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扫黑风暴》中,孙兴的父亲是谁
《扫黑风暴》中,孙兴的父亲是高明远。这是在剧中结尾才告诉大家的,当时贺芸去找高明远,并且和他一起讨论孙兴现在无人管,贺芸警告他让他多管管孙兴,不然就会亲手把她送进局子里再也不管了。高明远当时就说以后会管的,这句话也证明高明远确实是孙兴父亲,肯定大家还有一个疑惑是父子两个人为什么不是同一个姓呢?
贺芸为了自己的孩子,做了很多恶事,为了不让马帅说出麦自立的死,在监狱里亲自审问的时候动了手脚,结果把马帅毒死了,还把尸检报告给替换掉了,还有不断包庇纵容孙兴,在大家准备挖麦自立尸体的时候,她不断阻挠想要制止,但越是这样她就越容易被发现。贺芸教子的方法完全不对,也非常自私,不能因为他做坏事就一直惯着他,这不是爱孩子的表现,还有高明远也是,出了事只会打孙兴,他都没有把孙兴当成自己的儿子过,只不过是他的一颗棋子而已。
B. 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才算是家庭教育的成功
启迪智慧享受快乐
家庭教育是由家庭和教育两部分组成的,而东西方在家庭与教育方面的观念又是迥异的。我认为,在进行家庭教育时,东西方完全能够做到互补,既要发扬我国重视家庭的美德,又要借鉴西方教育子女的先进理念,比如,去掉父道尊严,多一些平等和对孩子的尊重;放弃对孩子的支配欲望,多尊重孩子的自由选择权;少一些溺爱,多鼓励孩子独立自主;少一些包办代替,鼓励孩子自立自强;少一些担心害怕,多鼓励孩子冒险;淡化分数和状元情结,着力启迪孩子的智慧和思辨能力;放弃模仿和形式主义,多鼓励孩子探索和创新。总之,我们要在发扬重亲情、爱抚、孝道、诚信、守纪律、朴实等美德的同时,要采用先进的教育理念,让孩子沿着正确的方向成长。
教育的真谛不是用知识填满学生的脑袋,而在于启蒙和解放,帮助孩子发现自我,培养良好的个性,启迪智慧和享受快乐。因此,家庭教育并不是要全部代替任课教师的教学,最重要的是与孩子沟通感情,建立相互的信任,发现和培育他们的志趣,养成良好的品德,培育孩子自学的习惯,端正学习的态度,掌握自学的方法。大量事实都证明,一个孩子只有酷爱学习时,而且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方能成为杰出的人才。
什么是成功的家庭教育呢?怎样看待孩子的成功,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不同价值观的人有不同的追求标准。在一个多元化的信息时代,我们应当以多元的、动态的标准看待成功,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每一个人。我国普通的家长,都怀有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的情结,虽然其情可嘉,但这终究是不可能全部实现的美梦。无论是龙也好,或是凤也好,无非是指精英人才,比如高级领导人、著名科学家和亿万富翁等。但是,根据精英理论分析,社会精英始终只是极少数,这不是因为个人的智质和努力不够,而是因为社会精英资源和机会极其有限。比如,美国建国240年,通过竞选担任历届总统的只有43人;自1901年到2014的114年中,获得诺贝尔奖的共有889人;世界拥有亿万富翁最多的美国也只有400人。虽然我们不能放弃成为这样精英人才的可能,但绝不应该仅仅以此来界定成功,否则不仅造成个人理想巨大的失落,而且还意味着我们教育的失败率岂不是太高了吗?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界定家庭教育的成功呢?我认为,一个孩子能够在自由的环境中成长,享受到智心身俱增的童年乐趣。进入到成年以后,他们能够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业,学有所长,找到合乎自己理想的工作,
C.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出自哪里
出自《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解释:我们的身体毛发皮肤是父母给我们的,我们必须珍惜爱护它,这就是行孝尽孝的开始。让自己健康成长、按正确的原则做事,让自己的名字为后人所景仰,就会让后世知道自己的父母教导有方,这是人行孝尽孝的结束。
《孝经》中国古代汉族政治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传说是孔子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孝经·开宗明义章》是《孝经》第一章。
(3)于德豪父母做什么的扩展阅读: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传说是孔子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解释】 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子侍坐在旁边。孔子说∶“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睦相处。人们无论是尊贵还是卑贱,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那是为甚么吗?”
曾子站起身来,离开自己的座位回答说∶“学生我不够聪明,哪里会知道呢?”
孔子说∶“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你回原来位置坐下,我告诉你。”
“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与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诗经·大雅·文王》篇中说过∶‘思念你的先祖,修养自己的德行。’”
D. 徐志摩的父亲是干什么的
徐志摩之父,徐申如(1872—1944),名光溥,字曾荫,海宁硖石人,实业家,徐氏世代经商,早年继承祖业,独资经营徐裕丰酱园。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合股创办硖石第一家钱庄——裕通钱庄,后又开设人和绸布号。1910年与吴清创办硖石商团,公举为团长。辛亥革命起,与吴清一起配合各地革命之需要,协调奔走,出力甚勤。
E. 谈谈《父母爱情》中,那些孩子们的发展历程和结局都是什么
电视剧《父母爱情》:我们聊过了江德福,他为了爱情宁愿舍弃仕途,最终和爱人在海岛上一起变老;聊过了老丁,他一直想娶一个有文化的女人,然而始终未能遂愿;聊过了欧阳懿,他清高孤傲,却在荒岛上逐渐放下架子,成为了被老百姓尊敬的先生;聊过了安杰、安欣、安泰、丛校长、杨书记……聊完了这些成年人,小编突发奇想,何不聊聊岛上的孩子们?
剧终,全家为江德福过八十岁大寿,所有的子女和儿媳、女婿都来了。大儿子江卫国,大校旅长,给父亲送了一份礼物,那就是父亲一生的档案资料册。二儿子江卫东,后勤部门的中校部长,给父亲送了一件军装。大女儿江亚菲是干休所的负责人,团职干部,女婿是大学教授。小女儿是学校校长,女婿是副军职干部。小儿子是茶馆老板,相对差一些,也算小有成就。
至于老丁的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有稳定的工作。欧阳懿的两个女儿,一起参军入伍,此时也工作稳定。江昌义应该会成为欧阳懿的女婿,此时的他至少也是团职干部吧。安泰的儿子呢,在小姑父的帮助下, 也算事业有成。总而言之,剧中的这些干部子弟,还有他们的亲戚,要比社会上的大多人发展得好。所以我们要加倍努力,才能让子女有更好的起点和未来!
F. 德约科维奇的家族是干什么的很厉害吗是豪门吗
也许是看腻了费德勒整天夺冠,也许是等烦了纳达尔的每次突破,今年上海大师杯,塞尔维亚人诺瓦克•德约科维奇成了“香饽饽”。昨天,他为自己的赞助商a-didas做宣传活动,其间搞怪无数,这个只有20岁的塞尔维亚人说自己是个很有幽默细胞的人,在传授小朋友之后,德约科维奇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老爸开滑雪场弟弟也打网球
德约科维奇的运动细胞可能算是遗传,老爸曾经是职业的滑雪运动员,叔叔是踢足球的,小德小时候就体现出了很多运动天赋,滑雪、足球、网球的成绩都不错。选择网球,也是家里人的主意,“我那时候还小,只能听爸妈的安排,只要是运动我都很喜欢。可是那时候我住的地方没有任何专业的设备,没有职业教练,于是我就去德国学习网球。”出国训练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德约科维奇回忆说,“2年前,老爸开了个滑雪场,但规模非常小,那里只有一个餐馆,而且他们经营的收入很难支付我学习网球的费用,不过现在好多了,规模也大了起来,生意也越来越好了。”
去年小德还只排名世界第25位,不到一年他已经蹿到了第三的宝座,突然成了巨星,小德说“压力很大”,“有媒体的压力、有球迷的压力,我不想让我身边的人对我失望,我也想打好球,赚足够的钱让我家人生活得舒服,所以我要求自己善待每个人,努力打好每场比赛。”
小德还有两个弟弟,现在也打网球,“我最小的弟弟跟我水平差不多,很有天赋,我回家时都会去帮助他们。”
和劳尔是哥们最爱马拉多纳
在第一天训练的时候,小德就把大师杯赛场比作“足球场”,他训练接近尾声的时候,还开展了足球游戏,看得出他很爱足球。“我确实很喜欢踢足球,我喜欢马德里,我也喜欢很多西班牙球星,我跟劳尔是非常好的朋友。老一辈的球星,我还是最爱马拉多纳,现在的我还喜欢卡卡、小罗等。”美网赛前一周,德约科维奇收到了一件马拉多纳亲笔签名的球衣,“你的朋友迭戈”的落款更让他受宠若惊,“简直不敢相信,这是我这辈子收到的最好的礼物,我会一辈子都好好珍藏的。”德约科维奇透露,他和老马的友情始于德国世界杯,“小组赛阿根廷对塞黑那场我有VIP票,进场之后发现我很幸运,马拉多纳坐得离我很近。更不敢想象的是,后来我们俩还合了影。我是马拉多纳的球迷,是这位传奇巨星的超级粉丝,在球场里他永远都充满了激情,真的非常感谢他送我这么好的礼物。”
模仿只为好玩还未得罪别人打德约科维奇小时候起就喜欢模仿,现在是职业网球选手,小德就情不自禁地模仿起其他选手来,莎娃、罗迪克、纳班、纳达尔……昨天在现场他也亮了绝活,一段罗迪克的模仿秀引来掌声和笑声,对此小德说:“模仿就是为了好玩,根本没有侮辱或者要去得罪谁的意思,只是觉得网球竞技很枯燥,这是让我在这个运动中更多地享受一些乐趣而已。”
当年小德模仿莎娃,莎娃就有些生气,不过后来还是一笑了之,有没有得罪人呢?小德说,至今还没有,“当然任何一件事都不会得到百分百的喜欢,不过我模仿的一般都是好朋友,他们不会生气的啦。”
G. 父亲姓于,母亲姓谢,是个牛宝宝,男孩,请给取个好听的名字!
于治杰 于枭城 于瑗雪 于子华 于小城 于立智 于志涛 于礼昊 于嘉林 于海健 于梓翰 于天东 于嘉烟 于艺聿 于江兮 于玉兴 于南浩 于钜欣 于嘉阳 于原锐 于泽轩 于智龙 于文卓 于珥阳 于硕涵 于东寅 于浩涛 于鹭强 于佳文 于煜然 于依天 于青语 于宝然 于志涔 于子凯 于小军 于翼然 于献芦 于晟润 于茂港 于光泓 于志骏 于思骏 于锦泽 于福华 于国诚 于定强 于晨豪 于心林 于至晟 于渝伟 于伟华 于生光 于风城 于凤霖 于志元 于涵圣 于东一 于子轩 于中北 于雾轩 于云华 于欣源 于建翔 于思霏 于华林 于奕彤 于之龙 于奕如 于加远 于小魁 于福民 于守轩 于登滔 于笑锋 于世龙 于志宇 于飞芳 于文忠 于余乐 于书默 于小研 于守篮 于若驹 于智涛 于镇华 于俊泓 于文桦 于五宸 于首钰 于良剑 于子平 于金昊 于毅辰 于胜霖 于昱琼 于堂宇 于家尧 于兹寒 于振恒 于昱函 于冠尧 于子海 于正劲 于孝昌 于泽磊 于昕涛 于鹏漩 于骏新 于俊鹏 于冬彤 于兆贵 于世宝 于京萱 于鼎祺 于晓钧 于小林 于昭昀 于瀚楦 于景雨 于佳昊 于开理 于佳轩 于翊跞 于成锴 于嘉昂 于端华 于彤谦 于安淋 于来丁 于致会 于圣锐 于君哲 于睿龙 于钰桐 于云铮 于文峰 于杰民 于子强 于材桉 于睿华 于忠烨 于德伟 于中昭 于依诒 于微庆 于思斌 于正轩 于扬阳 于才中 于铭涛 于玥桉 于中宽 于汝宇 于福麟 于和涵 于云杰 于沐杰 于小翼 于子恩 于绍楠 于林柠 于文翰 于奕菲 于军中 于思钧 于王铭 于遇泉 于科奇 于朝云 于梓玄 于子源 于嘉家 于康轩 于靖林 于国润 于守天 于一泓 于泽乐 于师浩 于振豪 于申韩 于子臻 于少宇 于家晗 于青平 于彦朵 于泽凡 于清心 于才瑜 于佳帆 于建丰 于爽山 于嘉林 于子宇 于惠昂 于翰宣 于晓文 于仔翔 于乐锋
H. 如何做当代合格父母
做一名合格的家长
一个学校最重大的事是教育孩子, 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事同样也是教育
孩子。而往往我们当中有很多家长会认为,孩子上了学,吃穿问题由
家长解决, 而教育问题全部由教师去管这种观点是不对的, 同样一个
教师在同样一个班级上课, 为什么学生的学习成绩会有很大的差异?
这其中关键还在于家庭教育。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 孩子教育得好坏将决定整个家庭的命运。 子
女的家庭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千家万户共同关心的话题。 《教育信息
报》曾刊登过一则消息,标题是《半数学生不喜欢家长》文章写道:
“日前,某地市妇联对有读书孩子的 700 户家庭进行了家庭教育现状
抽样调查。调查的结果发现: 54.5%的学生在‘最不喜欢的人’一栏
中填的竟是‘家长’。而对‘你所关心的家庭大事是什么’这个问题,
90%的家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子女教育’ 。为什么,最关心孩子的
教育问题的家长却成了孩子最不喜欢的人?我觉得这些孩子决不是
全盘否定“家长”,而只是不喜欢家长的某些教育方法和一些教育方
式,如打骂、体罚、唠叨等等,这些已经不符合当今学生心理的发展。
那么如何能做一个称职的家长,在品行、性格、学习方面对孩子进行
良好的教育和影响呢?我想,从六个方面与家长进行沟通。
一、孩子喜欢什么样的家长?(孩子对父母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 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崛起, 我们对子
女的教养问题已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和关注, 特别是对如何做称职
的家长尤为重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之师,所以家
长要胜任教师这一角色。 孩子喜欢什么样的父母呢, 很多学者都做过
调查研究,在此方面,美国学者 R、F 尼赫茨为了弄清孩子对自已的
父母究竟有什么要求,调查了十万个孩子。
其中,有 10 条最有影响:
1、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
2、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
3、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
4、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
5、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6、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
7、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予以答复;
8、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
9、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
10、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以上 10 条要求,即有孩子对父母以身作则起榜样作用方面的要求,
也有孩子对父母教育方式方法上的要求。
二、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好家长:
教育孩子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则:
鼓励为主。 年龄小的孩子通常是以成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 孩子有
了缺点,家长应通过讲故事、讲道理等方式,引导孩子学习别人的优
点。当孩子在家长的教育下有了进步时,要多采用肯定、鼓励、表扬
的正面教育方法,促使孩子的行为朝着家长所期望的良好目标前进。
年龄大的孩子则应多与他沟通, 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和建议, 多了解孩
子的心声,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施教者对孩子的教育方向与要求要取得一致, 包
括父母双方、 祖辈以及学校, 这样就能促使孩子的行为向着同一个方
向发展。如果施教者对孩子的教育不一致,势必互相干扰,使孩子是
非不清,无所适从,甚至形成两面性等不良个性。
严爱结合。 每位家长都深爱自己的孩子, 但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爱
得不当,出现了骄纵、溺爱的现象,这就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了。
在教育孩子时,家长应做到严爱结合,要坚持原则。营造和谐的家庭
氛围。如果家庭中经常充满欢声笑语和健康、美好的情趣,孩子生活
在其中,身心就能健康成长。良好的亲子关系应建立在民主、平等、
信任、尊重和爱的基础上,父母既是教育者,又应该是孩子的朋友。
孩子不仅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怀, 而且受到尊重。 建立了这样的亲子
关系,孩子就有了比较宽松、 良好的成长环境, 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三、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误区
养而不教,重养轻教。
⑴有些父母比较重视供给子女吃的、穿的、用的,满足其物质需
要,而忽视对子女的品德教育。没有健康身体的是废品;没有真才实
学的是次品;没有良好品德的是危险品。
⑵有的父母常说工作忙、时间紧、文化低、水平差,为自己未尽到教
育子女的责任圆场。子女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关怀、呵护、教育。在子
女成长时,女儿向母亲学会怎样做女人,和父亲在一起产生安全感、
学会与异性交流; 儿子和父亲接触时则学会自信和做男人, 与母亲在
一起感到人世间的亲切,也学会与女性相处。家庭的氛围也很重要,
和睦、安全、亲切的家庭培养人乐观、平稳的个性,子女的一生都有
益。但只有父母一方时,子女缺乏另一方的照顾,易在心理上出现问
题;如长期丢给老人, 或全托,其中以父母都不照料子女问题最严重,
祖父辈或老师们的照料不能代替父母的作用。 缺少父亲的照料会使子
女产生自卑和不安全感; 没有母亲的关心会使孩子感到缺乏幸福感和
亲切、温柔感, 以上两者的任一方缺少都会使孩子在前途的选择、人
际关系的沟通上产生障碍。
⑶少数人甚至认为教育是学校老师的事, 以推卸自己对子女进行
教育的责任,使家庭教育留下缺口。
2.宽严失度,方法不当
⑴管教不严,错把宽容当爱护。
⑵管教过严,错把粗暴当严教。
⑶一味溺爱骄惯、偏袒护短甚至埋怨别人、责怪学校。
⑷一惯粗暴简单,一发现子女的缺点错误,就动辄训斥、辱骂、
拷打、饿饭、关锁、驱赶。
3.缺乏一致,相互抵消
⑴父母对子女道德要求不一致。一个宽,一个严,一个说好,一
个说坏,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唱对台戏,致使教育作用相互抵消。
⑵父母言行不一致。要求子女是一套,自己做的又是一套。子女
无所适从,对道德规范迷惑不解,甚至养成表里不一,见风使舵的习
气。
4.言行不检点 ,身教言教差
⑴父母没有给孩子做出表率,或者行为粗鲁出口成“脏” ,或者散
布庸俗世故,宣扬封建迷信。
⑵家庭关系不和,甚至父母离异,造成家庭结构破坏。
⑶家风不正,有酗酒、赌博、偷窃、腐化等恶习。
5.过分要求,脱离实际
⑴对孩子的考试分数提出过分的要求。
⑵过分要求孩子老成或将过重的功课压在孩子身上。
(二)当前家庭教育对策
1.明确和提高为国育才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家长要对子女进行全面的注意,包括德、智、体等方面。若不注
意子女的全面发展,无论子女成了“三品”中的哪一品,对社会对家
庭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以致终生遗憾。
2.在家庭里创造教育子女良好环境的新型家规,家长要用平等的态度
对待子女。
家长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子女不仅是社会主义的家庭本身就应当
是民主的,而且是因为孩子已经长大了。家长应当尊重孩子,让他们
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 应当和他们平等地讨论问题, 不要嘲笑他们
的幼稚,也不要训斥他们的谬误, 要使他们感到父母同时也是自己的
最亲密的朋友,并愿意把自己的苦恼、疑问、困难向父母提出来,求
得指导。
3.学习家庭教育理论及成功经验,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家长应更加注意自己的表率作用,注重自身的修养。因为,一句
话、一件事的错误往往会使父母在子女的心目中失去威信。另外,一
些不自觉流露出来的错误观念对子女的影响也往往较深, 以后纠正需
要很多倍的力气才行。 家长要有更多的耐心, 对子女的教育一定要抓
紧,但不可过于急躁。对子女的错误观点的改变,只能依靠事实、道
理、感情,而不能靠简单、粗暴的方法。
4.家长主动和学校配合,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教育子女
单靠学校是不够的。
5.创建幸福美满、互助合作新型家庭关系,这是搞好家庭教育的根本
保证。
四、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
1.习惯是人们长期从事某种活动形成的比较固定的行为和倾向。
这种行为和倾向一旦形成, 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去做, 否则就会感到
不适。因此,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十分重要。
2.良好学习习惯的内容包括:⑴热爱学习的态度;⑵善于动脑、
学以致用的能力;⑶科学的学习方法。
3.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措施有以下几方面:⑴抓态度作风。家长
应经常检查孩子是否专心读书,是否按时完成作业,书写是否工整,
对学习能否知难而上,持之以恒。⑵抓作业。家长应察看孩子放学回
家是否自觉做作业,做作业前是否复习,做完作业后是否检查,对老
师指出的错题、错字是否更正了,作业本是否整洁。⑶抓能力。家长
应察看孩子是否有复习、预习、记忆、思考、写作、运算的能力。⑷
抓技能技巧。 家长应察看孩子的作业是否格式正确, 写字是否又好又
快,学习方法是否正确,学习效率如何。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⑴从“强制”入手,
严格要求、耐心讲解、仔细观察、随时纠正。⑵要具体指导。一点一
滴地纠正学习中的不良习惯,发挥模仿优势。⑶要因势利导。发现孩
子自觉学习的行为时要及时鼓励,使之巩固,逐渐形成习惯。⑷不断
提出新要求。要勤检查,勤督促,及时鼓励,提出要求。⑸要创造学
习条件。要让孩子在书桌上学习,要给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
5、文化水平低的家长怎样辅导孩子学习?
文化水平低的家长辅导孩子的确有一定困难。 但决不是就不能辅导
孩子学习。具体地讲,可以做下列事情:
1.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⑴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 :不在家打
扑克、麻将,少看电视,最好给孩子一个较僻静的场所。⑵备齐学习
用具和工具书。 ⑶订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报刊、杂志、参考书。
2.要减轻孩子的家务负担。学习是孩子对社会承担的头等义务,
是艰苦的脑力劳动。 家长一定要尽量减轻孩子的家务负担, 让他们有
充足的时间,集中精力搞好学习。
3.要经常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家长要经常和老师取得联系,了
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发现孩子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并可以向老师请
教解决办法。
4.要学会检查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⑴放学后家长要督促孩子认
真做作业并检查做作业、 预习、复习情况。⑵定时翻看孩子的作业本,
看老师批改的多不多,打了多少分。如果错的多,分数差,就要帮助
孩子查明原因,及时补救。 ⑶检查孩子的作业是否整洁。这是检查孩
子学习情况的重要方法。
六、孩子没考好,家长怎么办?
孩子在学校要经历大大小小无数次考试, 这些考试是对孩子学习成
绩的检验,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锻练。为此,家长对考试给予了极大的
关注。应如何看待考试成绩呢?考试成绩可分为卷面成绩和标准成
绩。卷面成绩与试卷的难易程度有关,试卷容易时, 80 分可能是最
低的得分;试卷难时, 60 分可能是最高分;若在同一天,先用容易
的卷子考试,再用难度大的卷子考,得分自然是先高后低,这能说明
学生的学习退步吗!可见,卷面成绩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标准成绩简言之即顺序分、名次分,它与试卷的难度无关,只与考生
在整体中的位置有关, 标准分越高在整体中名次越靠前。 标准分具有
可比性,即:同次考试标准分高的学生学习好; 某次考试与以往相比,
标准分提高了就说明进步了,标准分降低了就说明退步了。总之,对
待学生的考试成绩看名次的进退比看卷面分更科学。
考试后,若孩子的名次(或标准分)低于以往,则说明孩子在这
次考试中没有考好。孩子没考好,父母应该:
1.弄明白没考好的原因。是基础知识学的不好还是基本技能训练
不够?是身体不适还是怯场?找出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2.孩子因没考好而苦恼、烦闷时,家长应给予关怀和安慰,然后
帮助孩子找出原因。
3.家长要主动帮助孩子总结经验、教训,也要从自己的方面找原
因,制定出具体的努力措施。
4.家长要正确看待分数。要重视,但不要迷信,对孩子的成绩应
有个全面的评价,不被分数左右。
家长同志们,社会、学校、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三个主要因
素,而家庭环境,是关系到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重要的因素。 和谐、
民主的家庭气氛, 是建立良好家庭环境的基础, 和谐使孩子感到家庭
的温暖,有依赖感,安全感,民主使孩子具有平等的意识,感到心情
舒畅不受压抑,并意识到自己在家庭或学校、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家
长要学会尊重并倾听孩子的心声,要在共同的活动(外出、购物、旅
游、访友)中建立感情,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帮助引导他们处理各种
事情,克服调节自己的情绪,达到心理健康,培养孩子自信心和健全
的人格。家长同志们,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只要我们的孩子拥有
一个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体魄, 并能适应各种环境的考验, 他们的学
习就会成为乐趣。 精神就会充实, 朋友就会众多, 生活就会更有意义。
让我们共同努力,满怀豪情。使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存、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做一个德、
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世纪的接班人。