替孩子做决定,给孩子自己决定的权利,家长可以帮助分析、引导,给出建议,但决定的权利交给孩子,也许孩子会给出你意想不到的结果。
尽量创造一个温馨、和谐、亲切的家庭氛围
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条件。首先,要搞好夫妻关系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父母之间互相关心、互相体谅、互相爱护。如果夫妻之间发生争吵尽量避开孩子,有什么不愉快的也尽量不要带回家,不要给孩子传播负能量,让孩子在一个温馨、和谐、亲切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规律的作息时间
家长的作息时间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作息规律,因此家长首先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孩子才能在这样的家庭里养成合理、规律的作息习惯。家长最好不要有熬夜通宵的打麻将或者去KTV等夜生活,否则孩子也会养成夜里不睡,白天不起的坏习惯。
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要想孩子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自己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培养出生活习惯良好的孩子,比如饭前便后要洗手,家长首先要这样做,孩子才会跟着做,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家长要注意做好表率。
爱学习
学习在我们人生中的任何时候都需要,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和进步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太迟。如果你想孩子也是一个爱学习且上进的人,那么家长也应该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家长规范的言行举止,良好的学习素质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学习的榜样和方向,所以家长是否爱学习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很重要的。
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想要教好孩子,那么家长自己必须有规范的言行,所谓“言传”不如“身教”,“正人先正己”。只有家长做好了,才能给孩子以好的影响,好的学习榜样,才会使我们的家教收到理想的效果,才会有益于孩子健康成长、成才。相反,如果家长在家里整天满口粗话,那么孩子也有样学样,经常说脏话。
理解孩子
每个孩子在每个年龄段都会有它特殊的特性,比如在青春期孩子都会出现叛逆,家长应该正确认识这个时期的孩子,多理解孩子,不要总是拿孩子与其他孩子比较,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优点,也会各有缺点,如果总是拿孩子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比较会让孩子失去自信,甚至是自卑。
欣赏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我们作为家长要尽量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孩子,当然欣赏也要有度,不能让孩子产生骄傲。欣赏和鼓励能让孩子充满自信、自尊和自爱。
1、学会倾听
不论是多大年龄的孩子,父母都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思考和想法,尤其是要重视孩子的失意和奇妙的想法。当表达能力更加清晰之后,也是格外依赖父母的时候,会向家长表达自己的开心与不开心,当孩子告诉父母“今天我感到很失望”时,不要觉得孩子还小,没有这些思想,也不要觉得自己现在很忙,
没有时间听,次数多了,孩子与父母就会产生沟通问题。当孩子想要和父母说话时,父母应该尽可能地放下手中的工作,认真听孩子把事情讲完,并给予孩子合理的建议,让孩子更能感受到父母的尊重和在意,也愿意和父母交流自己内心的`想法。
2、树立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并且是一辈子的老师,父母的高度决定了孩子的高度,作为父母,每一个行为都在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尤其是道德礼仪和为人处世的方法,这些都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所以作为父母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
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不良的行为,要知道孩子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哪怕不需要实践,只是简单的看,都能学会。父母要给孩子树立知错就改、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认真仔细、自律自强等各个方面的榜样。
3、学会鼓励
在打击下长大的孩子,必然不如一个在鼓励下长大的孩子。在鼓励下长大的孩子,不仅内心更加强大,在与人交流、为人处事上也更加自信,做事情也更容易成功。
从小就鼓励孩子进行自我创造,尤其是当孩子处于好奇心强烈的阶段时,这时候他们的创造力、观察力比任何阶段都要充足,不要过多限制他们的行为,更不要打击他们的做法,父母要做的是在孩子失意的时候鼓励、安慰,重塑自信。
4、放下强势
强势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更加怯懦或叛逆。如果作为父母的你经常对孩子用命令的语气说话,比如“这个你绝对不能做”、“别碰!”、“我是你爸(妈),你就必须听我的”这些充满了命令与强制的话,孩子会对你的话产生怨言,尤其是青春期孩子,更是会激烈地反抗。
不要总把孩子当成没有思考的小孩,也不要觉得父母就是高高在上的,父母与孩子之间是平等的,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说话时要注意自己的态度,以平和、温柔的语气多和孩子商量,家里不是一言堂,要多注意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
5、活到老学到老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种精神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很可贵的。父母要不断地去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而且经常看报纸和杂志,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这样就能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了。
一、作为合格的父母,应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楷模。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给孩子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父母要特别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工作作风。生活有要规律,即正常的饮食起居,决不因自己的嗜好来影响孩子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为孩子营造良好、和睦、尊老爱幼的家庭氛围。自己对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尽职尽责,遵守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尊重领导,团结同事等等。这些均会在孩子脑海里深深烙印,并影响其终生。
二、作为合格的父母,应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作为孩子,不是天生下来就有良好的习惯的,不培养是无法形成的。我孩子一上小学,就给其制订好星期一至星期五的作息时间,让其生活有规律,让其知道什么时候完成作业,什么时候看电视、玩耍。在学习习惯方面要求更严格,要求孩子一定要按质按量完成,包括书面、口头作业,如检查不合格,就应重做,不论有多晚。完成好课内作业后,还要其看一些课外书籍。假日,除做适量作业后,我每个假日均会陪孩子去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比如:爬山、打球、溜冰等。有时还会陪他去书店、图书馆看书,通过不足三年的努力,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已基本形成。
三、作为合格的父母,应培养孩子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素质。
作为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在五彩斑澜的世界里,大千世界里良好的、不良的东西均会对其产生影响。作为父母应十分注意孩子的举动,经常与学校老师有密切联系、沟通,一旦发现有不良现象,应因势利导,耐心教育。只凭打骂的方式强迫孩子接受父母的意见,常会弄巧成拙,也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导致性格的偏差。记得有一次,老师打电话来,说我孩子跟同学去自选商场偷热狗。我得知后,确实火冒三丈,但自己还是马上冷静下来,去学校老师那里了解事情的经过。一放学,马上接他回家,给其讲这件事的严重性,给其讲附近认识的事例,报纸、杂志上不认识的事例给他听,让其自己认识到错误,这样才能改正错误。最后,他哭着说:“爸爸,我以后一定改正,如再犯类似的错误,任你怎样处罚。”从此,孩子显得更懂事了。另外,现在孩子的心理比较脆弱,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经不住失败挫折,哪怕是一次单元考得不理想,与同学闹小矛盾,老师、家长的批评都会受不了。为此,我认为孩子不应生活在“表扬”之中,但适当的鼓励还是要有的。表扬要恰如其分。疼孩子要疼在心里,要引导孩子勇敢地面对现实,总结原因,吸取教训,这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为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
四、作为合格的父母,应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作为父母,不能过分溺爱现在的独生子女,“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是绝对不可取的。应培养独立能力,包括学习和生活,不要有依赖心理。学习上,如遇到难题,要让孩子独立思考;生活上,做到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让其能体验劳动,享受到劳动乐趣,体会到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体惜父母。我的孩子一上一年级,自己的鞋袜、书包、红领巾自己洗,书桌、房间自己收拾,打扫干净。开始,做得不好,便帮他,为其加工。到现在,已经能自己煮简单的早餐,会帮我拖地。看到这些,作为父母感到无限的快慰。
总之,作为合格的父母,最好采取理智、自然的态度和孩子沟通,让其有喜有处报,有苦有处诉。只要多下功夫,顽石也有点头的一天。小孩子最理想的状态是健康成长,成为有素质的合格公民,至此,你便堪称合格的父母。
㈡ 一直说“四有”父母,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直说“四有”父母,到底是什么意思?父母必须努力做到四有,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受过良好教育,孩子受过教育,父母有标准,孩子可以优秀,父母有远见,孩子有广阔的未来,父母有原则,孩子有纪律,父母的爱可以是无条件的,但必须有原则。作为父母,我们的言行和运动将投射到你的生活中,为你的生活水平和性格培养奠定基础。
家庭是教育的主战场,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应该做孩子首先应该做的事。视力差的父亲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规划孩子的未来。让孩子快乐地生活是永远不要让孩子处于自由状态。让孩子快乐地生活是永远不要让孩子处于自由状态。作为一个孩子,孩子的外表并不意味着孩子的生活中有乐趣。
父母有原则,可以用纪律和强烈的道德良知教育孩子。如果父母不坚持做父母的原则,纵容孩子,不让孩子理解道德规范,你的孩子在原则上不会被抚养,也不会有纪律感。孩子越小,父母越需要理性和坚持原则。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非理性要求,父母必须以坚定的态度才能让孩子有明确行为的界限。
㈢ 如果想要孩子长大后更优秀,就要做哪“四有”的父母
随着一个新的生命的到来,我们做了父母,但是很多人还是处于蒙蒙的状态,你真的做好当父母的准备了吗?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橡举第一任老师,可以说,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未来。
4. 父母有原则,孩子有纪律
为了让孩子更好更快的吃饭,磊磊爸爸制定了吃饭时间要20分钟,如果吃不完,就要端走,期间也不可以吃零食的规则,可是等到吃饭的时候,孩子磨磨蹭蹭25分钟了还没吃完,爸爸打算端走孩子的碗,妈妈却不干了,觉得孩子没吃完,会耽误长身体,可是这样的破坏原则,损害的不仅仅是孩子的身体。
能自律的父母,才是最好的父母。如果父母做事毫无原则,一说就改变自己的原则,那么孩子自然也不会有原则、有纪律。父母一旦制定了规则,就要严格地去遵守,不能随便破坏规则。
㈣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父母
1管好自己。作为父母,要想合格,必须要管好自己,管好自己的一言一行,才能去给孩子树立榜样,才能把孩子朝正面去引导。2品行优良。作为父母,要想合格,品行必须优良。品行好,才能对孩子进行正面引导,给孩子积极向上的教育,帮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3爱要有度。作为父母,要想合格,建议爱要有度。爱孩子爱在心里,杜绝溺爱,否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4给予关爱。作为父母,要想合格,建议要给予孩子关爱。关爱是指身心的关爱,尽最大努力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让孩子健康成长。5学会倾听。作为父母,要想合格,建议要学会倾听。多听听孩子的想法,跟孩子和谐交流,有利于建立更和谐的亲子感情。6摒弃暴力。作为父母,要想合格,建议要摒弃暴力。不要再奉行什么棍棒教育,跟孩子做朋友,让孩子爱上父母,而不是怕父母。
㈤ 怎样做一个好父母
我就是个好父母。
微信公众号是:爱多idol,成长永不止步,欢迎互撩。
㈥ 一直说四有家长,什么是四有家长呢
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家长的一言一行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的话,我们应该做一名四有家长,那么很多人不理解,到底什么才是四有家长呢?
一、父母要有原则,才能让孩子懂得应该按规矩办事。
每一位父母都是爱孩子的,爱孩子并不是一味的娇惯孩子,溺爱孩子,那样的爱并不是真爱,而是会害了孩子。我们应该做有原则的父母,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讲究规则,不仅自己要按照规则办事,也应该要求孩子这样去做,无规则不成方圆,无论做什么事情,孩子都一意孤行,那么孩子就没有任何秩序性,不仅不合群,孩子到了哪里都不受到优待,会让孩子抑郁寡欢,家长培养孩子的秩序感,是非常有必要的。
㈦ “四有”父母:有修养,有原则,有格局,有远见
每一个幸福快乐的妈妈
都在“ 母亲大学 ”找到了力量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对孩子最早接触、最早模仿的对象,是对孩子影响最深、影响最大的人。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投射在孩子身上,进而对孩子的人生产生影响。要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的人,首先家长就要成为那个样子的人。
父母修养好,孩子有教养
教育来自生活的点滴,家庭是教育的主战场。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正如卢梭所说: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就已经受到教育了。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孩子教育中意义重大。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养不教父之过”之语,列夫·托尔斯泰也曾说“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教育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想要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首先父母也应做到有修养。
无数事例告诉我们:有教养的孩子背后站着有修养的父母,熊孩子的背后往往站着不合格的家长。
年幼的孩子会通过模仿父母的行为,来获得一种与父母共通的安全感。随着时间变化,久而久之,这种模仿逐渐内化成孩子的性格。
如果父母表现出的都是缺乏修养的行为,那么孩子通过模仿这种行为,也会变得缺乏教养。
父母以身作则的品德教育,是孩子健全人格塑造的重要环节。它决定着孩子长大成人后,品德是否高尚、处事是否得当,这一切的意义对孩子的人生而言,要远大于遗传智力的影响。
你的修养,就是你孩子的教养。以修养育修养,以品德养品德,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要首先做到。
父母有格局,孩子才能优秀
“格局,是一个人精神上的基本架构,它昭示着一个人的胸襟气度,也是一个人内在精神的直接反映”,父母的眼界与格局,决定孩子世界的宽度。
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父母有大格局,孩子才能走得长远。
作为父母,不能只关心孩子吃的饱不饱,穿的暖不暖,对孩子的关心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更要在精神层面关心自己的孩子。
养育孩子,不是只有“养”还要有“育”。除了物质上的满足,父母更应考虑的是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拥有大格局的父母能创造各种可能,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的价值,从而内心变得强大起来。
父母的格局决定了孩子的看世界的视野和态度。成为父母并不意味着失去自己,有大格局的父母不会把所有的劲都使在孩子身上,而是给孩子独立生活和思考的空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孩子也不能急于一时。养育子女,让子女接受教育的目的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光宗耀祖、挣大钱、买大房子,如果父母的格局眼界局限于此,孩子的格局也会受到限制。
父母要有大格局,就像纪伯伦在诗中所写的那样“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你可以给予他们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思想”。
父母有格局,才能打开孩子的未来。
父母有远见,孩子未来宽广
《论语》中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我们日常生活,在教育孩子中也同样适用。
父母的远见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战国策》中有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身为父母,没有人不为自己孩子的将来打算。父母虽不能将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但却可以为孩子的理想或未来添砖加瓦。
孩子成长的旅途总要面对许多岔路,在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父母需要给孩子提供指导,这时父母的远见就体现出了价值。
听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位小女孩特别喜欢画画,而且十分具有绘画天赋。小女孩父母的朋友建议小女孩父母给小女孩找个老师,将孩子好好培养一下。
女孩的父母虽然口头上答应了,但却一直没有在意。后来,随着时间发展,小女孩身上的天赋被消磨殆尽。
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也是身怀天赋,却因父母没有远见,而最终泯然众人。
有远见的父母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为孩子的未来打算。让孩子活得开心快乐绝不是让孩子处于散养状态。让孩子做个孩子,有个孩子的样子也不等于孩子的生活中只有玩。
学习与快乐并不是冲突对立的,一个有远见的父母不会唯成绩论,以“成王败寇”简单粗暴的评价孩子,反而会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发现孩子的长处,会引导孩子不断地完善自己。
父母有远见,孩子未来的路就更宽广。
父母有原则,孩子有纪律
父母的爱可以无条件,但一定要有原则。
《颜氏家训》中说“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教育孩子有原则地约束比无条件的纵容更重要。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没有原则或者虽有原则却屡屡破坏原则,那孩子的将来可能会出现许多麻烦。
有原则,就是遵守规矩。原则就是当孩子做错事时,我们不能因为爱去纵容,去破坏现有的规矩,而是要让孩子意识到他们的错误,耐心地引导孩子改正错误。
父母有原则,才能教育出有纪律,道德感强的孩子。如果做父母的不能坚持做父母的原则,放纵孩子,不让孩子明白道德规矩,教育出的孩子也不会有原则,不会有纪律观念。
孩子越小,父母越需要理性,越需要坚守原则。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不合理要求,父母必须用坚决的态度使孩子明确行为的界限。
许多家庭都有这么一个通病,就是家里虽有规矩,但孩子一哭一闹当父母就失去了原则。
许多被惯坏的孩子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他们的要求总是能被满足,只要一哭一闹甚至不哭不闹,父母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自己对孩子的要求,降低底线,失去了做父母的原则。
想让孩子守规矩、讲规则,家长首先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当家长针对自己孩子制定了一些规则后,就要严格遵守执行,不能轻易破坏规矩。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把握好尺度,既不失去爱,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教育不仅是教育孩子,更是家长的自我教育。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仅复制父母的行为,更会复制这些行为背后的品格、修养、原则、格局。
做一位好父母应该明白,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个提升自己的过程,完善自我为孩子做出榜样比一味要求孩子“成为谁”更重要。
父母成长一小步,孩子成长一大步,
我是一切的根源,爱是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