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4岁的孩子为什么会讨厌父母呢孩子讨厌父母应该怎么教育呢
14岁正是最美好的年华,人生有多少个14岁,14岁的时候可能会叛逆,可能觉得自己长大了,向往外边的世界,这个年龄段,一边觉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不想让家人限制你的自由,一边其实又是依赖于父母的。
② 特别讨厌父母怎么办
所谓关心则乱。你要一定程度上的理解,一定程度上的无视。
我和你一样是青春期,但是却没有出现和父母这样紧张的情况。关键在于处理方法,用聪明的方法处理重视能很快解决问题。你要明白,家长和其他人一样,也会有自己的个性,通常情况下这种个性是和你相近的,但是如果出现了出入,就无视掉。
具体方法,很难说,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但是阳奉阴违以及无视确实是两大杀招。你如此聪明,一定会明白如何如何使用这两种方法,但切忌较劲式的无视,这会适得其反的。
你现在必须收起一切情绪,一切从如何改变你的处境出发。记住,这种忍耐是为了自己更舒服些,这样,你就不会内心有抵触。
另,下面是找到的一些东西,会对你有用。
青春期的孩子拒绝和家长交流有多方面的原因。
1、二者悬殊的地位。
为什么孩子愿意向同龄人吐露苦水,却不愿把事情告诉父母?因为二者的地位太过“悬殊”,一个是家长,一个是孩子。在孩子眼里,自己与家长根本就不处于一个对等的位置。这样让孩子在与家长交流时,感到的压力过大(与同龄人交流时,双方可以各执己见,但与家长交流时,若意见不和,孩子敢坚持自己观点么?)。所以除非碰见很棘手的问题,一般的生活中的小问题,孩子大都不会选择父母作为倾诉的对象。
2、二者认识观念上的巨大差别
毋庸置疑,家长的认识观念和孩子的认识观念存在巨大的差别。同样的事物,两个人的观念却是大相径庭的,两个人还怎么交流。所以即使家长放下架子,孩子也放低戒心,二者也是难以交流的。因为家长思维模式和孩子是不一样的,孩子的想法家长根本不可能理解,同样家长的想法,孩子也是觉得莫名其妙。
3、家长对于交流技巧使用不当
对于与孩子的交流技巧,一般家长知道的就是两点:一是采取主动,二是态度亲近。其实这只是基础,没有这两点根本不可能与孩子交流,但要交流有成果,这两点远远不够。
首先,家长由于认识和孩子的巨大差别,在交流的时候,必然会有不同的观点。而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家长往往会强压孩子,让孩子屈服。这里不是说家长的观点错误,事实上,多数情况家长的观点都是正确的。
但正确并不一定就能让人信服。很多东西,在我们认识到它是错误之前,都认为它是正确的。而孩子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很多东西他都没有经历,没有认识到错误。这时,家长以过来人的身份,强压孩子,他怎么能信服。
其次,家长与孩子交流时,总是采取攻势,就是自己说得多。总是自己说,如何能对孩子深入了解。而且由于缺乏对孩子的了解,说话就难以说到点子上,那样孩子怎么能听得进去?这样一次难得与孩子交流的机会,就这样浪费了。
第三,家长最常犯的一个交流的问题就是唠叨。
心理学上有一个超限效应。说,一个人去教堂听牧师祈祷,他听了一会儿后感觉牧师说得很好,就往募捐盘里捐了10元钱,可牧师说了一会之后,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那人慢慢感到烦躁,就把10元钱拿了回来。而那牧师依旧没停,那人感到更烦,最后走的时候,甚至还偷走了2元。
事实上,这种情况在家长中非常普遍。嫌父母唠叨的孩子不计其数。可能家长们会说:不怪我唠叨,孩子要是听进去了,我还用说么?其实,很多事,就是因为家长的唠叨,孩子才听不进去的。
孩子虽然还不成熟,但有些事,他还是明白道理的。所以家长一说,他也能听得进去。但若家长一唠叨,孩子的叛逆心一起,那就听不进去了。
而现在的情况是,一来由于没有经历过,有些事说了孩子是不听的,而家长因为这些事,养成了唠叨的习惯,喜欢什么事,都多遍的重复,而使一些孩子本是能听进的事,被家长一唠叨,就又不听了。
至于您说帮助孩子克服这种心理障碍,我觉得这话并不合适。事实上,您的孩子是没有问题的,青春期的孩子都是这样的心理。所以解决之道不在于孩子,而在于家长。
个人看来,与孩子成为朋友是不现实的。朋友是建立在共同的思想,爱好上的,思维上存在差异的话,是难以成为朋友的。孩子也不是能和所以同龄人成为朋友,他们也只是和自己兴趣相和的那部分人。
所以,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去走进孩子的内心,让自己的思维和孩子一致,去成为孩子的朋友。还不如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好的老板是不会对自己的员工事事都监督的。
③ 越来越反感甚至讨厌自己的父母,甚至有时候都想断绝关系,该怎么办
越来越反感、甚至讨厌自己父母的主要原因也许是忘记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也许还有父母不能给予你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不能给予你经济上的援助的原因。
反感父母的原因大致还有以下4点:
一、没有共同语言
年轻人与年老的父母无话可说的现象普遍存在,年轻人有自己的世界,父母有他们喜欢的生活方式,孩子和父母喜欢的人和事物截然不同。
没有共同的爱好,也就不可能有共同语言,没有共同语言的后果就是父母与孩子互不理睬、互不过问。
父母与孩子,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就是生育孩子,把孩子养育成人,孩子长大了,父母的任务就完成了。
“天高任鸟飞,水阔凭鱼跃”,你已经长大了,自己的事自己去做,失败与成功、过的好与不好都是你自己的事。
但是有一点你要记住,父母已经把你养大成人,他们老了,不再有能力负担你的一切,即使你有了困难,也不要去给父母添麻烦。
④ 很讨厌自己的父母怎么办
我也一样
家里关系现在很僵
只能可惜的说我们没有缘分做一家人
大学在外面读书,我想以后也会在外面工作生活
关系僵到不说话还好,一说话就要吵架的那种
一次,路过一个看面相的人,就路过,对放把我叫下来,说你脸上的两棵痣注定和父母关系不融洽
当时尴尬,只是赔笑着说,没有啊,家里关系很好
但心里却很明白
那时候就觉得有些东西是注定的
不是我们不够好,缘分不够深把
现在对家根本就是绝望的态度,尽量不在家里说话
根本就不说话,来维持家里的安宁
但做的很辛苦
所以确定工作会去别的城市找把
又或者离开了才会明白更多,但是那么多年了,我怕越是离开,以后就越陌生了
⑤ 讨厌父母怎么办
在你的父母尽到为人父母的义务时(生育、养育),你就不应该讨厌父母。
父母这两个字的分量就是他们肩上要承担的责任。不知道你是出于什么原因觉得自己讨厌父母,是厌烦他们的唠叨教育还是说疏于管教,如果是前者,那么大可不必,他们一定是关心你的。如果是后者,也可能是教育方式的特殊,俗称“放养”。或者说你看不惯他们的一些行为习惯和性格特点,这就是个人立场、知识水平、社会经验的不同造就的。
在你觉得讨厌他们的时候,你先考虑一下你是否有资格讨厌他们。父母与子女在他们生育下儿女的那一刻就不是平等的,父母注定要承担起生育和养育的责任,承担所有的艰辛,而儿女却不一定会常常守在父母身边尽到应有的孝道。很多父母会视儿女为自己的全部,而很多儿女也只是将父母当做一个“随时”的避风港,占据他们生活的一小部分,更多的则是自己的生活和家庭。
我从小到大,从没有哪一刻是讨厌父母的。因为家庭经济状况,本身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就不长,聚少离多。可能是距离产生美,打电话、视频的时间倒是挺多。而这样的分离我们都不愿,这样的辛苦我们都不愿承受。可这一切是为了我啊,为了我能顺利且较为“富余”地完成学业,为了以后我能有一个好的将来,他们不得不舍弃现在的自己。我一直坚信,我不会陷入那个“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可悲境地。
所以,但凡你能看出你父母有对你尽责任,所做的事情哪怕是你讨厌的,但确是为你着想的,你都没有理由讨厌父母。相反,请珍惜当下与未来和父母相处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