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你建议老人经常给孙子夹菜吗
其实我不是很建议老人经常给孩子夹菜,但偶尔夹一下也没关系,老人毕竟也是一片好心,如果不想让老人给孩子夹菜的话,可以说“孩子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夹”之类的话,不要直接拒绝老人,太伤人了
B. 我弟弟11岁,弟弟吃饭的菜都是我家人夹的,都11岁还这样,这样好吗你们的孩子呢
不大好,孩子打小就要树立他自己生活的习惯,我的BB从两岁开始就在教他自己使用勺子,然后自己吃饭了
C. 长辈在饭桌上夹菜给你,你会怎么办
直接吃掉啊,长辈夹菜给自己就是出于疼爱,我父母给我夹菜,就是希望子女吃得进去,身体好,吃得多他们才高兴。至于其他长辈,你吃得进去,吃得多,他们高兴,觉得自己做的菜合你胃口。其实长辈也需要被认可。
D. 孩子在长辈面前夹菜会不会没教养
"别夹菜,筷子不要混一起放!"
近日,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张文宏提醒:即便疫情状况稳定了,也要保留分餐制的习惯。也就是说,用餐的筷子不要混在一起放,不要拿自己用餐的勺子到盘子里盛汤,不要用吃饭的筷子互相夹菜。
在我们中国,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就喜欢热热闹闹的,彼此之间互相夹菜,这是亲近的表现。家长也喜欢给孩子夹菜、让他们"多吃点"。很多人习以为常,所以乍一听到"不要夹菜"的时候,有些人就会觉得很纳闷,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不管是在外面吃饭,还是在家里吃饭,筷子上都会带有口水,夹菜的时候会沾到菜上。此时再夹给别人,就有可能造成细菌传染。可以说,张文宏的这一句提醒,踩中了中国家庭的痛点。
以前有些老人喜欢把饭菜嚼烂了再喂给宝宝吃,今天很多家长已经摒弃了这种做法。因为人的唾液中含有幽门螺杆菌,大人嚼碎饭菜喂给宝宝,唾液中的病菌就会传染给宝宝,导致孩子被感染。不给孩子夹菜,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家长给娃夹菜,反而可能是在害娃。
"分餐制"有哪些优点?
家人吃饭用的碗筷区分开来,不拿自己用餐的筷子给家人、孩子夹菜,是有很多好处的。其中一个好处就是上文所说的避免病菌传染;另一个就是帮助孩子摄入均衡的营养。
我们都说要均衡营养,但多少才是孩子应该摄取尘凯的量?很多家长是不知道的。在不分餐的情况下,孩子会吃更多自己喜欢的食物,不去塌兄洞碰不喜欢的,难以做到均衡。分餐制解决了这个问题,让家长和孩子吃得明明白白,了解自己吃了些什么、吃了多少。
除了"分餐"外,家长还要教孩子哪些用餐知识?
一、饭前饭后要认真洗手
人的手上沾有很多细菌,尤其是喜欢玩闹的团枯孩子,吃饭前把手认认真真洗干净,非常有必要。作为家长,在用餐前要主动带孩子把手洗干净,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吃完饭之后,也要让孩子洗手。因为在用餐过程中,孩子的手可能会沾上很多油污,如果不洗手直接去玩耍,将会弄脏衣服和玩具,不利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不要浪费
现在很多家庭基本是吃穿不愁,在家吃饭或者是外出就餐的时候,有些孩子喜欢拿很多食物,结果最后剩下一大堆。有的家长会跟孩子说"吃不下就倒了吧",造成了粮食浪费。
其实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能吃多少就先盛多少,最后不够吃的话再去添加,不要一开始就装特别多,浪费粮食是可耻的。
结语
为了孩子的健康,家长别再用自己吃饭的筷子给孩子夹菜了。若孩子夹不到远一些的饭菜,家长可以使用公筷、公勺,想给孩子夹菜表示亲近的时候也一样。
E. 春节走亲访友时,父母要注意三种儿童安全问题,牢记七个“不要”
时间过得链缓掘真快,眼瞅着就到了除夕,马上进入春节的高潮阶段。此时,家家户户已经把房屋收拾得一尘不染,年货也都准备齐全,就等着春晚凌晨的钟声敲起,真正迎接新的一年。
过年最开心的莫过于孩子,也是孩子们期待已久的日子;对于爸爸妈妈来说,可以有时间与家人团聚,走亲访友联络感情,可谓是一家人最为快乐的时光。
然而, 春节期间也是孩子意外伤害事故的高发时期, 主要有三种:人身安全、饮食安全,心理安全,而心理安全也是众多家长在春节期间最容易忽略的棚核儿童安全问题。
人身安全就不用我赘述了,年年都有强调,但是年年都有发生,最常见的就是孩子在燃放烟花爆竹时被烧伤,甚至引发火灾,给人身安全带来危害。
孩子好像天生都爱玩火,尤其是喜欢看到火点燃的样子,听火燃烧的声音,闻火烧起来的气味,一切都是为他的 探索 服务。
过年怎么能少得了烟花爆竹,虽然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但是在农村却没有。大人燃放烟花爆竹时,孩子看到一点火就能出现那么美丽的火焰和震天的鞭炮声,肯定也忍不住“以身试火”。
就在前不久,就发生了3起孩子放鞭炮被炸伤事件:
一起发生在甘肃,两个孩子往井盖里扔鞭炮被炸昏迷;一起发生在福建,一个孩子往井盖里扔鞭炮被炸飞;一起发生在四川,一个孩子扔鞭炮炸飞5个井盖,幸好人没有受伤。
对于孩子来说,燃爆烟花爆竹充满了乐趣和诱惑,是过年必备的 游戏 项目之一,很难完全杜绝。对于家长而言,大过年的时候一般都会允许孩子点个炮仗放个烟花,这样更能增添年味儿。
放假了,孩子们开始放松起来,白天玩到疯起,晚上过于兴奋不愿入睡,这样的晚睡又导致了第二天的晚起。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一日三餐不定时,有时一日两餐,有时又一日多餐。
过年的食物多是大鱼大肉、甜食饮料,又是孩子喜欢吃的,难免会控制不住自己,没有节制的胡吃海喝带来的后果就是肠胃积食,体重蹭蹭上涨,严重的还会引起便秘腹泻等肠胃消化不良问题。
除了胡吃海喝之外,还要警惕和预防儿童在饮食上的突发事故,比如异物卡喉。过年肯定少不了果冻、糖果、坚果之类的零食,这些都是孩子特别爱吃的,也是容易导致孩子被噎着卡着,发生窒息。
最后,再次给广大父母强调一个逗娃的问题,那就是哄逗娃喝酒。虽然儿童喝酒不一定都会导致中毒,但危害是很大的,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伤害更大, 严重的话还会造成脑损伤或哪握死亡。
2016年2月,广西一个才两岁的小男童就在其二伯的哄逗下喝了一两多米酒后便昏睡不醒,最终诊断为酒精中毒导致脑损伤和癫痫,目前智力、运动、语言发育迟滞,相当于1岁幼儿发育水平。
据媒体报道,春节期间也是医院儿科的一个就诊高峰,大多是幼儿因为饮食造成,还有小部分是异物卡喉等其他突发意外。 年年如此,一个个血淋淋的惨剧还是没能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家长也许会疑惑,春节期间孩子每天吃喝玩乐过着神仙般的日子,不用早出晚归上下学,不用面对如山的作业,不用愧对我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希望,哪来的心理问题呢?
其实, 健康 是身体、心理和 社会 适应的健全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 健康 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 社会 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
也就是说,过年期间,父母除了注意孩子的身体 健康 (包括人身安全和饮食安全)外,还要注意孩子的心理 健康 ,这个心理问题往往是由父母的主观行为引发的。
为了让孩子没有心理负担开心过个好年,家长要牢记这7个“不要”:
(1)不要不停地帮孩子夹菜
过年走亲访友时,主人肯定会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来招待客人,为了表示自己的热情好客,就会不停地给客人夹菜。对于大人来说那是一种礼节,但是,在孩子眼中却是一种“灾难”。
首先,夹菜不仅不卫生,还隐约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强求感受,孩子心理会不舒服。其次,夹给孩子的菜有可能是孩子不喜欢吃的,吃不完却又不好意思拒绝,孩子会有心理负担。
说实话,我自己就不喜欢别人给我夹菜,因为我有洁癖,要是夹菜用公筷倒是没什么,但是你见过在走亲访友聚餐时,哪家是用公筷的呢?
(2)不要出题“考一考”孩子
大人出题“考一考”孩子,也许只是一种想和孩子进行交谈的交流方式,但是在孩子眼中却是“噩梦”,因为害怕自己万一答不出来,那就显得自己“很笨”。
既然是走亲访友,家中不可能只有一个孩子,有时候还可能有好几个,答对的孩子倒也罢了,没答出来的孩子肯定会难过,会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不要无条件地让“大的”让着“小的”
过年走亲访友,怎么能少得了爱热闹的孩子呢。大人和大人谈天说地去了,那孩子肯定就跟孩子相互追逐嬉戏玩闹了,而年龄小的孩子又特别喜欢跟在年龄大的孩子屁股后面“凑热闹”。
孩子大小不一致,难免就会出现矛盾冲突,年龄小的往往用哭声来表达自己的弱小,容易获得大人的偏心。但是,请记得并不见得“大的”就必须让着“小的”。
无论是自家娃还是别家娃,发生矛盾的时候请先听听孩子怎么说,并正确引导孩子自己去解决冲突矛盾,而不是无条件地让“大的”让着“小的”,让“大的”受委屈。
(4)不要强迫孩子当众表演节目
大多数的孩子并不喜欢当众表演,如果孩子表现出害羞或不想表演,请尊重孩子的选择,我们不怂恿别家孩子表演,也别强迫自家孩子当众表演节目。
我女儿学舞蹈2年,也参加过十几场大型演出,还去过北京鸟巢参加过舞蹈大赛,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了。但是,每年春节回老家,村里的人让她当众跳舞时,她就是不愿意表演,当然我也不强迫她。
我以为她是因为害羞或者害怕不想表演,女儿却说不是,就是不想表演,我也纳闷,不过我尊重她的想法。并不是说孩子当众表演节目就一定不好,而是孩子也有他们自己的意愿,请尊重他们。
(5)不要一见面就让孩子比个子比体重
过年的时候,老母亲们难得聚集在一起唠叨唠叨,不过唠嗑最多的肯定都是自家的神兽,聊天的话题十个有九个也是跟神兽有关的,除了学习成绩外那就是比个子比体重了。
不是说比个子比体重不好,而是每个孩子生长节奏不同,同样的年龄阶段肯定会出现高矮胖瘦的情况,长得快的也未必代表以后长得高,长得胖的未必以后就一定是胖子。
父母这样无聊的比身高比体重,说不定会打击到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会认为自己“貌丑”而产生自卑心理,长此以往,就会害怕与人交往,甚至形成社交障碍。
(6)不要当众问孩子考试排名
老母亲们聚集在一起,肯定少不了攀比孩子的成绩,会问孩子每一科都考了多少分,在班上排第几名等等,如果孩子成绩好一般没有什么,但是成绩不太好的孩子会很反感回答这个问题。
父母们要知道,我们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我们的孩子注定了大多数也是普通人,“别人家的孩子”那只是个例,只要自家孩子善良勇敢,孝顺懂事,学习成绩不是最重要的。
大过年的,父母们就不要再提学习成绩啦,就让孩子抛开“头悬梁锥刺股”的痛苦回忆,开心过年吧。
(7)不要当众批评孩子没有礼貌
在中国,大多数孩子是内向害羞的,未必喜欢主动打招呼。有些在长辈的引导下会打招呼,但有些可能就是腼腆地笑,不肯叫人,有些孩子可能还会躲闪。如果大人催促,可能还会大哭。
其实,并不是孩子不懂礼貌不想叫人,而是孩子天生有着对陌生人的恐惧。所以,孩子在不愿意开口叫人时,家长不要当众批评孩子没有礼貌,要尊重孩子的“慢热”。
我家的两只神兽就属于这样的“慢热”,每次带孩子去走亲访友时,大宝不会主动打招呼,二宝看到生人则是立即躲到我身后,抓住我的衣服把脸包住。
但是,只要待上一段时间,这对姐弟俩就恨不得在别人家住下来,“叔叔阿姨”那是叫得不停歇。所以说,遇到“慢热”的孩子,父母要多些耐心引导,当众批评孩子不礼貌才是自己的不礼貌。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对父母而言,孩子就是希望,孩子就是一切。 春节本来就是和和美美,快快乐乐的节日,应该平平安安、欢欢喜喜地度过。
然而,孩子年龄小,缺乏安全意识和辨别力,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也不够,很容易出现意外和突发状况,做家长的一定要重视,重视,再重视,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
过年期间,家长除了注意孩子的人身安全和饮食安全外,更要加强心理安全建设,避开这7个“不要”,不仅仅是为了预防大人无意间对孩子们造成的心理伤害,也是让爸妈们自己了解孩子的心理。
当我们尊重孩子,了解孩子,才可以与孩子培养最好的亲子关系,取得最好的教育成果。只有家长担起责任,投入更多精力,我们的孩子才能更加快乐、安全、幸福地长大。
大过年的,但愿不再听到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悲剧。只有孩子过个欢乐又安全的春节,家长也才能过个好年。毫不夸张地说, 孩子其实也是春节的一道“年味儿”。 你认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